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节日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244
颗粒名称: 第八节 节日习俗
分类号: K892.5
页数: 11
页码: 233-243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三亚海棠湾汉族和黎族人民在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包括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门神等。春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俗。本文介绍了春节的历史,以及不同地区的春节习俗和庆祝活动。
关键词: 三亚海棠湾 春节 传统习俗

内容

一年里,三亚海棠湾汉族和黎族人民除过“元旦”、“五一劳动节”、“国庆节”外,比较重视传统习俗的节日,特别是春节,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一、春节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俗。古代称正月初一为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时之元。元旦,作为我国的农历年节,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并正式规定阳历的1月1日为我国的元旦,阴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在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又因各区域的不同,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地方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新春佳节期间,各个地区都开展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尽情欢乐,并有各自的习俗,各显风趣。
  三亚海棠湾地区汉人黎人过春节,是从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三十日,月小二十九日),称之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大年一般是从大年三十到十五(小年)止。农村是到初五起下地,城市初三开市。对这一节日叫“春节”,又称之为过年。春节过年的习俗主要有:
  1.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古时称“除年”。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反映了三亚海棠湾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美德。
  2.贴春联。春联是从古时的桃符演变来的。家家户户都在屋门上、门楣上贴上吉祥的春联,在大大小小门框上贴上“福”字的门联,称为“利市钱”。“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期望。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在贴春联后,要用净沙土换掉“香炉土”,用橘叶水洗净神主碑和祭神用的茶杯、酒壶。普遍是从旧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起开始准备年货,为孩子或老父老母,老丈人老岳母准备新衣服、鞋袜、帽,穷人最少也要备吃到小年后的粮食,鸡是不可缺少的,村村户户都呈现出热热闹闹、欢欢乐乐过春节的气氛。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团圆饭后,家庭主妇将“利市钱”或红纸贴在犁、耙、灶、罐、果树等上,寓意和气。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民族朴素的风俗和信仰,普遍是贴在门框上,多数为驱邪的神像。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蜮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蜮。鬼蜮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板刻上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海棠湾人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这一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
  3.放爆竹。中国民间有“爆竹一声岁月除”的诗句,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燃放爆竹可以营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丧、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三亚海棠湾农村,一般是在祭拜祖宗后,燃放鞭炮和迎神时放炮竹比较多,有烟花炮、炸花炮等等。
  4.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传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象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365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渐渐变为守岁迎神。深夜11时至凌晨1时(春节头一个时辰子时),家家户户摆斋菜、糖果在正厅供桌上,点香烛、烧迎神香,三茶五酒,迎喜神、财神、贵神及上界诸神下凡,谓之迎各路神仙,俗称“出炉”。这是家家户户都燃放鞭炮最多的一夜。
  5.拜年。拜年是一种极富有人情味的礼仪习俗。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登门拜年,相互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发帖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用手机发贺年短讯。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过一岁。给压岁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人们以这种方式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
