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乡村瞭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307
颗粒名称: 第四章 乡村瞭望
分类号: F326.2;F327.91
页数: 16
页码: 337-352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区和农场的情况。景区包括后海和田,农场则以南田农场为代表。介绍了西双版纳地区黎族的纺织业历史,以及当地农业和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文章强调了传承火炬精神对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南田农场 黎族 纺织

内容

古代黎族“吉贝”纺织业驰名天下
  苏儒光
  棉花有粗绒棉和细绒棉两大类。粗绒棉有非洲棉和亚洲棉,细绒棉有美洲的陆地棉和海岛棉。产于印度的亚洲棉,俗称“中棉”。西汉中期,非洲棉经过中亚传入中国新疆,俗称“小棉铃”。过去,一般都说我国植棉和棉纺业晚于其他国家。这种“晚论”成了我国植棉史上的悬案。我认为海南岛是原始棉种的产地,至少是中国棉种的始祖之一。海南崖洲(包括海棠湾)棉纺织业早于其他国家。
  至今,在海南岛中部五指山一带,仍然存留着红棉和原始的“中棉”树。这两种棉种,一种是落叶乔木,因盛开红花,得名红棉。红棉树干高大,杆枝有刺,叶呈掌状,青绿色,每年春节前后先落叶后开化。果实圆形,果实包叠着白色纤维,在农历三四月间,果实长熟开裂,白茸茸的柔软的纤维,带着黑色种粒随风飘落地面。红棉树原系野生,由于木棉花纤维经济价值高,可以纺纱织布,而且布质轻,经久耐用,所以当地黎族群众都封山保护或移苗种植。另一种是灌木型“中棉”树,在山上常年野生,树高六七尺,叶子似“中棉”,果实较大,其絮洁白柔软,细长纤维。黎族称这种木棉为“吉贝”。黎族人民把“吉贝”种植在村边屋后或“山兰”地里,一年种植多年收。
  黎语称棉花为“贝”、“吉贝”或“古贝”。有其物才道其名,“吉贝”一语并非外来语转译,而是黎族的原始语言称谓。《梁书·林邑传》记载:“吉贝树名也,其华(花)成时如鹅毳,抽其绪纺之以织布,洁白与棉布不殊,亦染成五色,织为斑布也。”
  根据海南岛遗存的原始棉花和(包括黎族原始语言称棉花为“吉贝”),印证了古代海南岛(包括崖州),是中国原始棉种之地。《尚书·禹页》记载:“岛夷卉服,厥长篚织贝。”1987年,福建省崇安县武夷山出土的般棺,里面有已碳化了的棉织物,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据考证,出土的棉织物纤维与海南岛五指山灌木型“中棉”生长形态纤维属同类,说明崖州黎族早在三千年前就远销到福建等地。对比之下,非洲“小棉”和亚洲“中棉”,于西汉中期先后传进我国新疆和云南,距今只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福建崇安县武夷山出土的海南岛棉织物,比传进我国的棉花还早一千年的历史。综上资料,充分印证了中国棉花的始祖在于海南岛崖州(包括海棠湾)。黎族在很早的时候,就懂得植棉和用棉了。中国植棉和用棉晚于他国的论调是不符合中国棉纺史的。
  我国古代植棉和棉织业为什么不迅速发展起来呢?这是因为,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以经济、政治、文化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只养不植棉,以“丝绸之国”著称。所以,对植棉和用棉不如养蚕织绸那样重视。历代统治者,把岭南诸民族称为“南蛮”,视海南岛为“南荒”。在史籍上,对棉花没有详细和正确的记载。唐宋以前,对海南的棉花称为白叠、絮贝、劫贝、吉贝、古终等俗名杂称。这些名称都是引袭岭南诸民族对棉花的不同称谓。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海南岛的植棉和用棉技术,在漫长的岁月中,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向内地传播。
  随着植棉和用棉技术的提高,岭南诸民酋长们,把黎族色彩绚丽的棉织品为岁贡,献给中原统治者,以及海南岛崖州黎族生产的广幅布、五斑布、黎幕、黎锦、黎单、崖州被等俗名七巧作的棉织品,招引商贾转市内地。这时棉花的经济地位逐渐尘追蚕丝了。到了宋末元初,棉花由中国的东南向长江中、下游流域和渭水一带迅速传播,《元史·世祖记》记载,至元二十六年(1289)在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各地设木棉提司,“责民岁输木棉布十万匹”。由于棉纺织技术从长江流域向中原地区传播,元代以后,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主要原料。
