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23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民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39
页码: 208-246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三亚海棠湾地区的民俗文化,包括家庭习俗、生活和生产习俗、黎族历法和计量法、住宅习俗、婚姻习俗、殡葬习俗、寿诞习俗、节日习俗、宗教信仰和禁忌等方面。其中介绍了附带乐曲的婚姻习俗、黎族独特的历法和计量法、节日吃饭、殡葬期间的礼仪和禁忌等。这些民俗文化体现了三亚海棠湾地区的文化历史背景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 民俗文化 三亚海棠湾 家庭习俗

内容

习俗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支撑这个地区、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这个民族繁衍生息发展的动力。
  第一节 家庭习俗
  一、汉族家庭
  家庭是独立生产、独立消费的单位。三亚海棠湾地区,旧时汉族家庭都以男子为中心,男子是氏族规定家庭财产的支配者继承人。
  家庭以父亲为精神支柱,家长是家庭的主宰者。家长负责筹划家庭的生产、生活和对外、对内的经济支配。在日常的生活习俗上,传统风俗是男主外女主内。俗话说:“男人走四方,女人守灶糠。”男人承担家庭的重任,女人主要负责料理家务、饲养家禽和教养儿女,当贤内助,古时称为“内人”。
  在家庭中,赡养父母、养老送终是三亚海棠湾地区汉族人的传统美德。每个家庭都把子女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把供儿读书,建屋安居,望子成龙,为子操办婚事,视为家庭父母的天职,因此,每个家庭为了子女的幸福,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作终生,死而无怨无悔。
  在汉族人家庭中,以长子继承祖宗香火。儿子长大均已结婚了,父母按照“树大树分枝,人大人分家”的传统方式,请族长或村“父兄”来主持,分家按“长子得金,尾子得银,次子得剩余”的传统族规,将家庭财产分配给孩子们,助他们独立自主,组织新的家庭。没有儿子的,由近亲过嗣继承财产,承接香火。
  在家庭的社会关系中,收养孤儿,也是汉人的优良传统。对于族中或亲戚丧失父母的孤儿,氏族近亲的家庭都主动收养,让其投靠者参加共同劳动和生活。孤儿长大后,主人给他娶妻,助其独立成家,若主人没有儿子可收养子为继承人。
  在汉族家庭中,经济条件允许的人家,女儿长大至十六岁时,父母就划一块地约一亩左右给女儿作“私己田”。女儿帮工的收入也归女儿作“私房钱”。女儿长大出嫁后,一般“私己田”交回父母,富裕人家将“私己田”当作陪嫁礼品送给女儿。
  二、黎族家庭
  黎族家庭关系和汉族基本相似,但又带着本民族的特点。黎族家庭以男子为中心,财产的所有权属男子。家庭中父亲死了,由尾子来继承父亲的债务,财产也由尾子来继承,众兄弟和姐妹可以得到一些财产。父亲死后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钱财一般由女儿继承,田地一般由最亲的堂兄弟负责耕种。上门女婿也没有继承岳父财产的权利,只能拿到劳动所得的东西。至于嗣子来说,有时虽然被人轻视,但他可以得到继承一部分财产的权利。(解放后,黎族家庭的财产继承仿照汉族,由长子继承祖宗香火。)
  家庭中夫妻分工合作。丈夫犁田、耕地、砍山兰、砍柴、狩猎、修缮房屋、编织竹藤制品、制作生产工具、主持家庭祭祀仪式等,妻子拔秧、插秧、除草、收割、挑水、舂米、煮饭、纺织、饲养家禽等。
  黎族对子女的养育非常重视,把子女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即使是收养的孩子也视为亲生子女对待。
  尊重父母、赡养父母是黎族的传统美德。在生活方面关怀备至,细心照顾,养老送终,作为家庭的天职传至今天。
  团结友爱、乐于助人,也是黎族人的传统美德。一个村子里,谁家有红白喜事,或遭什么天灾人祸,全村人都会前来帮助,甚至远近邻村和素不相识的人都来,这种帮助是无条件的,不计任何报酬。
  黎族家庭古来习俗弘扬儿女的婚姻自由,既参考父母的意见,又尊重儿女的自由选择。在黎族村寨,赛黎和杞黎常常会在大茅屋旁边建一间小巧别致的约8~10平方米的“儿女房”,黎语称“隆闺”。儿女十四五岁时,不便与父母同屋居住,男孩要自己上山砍木料盖“隆闺”,女孩则由父母帮助盖“隆闺”。“隆闺”曾是黎族男女青年交朋友和谈情说爱的地方,青年男女在“隆闺”里可以尽情倾诉心里的爱意或通过互相对歌寻找称心如意的对象,结为终身伴侣。如今的“隆闺”不仅具备谈情交友的性质,而且是黎族青年男女生活、学习的场所。
  第二节 生活和生产习俗
  一、汉族
  汉族人日常生活的饮食习惯,一般是日食三餐,主要粮食是大米,其次是番薯、玉米等杂粮,以稀饭为主,一天煮两次,早煮供午用,下午再煮供晚用,吃剩余饭喂猪狗鸡,有的当作第二天的早餐。农忙时,随身带到地头,午饭在田间地头吃。解放前,东方鱼肚白,下地犁田,十时收工,下午三点左右再犁田,四点半收工,其意是让牛有时间吃草。
  汉人在生产习俗上,一般习惯于一年二造,也称“两熟”,即早造、晚造(现在收获晚造后,普遍整地种冬季瓜菜)。在耕作技术上,一般三犁三耙,深耕细作,施肥除草、灌水、灭虫,力争丰收。家家户户有牛车(木板轮、牛桅等全是木制)。大的物资靠牛车装运,一般物资多是肩挑手提。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黄牛退休,铁牛上岗”,牛车消失了。科学种田,机械化生产,农家不再为误农时而发愁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机械的应用,使劳动效能大大提升,富余劳力普遍进城打工赚钱,有人把这称为“农民工”。
  三亚海棠湾地区汉人,居住在沿海平原一带,新中国成立前,大部分是属半渔农。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除了耕田种地,还下海捕鱼。捕鱼有多种方式,有小网围捕、手摸、箩扎捕等等。浅海作业,是拉地引网。网栏主有个人和股份两种。网丁(指为网主拉网的劳动力)按不同工种有上船摇橹的和岸上拉网的,根据年收入多少,按工日分红。平时每次都根据捕获鱼数量多少,摊出一部分或全部按丁分配,各得一分,体现了劳动成果共享的宽容传统。
  二、黎族
  日常生活的饮食习惯,一般是日食三餐,主要粮食是稻米,其次是番薯、玉米、木薯等杂粮,山兰香糯是黎族的珍贵特产,清香可口。解放前,他们往往是一天煮一次饭供全天食用。杞黎有独特的野炊方式,砍下竹筒装进适量的米和水,放在火堆里烤熟,剖开竹筒取出干饭,便可食用,这就是闻名的竹筒饭。烤竹筒饭是一种特殊的煮食方法,多用于上山砍山兰或狩猎的时候。过去黎族家中以三石为灶,用陶锅煮食,挑水使用竹筒或陶罐。黎族宰食禽畜多用火烧去毛。杞黎喜欢将鱼肉生腌,腌肉时和以米粉、野莱等,长期贮存以备为招待客人的上等佳肴,黎语称“腌肴”。烟和酒是主要的嗜好品,男子喜欢抽烟,烟叶以自种为主,多使用竹制水烟筒吸食;妇女喜欢嚼槟榔,用贝壳灰和蒌裹着吃。男子喜欢饮酒,过去杞人有用竹管吸酒敬客的习俗。如今他们认为,大家共用一根竹管吸食不卫生,容易传染疾病,于是改为用杯子或碗饮用。赛黎、哈黎一般喜欢用碗饮酒。
  过去三亚海棠湾地区的黎族大多居住在江岸河边,没有桥梁船只,交通不便,过江过河全靠涉水或以大型的葫芦瓜壳作为助浮物,因此,葫芦瓜便成了黎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用品:过江过河时少不了要用葫芦瓜渡水;生产劳动中碰到下雨,可将衣物装进里面;打鱼时还可装鱼,种山兰可背水上山,可装种子、装生活用盐等等。可见葫芦瓜对黎族来说用途非常广泛。过去每家每户都要种植葫芦瓜,若谁家不种,别人家是不会借给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改用竹织小筒箩,装砍刀,装野菜、鱼虾等鲜食品。如今黎家人使用葫芦瓜和小竹箩的已经不是很多了,取而代之的便是现代工业制造的塑料制品。
  在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上,过去三亚海棠湾地区的黎族同胞不种菜,采摘树叶当菜。现在水果、瓜菜,家家户户都种,是农贸市场的货物重要来源之一。种山兰是黎族的独特生产特长。黎族种植山兰稻,采用刀耕火种的原始耕种方式,春天把树砍倒,放一把火焚烧,三四月份天下雨后,用木棍在山坡上戳一个小穴,把谷种丢下去掩埋,任它自然生长,除两三次杂草,九十月间成熟,用“摘穗”的方法进行收割。如今政府提倡保护森林,严禁砍山兰。因此,砍山兰这种原始的种植方式渐渐消失。
  集体狩猎(俗称“赶山”)是黎族的习惯。解放前,每年的一、二月或十一、十二月农闲时进行。按照习惯由有经验的猎手做领队。事先,要以“鸡卜”或“蛋卜”的办法来占测吉利和挑选领队。谁的鸡卜吉利,就让谁来当头。择吉日时,集体围山,枪手守山,用狗去赶。
  猎物分配方法是:凡出猎者每人一份,首中猎物者分得野物的前后腿肉各一份,另一前后腿则分与猎狗的主人,其余野物肉才平分给各人。一般是,内脏和头脚混合煮熟了叫全村来吃。单独打猎的,猎获得大的猎物时,一般路过看见的人都能得到一份,黎语称“见者有份”,显示了黎族传统文化传统的宽容大度。
  海棠湾地区的黎族人民习惯于春则荡秋千,冬则打猎,或击鼓享祖。常和汉人来往,结交朋友,结拜“兄弟”,互通有无,相与如至亲。
