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22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民族
分类号: K26;D632
页数: 11
页码: 197-2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海棠湾从民族构成、人口分布、文化构成、姓氏、族谱、穿饰、称谓、语言方言和民间谚语九个方面对三亚地区的民族特征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文章主要从民族文化的传承、演变以及习俗、传统信仰等多个维度入手,较全面地呈现了三亚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
关键词: 民族构成 人口分布 文化构

内容

第一节 民族构成
  三亚海棠湾地区民族和姓氏的来源,分两大部分,一是被称为土著的黎族人,一是从唐宋朝以来迁入的汉人、苗人、回人等。据解放后统计,主要居住着汉、黎两种民族,以汉族人口居多,有来自福建、客家、广府三个族群。黎族内部分杞黎、赛黎、哈黎三个分支,共居一个地区或一个村,呈现出多元文化共存。1952年以后,国营南田农场成立引进农工,少数民族人口渐增,到2008年底统计,在区域总人口中,有汉族、黎族、苗族、回族、壮族、满族、瑶族、侗族、畲族、土家族,从而构成了多民族地区,但仍以汉黎为最,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6.2%,黎族人口占37.5%,其他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6%。
  第二节 人口分布
  三亚海棠湾地区人口分布稠密程度悬殊不太大,沿海平原人口分布密度相对比山区(农场)人口分布较密。据2008年度人口统计,地区总人口6.8万人,其中男3.6万人,女3.2万人。分为两个大区,即三亚市海棠湾镇沿海平原区、国营南田农场(山区)区。镇规划辖区:永宁居委会、林旺居委会、藤海居委会,升昌、东溪、龙楼、藤桥、营头、海丰、椰林、龙海、风塘、洪李、北山、龙江、林新、三灶、庄大、江林、林旺、湾坡、青田、铁炉20个村委会和3个居委会及渔业队、良种场、林旺林场,人口为43481人,占全区域总人口的66.1%。面积384.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8.83人/平方公里;山区(国营南田农场规划区):海燕、长田、爱国、红旗、黎光、东风、响水、黎场和8家公司、4个直属单位,人口为27641人,占全区域总人口的33.9%,面积130.4平方公里,开发面积11.3万亩,人口密度为4.08人/平方公里。
  第三节 文化构成
  三亚海棠湾地区在唐代贞观二年(628),随着藤桥镇吉阳县的建立,创办了龙山书院,开创了传承中原文化礼仪的源头。一千多年来中兴未衰,逐渐形成了文化之乡。
  第四节 姓氏
  氏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末期,三皇五帝以前,就有了姓。唐太宗时(627),史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做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到北宋时(960)已经流行的《百家姓》,据传有4000到6000个姓氏,但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唐代以后,从外地迁入三亚海棠湾地区的居民逐渐增多,这些居民中,有当官的、有当兵的,谋生者多。他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后代长期居留,繁衍生息。如林氏,原籍福建省清县太平乡平原里。唐昭宗乾宁年间赐进士,光化二年(899)授琼山县同知,后升为琼郡周知,卒于职。妻儿长居琼城西关。宋高宗年间,由文昌县迁崖。此外,还有李氏、陈氏、卫氏等等。据各姓氏族谱所载,汉族各姓氏多来自福建、客家、广府三支,有的直接入海棠湾藤桥、林旺地区定居,有的间接从岛内各县迁入海棠湾地区。如洪李村,有符、周、占、罗韩、周等姓氏,大多是从文昌县迁入,现在还保留着文昌方言。据统计,三亚海棠湾地区有姓氏75个以上:
  张、李、林、符、陈、朱、黄、杨、罗、周、胡、王、蔡、徐、莫、郑、冯、孙、谭、苏、庞、董、吉、占、曹、卫、黎、翟、邓、丁、洪、高、刘、余、翁、蒙、韩、崔、覃、赖、龙、赵、蓝、蒲、廖、肖、欧、蒋、潘、柯、郭、汤、沈、杜、叶、唐、麦、谢、杏、魏、邢、雷、龚、颜、吕、袁、关、吴、彭、梅、许、文、彭、胡、姚等。
  第五节 族谱
  族谱是氏族的历史教科书。三亚海棠湾地区汉族,长期以来有纂修族谱的传统,名门望族古来均修族谱。解放前纂修现保存较完整的族谱有《朱氏族谱》、《黄氏族谱》、《陈氏族谱》等等。这些族谱寻根溯源,有的从迁琼始祖修起,有的从迁崖始祖修起,有同一支系内的,也有本家族的(称家谱、家传)。在区域性方面,普遍是全岛性的族谱。解放前纂修的族谱记述内容有:本族有影响的人物,如为官记载。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支使,女子不允许载入本姓族谱。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以前,认为修族谱是搞宗派活动,故均未纂修族谱。有些地方认为修族谱是搞“四旧”复“古”等错误思想影响,许多氏族人家的旧谱被废弃,导致后修族谱缺乏衔接性、全面性。改革开放30年来,多数姓氏先后开始重修姓氏族谱,其内容基本沿袭旧谱。所不同的是传记收录每个人的官衔。其缺陷是有些氏族对民国以前出生或已故者,出生和死亡时间记载不详。