  早在商周时期,黎族就懂得利用野生棉花纤维作为衣着原料了;秦汉前,海南岛崖州是植棉和用棉区。唐宋前,长江以南是植棉和用棉区;元明前,棉花向长江以北传播,普及中原地区。笔者愚见,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种植的棉花,是由原始灌木棉树——“中棉”移植和引化过来的。始祖是海南岛的“吉贝”;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由于移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自然条件的适应,才培育成了今天的中国棉花。
  黎族祖先,在殷周时期,就懂得从棉花纤维中提取衣着原料了。黎语称棉花为“吉贝”或“古贝”。据黎族祖先歌谣所述,传说黎族先民在海南岛,因台风雷雨多,气温潮湿,火种灭了,只好进山洞居住,以采集“吉贝”为“茸巢”。“吉贝”制的“茸巢”,就是黎族早期应用棉花的起源。《尚书·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印证了黎族棉纺织业的早期存在,盛产“吉贝”做“卉服”的丰富原料。笔者推断,黎族棉纺织业的始兴不晚于殷周时期。当时,黎族处在母系氏族社会,上山采取“吉贝”和“织贝”都是女性的本分。今天黎寨仍然保留着的女子纺织男子莫近的习俗,反映了这种原始分工制度。
  秦汉时期,黎族的棉织业已经具有很大的发展了。《后汉书·南蛮传》记载:“汉武帝末(前87)孙幸为朱崖太守调广幅布献之,恋不堪役,攻郡杀宰,幸子豹率众讨平之。”《汉书·地理志》记东儋耳朱崖军风俗:“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说明了汉代时期,黎族棉纺织技术的提高和棉织品的丰富。黎族家家户户生产的棉布,解决了“民皆服布”,并把大批的“广幅布”为岁贡。可以说,中原地区汉族穿上丝绸衣料,海南岛黎族也穿上“斑布”的棉衣料了。文献记载的“卉服”、“贯头服”,在今天海南省白沙县的黎族妇女服饰中,仍然具相似的形制。
  唐宋时期,黎族的棉纺织工艺和印染技术,已有很高的发展水平。表现在纬织工艺上,把棉纱和丝绒组成轻纺彩纱,运用五色纱线织成色泽鲜艳的立体图案。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吉贝》载:“海南所织则多品矣”。有“黎单”、“黎饰”、“鞍佛”之名,“间以五彩、异纹炳然”。这一评价,生动地反映了宋代黎族妇女纺织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吉贝”是黎族纺织业的主要原料,其次是麻类纤维和商贾转销的丝线。有黎棉、被幅和男女服饰,包括上衣、下服、花桶裙、花巾、花带、花褂等。经鉴别,棉织物百分之五十,麻织物百分之三十,丝棉织物百分之二十。在织乡工艺方面,着重于纺织现花纹。织面图,以点引线,点线立图片,图色并茂,图像逼真。已征集到织物图案一百二十多种,有几何纹、方块纹、梯田纹、房屋纹、干栏纹、竹条纹、藤条纹、水波纹、山形纹、树木纹、树叶纹、树果纹、槟榔纹、花草纹、牛鹿纹、龙凤纹、青蛙纹、鱼虾纹、螃蟹纹、昆虫纹、蝙蝠纹、怪兽纹、谷粒纹、泉流纹、雷公纹、火被纹、云雾纹、天虹纹、月星纹、人舞纹、汉字纹等。这批纺织品图案,以实物形貌为基础,加以想像构成图案,配图自然,衬托鲜明,情起风采,具有典型的黎族民族风格。南宋方勺《泊宅编》卷三云:“今所货木棉,特其细紧者尔。当今花为胜,横数之得一百二十花,此最上品。海南蛮人织为布,上出细字,杂花卉,尤工巧。即古所谓白叠布。”这是古人对黎族棉纺织工艺的评价。
  宋元时期,黎族棉纺织业在我国起着主导作用。“黎锦”也叫“崖州锦”(包括海棠湾)。一幅黎锦,由三块锦幅拼制成,长八尺,宽五尺有余。锦面的首尾两端各分为三格,即蓝天、绿地和白色的空间。锦幅中间占三分之二锦面,是工艺的杰作。所组成的图案,有云彩缭绕,红日高照,山水翻腾,龙凤戏珠,花草争艳;它们有机组合,相映成趣,使整幅黎锦生动活泼,雄伟壮观。一幅黎锦的艺术创造,把人间生活和自然影像融会在五光十色的图案之中,反映了黎族的民族气质、饱满的民族精神、幸福和向往。古时候,黎锦是“岁贡”的珍品。一幅黎锦,相当于十头牛价值,为国内商贾手头珍贵品。黎族人民把黎锦称为“龙被”,视为先祖的遗产。每当喜庆之日,人们挂起“龙被”,象征吉祥;每当举于隆重的丧葬仪式,把“龙被”覆盖灵柩上面,以示死者的身份高贵。
