雷州候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琼岛烽烟》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502
颗粒名称: 雷州候船
分类号: D771.2
页数: 4
页码: 17-20
摘要: 文章描述了在广州湾等待电台以及跟随地下联络站负责人到达琼崖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经历,以及在海边村落接待的情景。在文章中,作者表达了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和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
关键词: 广州湾 地下联络站 琼崖

内容

广州湾①是个海滨城市,是当时法帝国主义盘踞着的租界。目中无人的外国人在街道上横冲直撞。还有外地不少资本家、国民党的官僚政客之流,也把这里视为安全避难所而纷纷涌来,因此广州湾一时显得十分繁华臃肿。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稍偏的海滨沙滩上,却有着无数用铁皮和茅草搭成矮小住房的居民点。在那里,多少善良的老百姓,沦为乞丐,沦为娼妓,过着牛马不如的奴隶生活!面对这些情景,我心里感触很大,鞭策自己要更加努力完成党中央交给自己的任务。
  为了避免麻烦,我们一行七人均化装成归国华侨,住到一家法国人开设的旅馆里,等待琼崖特委驻西营的地下联络站派人来接头。因为在韶关时,广东省委已通知南路地委转告琼崖特委驻这里的联络站。但是,我们在旅馆守候了几天,还接不上头。这期间,国民党特务和日本暗探都曾闯进来检查盘问,都给我们应付过去了。我生性好动厌静,在屋里坐不住了。一个上午,我吩咐覃威他们待在旅馆,自己带了刘成义同志到海滨长堤一带了解情况去。
  多年阔别海洋的人,如今又回到海滨来,倍觉亲切。我望着这辽阔、湛蓝的大海,激动地吸着湿润而带点咸味的新鲜空气,想着未来的战斗,心情也象大海一样汹涌澎湃。我们信步走到深水码头一带,看见海面上停泊着几艘洋轮,许多赤身驼腰的搬运工人,正在背着沉重的货箱奔忙着。在那起卸货物的搬运工人中,有没有暗中帮运我们电台的人?我多么渴望遇见他们啊!我们在海边走了一回,然后再折返旅馆。
  回到旅馆,一位穿着西装的中年人,已经等在房门口好久了。他仔细地打量着我,试探地问道:“你是张先生?……”
  我打断他的话,反问道:
  “先生贵姓,有何贵干?”
  “敝姓谢。”他微微躬身说着,又问道:“同行只有先生一人?”
  “我们还有同船七位。”我知道他用密语问我,我也用密语回答。
  “呀哈,好呀!……”他见我答对了密语暗号后,十分高兴,并自我介绍他的姓名。他原来就是琼崖驻广州湾联络站的负责人谢里森同志。他脸庞清秀端正,眉宇间透出一副英武俊俏的气概,给人一种忠厚可信而又充满火一样热情的印象。当下,我也向他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后,便带他到楼下餐厅去,一面喝咖啡,一面轻声地谈情况,原来我们的电台还没有运到,只好继续在这里逗留,等待电台。为了以防万一,我请谢里森同志帮忙,让我们七人分开居住。在他的帮助下,覃威他们住在赤坎,我住在西营。
  再等了十多天,电台终于运到了。接着,我们按照联络站的安排,分批离开了广州湾。这时是阳历八月间,正是盛暑,太阳似一团火。一天早晨,我跟谢里森同志坐一辆租来的小轿车,从陆地出发。沿途我们顺利通过几道关卡,在过了海康县城不远的一个渡口茶寮前停下来。
  不久,公路上来了一个骑自行车的青年人。他摘下头上的竹笠一面扇风,一面用毛巾抹汗,眼睛却在打量着我们。当他认出了谢里森同志时,嘴角微微一笑。谢里森会意地点点头,接着也向我点点头。这样,尽管一言不发,可是大家都心照不宣了。那青年人喝过水,掉转车头,一手按住车子的车把套,一手拍了拍单车后面的坐垫,向我一摆头,意思是要我上车。
  我会意后,回头向谢里森同志告别。谢里森同志热情地和我握别,说:“祝你一路平安!”
  我跨到自行车的后垫上。青年人把车子推了几步,接着一个大跨,车子便在平坦的公路上平稳地疾奔而去。车子穿过徐闻县城,又走了十几里路,到了一个绿叶掩映的村子里来。这是由数十间茅屋组成的海边村落。居民的房屋,座落在灌木丛间。前面是海湾,停泊着一些渔船。这里的居民多是以半农半渔为生。据我地下联络站的同志介绍,这个渔村群众基础很好。早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党就领导这沿海一带广大渔民,进行过反渔霸的高压剥削和反盐税的斗争。
  “到家了!”青年人指着一间茅屋,请我进去。
  听见车铃响,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汉从屋里迎出来。他赤裸着上半身,胸脯宽厚结实,肤色闪着光泽,宽宽的前额上刻有几条饱经风霜的皱纹。他兴冲冲地对青年人说:
  “好啊,你们回来了。我和你妈还担心你接不上客人呢?”说完,一把拉着我往屋里走,一边亲切地问道:“同志,路上辛苦啦!”接着又对青年人说:“有〓菜买回来吗?快给你妈,她正在里面做饭呢。”青年人立刻卸下挂在车把上的一包猪肉,走入厨房去了。
  老人家十分亲热地招呼我坐下,然后象一家人一样,十分和蔼地和我拉起家常来。我心里很是感激,这是多好的人家。经过介绍,老汉这一家原来是我一个地下联络站,他们经常接待我党我军从大陆到琼崖的来往人员。
  第二天,覃威和刘成义他们也从海上转到这里。这一下子,可更忙坏了老汉一家人。他们每天都得为我们操劳三餐饭,可是却毫无怨言。老汉更是为我们的安全和准备渡海的事操碎了心,一天忙得不可开交。
  我有点过意不去,就对老汉说:“大伯,你一家人这样照顾我们,叫我们怎好受呢?”
  老汉笑道:“可别这么说,你们为革命长途跋涉够辛苦啦。你大伯我帮不了别的忙,干这点小活儿,也是理当应分呀!”
  为了安全,我们每天一早便离开老汉的家,到村外隐蔽去。有时,我一个人穿着便衣,在海滩上遛达,了解海上情况,打听和寻找到琼崖去的船只。一连几天,都找不到船只渡海,我们心里虽然很焦急,但也只好耐心等候。

知识出处

琼岛烽烟

《琼岛烽烟》

从延安到琼崖、胜利的回顾、面迎逆流、在反扫荡的日子里、开展外线作战、旋战五指山等10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