  黎族从古至今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遗风。如果谁看中一棵植物或一个鸟巢、一块荒地,只要在旁边打个草结,就不会有人再来侵占或提取,呈现出黎族团结、安定、祥和的社会风尚。
  第三节 黎族独特的历法和计量法
  三亚海棠湾地区的黎族集中居住着哈、赛、杞三种黎人,有李、罗、文、蓝、苏、林、董、周、吉、杨等姓。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依靠自身经验,和其他黎族一样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和历法。
  一、黎族一年中主要有六个节日:1.旧年,从农历十二月除夕至新年初三止,主要进行祭祀和娱乐活动;2.元旦,主要进行劳动比赛;3.正月初四日,主要进行互相之间恭贺活动;4.过年仔(小年),第一次是除夕过12天后举行祭祖宗和土地公,第二次是元宵这日不外出,不搞生产,举行包糯米粽子和互赠仪式;5.“三月三”节,是黎族比较隆重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制作“五色饭”,欢歌载舞,大庆二天;6.清明节,这个节日是在1932年后才有的,其方式与汉族没有大差异。
  二、黎族传统历法,以12天为一周,每天都以一种动物名称命名,顺序是鸡日、狗日、猪日、鼠日、牛日、虫日、兔日、龙日、蛇日、马日、羊日、猴日,周而复始。黎族的节日与历法有密切关系,除“三月三”是黎族传统节日外,还有其他节日与汉族节日相同。
  三、计量法。黎族因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创造出“刻竹”记号或以垒小石块为号来计算数量。对于路程的远近,他们创造出“扁担杆”计量法,一扁担约等于一里路程。现在已不采用了。
  第四节 住宅习俗
  安居是人类美好生活的象征。每个民族都会以自己所处的环境,根据本民族文化的特征,建造合适本民族的住宅。
  一、汉族住宅
  建房是老百姓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在建宅上,海棠湾汉族人基本上是按中原建筑文化理念融入南方通风透光特色建造。整个流程是:一是讲究屋坐向,一般都是坐西朝东或坐北向南为吉;二是讲究采光通风;三是金字顶造型;四是讲究吉利。因此,选地时先请风水先生卜卦,定吉地,并根据主人夫妇的生辰八字选择吉祥日子,才动土建宅。建宅整个流程分为以下几点:
  1.起墙脚,即打基础。动土时,必须按占卜先生定出的坐标,经过烧香点烛祭拜土地神,鸣炮后,根据卜算定的方位动土挖地基。整个地基挖好,主人要在挖好的地基里撒下把用黄姜染过的黄米(其意为平安康泰)之后方可垒石起基。
  2.安墙体砌至一定高度,就要择日安门,以安大门为主。如赶着砌主墙,可只安大门。按旧时习惯,要用红纸写上“安门大吉”字样,用橘子叶洒橘子水在大门上,表示吉利。尔后,在大门框两边上下放些铜钱硬币,称为门吊钱,意在招财进宝。
  3.升梁。升梁是建房中首等重要的事,不仅要选择黄道吉日,还要设宴请客,兄弟亲戚送红包、送米送谷,挂大红(红布)。梁木采用结果树木最好,意为多子多孙。有些人家在大梁上刻上或贴上“龙楼凤宿”字样。安梁时要举行安梁祭梁仪式,摆上自做的和亲戚朋友送来的糕点、苹果、橘子,点两盏小煤油灯,摆上三茶五酒,烧香点烛,鸣炮,这几项必不可少。做年糕意为将房子粘连牢固,苹果橘子意在今后平安吉祥,点灯是人丁兴旺。升梁开始,用两个橘水净过没有用过的小畚箕,用红纸铺底,再盛上墙泥,各备上一个红包(这红包是给左、右师傅的,钱多少不论)。之后主人将银元放在大梁底下,叫托梁元。大梁安稳后,师傅收起应得的红包,帮主人将贺梁红布披在梁上,如红布很多,就将大梁披得密密麻麻,显得主人很有面子。升梁点的煤油灯,要续油一直点至进宅后的第七天。
  有的人家在升梁时也摆酒席,一般是请近亲,以及较好的朋友,人数相对而言不会很多,这些前来的客人,来礼厚重,体现了一人做事众人帮的传统美德。
  4.新居落成。住进新房子之始,举行新居落成仪式,进宅前一天的晚上,要将准备好的煤油灯、年糕、大米、食盐、杆秤等放在房里,大米一箩,谷一箩,食盐一碗,年糕可备几盆。每个房间一盏灯,点开的灯要七天后才可以吹灭。每个门框都要贴上进宅对联,大门横批一般写“新居大吉”、“禧庆吉宅”之类,鸣爆竹,拜各方神明、祭祖之后才入住。
  5.“入宅酒”。现在多数的汉族人家,普遍在入宅这一天大摆筵席,称“入室酒宴”。宴请亲戚、朋友,庆贺入宅大吉。被宴请的宾客,入筵席前后要送礼金,登记姓名,意在今后回报,俗称“礼尚往来”。
  二、黎族住屋
  黎语根据语言和文化特征分为哈、杞、赛、润、美孚等五个方言。三亚海棠湾有哈、赛、杞三种,解放前普遍以同姓立村,后受到不同方言的影响,在保持基本方言的同时,有时各支系混合在同一个村子里居住,体现了黎族文化的兼容性,其旧时住屋基本相同。
  黎族居民点黎语称为“抱”(孝黎译音),有的称“番”(杞黎译音),译音都是“村”的意思。耕地面积较多的地区,“抱”和“抱”之间的距离为1~3公里左右,村的规模一般在30户上下,个别村达到70~80户。住在山区的村落之间的距离为3~5公里,因耕地面积少,户数一般在20户左右。
  黎族人民喜欢选择山谷中的小平原、河谷台地或平缓的坡地作为村落的地址。他们选址的原则是:靠近耕地,周围能种杂粮;尽量靠近河川或溪流,能解决饮水和引水进行灌溉;地势要高爽,地形有一定的坡度,天下雨时能将水和脏物排到村外,防止潮湿;地方要干净,野兽较少;不要太靠近交通干线,以确保安全。住宅地质表层多为砂质黏土层,下面多为砂土砾石层,土质良好,承载力可以满足建筑要求。
  黎族建筑村子后,要植树护林,让高大的阔叶林和灌木林围绕着,翠竹环抱,树阴覆盖。同时间种槟榔、椰子、榕树、芒果、酸梅、荔枝、龙眼、菠萝蜜、益智、胡椒、可可、木瓜等,富有亚热带的村落风光和黎寨的共同特色。
  解放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黎族人民一直是居住在一些以茅草屋盖、竹木为架的简陋房屋里,居住和卫生条件都很差。他们的房屋愈接近汉族地区,受汉族影响愈大。直到解放后还保留了一种架空的船形屋,它的外形像一条被高架起来的船。门外有船头(即晒台),内部间隔像船舱,前后有门,但没有窗。整座房用木柱支撑地面,用竹片或藤条编成空地板,靠小梯上下,这是黎族现存最古老的一种住宅形式。黎族建筑住宅的发展,存在一个由“干栏”演变到地居的发展过程。船形屋作为黎族所特有的一种住宅外形,这种外形像个船的住宅,最初很可能是直接来自船或模仿船的形状建造起来的。就像黎族民间故事传说所讲的:建造船形屋是为了纪念黎族祖先坐船渡海来海南岛的。宋代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说:黎族“居处架木两重,上自居,下以牲畜,人处其上”;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志蛮》中记载:“为水栈居之,离地二三尺,下养羊豕之类”;明人顾蚧在《海槎余录》中提到黎族的“栏房”时云:“凡深黎村,男女众多,必伐长木,两头搭屋各数间,上复以草,中剖竹,下横上直,平铺如楼板,其下则虚焉。登涉必用梯,其俗称曰‘栏房’。”干栏式住房兼备避湿热、防野兽的功能,是西南中国古代最流行的一种住宅,黎族的祖先普遍建筑“干栏”。清代张庆长在《黎歧纪闻》里说:黎族住宅有“高栏”和“低栏”之分。黎族现存的住宅也是这样,有一种架空的高脚船形屋,离地约2米,上面住人,下养牲畜。
  现在黎族住宅有纵向船形屋、横向式金字屋和砖瓦房三大类型。
  1.纵向船形屋
  这是黎族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住宅。船形屋平面是长方形,整个屋子由前廊和居屋两部分组成。屋顶呈半圆拱形,以竹木构架,藤条捆扎,茅草盖顶,屋内不隔间,两端开门,屋檐伸展,檐下为休息、会客和干活的场所。船形屋一般不开窗户,据说窗户会有“恶鬼”进入屋内,作祟人畜,引起疾病。不开窗户还有防风、防兽和保温的作用。但由于没有窗户,房间阴暗,通风采光都比较差。此外,还在船形屋内,除了床铺、堆放粮食和农具,还放三石炉灶或糊泥砖块马蹄形灶。黎族把炉灶放在屋内有以下好处:1.过去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冬天无御寒衣物,只好在屋内生火取暖。2.由于烟熏作用可以赶走蚊虫,使房屋不易受虫蚁蛀蚀。3.由于火种缺乏,在屋里整日燃烧便于照顾火种。这是上古传下来的保存火种的遗风。现在三亚海棠湾黎族地区旧时住屋和三石炉灶消失了。
  2.金字塔式茅屋
  金字塔式茅屋不是黎族原有的,而是黎族人民从汉族那里学来的,具有通风采光好、易排水等均显比较优越的方面。海棠湾黎族汉化较早,从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70年代起,同汉人一样,建造金字塔式的住屋。
  金字塔式茅屋,平面也是呈横长方形,在屋顶方面用金字塔式代替了圆拱形的船形顶,前后的檐墙已经升得很高,这对开门开窗很有利,正门改在屋前方。金字塔式茅屋设有单间、双间、三间、四间和庭院式等多种,随居住者的经济状况、人口多少和生活水平而定。
  金字屋由前廊、厅堂、卧室和厨房组成。入门后就是厅堂(客厅),厅堂两侧为卧室。在门廊一侧或离开金字屋另搭一小间作为厨房。房间以厅堂最大,一般约15平方米左右,卧室约10至12平方米左右。厅堂是全家和各种活动的中心,后墙正中有神台或神阁架,祀奉祖先。卧室内有木制或竹制睡床和其他一些物品。厨房置有炉灶、水缸、炊具、烘物架等。不论是船形屋或是金字塔式屋,三十至五十年换一次屋柱,屋顶茅草片三五年换一次。
  3.砖瓦房
  砖瓦房是解放后黎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兴建起来的。这种住宅多是采用拼联组合的形式,有二三户拼联以至多户拼联,平面也有单开间的竹筒形和多开间的横长方形两种。目前,黎族地区已有40%左右的人家住砖瓦房。