  在今天,崖州锦仍是黎族文化的珍贵遗产。崖州锦印证了黎族纺织业在中国棉织染史上的光辉杰作,崖州锦是考证“吉贝”的活化石资料。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黎族劳动人民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织贝”技术,形成了具有本民族文化特征的民间“织贝”工艺。黎族以丰富的技术力量和优美的广幅布、白叠布、崖州锦、黎幕、花单等“织贝”产品“岁贡”皇帝,并向中原地区传播植棉和用棉知识,为推动和发展中国棉纺织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解放前,黎族人民仍保存着纺织工艺和古老的传统。黎族妇女大约自七八岁开始,就学习纺纱织布,纺织工艺是非常出色的,特别表现在妇女的桶裙上。正如陶宗仪在《辍耕录》中所描述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技艺,完全出自于黎族妇女的匠心,她们用比较简陋的工具,便能织出绚丽多彩、灿烂夺目的花布。黄道婆自崖州回到故乡后,运用和发展了黎族人民传统的复杂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方面的技术,松江一带所织的被、褥、带、帨(手巾),上面折板、团凤、棋局、字样等花纹鲜艳活泼,栩栩如生,“粲然如写”。
  在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史上,人们都不会忘记女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历史功绩。黄道婆生活在盛产“吉贝”之乡的崖州(包括海棠湾),伴同黎族巧姑艺姐,天天上山采集“吉贝”,年年纺织“崖州锦”,掌握了植贝、纺纱、染纱、织锦等各道工艺,成为崖民间工艺一妪。艺高身薄的黄道婆,认真总结黎族妇女棉纺织工艺的成就,结合自己在崖州工艺的实践经验。于元贞年间(1295—1296),“自崖州来”的黄道婆,随着黎锦销路水道,千里迢迢北上,在松江府乌泥泾(上海县),把海南黎族的棉纺织染的先进技术,传授给乌泥泾人民,改变了松江府一带“厥功甚艰”的落后纺织业,推动了元代棉纺织业的发展。正如陶宗仪《辍耕录》卷24的记述:“国初时,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帨,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灿然若写。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群,岁既就殷。未几,妪卒,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又如元代王贞《农书》记载:“夫木棉产自海南州,诸种艺制作之法,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这是古人对黄道婆传播黎族棉纺织业务的主要业绩。
  大家都知道,我国丝麻织业有悠久的历史,而江南一带在宋代时丝麻织业就已经相当发达了。在中原地区,引进棉种、生产棉布比丝麻晚得多。在汉、唐之世,木棉虽入贡中国,但“未有其种,民未以为服,官未以为调”。一些地方只知采桑养蚕、缫丝织绢,还不知木棉的用处。直至宋代,棉纺织业才有所推广和发展,当时人们已认识到棉花的经济价值和实用超过了丝麻,棉花和丝麻相比,可以省去采桑养蚕和处理麻皮的许多麻烦,可以“不麻而布,不茧而絮”。但当时棉花种植数量不多,棉纺织技术落后,服用者也少。这种现象,在松江一带也不例外。比如,大约在十二三世纪时,棉花的种植逐渐从闽、广传入长江流域,在上海一带首先传入乌泥泾。在乌泥泾首先种植的地方,是名叫“八千亩”的一块土地(在今沪闵公路三号桥两侧)。由于棉纺织技术相当原始,人们用双手剖去棉子,然后把净棉放在板桌上,用“线弦竹弧”的小弹弓弹松、弹匀,更没有踏车、推弓等工具,生产效率低,“厥功甚艰”。生产的棉织品在质量上赶不上从闽、广输入的“丽密”。“文革”中,浙江兰溪县密山曾在石墩墓中出土南宋本色棉毯一床,从实物看,它远不及黎族妇女纺织的吉贝布之美。这从侧面反映了在黄道婆回乡之前江南一带的棉纺织技术水平。