  6.食俗。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准备腌鸡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鸡、鹅、鸭是缺不了的。有很多家庭除年糕外,还煮米糖块、花生糖等。年三十买猪肉除供祭祖宗、吃团圆饭用外,初一是斋日,不许杀生,所以要腌肉,有的一直要备用到元宵十五。
  7.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的、圆的,颜色有红、白两种,象征着红红火火、团团圆圆,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迢迢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吃年饭。过年时吃年糕,带有全家相聚,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有的已各自成家的兄弟、婶嫂和儿孙们,祭祖宗后,大小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话新春,增加团结气氛,其乐融融。
  8.占岁。旧时民间以进入新年正月初八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主之物繁育,当日阴,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晴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9.贴画鸡。古时春节在门窗上贴画鸡画来驱鬼除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缕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朝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10.春节倒贴“福”字的民间传说。三亚海棠湾汉黎族人民都习惯贴“福”字。有送“福”贴上门,讨红包的,有“元宵”抬神像上门送福,这一传统已有几百年历史了。
  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福的向往和追求。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追求,许多地方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借“福”字倒了的谐音表示“福”气到了。
  11.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雾运。时至今日,汉人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大年夜前扫除干净,初一初二不动扫帚,不倒垃圾,不泼废水,寓意聚财。
  12.祭财神。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五路神是:户神、灶神、士神、门神、行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讨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三亚海棠湾人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13.送穷。正月初五“送穷”,是海棠湾汉族人民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三亚海棠湾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愿望。
  14.开市。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正月初三开市。俗以正月初三为送穷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把一切晦气赶出门,招财进宝。现这一习俗已改,除初一外,初二起开市了。
  15.过年规矩(顺口溜):
  干干净净欢欢喜喜过春节,
  公婆父母给小送红包(压岁钱)。
  初一拜爹(娘),
  初二拜伯(伯父母),
  初三泻口舌,
  初四回娘家,
  初五访亲人。
  二、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戡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元宵佳节,新春期间的节日活动也将在这一天达到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门赏月亮、逛花市、放焰火,载歌载舞欢度元宵佳节。
  元宵节又称情人节。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欧阳修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节活动的乐趣较多,又因地区不同而各有特色,主要有:
  1.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元宵节吃元宵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椰香汤圆是三亚海棠湾的传统风味。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在元宵前一天,李姓一家儿女砍椰子果取水喝,把椰果肉扔下,父亲很惋惜,同老伴商量做椰肉汤圆,他们把椰果肉磨成细丝,配糯米粉、地瓜粉、荔枝仁粉,用花生米、芝麻粒、白糖等制作而成,色白宜人,香甜甘和,祛风解渴。现在农家懒于动手,普遍买现成的汤圆,这一风味濒于失传。
  2.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灯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3.放花灯。元宵节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大的有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4.偷青。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一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偷青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三亚海棠湾地区习俗称“偷青”。男女青年均可去偷,偷的品种有椰子、西瓜、菠萝、菜等,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享受,不准带回家。据说谁吃得最多,谁就能早得意中人。