  黎族建筑住宅,无论从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结构等方面,都是相似的,都是属于同一个系统,同一源流。但同时也存在差异,各有千秋。黎族各种类型的民居住宅,是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他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过去经济落后、生活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简单的天然材料,建造出避风挡雨、隔热御寒、防避瘴疠、防御野兽蛇虫侵袭以及适应生产生活要求的住宅来,这正显示了黎族人民的劳动智慧。住宅的立体造型简单、朴素、美观实用,他们采用船篷状外形,完全是建筑和结构一致的手法,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
  第五节 婚姻习俗
  一、汉族旧时婚姻程序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人类的共同习俗。中华民族汉族婚嫁传统习俗基本相似,但由于居住地方和语言不同的特点,在结婚的仪式上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在三亚海棠湾地区古往今来,婚姻提倡一夫一妻制。在旧社会,只有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才娶妻纳妾。在迎婚习俗上,虽在一块小区域里,但又有各自的传统习俗。
  藤桥片区汉人传统习俗是,迎亲回门一般要求在午前(路途远的也要在日落前回到家)。林旺片区传统俗例为迎亲回门不见日,一般要在日出前接新娘回新郎家。不论是午前或日出前都是寓意吉祥。
  在婚配上,程序有十几道:
  1.说媒。民间常说:“天上无云不下雨,人间无媒不成亲”,“明媒正娶”、“三媒六证”是汉人娶嫁的婚姻传统习俗。从古到今,每个汉族村庄都有能说会道、公开身份的媒人或称媒婆,有请必应,主动揽活,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媒人也可以是自己的婶嫂,受亲人之托,成全其美事。
  媒人说成一桩婚事,得到一些钱财,男方委托由男方家付,若女方家托,除女方家付外,男方家也付,称为“谢媒”。
  在结婚迎亲的前两三天,“媒钱”同其他物品(如鸡、布料等)送到媒人家。谢媒钱的多少,视其主家的经济状况自行决定,但无论多少,均须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或“包封”。媒人收“媒钱”后,第二天一定要到女方家引导定时接亲,称为“启媒”。
  2.相亲。古时,女子皆是“大门不出,三门不进”身处“闺房”难见芳容。就农家女来说也少出门,多在村里走动。经媒人说合之后,男女双方都会提出看一看的要求。在媒人的带领下,男方家先到女方家,进行初次拜访活动,称为“相亲”或“看婚”。若能打动对方心意,女方父母必将男方父母留下吃饭。若不冷不热,说明这桩婚事就将告吹,也可以说留有再“媒说”或“拜访”的余地,真正的告吹,双方会通过媒人说明。若女方家父母认可后,会提出拜访男方家,看看男方家的家庭状况;若女方家父母不愿意留下,执意告辞,表明这门亲事难以成功。相亲之前,作为主角的男女当事人,都应打扮得漂漂亮亮,以获对方好感。
  3.订婚(又称“答命”)。过去传统习俗普遍提倡娶嫁“门当户对”、“八字和合”。一般平民百姓人家,强调的是“八字”。经媒人介绍,男女双方认可后,就进行答命(正式订婚)。一般人家,男方备送一定数量的钱银和一条猪腿、60斤白酒、200对槟榔、20块糕点连同合(答)命用的一支笔、一瓶墨水和两张红纸由媒人送去女方家。女方家连“回礼”(送去的物资按俗例回礼15%~30%),由媒人带回男方家。女方家在接受“订婚”礼品当天或第二天,须宴请兄弟婶婆和三亲六戚,不收礼品,意在告诉诸亲,女儿将嫁给某地某人,开始新的人生。
  男方接到女方回礼后,将女方家女儿的生辰八字供在灶神的神前,供祭品、素果,点香请灶神定夺凶吉。后将女子“八字”请算命先生“算命”。查男女双方“八字”是相配或相冲相克,称“八字合婚”。经先生一算,有一事不合,婚事便没有成功的希望。但实际中,总是合者多,告吹者极少。
  4.迎亲。订婚后,婚姻基本缔结,择日迎亲。一般在农历十、十一、十二月的黄道吉。也有在上半年结婚的,称“半年酒席”。迎亲的队伍回到男方家,要做三件事:
  (1)憋性子。在能看到男方家时,停顿一下,或把喜轿放在门外,俗称“憋性子”,意思是把新娘的性格憋得柔顺一些。
  (2)避邪。在喜轿进门以后,撒一些谷物或豆子,用意是避邪,也称“撒谷豆”,它是一项比较古老的仪俗。宋以后就流行下来,明清时盛行。其用意在避“三煞”(青羊、鸟鸡、青牛之神),三煞忙于啄食,就危害不到新娘了。现代新娘一下轿(车)撒红条条,就是由此演绎而来的。喜轿到院子里,要从预先摆好的炭火盆上慢慢跨过,意思是烧去一切不吉利的东西,日后生活会越过越红火。落轿后,新郎要象征性地拍打喜轿三次,称为“桃花女破周公”,也叫“煞”,是避邪驱祟的意思。现代是以鸣鞭炮来代替。
  (3)传席以人。新娘从花轿里出来,又有传席之仪。所谓席,就是指新娘脚要踩在铺在地上的红毯上不能沾地,这种习俗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轿子进大门,也就是“传席以人,弗令履地”,这种礼仪的用意,就是传宗接代,祝福新娘步步高,代代和好,平平安安。一般穷人家则由新郎背着新娘进洞房。
  5.拜堂。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仪礼,新郎新娘由媒人接引进大厅,面对神主牌,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完毕,由喜娘送新娘回洞房。
  6.“坐帐”、“撒帐”。旧时男女结合多是经媒人介绍,父母包办,新郎新娘互相之间比较陌生。新娘进洞房坐在床上,俗称“坐帐”,由新郎揭去新娘的盖头,然后把喜糖撒在床上,或房里的地上,称“撒帐”。
  7.吃槟榔也称“华堂”。结婚之日,男方家设花烛礼于室内厅堂。拜堂完毕,即由喜娘或喜宾将新娘迎至礼堂,也称为“华堂”,与新郎并立向内行参拜礼,接着相对行交卺礼。礼毕,由喜娘领新夫妇入洞房。然后饮用糖水泡红枣的交杯茶或交杯酒,枣与“早”谐音,谓之早生贵子。合卺后,尚有告祖及见舅姑等礼节,也有的是在筵席后,新郎和新娘向贵宾敬茶或敬酒时进行,叫“吃槟榔”。吃“槟榔”的大都是上辈亲戚,新郎新娘双手共托一个放槟榔的大盘,亲戚捡一口槟榔就投放一个“红包”,从近亲到远亲,一直到献槟榔完为止。新郎的母亲在房边一一介绍其称呼。
  8.亲友宴,又称“兄弟子宴”。迎新娘回男方家,举行大典后的当天傍晚,在院子正中,把桌子排成长长的两行,称为“兄弟仔宴”(男方当事人的朋友召集人为新郎的首席伴郎)。新郎新娘坐正中首位,伴郎伴娘分别在两侧坐在新人身边。由首位伴郎主持致词后,新郎新娘举杯“欢迎诸亲朋好友”以示开席。围观人们非常之多,显得隆重而热闹。酒过三巡后,“兄弟仔们”提出耍新郎新娘各式各样的提议,如互相拥抱,二人用嘴吃一块喜糖,喝交杯酒,对唱琼剧或山歌等等,接着“兄弟仔们”用同样的方式开始耍伴娘和伴郎,尔后是“兄弟仔们”之间猜拳罚酒。闹到深夜,宴席收场,新娘进洞房,“兄弟仔们”乘着酒兴闹洞房,方式与酒宴上一样。
  旧时相传闹洞房能够让新郎新娘消除陌生感,为新婚生活开个好头。还可驱逐洞房狐狸精、鬼魂作祟。民间常说:“人不闹鬼闹”。可见闹洞房能增添热闹喜庆气氛,驱除冷清之感。这是传统婚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闹洞房活动的时间,新郎牵着新娘手,作揖认朋友,送喜糖等等,这种方式寓意朋友遍天下,又使亲友彼此消除陌生感,增进亲友间的感情。闹洞房当晚不分大小辈分,新郎的父母往往会被“兄弟仔们”捉弄取笑,被捉弄人不能生气,闹洞房人不能出格,所以取笑显得自然和谐,闹洞房一般是一个半时辰,不能太久,影响新婚夫妇休息。
  9.喜盗新人语,又称“偷听洞房话”。旧时男女婚合是经媒人介绍的,在首夜洞房中,男方家的父母亲非常关心,闹洞房后,更深夜静,男方的家父家母就一起偷偷走近儿媳洞房门外,偷听他们的对话和举动,如已交合就安心了,如无动静或发生口角,就连续偷听至交合为止,反映出“天下父母心”。
  10.回娘家,也称“回门”。其他地方称“三朝回门”,三亚海棠湾地区是“二朝回门”。结婚大典后第二天,由女方家的小舅小姨来引领姐夫和姐姐同伴郎一起双双回娘家,称“双人返娘家”(路途远的,小舅小姨随迎亲一起来第二天引带回娘家)。回娘家通常是拿水果、礼饼或砂糖和芝麻糖、米糖,最主要的是带槟榔。一般回娘家的答礼,是让女儿带回“米糕”和“桃”(桃形的面饼)到婆家。
  回娘家,对娘家来说是第一次正式招待女婿,所以要把女婿介绍给全族人见面,并且寒暄致意,女婿要彬彬有礼。随后开设筵席款待。在新郎到达岳父家的当天,要分别赠送岳父母、舅子、姨妹与侄辈等人红包。钱数的多少随每人的辈分和身份的不同而不同。
  新娘回娘家“做客”,都是午前出发,路近的赶到娘家吃午饭,一般是当天晚上回到婆家。新娘在回婆家时,还要带着“领路鸡”。领路鸡必须是一公一母两只小雏鸡,顶多也只能拿三个月大的半大鸡,到婆家绝对不能杀了吃,要好好饲养长大,下蛋以后要继续繁殖。此外,还要赠送娘家土产,如根叶齐全的甘蔗、香蕉、果子等等。多的可以吃,但一定要留下部分栽种,以便继续繁殖,象征以后子孙代代相传。
  11.认族亲。首年春节初五、初六日,由其母亲或长嫂领新婚的新郎、新娘到氏族长辈家燃香参拜祖宗,由领队人一一介绍族亲长辈的称谓,被认的亲族长辈吃槟榔时要赠送红包。钱多少,视其本人经济状况自定。俗称“认族亲”。
  12.离婚。旧时,离婚也是由父母支使的,一般是不能生男育女或脱轨不受约束的女性,丈夫写下白纸黑字的“休书”后就被赶出家门,算这桩婚姻破裂了。现代是通过政府、法院判决离婚。离婚后,双方经过反省,可以复婚,一起生活。