  与此同时,海南地区的情况则迥然不同。聚居在海南岛的黎族人民,在棉纺织工艺上,其历史之悠久,手工艺之精巧,一直为古代志书所称颂。黎族人民称棉花为“贝”,由棉花加工织成的棉布称“吉贝”。宋人方勺说过,海南岛黎人有一种织着细字、杂有花卉的“白叠布”。她们的织花技术,十分精巧,所需用的色丝,是通过闽、广客商以沉香、吉贝换来的。总之,黎族人民在棉纺织技术和工艺方面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在我国纺织工艺史上增添了光彩。黄道婆亲临其境,与崖州黎族人民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在黎族姐妹的热情帮助下,既学会了一整套棉纺织技术,又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这为她以后逐步地成长为一个著名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推动松江一带的棉纺织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道婆少时流落崖州,老年回到家乡后,向家乡人民传授黎族人民的棉布纺织技术,并与当地劳动妇女一起,不断革新工艺,促进江南一带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因此,我们有理由说,黄道婆与上海人民对棉纺织业的贡献,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黎汉科学技术文化交流的典范,也是黎汉民族团结友谊的光辉篇章。
  芒果飘香
  南田农场原以生产天然橡胶为主业。从1992年开始,橡胶种植向相对静风区转移,并加强管理,提高单产,同时淘汰风害严重的老胶园,统一规划安排给职工种植芒果,农场给予产业指导和技术服务。几年来,南田芒果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成为中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这里培养出来的“果王”、“果后”成为名扬海内外的品牌。南田农场的职工因为种植芒果成功而富裕起来,其技术也向周边农村输出,被誉为“一个农场激活两个贫困县”。2010年第九届世界芒果论坛会在南田召开,参加会议的有80多个国家。
  (国营南田农场供稿)
  千年日出秀后海
  杨欢
  在三亚市海棠湾镇海棠湾海岸尽头的海边,有一个居住着427户、2115人的小渔村,与蜈支洲岛一衣带水相望。这里楼房林立,车船奔驰,游人蜂拥,铁炉港渔排生意兴隆,席无虚座。渔民生活如雨后春笋节节高,这里便是海棠湾镇后海渔民居委会。
  在旧社会,他们上无片瓦,下无寸地,居无定所,长年累月,撑着小船漂泊在海棠湾大海中捕捞鱼虾,终日劳作填不饱肚子,生活陷入饥寒交迫。
  解放后,政府安置渔民上岸定居,生活有了改善,但光靠小船破网于浅海捕捞虽能果腹,但没有多大的奔头。改革开放后,后海人沐浴着“千年日出的第一缕阳光”,从百年的积弱中觉醒,乘风破浪,开始了新的跨越。
  公元2000年1月1日7时16分,中央电视台、凤凰电视台等23个国家媒体,把新千年日出观光台台址定于海棠湾的后海湾,从这里直播海上日出盛况,138个国家和地区观众看到了新千年海棠湾第一缕迷人的曙光,使世界认识了海棠湾,提高了三亚海棠湾的知名度,提高了海棠人的品位。在三亚市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渔村,开始沸腾了。与后海小渔村隔水对望的蜈支洲岛海景区国际乐园动了工,2000年开放,游客竞相登渡,车水马龙似的把小渔村挤得满满的,从而启发了居委会党支部:“路宽通财源”,于是发动渔民调整屋基,腾出3000多平方米的地面建起停车场,每天能容纳大小车辆约60部,年平均收入共十多万元。
  在海棠湾镇委和镇政府的扶持下,全村造了游艇十多艘,投入50多万元建成硬板化村道1500米、排水沟1000多米、绿化草皮2000多平方米,使渔村呈现出生态文明气象。2000年以来,有139户发展网箱养殖近2000箱,每箱面积9平方米,每箱养鱼约1500尾,主要有白鳃、金鳃、红鱼、大点鱼、金线斑鱼等珍贵鱼种,年收入从69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在渔村党支部的引导下,有20户利用网箱养鱼,在铁炉港中兼营开设渔排饮食生意,游客可自由选择海鲜品,船排上加工,开怀畅饮,喜看游鱼戏水,感悟海的温馨。朱兴琦先生有感后海渔村的变化,渔港繁华,渔排生意兴隆,题诗云:“港边堤草晓露香,风摇彩舸浪泱泱。浮排曲港共潮生,网箱游鱼逗客情。依依雨织港中天,日斜风正数舸悬。海上日出港洒雨,道是无晴又有晴。试问渔翁港中事,多少彩排港中欢?!”