  5.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6.迎紫姑。紫姑也叫戚(七)姑,又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于夜间在厕所间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三亚海棠湾农家兴行此俗的人家不多。
  7.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求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8.“过火山”。古时,三亚海棠湾地区汉族较大的村庄都有“公(神)庙”,供奉着关云长、赵子龙、张飞和唐、宋、元、明的名将及观音、八仙罗汉等木质雕像。每年春节,由村乡绅士当头,村民捐助钱粮,在村中搭台摆设神案,请“仙童”(即道公)告天地,抬“公”(神像)出庙与民同庆新春佳节。
  在正月十五日晚上,把全村人捐的木柴集中堆在村外的旷地上(据说地下埋硫磺矿粉)烧成火辣辣的红木炭,供祭后,由“仙童”(道公类)坐在领头的“神像”轿上,由一些胆子大的村民抬着发疯似的“嘟”、“嘟”叫闹,领着冲过火堆,称“过火山”,后面的村民抬着各“神像”一个一个跟着冲过,往返三次,把火铲飞,场面极为壮观。尔后,村民就在火堆里烧椰子饭(把椰子从顶钻出一个洞口,将米放进,把洞口封好)。这项活动,寓意驱逐牛鬼蛇神和扫除一切邪气,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三、清明节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是我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清明节。扫墓祭祖,追忆先人,家族各户自发组织起来,举行祭拜始祖活动。解放后,人们为了悼念革命先烈的功德,也常在清明前一天瞻仰烈士纪念碑或坟墓,借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广大人民群众都择日在清明前为已故的亲人扫墓。在扫墓的时候,仍按照封建传统择日扫坟,焚香、烧纸钱、摆供品、磕头。清明这天午前,杀鸡配菜,“三茶五酒五菜五饭”祭祖宗,以示子孙孝敬,祈求祖宗保佑平安。
  传说远在春秋时代,我国人民就运用测量的办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到了秦汉时代,又确立为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了清明节。后来,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晋文公悼念功臣介子推与孤偃、赵衰等一批老臣在遭遇晋献公的追杀,在外逃亡患难与共,忠贞不贰,吃尽苦头。后来晋文公想起了介子推的功劳,派人寻找介子推,听说在深山,就放火烧山。面临大火,介子推抱住一棵大树不下山,被活活烧死。晋文公十分后悔,下命厚葬介子推,还改绵山为介山,以示追悼,并亲自为介子推扫墓。晋国百姓更把每年冬至后的105天,定为“寒食日”,家家户户禁烟火,吃三天寒食。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时间相近,人们便把两个节日当成了“清明节”一个节日。
  四、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民间传说中源于纪念屈原。他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曾任左徒、三闾大夫,后遭诬陷放逐,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以死报国。被当地百姓发现后,大伙都拼命划船前去抢救。后来就演变成端午节举行龙舟竞渡的风俗。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煮粽子抛进河里,以此来悼念,寄托哀思。于是就形成了习俗:食粽子;小孩佩香囊;悬艾叶或菖蒲驱邪气;系长命锁;饮雄黄酒;赛龙舟、洗龙水,已成为三亚海棠湾地区的民间习惯。
  吃粽子是端午节最流行的习俗,最为热闹的是赛龙舟,在三亚海棠湾已有千年的历史了。
  五、祭鬼节
  三亚海棠湾地区汉族对“七月十四祭鬼节”的传统习俗十分重视,认为七月阴间大开鬼门关,放鬼出游一个月,如果不施舍,无家可归的鬼魂会缠身,所以家家户户都做纸布(长褶纸)、纸钱,七月十四日先祭祖宗,七月十五日傍晚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周围插满点燃的香、蜡,分点烧纸钱,意示诚心。还放天灯,让游鬼归天。
  六、中秋节
  一年一度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中国的古老传统习节。月到中秋分外明,寓意着团圆。旧时,三亚海棠湾由于有海有河、有山有水,土地秀颖,因而生活在这里的农家,像田螺一样扎在河泥里懒动,很少外出谋生,一家人长期厮守在一起,中秋团圆对他们来说寓意不大。一般人家买个中秋月饼吃就算过中秋节了。但年轻人,特别是女青年在中秋节这一天月夜,几个亲姐妹聚一起,祭月神,拜月,赏月吃月饼,以求其降临幸福。
  七、千年风情“三月三”节
  每年农历的“三月三”,三亚海棠湾黎苗族同胞都要举行盛大的节庆活动,欢歌载舞、篝火狂欢、体育竞技,歌颂爱情、播撒希望、祈愿丰收。
  首先进行的是民族风俗竞技,有背人碰撞、攀藤摘花、拉乌龟、射弩、打狗归坡、打木节、浑水摸鱼等项目,一场场充满黎苗生活气息的赛事过后,节日气氛越发浓烈起来。
  夜色渐浓,篝火晚会即将开始,黎族同胞以黎族传统的钻木取火方式,取得火种。“噗”的一声,一团熊熊燃烧的篝火绽放在黑夜的中央。橡胶园里男女青年们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蹈,所有的人都围篝火而坐,自己动手制作烧烤美食,烤乳猪、烤鱼、烤鸡,就着苗家三色饭、黎家竹筒饭、山兰酒、清炒野菜等乡土佳肴大快朵颐,时光似乎一下子像回到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尽情地享受着自由和快乐。
  情歌对唱开始了,农村队与橡胶园队现场对歌,接不上来的要接受惩罚,或是即兴表演一个节目,或是喝上一大碗山兰酒。从黎苗民族风格到现代流行歌曲、街舞RAP,虽然不是很正宗地道,但是气氛却愈来愈浓烈。
  一段欢快有趣的游戏过后,所有人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起了节庆的舞蹈。大家纵情地跳着,舞着。一举手,一投足,跨越时光的距离,跨越民族的界限。熊熊燃烧的篝火,照亮每个人脸上“火红”的笑容;每个人的身上都散发着“火热”的激情,唱啊,舞啊,跳啊,整个胶园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知识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分为建制沿革、自然资源、乡土浩气、赤胆忠魂、民族民俗民娱、乡貌新姿、乡土名士录八编,介绍了三亚海棠湾区域、建制沿革、古迹、商旅、地质与地貌、气候、地产与特产、黎族人民抗日斗争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海棠湾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