  13.再婚。旧时,丈夫死了,寡妇一般要守孝三年才允许再嫁。但在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家族中,出嫁必须经族长允许,否则就得守寡一辈子。现时一般是一年后才自由嫁娶。
  二、黎族婚姻
  黎族婚配避同姓。婚姻基本是一夫一妻制。青年男女在13~14岁时便可结交异性朋友。黎族男女成年后和父母分居,自搭一间小草屋居住,黎语称为“隆闺”。夜晚男女青年便三五成群到别的村姑娘“隆闺”中去,邀请姑娘到村庄附近的树林空地上对歌,物色意中情侣。通过对歌认识后,有意者继续交往,恋爱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一二个月,长则一二年。结婚的程序有:
  1.订婚。青年男女恋爱成熟后,由父母请媒人问亲。媒人带槟榔去拜访女方父母或家人。男方带去的槟榔女子不能吃。女方父母或亲人没有异议,就可确认定亲关系。男女双方可以相互往来,男方叫“琶隆”,女方叫“姆隆”。第三次提婚时,若女方父母同意,女子本人可以吃槟榔。第四次提亲时,媒人带上槟榔、银元和烟丝到女方家,同女方父母商议礼聘。礼聘多的要60个光洋,少的要30~40个,牛一头,槟榔1000个,青篓40扎,烟丝30~40包,两套短衣服,一套长衣服,猪肉10斤以上。解放后的婚俗基本上与过去相同,订婚最多跑三趟,女方不同意的情况下,女子就会单独拿槟榔退还男方家,不吃饭就走。若女子同意就带上一个女伴带槟榔来男方家“看家”,吃饭后才回家。
  2.结婚。解放前,一般结婚年龄是14~16岁,解放后稍提高一些,一般在16~18岁以上。婚礼习惯在每年旧历十一、十二月间举行。结婚这一天,男方穿上新的民族服装,吃完饭后在家等候新娘到来。媒人选长辈两女挑槟榔和礼品到女方家接亲。接亲的女人要穿上黎族传统盛装,并从头到脚戴上金银首饰和鞋等,到女方家迎亲。女方家也同样穿上民族传统新衣服,严加重妆。吃完饭后,由迎亲队伍和女方派的四男四女一起送新娘到男方家,同村青年也跟去,并打着八音陪送;送到男方的村子后,男方就派人将预先准备好的两把稻草点燃,新娘要从火堆上跳过,一男子则将一个鸡蛋抛过火堆打破,意在驱邪。新娘入门后,不鸣炮,不拜祖公。只是由新郎和伴郎等人站在门口堵住入房门口,新郎拿一把由树叶编织成的扇子在新娘头上轻轻拍打,这时新娘的伴娘等上前去将新郎支开,让新娘入房。这种拍打,意在女人要做贤妻良母,夫妻白头偕老。吃饭时,男方找来的四男四女同女方陪新娘来的四男四女一起对坐,吃饭时,双方女子互相敬酒,仪式完毕,后吃饭,饭后将新娘送回房间休息。习惯当夜不同新郎同睡。送亲来的青年男女的诸亲友一起喝酒对歌,通宵达旦。两天后,新娘和陪送的人一起回娘家。
  过去,黎族各支系普遍存在结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女子回娘家居住,可以在村中的“寮房”里和不同血缘的男子发生性关系,不受社会舆论责备,妻子在“不落夫家”期间与别人“放寮”生的孩子,带回家中丈夫也不虐待和歧视,当作自己的孩子抚养,同其弟妹一样享受同等的家庭待遇。“不落夫家”时间有长有短,长则十年短则一年半载,一般是在怀孕或生孩子以后才长期住在夫家(这个旧俗,现在已废除)。这一习俗,反映了黎族传统文化生活的宽容。
  3.出嫁妇女死了之后,必须将尸体抬回娘家埋葬,遗物也归娘家继承。解放后,这种习俗渐渐淡去,婚配融进了汉族文化,结婚同汉族基本相同。
  4.离婚。解放前,不管是男方向女方或是女方向男方提出离婚,都要杀猪,送酒给头人,请他代写休妻书或作证,证明男婚女嫁互不干涉,便算离婚。离婚后子女及财产的处理:不管是男离女或女离男,只要男子同意的,则子女仍属男方;至于财产,如果是男离女,男方除给妇方一件衣服外不再给其他财产;如果是女离男,女方要看经济情况,退还一部分以前男方给的礼聘。
  5.寡妇出嫁。黎族普遍有一种“兄死弟得其嫂为妻”的习俗,弟不接纳,嫂以寡妇身份重寻配偶,再嫁时,一般不要礼聘。男方娶了寡妇后,要设宴请村里人吃,意在表明他们已重新建立新的家庭。
  解放后,三亚海棠湾地区汉族和黎族已深度同化,结婚仪式有极大变化。现代人恋爱出现同居、试婚阶段,投缘才办结婚登记手续,结为百年和好。婚礼掺入了西方文化,出现了旅行结婚“度蜜月”,集体婚礼等。离婚也有新的道道,先是分居,互相忏悔,重新认识对方,认为“互克”就彻底分手(办离婚手续),认为是某方错了,向对方道歉,重归和合,继续一起生活。
  三亚海棠湾地区汉族、黎族结婚常用的乐曲是一致的,有六首:
  迎亲曲
  逗娘曲
  敬酒曲
  大团圆
  第六节 殡葬习俗
  一、汉族丧葬
  旧时,民间流传着“死人晦气重”,对有葬事的家庭一般人都不愿接近,于是就出现了“蚁上谁脚谁踩”的习俗。不是亲戚的异姓邻居都把门关紧,避而远之。只有自家兄弟守灵,出嫁女一人哭回娘家奔葬。一般是择好吉地,过一天或三天,用钱请“五作”(专门埋葬死人的队伍)入殓,抬棺出葬。三亚海棠湾地区汉族人家,在20世纪60至80年代,人民公社时期,丧事一切由生产队操办,90年代后,沿袭了三亚乐东地区汉人殡葬文化礼仪,融进本地的习俗,出现了如下的程序:
  1.搬铺。我国民间认为,凡享有60岁以上因老病死的都算寿终正寝,称之为“喜丧”。三亚海棠湾地区一般称为“老寿”。在亲人临近死亡时,就将病人由卧房移出放在正厅中临时铺设的板床上,称“搬铺”。被搬铺者在弥留之际,已知将离人世,召唤家人留遗言,分配遗物,嘱家人如何预备办理后事。习俗认为,死者能在家屋厅中就能死得安详,若是睡在房间的床上死去,灵魂将被吊在床上,不能超度。另外,未成年者夭折,虽不移正厅,也要移至床前地上。家有长辈,亦不移正厅而移侧屋。
  移到正厅死者,要及时将神位搬出正厅用红布和竹编遮盖好,俗意是临死者暂不能见祖宗,否则,对丧事家会因此带来不祥。
  2.安香炉,点油灯。习俗认为,人死后灵魂被鬼魂带上路,饿着肚子无力行走,因此俗例都要及时在死者脚下供一碗“送行饭”,又在头脚各安一个香炉为灵位,写上死者姓名或挂上死者本人相片,脚下还放一个大盆供燃烧纸钱,头脚各安放一盏燃开的煤油灯,谓之“长明灯”,意在供其死者食用及路费,并照明其行路。用粗红毯盖在死者身上,称“盖水被”。请道公立魂帛,在一块白布上写上死者姓名和生卒年月日,称“魂帛”,供于正厅外墙一角,谓之“竖魂帛”,借以对天奉告。
  3.哭魂。在确认亲人已经去世的时候,亲人要爆发性地哭叫发出声音。这也是子女悲伤之情的表现,俗称哭魂。此时要及时用温水为死者洗身,帮死者穿衣服和鞋。尔后将尸抬放在厅堂内席,谓之“下榻”。尸体卧向朝外。要及时在死者口中放一块金或银币。旧时富家含金戴玉,礼称“饭含”。俗说去冥府的路上要渡河、过桥,都得用钱,还有子女希望亲人到另一个世界后钱财丰厚,生活幸福。
  4.报葬。遇某家人身亡,村中亲邻兄弟自觉主动,协助通知远近亲戚,协助死者家料理葬事。特别是现代,要杀猪、杀鸡、杀鸭等,吃喝打牌,通宵达旦,意在协助守夜。放尸三天,才入土为安。
  5.守灵,也称护灵。凡家里有人死了,要是老母要穿上女儿早为她准备好的精麻白寿衣。兄弟姐妹披白戴孝和女婿一起守灵。旧时,守灵不得多喝水多吃饭,更不准离灵吃喝,长子长媳寸步不离。一天之内要做“三声”:雄鸡鸣前守灵人要大哭一次;午时又哭一次;日落西山时再哭一次。其意是护送死者放心上路和怀念死去的亲人,哭叹悲悲切切,感人肺腑。
  6.入殓。人死第三天后,俗例要在第三天午前把死者尸体装入棺木。请专门做“五作”(专包揽替人安葬死人的队伍)的人在棺材里铺垫红白纸做垫背,用一个盘垫头,此一切铺好才抬尸入殓,亲人不准看。盖棺后,用红毯被盖棺,之后亲戚要哭棺。妇人去世后,还得等娘家人来“验棺”,才能入殓。旧俗说“天上雷公,地下舅公”。如果这些关系不处理好,往往会发生礼仪性的纠纷,丧事家要尊重他们的意见,避免出现“闹丧”。
  7.祭祖。长者死了,出殡前要举行三种殡仪:一是在当天十二时前后“祭祖”。古时,有权有势有钱的富家办得非常隆重。现在一般人家往往在出丧前举行“祭祖”仪式。“祭祖”就是由族里有威望的长辈确定从哪一代的祖宗起,便请“先生”一个一个写出名字贴在木牌上当灵位,摆桌子于庭院正中,按大小辈序排列,供祭品,然后,请道师主持亲族列队举行“祭祖”仪式。为念祖德,道师顺序按“八立八叩八跪九爬行”的旧俗祭祖和祭棺哭灵俗例行礼,哀乐伴随着,礼毕,由生产小组派员抬棺出殡。
  8.“名祭”。出葬前,外婆(娘家)家亲戚送烤猪,摆酒席上门拜祭,俗称“名祭”。
  9.“孝祭”。由出嫁女们和女婿们联合摆烤猪、酒席,在桥前或岔路口拦棺“孝祭”,幡旗飘扬,拦棺哭灵,称为“孝祭”。
  10.吊唁。所有的亲戚在接到讣告后,要及时来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歌”,“歌”就是痛哭。出嫁女儿更是一路哭来,称“哭悼”。比较亲近的亲族成员虽不像女儿一样,但也要表现得比较哀切。
  亲友前来吊唁,一般都是在出丧那天,亲友要携带礼品或礼金,礼品有挽联、挽幢、花圈等等,并写上挽词。现在普遍送礼金,登记姓名,丧家设奔丧宴请亲友,比旧时还隆重。
  在殡丧传统中,长者对比他年岁小的晚辈死了,一般都自觉避忌,不参与死者的一切殡仪活动。在传统习俗中认为“白发人葬乌发人”是不祥之兆,长者送葬比他年小的死者,会使死者不得“安生超凡”,为此而避之,如今此俗淡化了。
  11.出殓。丧事家备足槟榔和红线、红包称殡礼钱,放在大盘里,让来参加殡丧者,给死者烧香叩拜后,每人要一口槟榔和一条红线及小红包(钱多少不论),以示吉利。死者人家要摆酒席,收来礼。来宾吃喝完毕,午后出殡(或先出殓后喝殓酒),诸亲送棺到下穴时,每人抓一把土扔在穴中的棺上才算丧葬完毕。
  12.“回火”和供灵。出殓后,道公在放尸的厅中燃烧柴火,称“回火”,意为驱邪净屋。亲兄弟要在厅中候守三天。出殓第二天,亲人要走“衰”(意为消除晦气),不得在自家生火做饭,要在亲戚家吃顿饭后才回家。死者脚下的香炉由长子托着随棺出丧,放在墓前(示意为灵位),头顶的香炉安放在厅的左角,供灵香火直点至“七个七”(一个七为七天),每天白饭一碗,猪赤肉一块至“三七”止,俗称供灵饭。