  而今,海棠湾后海渔村人生活像蜜一样甜,全村427户都盖起了新楼房或平顶房,年收入逐年递增,到2008年,人均收入达8000元。生活好了,但后海渔村人的思维并不停滞,而是沿着“水向低处流,人向高处走”的生活哲理,不断向前飞越,他们说:这里永远是起航!
  南田:异彩纷呈庆丰年
  李桂金 刘兴旺 黎想
  离大年还有一周的时间,去年人均收入超3万元的南田农场,此时更是年味十足。他们欢歌笑语,喜庆丰年。
  歌舞:曲终人未散
  2007年2月12日举行的南田第十九届职工艺术节,正逢农历新年前夕,于是,本届职工艺术节赋予了喜迎新春的内涵,艺术节也成为南田喜庆新年的系列活动之一。记者有幸参加了这台主题为“和谐颂”的迎春文艺晚会,目睹了该场一年“火”过一年的职工艺术节。
  这是一出具有南田特色的晚会。8时30分开演的晚会现场,早早就聚满了观众。两块分别由驻地陆军某部、海军某部官兵组成的绿、白方阵,在观众席中尤为抢眼。舞台两侧是“全副武装”、整装待命的演员,这些来自机关、开发区、中小学校以及各分场的演员,有的聚精会神地化装,有的跃跃欲试地试演,最兴奋的莫过于一群不停雀跃的、天使般美丽的小学生。25个精彩的节目,全方位地展现南田改革发展的新景象。据场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黄华洁介绍,这些不亚于专业水准的节目,都是职工用业余时间自编自导自演的。演员不仅有本场的职工,还有从海口娶回来的媳妇和放假回来的在读大学生。晚会结束时,黄华洁指着站立于礼堂两旁过道上密密麻麻的观众说:“瞧,我们的观众还未离去,真可谓曲终人未散哪!”
  其实,另一番景象更加令人动容:在场长、书记慰劳演员的夜宴上,没来得及卸装的演员和晚会工作人员竟曲终人散意未尽地又唱开了……
  场长彭隆荣以平房走廊为主席台,率先领着大家唱起了引以自豪的企业歌曲《芒果飘香的时候》;看到还不够“规范”,党委书记吴玉英立即让机关干部韦善平站起挥手“指挥”;嫌清唱不够动听,黄华洁迅速舞动手中的筷子,一本正经地弹着桌面的“乐器”;“合唱”刚一结束,曾迎来江泽民同志的董家果园女主人苏英妹便接上了《江主席来到咱农场》,专注而投入,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一群年轻演员居然男一句、女一句地对起了黎族情歌《阿哥你笨就别来》,引得驻地海军部队的两名兵哥哥也神情昂扬地唱起了《咱当兵的人》……
  祝福:言尽情未了
  祝福,是南田人迎接新年的一项重要内容。美好的祝愿大都是通过座谈与慰问的形式进行的。传递祝福的活动不但在场内,还在场外。流动的祝福声,使南田内外一派喜庆祥和。
  在2月13日下午的迎春座谈会上,近200名与会代表喜气洋洋地参加了座谈。记者在会上感受到南田人的和谐与自豪。在彭隆荣的讲话中,回顾之余,更多的是放眼未来;在分场场长代表的口中,满是新一年的打算与做法;职工代表则大都将身为南田人的自豪感挂在嘴边;一位退伍军人以“从前我们揭不开锅,今天我们富得流油”的骄傲结束了自己的发言;退休职工代表即兴作的小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把一位普通南田人热爱农场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祝福声声,掌声阵阵,自豪无限,憧憬无限。
  南田人不但祝福自己,也衷心祝愿周边的乡镇、部队与外来企业。他们组成8个慰问组,带着慰问金及油、米等慰问品,深入三亚、陵水、保亭一市二县的十几个乡镇,与周边人分享劳动果实的同时,也捎去祝福与问候;他们还赶着猪、羊,到驻地部队慰劳守卫祖国边疆的指战员们。
  集市:物丰价未扬
  2月14日上午,在集贸市场,记者看到了购办年货的繁荣与忙碌。平日里不算繁荣的小镇市,今日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菜市场品种繁多,价格与往年基本持平。有卖蔬菜类的、鱼肉类的、家禽类的,有卖粮油副食品的,应有尽有。水果摊上堆满各类来自外地及本地的水果,当地芒果金灿灿、黄澄澄,非常耀眼夺目。一些诸如旺旺雪饼、金六福酒等好意头商品尤受欢迎。具有地方特色的花生糖、芝麻糖、糯米年糕等各种点心类的摊位香甜袭人,生意红火。一位腋下夹着鞭炮和春联,提着一大笼鸡的顾客,正站在路边歇息,她告诉记者,她是外地人,专门到这里来买芒果鸡的。这里的芒果鸡完全可以与文昌鸡媲美了。公路两旁新增的临时摊位上满路“飘红”,红的春联、红的“福”字、红的灯笼、红的鞭炮……各种礼品、小挂件以及家居装饰品也多呈红色。一位专营春联、年画的摊主告诉记者,这些春联的价格与往年差不多,却比去年好卖得多。南田人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的品位也随之提高了。大家还专挑贵的、烫金的高档春联买。
  (《海南农垦报》2007年3月3日)
  让火炬精神成为动力
  蒲慧芳
  2008年5月2日下午4时许,朋友打电话告诉我,说5月2日,北京奥运组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宣布三亚火炬手传递的具体棒次时,我被选定作为国内首站火炬传递最后一棒的火炬手之一,更因为是与影星、众多华人的偶像成龙联袂传递圣火,使我这个小小的三亚市天涯镇长,一夜之间成了各大媒体的焦点。我带着难于言表的激情,投入到三亚火炬传递的最后一站——天涯海角的环境美化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迎接奥运,好让我激动的心情得到一些平静。
  我是小小的天涯镇镇长,人们给我的是更多的荣誉。称赞我是三亚市两区六镇中唯一的一名女镇长,同时也是三亚历史上唯一的一名女镇长。在三亚市撤乡并镇之前,三亚只出现过一名女乡长。说我是并镇后唯一一名黎族女镇长。说我具备热爱人民的热情、少数民族的淳朴,以及作为女性特有的坚韧。说心里话,在“天涯”这个火炬传递前曾是个鲜为人知的小地方,我默默无闻地从事着这个小镇的乡镇管理工作——从24岁开始了迄今长达13年的乡镇农村工作生活,如同当地大部分的居民一样,在天涯镇这个民风淳朴的地方,日复一日,默默地努力着。党和政府及淳朴的乡亲也给了我直接的肯定和回报:
  2000年7月,被评为“三亚优秀党员工作者”;
  2001年被评为“三亚优秀共产党员”;
  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三亚优秀公务员”;
  2005年5月,荣获团三亚市“五四青年奖表彰”;
  同年,被评为“抗洪先进个人”和“普法工作先进个人”;
  2006年,再度被评为“三亚优秀共产党员”;
  2007年,当选“三亚首届十大女杰”;
  2008年5月,当选为北京奥运圣火内地传递第一站——三亚站火炬传递手。
  ……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2008年5月4日下午18时,自己将与国际巨星成龙共同擎起最后一棒火炬,点燃位于天涯海角的圣火盆,进行最后一棒圣火传递。当得知这一消息后,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不可能”,难以相信这样巨大的光环会落在一位默默无闻的小小镇长身上。起初以为自己只是一名护跑手,负责在成龙旁边保护圣火,但是很快,全国各地的媒体都打电话来要求采访,使我从诧异中惊醒,赶紧回到家里,立即上网查找新闻发布会的视频,一连回放了三遍视频,才确信自己真的是如此幸运。
  在火炬传递开始前几天,亲人们得知自己将当火炬手以后,纷纷以请吃饭或来短信的方式祝贺我能担任奥运国内首站的火炬手。那几天,连睡觉做梦都是关于火炬手的,甚至跟朋友一起打网球的时候,一些朋友还让我围着球场举着球拍模拟手持火炬的情景。
  有趣的是,刚开始我告诉儿子妈妈要当火炬手的时候,儿子不相信,说妈妈吹牛。经认真地向他保证,妈妈真是火炬手,儿子才终于相信了这一振奋人心的事实。他在日记里写道:“我妈妈是非常优秀的人,对我要求特别严格。妈妈是挺棒的。”当我说妈妈要去为奥运做一些准备工作的时候,这个九岁的男孩子就说好的,妈妈你赶紧去吧,一副很支持、很懂事的样子,使我得到不少安慰。