  13.完坟。民间传说,人死三天后,喝了忘魂汤,死者的灵魂才正式到阴曹地府去,或者是升天了。下葬第三天,由死者亲属杀鸡杀鹅或烤小猪祭坟,把坟墓整理好,待次年或以后立碑。一年后请道公牵魂上神床见祖公,此时才允许把死者安供大厅左角的灵位撤除掉。
  14.择吉地下葬习俗。如今此风不下当年,明显是受风水宝地能助死者家属兴旺发达、世代永昌的影响而为之。有的人家,在老父老母死之前,已择地作了“先记”墓地,死后下葬。
  15.作七和百日祭。人死入土完坟后算大事已办完了,剩下的是亲属要做“七个七”即七天为一个七和百日祭。较为隆重的是第六个七。主要由出嫁女操办,制作纸衣、纸床、纸车、纸屋、纸箱等,请道公祭办。儿女拜祭后焚化纸糊的物件。寓意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幸福安康,表示女儿的孝心。
  百日祭也较隆重,主要是由长子操办。同样要做纸牛、纸车、纸衣等等物件烧给死者,经济条件宽裕的人家烧烤猪等大办,请族中亲戚一起拜祭。习俗认为人死百日后,灵魂才升天,百日祭寓意对死者的怀念。
  16.特别习俗。在解放前,有钱有势的财主、高官达人的父母和本人死后,要停棺请风水先生筛选吉地,停棺有长达三年,短有一月才下葬。另外对长期吃斋念经拜佛的信教徒类的长辈死了,尸体一定要放在他长居的房子里,房屋上拆去瓦片称开通天路(即见日光口子),不准哭泣。第三天下葬前,丧事家要请道师来搭通天梯,高则六米,矮则三米,插上红、蓝、黑、白四色幡旗,道师登上梯顶招度亡魂,引渡升天。八音奏起,亲人哭声如雷,称哭魂送行。
  二、黎族丧葬
  黎族人死了都要举行葬礼,只不过是有些人死了人们要给他们举行隆重的、繁琐的葬礼,有些人却只是给予平常的、简单的葬礼。一般来说上了年纪的人去世后,他们的葬礼都是隆重的,未婚或者未成年人的葬礼都是简单的。
  海棠湾地区的哈、赛、杞的丧葬习俗有共同点但也存在差异,旧时每个村都有“墓山”,谁家的人死了都葬在墓山里。有如下程序:
  1.报丧。凡家中有长者去世,人们就会立即鸣枪报丧,一来是向活人传递信息,二来是通报丧家的祖先鬼,好让它们知道有子孙要来和它们团聚。也有的左右邻居帮助丧家通知传达噩耗。
  2.入殓。入殓之前,先给死者洗脸、身、手,梳头、换衣。若死者是妇女,则其娘家人就会来对证死因;若死者是男性,则要对证有无欠人家的债或加紧的东西,方能入殓。
  3.停棺。人死后不当天埋葬,而是把尸体连同棺材停放在家中,停棺时间,一般是三天。
  4.出殡埋葬。在出殡之前,选择好墓地,有的葬在自己氏族的公共墓地(墓山),有的以蛋卜择墓地,即请道公到山上举行投蛋来选择墓穴,如果投蛋破的地方说明有人葬过此地,先埋者让后埋者。投蛋不破的话说明没有人葬过此地,可下葬。解放后,由于受汉族风俗影响,也采用“看风水”来择墓地了。择好墓地位置后才挖穴举行葬礼。杞、赛的葬礼比较简单,哈人的葬礼非常隆重而又繁杂。哈人的葬礼(除了报丧以外)有如下过程:
  第一,梳洗。必须用橘子叶泡的水给死者抹洗干净,接着用梳子梳头,穿上新的衣、裤、鞋、袜。女人要给她穿上筒裙(旧时还要给妇女围头巾)。梳洗的目的是祖先父母鬼们认为他(她)身上干净整齐,以便容易进入祖先父母鬼的家园(墓地)。这一做法来自于基督教。
  第二,“秘鬼”(黎语,送死人之意)。主持仪式的道公念:“你得病,你得死,你倒身,你命遭,你勿哀;去做客,去好笑,去得乐!”接着念:“洗得白,洗得嫩,洗得好看,洗得端庄;梳得平,梳得齐,梳得清,梳得亮,谁洗你,某某人洗你,某某人梳你……”属于死者家里的晚辈都要按道公提供的这些祭语念过一遍。
  第三,入棺。入棺前有两项准备工作,一是用橘子叶泡过的水将棺材洗过一遍,包两个“红包”(多少不限,但要双数)分别放在棺材的头尾两处,然后盖上棺盖板;二是开棺盖。开棺盖前,请来外家亲戚(死者的大小舅,没有大小舅的话就请大小舅的儿子或孙子),主人站在棺材的头部,亲戚站在棺材的尾部,一齐打开棺盖板,各取放里边的一个红包,主人问亲戚对棺材是否满意,如果满意就可以入棺了。
  棺材抬入大厅,由直系亲属和乡村的长老操作。用四张白纸,将其中三张长势割开为六张,头尾齐贴一张,左右各贴二张,剩下的一张在中间横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七星”。将白纸一叠或三或七或九张(以单数为准),从棺尾至棺头阶梯式地叠压,直至七或九叠就行了。铺上一张约九尺长的双面白布作为草席,用一大叠三至五公分厚的白纸放在棺头当枕头。这时,将尸体抬起轻轻放进棺材,从右至左、从头到尾盖回,再铺上七至九张单面的白布当被子。
  第四,“问钱”。问钱就是先把一只铜锣面朝天置于地上,由主人的儿子或侄儿用拇指和食指抓住两个并合在一起的铜钱,蹲坐于铜锣旁边,等到道公念到祭语“呀吗!”(好呀)的时候就往锣面上丢下铜钱,铜钱分出各一面的话就说明问钱成功,如果同一面的话就说明不成功。问钱的形式基本相同,但内容有所不同,念的祭语也不同,因此要一项一项落实。
  第五,问穿、问戴金戒指、耳环、手镯、花头巾是否戴得对戴得好。问认领,就问哪一位祖先父母鬼来认领死者。道师念:是你认,是你领,你给函,你给拉,呀媚琶呀吗!(意为都通过了)
  问谁承接,即谁捧香炉。呀媚琶呀吗!(意为都通过了)
  这一事项都由道公念咒语,重重复复,最后是以“你给拉,呀媚琶呀吗”结束,其意是答应了,顺利了。做完这个仪式后才能进行盖棺事宜。
  5.出棺。出棺前必须举行两个仪式。
  第一,坐席角。仪式是在大厅中央铺一张草席,捧香炉的人腰间系上腰篓,带领全家的弟兄去跪请外家大小舅及姑父、姐夫、妹夫等来坐于草席旁边,道公与捧香炉者坐在草席头端。道公主持致辞,说些谢恩、征求意见的话。捧香炉的人或其家人将死者的病因死因及送葬善后有关情况告诉给各位亲戚提出分配财产意见,一旦确定,日后不得反悔。决定“作别”的时间。如果没有异议,就收起草席,准备出棺。如果外家亲戚或其他人提出批评意见,主人只能虚心接受,耐心解释,不许顶牛。
  第二,拍棺。把棺材放到庭前的中央处的抬具绑紧后,八人齐声抬起,分三步三进三退的移动方式,这时亲戚在棺前用一束椰子叶对棺材拍三拍,就可以出棺了。
  随后,道公带捧香炉的儿子回家。离开前,这个儿子要跟着道公念一段祭语:“啊,媚(琶)嘿,看太阳已低,我儿欲移脚回;媚(琶)嘿,听鸟不要怕,听山鸡啼不要惊跳;那是守山物,那是护村(指坟地)灵……”念完就下山或边念边下山。
  6.“作八”。黎族习惯,死人必杀牛,贫也吃茶富作八。办完葬礼后,按出葬前坐席角时所定的“作八”时间,亲戚必须以牛、羊、纸灯鼓吹打而来。远近男女,累百盈千,妆饰来游,男女携手并肩,欢歌互答,有来时婚合者,父母建宅与处,任其私奔。惟主丧则不用之。现在,黎族人的殡葬和汉人一样,走向同化。
  第七节 寿诞习俗
  汉族
  1.婴幼儿寿诞礼俗。
  (1)降生礼俗。“生老病死”是民间的大事,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备受人们关注。旧时,婴儿降生时,家里人就开始张罗一切。先是请“接生婆”。接生婆任务是帮助孕妇分娩,分娩后她照顾并清洗婴儿。产房门首,挂一捆橘子叶,屋角挂一株“菖蒲”,意在吉利和驱邪,保护婴儿安康成长,并告示人们本室添喜。
  在孩子出生第三天,宴请外婆和接生婆。出生第十二天,各亲戚都带着礼品来看婴儿,带的礼品有猪腿、鸡、鸽、蛋。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一个家庭添丁加口,表明人丁兴旺,亲戚都必须来看。早在秦代,就有所谓的“弄璋”、“弄瓦”之说,流传至今。“璋”是美玉,代表男孩子;“瓦”是土器,代表女子。故此,生男孩叫“弄璋之喜”,生女孩叫“弄瓦之喜”。海棠湾汉族民间也称“男婴”叫“先导”(意为舵手),称“女婴”为“替人生(其意是长大嫁给别人家),或“丫头”、“闺女”等等,其意都是爱称。
  (2)满月礼俗。婴儿出生一个月,都要为婴儿举行满月礼,称为“弥月礼”。生子满月,产妇出月,古来称为“弥月之庆”,产妇可以离开产房活动。亲友也纷纷前来祝贺送礼。旧时,海棠湾地区汉族习惯是女性参与祝贺,男性避之。特别是新做外祖母的,务必制作各种各样衣服帽袜和金、银链环和长命锁等等送给外孙。产妇之家需办酒筵宴请外祖母,俗称“请外家妈”。现在的一般人家都在满月时大开筵席,款待族老、近房亲属及请诸友,称为“办满月酒”,收礼品或礼钱。
  满月之日,婴儿剃去胎毛,叫“铰头”、“落胎发”。有的是全剃光,有的在额顶留“聪明发”,有的在脑后留“撑根发”,眉毛全剃光。满月这一天,由外婆或舅舅抱着孩子行走,有的上大街,有的到邻居家串门,第一天出门要向前走,寓意孩子将来步步向上。
  (3)百日礼俗。婴儿出生100天,又有百日礼,也称“百啐”。“百”含有“圆满”、“安全”的意义。
  百日礼和满月及周岁礼大同小异。有的人家重百日礼或周岁礼,其意都是收礼金、贺联、贺幛等,设席请客,寓意孩子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2.成人寿诞礼俗。过生日和祝寿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每当生日时举行,终生要重复好多次,不过生日礼仪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过去,民间对成人诞辰的庆祝一般平民百姓比较简单,只有一些大户人家的尊长,其子女以示敬意,显示家族的社会地位为其生日操办寿诞,仪式较为隆重,摆筵席邀请诸多亲戚朋友参加收贺礼。一般人家,只有出嫁女回娘家操办,一家人团聚一下而已。
  现在,逐渐盛行起来,农民、工人、战士、恋人之间也搞祝贺诞辰礼俗。一般的活动都是准备丰盛的酒菜,在生日那天全家人吃或到宾馆聚餐,有的是聚集朋友,吹蜡烛,吃蛋糕,亲友赠礼品,有书、画等。
  3.祝寿礼俗。祝寿是对上了岁数的长辈而言。在三亚海棠湾汉族民间,做寿(祝寿)往往从60岁开始,一般不能自己为自己庆祝,而应由子女亲朋出面举行。习惯上,以百岁为上寿,80岁为中寿,60岁以下为寿。所以就有“做寿”、“祝寿”、“庆寿”、“贺寿”等名称,如“庆八十”、“贺六十”、“古稀之寿”等等。男女寿诞也有不同的称呼,比如男称“椿寿”、女称“萱寿”,古代以椿萱为父母亲,“椿萱并寿,兰桂齐香”。