  终于在5月4日傍晚6时左右,经过前面207棒火炬传递,成龙和我在三亚著名景区天涯海角的沙滩上,一起高举着奥运火炬“祥云”,跑进三亚站火炬传递的终点——著名的天涯海角景区,在天涯石广场点燃圣火盆,为三亚站全程30.9公里的火炬传递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三亚的火炬传递结束后,我这个小镇长,立即被媒体称为“全国最知名的女镇长”。给我鼓舞和力量,但也使我感到惭愧。在众多的名人明星当中,自己能获此荣誉,得以和成龙联袂传递圣火最后一棒,大概是因为我“身份特殊”:我是土生土长的三亚人,能代表三亚人表达对火炬的热爱;我是黎族人,代表少数民族来参与奥运;我是天涯镇长,火炬在三亚传递的终点是天涯海角;我是三亚最基层政府的工作人员,能代表普通的老百姓传递火炬;我是一名女性,能够代表女同胞来表达支持奥运、参与奥运、与奥运圣火同行的梦想和激情。
  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主持人问应当怎样称呼你的时候,我诚恳地表示希望能够以普通人的身份接受采访,直接叫我的名字就好。因为从本质上说,我是土生土长的三亚黎族人。我曾对采访的先生女士们说:在圣火传递的短短200米当中,自己一开始还是会感到紧张,因为我是备受关注的最后一棒,又是在天涯镇的辖区内,希望能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特别是在父老乡亲面前,表现得更好一些、更自信一些。但在奥林匹克的火炬面前,庄严的神圣感很快驱除了紧张感。当我接过火炬的那一刹那,所有的这一切都没有了。当时只想着紧握着火炬,一步一步稳稳当当地把火炬送到圣火盆前,完成我这一使命。我感觉到很“神圣”。
  在三亚的圣火传递结束后,很多人都对最后一棒成龙和我的搭配很感兴趣,称为“龙凤配”,称这一搭配有“龙凤呈祥”的吉祥之意。成龙不但名字里有龙字,也是以“龙”为图腾的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而“凤”指的就是我,认为我是在三亚这一以“凤文化”著称的美丽城市成长起来的黎族女杰。对此,海南省组委会的解释也非常有趣:最直白的原因就是自古英雄配美人……如果说成龙是英雄的话,我们的镇长就是美人。是一只真正生于斯长于斯,属于三亚的美丽凤凰。
  奥运虽然过去了,但每每回想起那一刹,仍然使人心情难以平静。特别是能与成龙这个早已为世人熟识的名人明星同传递最后一棒点燃圣火盆,是一次十分难得的经历,是我人生当中一个弥足珍贵的时刻。奥运会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当我手持火炬的那一刹,仿佛就握住了中国人百年的祈盼和渴望。火炬精神,不仅仅存在于举着火炬跑的那一瞬间,而是已融入了我的生活里,将成为我今后数十年人生的重要回忆和精神动力。
  月是故乡明
  陈子平
  或许人都一样,只有亲身经历的才是最难忘,只有亲自体验的才是最真实。
  1959年12月22日,我出生在海棠湾镇大灶村。村庄离大海约500米,村前有一片宽广的田园,龙江河源于仲田岭山脉,像一条绿色的玉带,绕过村庄,注入田园,与海相连,构成了江前港,自古繁华,商旅长兴不衰,是鱼米之乡的好地方。
  孩提时代,我和伙伴们一样,过着天真无邪的生活。我们的童年生活单调而有趣。白天常用椰子叶编成的小方球,用脚在地上画一个约20米的“日”字圈,采取抓阄方法把人员分成两队,分别站在“日”字两个圈格里,用球打对方队员,队员被对方打中就出局,人员先出局完的一方算输,反之算赢。晚上常玩的是捉迷藏,玩起来也津津有味。在多雨天或刮台风的日子里,趴在屋里从门孔里向外看宅外呼啸的风,急骤的雨,还有被连根拔起的树……风和日丽时,我和小伙伴们到海边观海潮,追捉走马灯蟹,下海冲浪,常被浪尖冲上沙滩。俗话说“近山识鸟音,近水知鱼性”。我们是海边长大的孩子,任凭风吹雨淋浪打,毫不在乎,显得更加高兴,谁都不甘落后。正是由于有如歌的大海熏陶,铸成勇于拼搏的坚强意志。