  主办庆寿活动的人家,应预先设立“寿堂”。寿堂正中用纸或绸剪贴一个大红“寿”字;有条件的人家挂一幅书法家书写的“百寿”于中堂,两侧张挂寿联。按照旧俗,寿辰庆祝活动从寿辰的前夕就开始。亲友寿礼都先行送到,当天晚上先由女儿女婿设宴为“寿星”庆寿,并款待宾客,称为“暖寿”。第二天才是寿辰正日,宾客云集,向“寿星”道敬,并由宾客代表致祝寿词,传统的礼仪程序是:
  (1)开寿。传统旧俗称,人生第一次做寿叫做“开寿”。历来被看作是一件极其重要而慎重的事。第一次过生日或女婿满30岁生日时,岳父岳母带着礼品到女婿家去祝贺,所带的礼品,有福昌鱼一对,猪肉8斤,薯粉8斤,白米酒二瓶,鱼象征“富贵有余”,米酒象征“五谷丰登”,薯粉象征“长命百岁”,衣服象征女儿“有依靠”,枣子寓意“早生贵子”,橘子象征“大吉大利”等等。收礼品后,女婿要以长寿薯粉制成的粉条和果品、糕饼等回敬岳父母,敬祝岳父母健康长寿。女儿则打酒、刈肉、买菜来款待娘家父母。
  (2)花甲寿。古代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排列组合来计算年份和日期,从甲子、乙丑……排列下去,满60岁为一个周期,称为六十甲子或甲子花回首。后来有人就以“甲子”或“花甲”代称60岁。人生活了60岁就相当于过完了天地宇宙人生的一个完整周期,所以,汉族民间特别重视庆贺花甲寿诞。
  (3)古稀寿。唐朝大诗人杜甫《曲江》诗里有:“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人们把70岁生日叫做“古稀寿”。有经济条件的家庭,届时子女亲友都来祝贺,设寿堂,张灯结彩,接受晚辈和亲友的叩拜,祝贺,收贺礼。礼毕,共享寿宴。
  (4)补寿。老父老母死后,在一年里正逢生日时,儿女都为死去的父母做寿祝贺,俗称“补寿”。
  第八节 节日习俗
  一年里,三亚海棠湾汉族和黎族人民除过“元旦”、“五一劳动节”、“国庆节”外,比较重视传统习俗的节日,特别是春节,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一、春节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俗。古代称正月初一为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时之元。元旦,作为我国的农历年节,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并正式规定阳历的1月1日为我国的元旦,阴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在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又因各区域的不同,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地方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新春佳节期间,各个地区都开展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尽情欢乐,并有各自的习俗,各显风趣。
  三亚海棠湾地区汉人黎人过春节,是从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三十日,月小二十九日),称之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大年一般是从大年三十到十五(小年)止。农村是到初五起下地,城市初三开市。对这一节日叫“春节”,又称之为过年。春节过年的习俗主要有:
  1.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古时称“除年”。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反映了三亚海棠湾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美德。
  2.贴春联。春联是从古时的桃符演变来的。家家户户都在屋门上、门楣上贴上吉祥的春联,在大大小小门框上贴上“福”字的门联,称为“利市钱”。“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期望。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在贴春联后,要用净沙土换掉“香炉土”,用橘叶水洗净神主碑和祭神用的茶杯、酒壶。普遍是从旧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起开始准备年货,为孩子或老父老母,老丈人老岳母准备新衣服、鞋袜、帽,穷人最少也要备吃到小年后的粮食,鸡是不可缺少的,村村户户都呈现出热热闹闹、欢欢乐乐过春节的气氛。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团圆饭后,家庭主妇将“利市钱”或红纸贴在犁、耙、灶、罐、果树等上,寓意和气。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民族朴素的风俗和信仰,普遍是贴在门框上,多数为驱邪的神像。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蜮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蜮。鬼蜮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板刻上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海棠湾人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这一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
  3.放爆竹。中国民间有“爆竹一声岁月除”的诗句,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燃放爆竹可以营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丧、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三亚海棠湾农村,一般是在祭拜祖宗后,燃放鞭炮和迎神时放炮竹比较多,有烟花炮、炸花炮等等。
  4.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传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象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365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渐渐变为守岁迎神。深夜11时至凌晨1时(春节头一个时辰子时),家家户户摆斋菜、糖果在正厅供桌上,点香烛、烧迎神香,三茶五酒,迎喜神、财神、贵神及上界诸神下凡,谓之迎各路神仙,俗称“出炉”。这是家家户户都燃放鞭炮最多的一夜。
  5.拜年。拜年是一种极富有人情味的礼仪习俗。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登门拜年,相互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发帖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用手机发贺年短讯。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过一岁。给压岁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人们以这种方式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
  6.食俗。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准备腌鸡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鸡、鹅、鸭是缺不了的。有很多家庭除年糕外,还煮米糖块、花生糖等。年三十买猪肉除供祭祖宗、吃团圆饭用外,初一是斋日,不许杀生,所以要腌肉,有的一直要备用到元宵十五。
  7.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的、圆的,颜色有红、白两种,象征着红红火火、团团圆圆,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迢迢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吃年饭。过年时吃年糕,带有全家相聚,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有的已各自成家的兄弟、婶嫂和儿孙们,祭祖宗后,大小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话新春,增加团结气氛,其乐融融。