  1966年9月,我在家乡庄大小学念书,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连任五年班长。从那时起,开始憧憬美好的未来,总希望到外面看更大的世界,总希望寻觅更多的美景。1978年我考上崖县师范学校,1981年7月师范毕业,我很想到外面去体验五彩缤纷的生活,却被分配回林旺镇下丈小学任教。教师的工作似乎是“三部曲”: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偶尔产生乏味的感觉。1983年9月,我转调到藤桥镇政府(今海棠湾镇辖管),工作职能改变了,但脚还是踏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在镇政府工作了17年,当过文教助理、宣传干事、组织干事。1985年10月被任命为镇委组织委员。1990年和199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市优秀党务工作者。1992年11月被任命为藤桥镇委副书记,1996年4月当选为藤桥镇政府镇长。在藤桥工作期间,我受故乡人民爱戴、支持、关心我的工作和生活所感动,自己的思想渐渐融入了故乡的热土中。不管是当普通干部,还是在领导岗位,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勤政廉政,服务于人民的宗旨,努力提高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家乡人民的生活环境,为海棠湾多做贡献。
  2000年9月,我调到市审计局工作,人虽然调离藤桥,心仍然留恋藤桥,留恋这块我工作和生活了17年的故乡热土。藤桥是个久负盛名的墟镇,古吉阳县,龙山书院、龙楼岭祖山,冠于“小南洋”美称的藤桥合口港等等,丰厚的文化底蕴,滋润着富饶的热土,那里的人,那里的文化,那里的山山水水,一切都是美好的,充实了我的人生,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记得有一年春节,镇里举行书法比赛,在比赛中,有一名在外地工作的参赛者,他的参赛作品为“月是故乡明”。至今我常常被这幅字画牵动,这幅字画衬托出在异地他乡的游子化不开的乡情,忘却不了回家的“心路”,是一种沁在骨子里的感情啊!
  过去对于乡情乡景,我从来没有细细地欣赏,拥有的总不懂得珍惜。离开故乡,听到浓浓的乡音,才真正懂得“月是故乡明”的丰富内涵,从而引发了我的遐想,那个装载我无数记忆的摇篮,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每当太阳升起,站在藤桥合口港堤岸,椰子洲岛的椰林倒影在港中动荡;海棠湾一条约20多公里长的银色沙滩,在阳光下闪烁;站在海棠湾的沙滩上放目东瞧,海天相连呈一色,碧波万顷,如画卷铺开;蜈支洲岛如大海摇篮,悬挂海中;太阳从海底升起,映红了天上的彩云,微风逐白浪,奏响了大自然美妙的海韵,梦幻般的诗情海影,无不令人心旷神怡。在坡地上,满眼是绿,芒果飘香;在农耕的田洋里,金色的稻穗被稻谷压弯了腰,随风荡起一层层稻浪,好像向游人招手报告丰收的喜讯……
  是啊,谁不爱自己的家乡!我们的先辈们,朴实无华,勤劳贤惠,兢兢业业,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为推翻三座大山,刚正不阿,勇往直前;而今,海棠湾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发出与时俱进的坚强意志,努力建设美丽的海棠湾,为造福子孙后代,无怨无悔,这是一种铭心的真情!人总得经过一段艰苦的磨炼和对外面世界的观察和了解,才能深深地感悟到,外面的世界再大,也大不过家乡在心里的位置,外面的世界再美,也美不过故乡带给自己的温暖,因为那里是我生长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我的家,我的家乡父老乡亲,故乡情是一条无形的线,摸不着,也割不断。不论何时何地我都会感到故乡人最亲,故乡的水最甜,故乡的山山水水最美好。
  海棠湾,如此让人眷恋的故乡!我不会迷惘,我和同乡伙伴们一样,无论走多远,我们都会永远牵挂着你,以你为荣,为你争光。我们发自内心地祝福:愿你明天会更好!

知识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分为建制沿革、自然资源、乡土浩气、赤胆忠魂、民族民俗民娱、乡貌新姿、乡土名士录八编,介绍了三亚海棠湾区域、建制沿革、古迹、商旅、地质与地貌、气候、地产与特产、黎族人民抗日斗争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海棠湾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