  8.占岁。旧时民间以进入新年正月初八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主之物繁育,当日阴,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晴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9.贴画鸡。古时春节在门窗上贴画鸡画来驱鬼除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缕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朝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10.春节倒贴“福”字的民间传说。三亚海棠湾汉黎族人民都习惯贴“福”字。有送“福”贴上门,讨红包的,有“元宵”抬神像上门送福,这一传统已有几百年历史了。
  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福的向往和追求。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追求,许多地方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借“福”字倒了的谐音表示“福”气到了。
  11.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雾运。时至今日,汉人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大年夜前扫除干净,初一初二不动扫帚,不倒垃圾,不泼废水,寓意聚财。
  12.祭财神。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五路神是:户神、灶神、士神、门神、行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讨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三亚海棠湾人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13.送穷。正月初五“送穷”,是海棠湾汉族人民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三亚海棠湾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愿望。
  14.开市。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正月初三开市。俗以正月初三为送穷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把一切晦气赶出门,招财进宝。现这一习俗已改,除初一外,初二起开市了。
  15.过年规矩(顺口溜):
  干干净净欢欢喜喜过春节,
  公婆父母给小送红包(压岁钱)。
  初一拜爹(娘),
  初二拜伯(伯父母),
  初三泻口舌,
  初四回娘家,
  初五访亲人。
  二、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戡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元宵佳节,新春期间的节日活动也将在这一天达到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门赏月亮、逛花市、放焰火,载歌载舞欢度元宵佳节。
  元宵节又称情人节。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欧阳修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节活动的乐趣较多,又因地区不同而各有特色,主要有:
  1.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元宵节吃元宵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椰香汤圆是三亚海棠湾的传统风味。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在元宵前一天,李姓一家儿女砍椰子果取水喝,把椰果肉扔下,父亲很惋惜,同老伴商量做椰肉汤圆,他们把椰果肉磨成细丝,配糯米粉、地瓜粉、荔枝仁粉,用花生米、芝麻粒、白糖等制作而成,色白宜人,香甜甘和,祛风解渴。现在农家懒于动手,普遍买现成的汤圆,这一风味濒于失传。
  2.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灯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3.放花灯。元宵节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大的有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4.偷青。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一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偷青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三亚海棠湾地区习俗称“偷青”。男女青年均可去偷,偷的品种有椰子、西瓜、菠萝、菜等,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享受,不准带回家。据说谁吃得最多,谁就能早得意中人。
  5.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6.迎紫姑。紫姑也叫戚(七)姑,又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于夜间在厕所间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三亚海棠湾农家兴行此俗的人家不多。
  7.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求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8.“过火山”。古时,三亚海棠湾地区汉族较大的村庄都有“公(神)庙”,供奉着关云长、赵子龙、张飞和唐、宋、元、明的名将及观音、八仙罗汉等木质雕像。每年春节,由村乡绅士当头,村民捐助钱粮,在村中搭台摆设神案,请“仙童”(即道公)告天地,抬“公”(神像)出庙与民同庆新春佳节。
  在正月十五日晚上,把全村人捐的木柴集中堆在村外的旷地上(据说地下埋硫磺矿粉)烧成火辣辣的红木炭,供祭后,由“仙童”(道公类)坐在领头的“神像”轿上,由一些胆子大的村民抬着发疯似的“嘟”、“嘟”叫闹,领着冲过火堆,称“过火山”,后面的村民抬着各“神像”一个一个跟着冲过,往返三次,把火铲飞,场面极为壮观。尔后,村民就在火堆里烧椰子饭(把椰子从顶钻出一个洞口,将米放进,把洞口封好)。这项活动,寓意驱逐牛鬼蛇神和扫除一切邪气,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三、清明节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是我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清明节。扫墓祭祖,追忆先人,家族各户自发组织起来,举行祭拜始祖活动。解放后,人们为了悼念革命先烈的功德,也常在清明前一天瞻仰烈士纪念碑或坟墓,借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广大人民群众都择日在清明前为已故的亲人扫墓。在扫墓的时候,仍按照封建传统择日扫坟,焚香、烧纸钱、摆供品、磕头。清明这天午前,杀鸡配菜,“三茶五酒五菜五饭”祭祖宗,以示子孙孝敬,祈求祖宗保佑平安。
  传说远在春秋时代,我国人民就运用测量的办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到了秦汉时代,又确立为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了清明节。后来,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晋文公悼念功臣介子推与孤偃、赵衰等一批老臣在遭遇晋献公的追杀,在外逃亡患难与共,忠贞不贰,吃尽苦头。后来晋文公想起了介子推的功劳,派人寻找介子推,听说在深山,就放火烧山。面临大火,介子推抱住一棵大树不下山,被活活烧死。晋文公十分后悔,下命厚葬介子推,还改绵山为介山,以示追悼,并亲自为介子推扫墓。晋国百姓更把每年冬至后的105天,定为“寒食日”,家家户户禁烟火,吃三天寒食。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时间相近,人们便把两个节日当成了“清明节”一个节日。
  四、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民间传说中源于纪念屈原。他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曾任左徒、三闾大夫,后遭诬陷放逐,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以死报国。被当地百姓发现后,大伙都拼命划船前去抢救。后来就演变成端午节举行龙舟竞渡的风俗。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煮粽子抛进河里,以此来悼念,寄托哀思。于是就形成了习俗:食粽子;小孩佩香囊;悬艾叶或菖蒲驱邪气;系长命锁;饮雄黄酒;赛龙舟、洗龙水,已成为三亚海棠湾地区的民间习惯。
  吃粽子是端午节最流行的习俗,最为热闹的是赛龙舟,在三亚海棠湾已有千年的历史了。
  五、祭鬼节
  三亚海棠湾地区汉族对“七月十四祭鬼节”的传统习俗十分重视,认为七月阴间大开鬼门关,放鬼出游一个月,如果不施舍,无家可归的鬼魂会缠身,所以家家户户都做纸布(长褶纸)、纸钱,七月十四日先祭祖宗,七月十五日傍晚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周围插满点燃的香、蜡,分点烧纸钱,意示诚心。还放天灯,让游鬼归天。
  六、中秋节
  一年一度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中国的古老传统习节。月到中秋分外明,寓意着团圆。旧时,三亚海棠湾由于有海有河、有山有水,土地秀颖,因而生活在这里的农家,像田螺一样扎在河泥里懒动,很少外出谋生,一家人长期厮守在一起,中秋团圆对他们来说寓意不大。一般人家买个中秋月饼吃就算过中秋节了。但年轻人,特别是女青年在中秋节这一天月夜,几个亲姐妹聚一起,祭月神,拜月,赏月吃月饼,以求其降临幸福。
  七、千年风情“三月三”节
  每年农历的“三月三”,三亚海棠湾黎苗族同胞都要举行盛大的节庆活动,欢歌载舞、篝火狂欢、体育竞技,歌颂爱情、播撒希望、祈愿丰收。
  首先进行的是民族风俗竞技,有背人碰撞、攀藤摘花、拉乌龟、射弩、打狗归坡、打木节、浑水摸鱼等项目,一场场充满黎苗生活气息的赛事过后,节日气氛越发浓烈起来。
  夜色渐浓,篝火晚会即将开始,黎族同胞以黎族传统的钻木取火方式,取得火种。“噗”的一声,一团熊熊燃烧的篝火绽放在黑夜的中央。橡胶园里男女青年们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蹈,所有的人都围篝火而坐,自己动手制作烧烤美食,烤乳猪、烤鱼、烤鸡,就着苗家三色饭、黎家竹筒饭、山兰酒、清炒野菜等乡土佳肴大快朵颐,时光似乎一下子像回到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尽情地享受着自由和快乐。
  情歌对唱开始了,农村队与橡胶园队现场对歌,接不上来的要接受惩罚,或是即兴表演一个节目,或是喝上一大碗山兰酒。从黎苗民族风格到现代流行歌曲、街舞RAP,虽然不是很正宗地道,但是气氛却愈来愈浓烈。
  一段欢快有趣的游戏过后,所有人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起了节庆的舞蹈。大家纵情地跳着,舞着。一举手,一投足,跨越时光的距离,跨越民族的界限。熊熊燃烧的篝火,照亮每个人脸上“火红”的笑容;每个人的身上都散发着“火热”的激情,唱啊,舞啊,跳啊,整个胶园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第九节 宗教信仰
  一、汉族宗教信仰
  三亚海棠湾汉族人古来崇拜佛教和道教。佛教源于印度,汉代传入我国。道家讲知命,佛家讲宿命,两教合流,于是出现“姻缘天注定”,“生死命注定”的哲学。
  当前,民间最信仰崇拜的神鬼有三:
  第一,崇拜“祖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认为“祖宗”是族人的救世主。所以,在民间,家家户户都把做官、发财、升学、中彩票等寄托于祖宗暗中相助,许多家庭男女主人每天都烧香,有的初一、十五日早一定要烧香拜祖宗,中彩要供祭祖宗。
  第二,崇拜“神仙”。大凡传说在哪里有“神仙”化身凡人“显灵”了,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崇拜。当官的上门卜吉凶,问前景,求妙方;家人有病的上门询病因,求治病良方妙药;做生意的上门求指点财路;犯法犯罪的,家人上门求保佑,指点迷津,花钱消灾,保佑平安。有的甚至开车把所谓“神仙化身”的道士、巫娘接到家里,祭天神、地鬼,祈求永保平安。所谓“神仙化身道士、巫娘”,在民间身份是公开的,有求必应,与人为善,极吃香,受人敬慕。
  第三,畏惧“禁鬼”。传说既不是仙又不是神的“禁鬼”化身的人,早晚会在村中的岔路口,松开头发,手摇脚舞,面貌狰狞可怕,其来由无人知晓。又传说,谁要是拿了“禁公、禁母”的衣物,这种“禁魔”就传给谁,原“禁公、禁母”就得解脱。民间群众对“禁魔”很害怕,与所谓“禁公、禁母”的人相处,以和为贵,暗中远而避之。
  二、黎族宗教信仰
  1.自然崇拜
  黎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以祖先崇拜为主,其次为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黎人把凡能作祟的精灵皆称为鬼,其中以祖先鬼最大。在黎人的宗教信仰中,认为自然界中的动物、山川、河流以及雷电、日月食等现象认为皆有灵,影响人的祸福,而加以崇拜。
  (1)天鬼崇拜。认为天象的变化无常都是天鬼所为,天鬼一旦发怒,会使人脚肿、腰痛等,也会使农作物生长不良。每当人或农作物出现这些现象时,人们就会备上一只猪或牛,请与鬼打交道的娘母或道公举行祭祀活动。
  (2)山鬼崇拜。种山兰是黎族原始的农业生产活动。由于是在山上种植,因而认为这种生产是受山鬼的管辖,人们从选地到砍山、烧山和下种,不同的程序都要祭祀一番。杀鸡祭山鬼,然后做鸡卜,请求山鬼允许选择地址;砍山烧山时祭祀和占卜;下种后请山鬼看护山兰稻,防御飞禽走兽的侵害。
  (3)水鬼崇拜。水鬼有水浮鬼、水串鬼、落水鬼、水谷鬼等。凡是过河或到河里游泳,认为遇上水鬼,就会被它弄至溺水丧命。命大不死的,也会生病。家里有人溺水的,就要拿出一只鸡请道公来祭鬼方能痊愈。有的地区的人先备好一条头巾、一双手镯、男女服装各一套,然后请道公到河边祭鬼。
  (4)雷公崇拜。雷公是代天执法和行刑之神。雷公一方面能窥视一切人间事,谁做好事谁做坏事,谁有涵养谁没有道德,它都一目了然,所以凡是没有道德和做坏事的人都会受到雷公的惩罚。有时候雷公也不分青红皂白,只要触犯了它,轻则患上疟疾病,重则被击毙。雷公鬼(天神)威力强大无比,黎族人对雷公十分敬畏和崇拜。
  (5)树鬼崇拜。黎族村庄周围大都种有密密麻麻的刺竹,村中间或村口一般都有不少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大树,这些树上都挂有锣或鼓,人们谁也不能随便用刀砍伐,也不准攀登或用来拴牛,设在树下面的“鬼台”等神位更不能乱摸乱移。村里的大树木都成了人们崇拜的神树。
  (6)土地神。每个自然村的村头都设有一个小型的土地庙,用来安放土地神位,即人们常说的本村土帝或村首地主。在人们的心目中,它能保佑一方人的平安、吉祥。人们每逢初一、十五、初二、十六,必须祭拜土地神。村民拜初一、十五,生意人拜初二、十六。平时也有小拜,只烧香和摆设少许水果就可。正月初二、十六大拜,设三菜五酒五公饭、杀鸡一只,另外要一块猪肉就行了。
  2.祖先崇拜
  几乎家家户户都设有祖先神牌神位,就是人们常说的香火家神,它是祖先的威严的化身,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家庭保护神,因此子孙后代都崇拜它,逢年过节都要祭拜它。
  祖先崇拜应当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而且最早的崇拜是对于女姓,因为女性最早成为后代人的先祖,她们能够生育后代,又在社会上居于领导地位,后来随着父系氏族公社的建立,男子在社会中居于领导地位,人们对祖先的崇拜才转向男性。在解放前,一般表现在葬礼方面,则是长辈去世都要举行隆重的葬礼,表现了对先祖的崇拜。
  第十节 禁忌
  三亚海棠湾地区汉族、黎族,在生产、生活中共同性的禁忌较多,原因是两族人民都居住在一个小区域里,相隔不过五里地。汉文化融入较其他黎族地区早,生产、生活方式、习惯基本相同。禁忌也不例外,现择其重点,现在流行、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揭备如下:
  一、生活上的禁忌
  1.在农历大年(春节),尚未过初四,忌下地搞生产、修房子、搭猪圈;忌与人借钱、米。未过完小年(元宵),忌舂米。否则,这一年的年景就不会风调雨顺,五谷不登,六畜不兴旺。
  2.在日常生活礼仪上,哥哥忌坐弟媳的床,忌与弟媳同坐一条长凳,忌同夹一碗菜;路上遇弟媳,哥哥退让弟媳先走。哥哥不能动弟媳的床上用品及衣裙、针线、纺织工具等;弟媳也不能动兄长的尖刀、斧、枪、弓箭等工具。
  3.逢年过节,宴桌上忌掉筷子打破碗;忌筷子插在碗里的饭上;忌用手掌托饭碗,其意在像捧死人香(灵)炉碗。忌看家猫相交;大年初一,忌吃羊肉。
  4.大年初三泻“赤口”(意在吐衰气纳新气),忌访亲拜友。
  5.建造新屋时,禁忌在该处哭泣,否则宅内不祥。
  二、生产上的禁忌
  未过旧历年初四,禁忌借钱米给别人,否则生产不丰,牲畜不繁殖兴旺。
  三、生育的禁忌
  1.产妇在生产未满月,外人禁忌进入产妇睡房。
  2.产妇在坐月子时,忌冲凉。
  四、婚姻上的禁忌
  婚姻上忌同姓近亲通婚。
  五、丧葬上的禁忌
  未埋葬死人之前,死人的长子禁忌进入别人家的住宅。

知识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分为建制沿革、自然资源、乡土浩气、赤胆忠魂、民族民俗民娱、乡貌新姿、乡土名士录八编,介绍了三亚海棠湾区域、建制沿革、古迹、商旅、地质与地貌、气候、地产与特产、黎族人民抗日斗争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海棠湾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