  纂修族谱的经费来源,一是按丁(指男子)摊派到户到人;二是由族内收入大户出资纂修,每户认购一本。
  第六节 穿饰
  一、汉族
  汉族的穿着和装饰,基本上是与时代合拍。从唐代起,女服的穿戴款式:穿袖衫襦、长裙。袍服的款式,各个时期不尽相同,早期的袍服袖大,腰宽,而采取紧裹双臂的窄袖。到清朝时期留长辫,穿马褂,民国时期提倡男留短发,穿中山装、学生装,妇女穿长袖,打边纽,长裤宽脚筒,发髻脑后,插银钗,打雨伞。手戴银、玉镯、金、银戒指,颈戴珍珠链,脚穿绣花鞋,女孩缠小脚。解放后,汉族服饰几乎是随时应变,时尚装饰。
  二、黎族
  妆饰分为:
  1.发饰。妇女结髻于脑后,除结婚和其他重大事需要盛装外,不插发簪。妇女一般用一条长约80厘米的黑头巾套盘在头上,择吉日洗发时方解下。解放前妇女结髻于额前,缠头中,背后拖一长一短两条黑色的垂带。长的垂至背后腰间,短的仅及脖颈或与肩齐,额髻仍露于头巾外。解放后,多数妇女都不用了。
  男子亦结髻于额前,不插发簪(除道公外),用黑色头巾盘结于头上,留长辫。辛亥革命初期,汉族黎族都被禁止留辫子。现在男女青年都已走向时尚,只有老年妇女才保留原来的民族发饰。
  2.项饰、首饰。黎族妇女喜欢戴手镯,常见的有玉镯、瓦镯(似玉镯石)、银镯。小孩用红黑线缠手,以示驱邪保平安。解放后,只有结婚时尚戴一个圈在胸前的银项圈。
  3.衣饰。解放前,男子服装的传统式样是下装为前一块后一块的遮羞布,称为“吊幢”,粗麻布,大部分染成黑色。上衣是粗麻织成的对开胸,长袖无领无纽,胸前以一对小绳代纽扣的上衣。解放后改穿汉族衣服。
  妇女的上衣开襟,有领有纽,长袖窄口,有祺夹,黑色无花纹。赛黎妇女的上衣比较特别,一般是无领有纽有扣开对胸,衣边上缝有白色布条,下装是长至小腿的裙,上下端分别织有不同的几何花纹图案,有的用蚌壳镶进花纹里,上端约占全裙的四分之三长度,黑色或浅蓝色。这裙长而宽,故在臀部打一褶纹,佩布织腰带。解放后,妇女多买现成的黑布同织好的花纹布缝成裙。除结婚、节日和丧事穿民族传统服装外,年轻人日常生活中着装与汉族无异。
  第七节 称谓
  一、汉族
  汉族人的称谓通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份的改变而改变。婴儿满月开始起名字,读书时开学名。一般的称呼就像儿歌一样:爸爸的父亲叫爷爷,爸爸的母亲叫奶奶;爸爸的哥哥叫伯伯,爸爸的嫂嫂叫伯母;爸爸的姐姐叫大姑,爸爸的姐夫叫大姑丈;爸爸的妹妹叫小姑,爸爸的妹夫叫小姑丈;妈妈的父亲叫外公(姥爷),妈妈的母亲叫外婆(姥姥);妈妈的哥哥叫外伯,妈妈的嫂嫂叫外伯母;妈妈的姐姐叫阿妚母(外姑母),妈妈的姐夫叫妚爹(外姑伯)。并以此为序,按族氏长辈并根据大小称公、婆、爹、婶、姩、嫂、兄、弟、姐、妹等,族中称谓,不叫官名,而是按辈分称呼。对于外姓人也根据大小亲疏辈分关系称呼。
  此外,有八种称谓是常见的:
  1.“丈夫”的称谓。在民间,人们称及某位妇女的男人时,都称为“丈夫”,妻子则叫做“老婆”,这两种叫法习俗相沿至今。
  古代,在我国有些部落,有抢婚的习俗,而古时海棠湾的汉族村庄也有抢婚的风俗。女子选择夫婿,主要看这个男子是否够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为标准。当时的一丈约等于七尺(那时的一尺约合现在的六寸多),有了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强人的抢婚。根据这种情况,女子都称所嫁的男人为“丈夫”,也就是“大丈夫”的来由。刚过门的女人对自己的丈夫爱称为“宅爹”。
  2.“老婆”的称谓。“老婆”这个称谓,最初的含义是指老年妇女。后来王晋卿诗句有云:“老婆心急频相劝。”这一“老婆”是指主持家务的妻子。因此,后来称呼自己的妻子叫“老婆”。
  “老婆”与“老公”这类叫法,都含有结婚以来,恩爱长久的愿望。海棠湾地区汉人也称自己的女人为“宅母”。
  3.“丈人”的称呼。在家庭关系中,称妻子的父亲为“丈人”,也叫“岳父”或“外家父”。据史书记载,在魏晋以前,妻子的父亲被叫做“舅”或“妇翁”。“丈人”则是对上了岁数的男子的尊称。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祭杨凭詹事文》中,开门见山写的是:“年月,子婿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灵。”宋朝人《猗觉寮杂记》和《鸡肋编》都据以为证,把妻子的父亲称谓为“丈人”、“岳父”,后人就沿着这种称呼至今。海棠湾汉人除称岳父外,也叫为“外家父”。
  4.“小姐”称谓。“小姐”这个称呼是男性对女性的尊称。我国汉族喜欢称年轻女子为“小姐”。但是“小姐”的称呼原本非美称,最初是指宫女而言。在南宋洪迈撰的《夷坚志》记载:“傅九者,好使游,常与散乐林小姐绸缪。”林小姐是个艺人。苏武也有《成伯席上赠妓人杨小姐》诗,这诗是指给妓女的,可见宋代妓女也称为“小姐”。宋、元时姬妾也常被称为“小姐”,后来才演变成对未婚成年女性的尊称。三亚海棠湾汉人称未成年的男孩女孩为“侬”。
  5.“先生”的称谓及来由。“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不过历史上对“先生”这个称呼是针对不同对象的。《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一“先生”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第一个用“先生”称呼老师的,始见于《典礼》:“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
  汉代“先生”前加上一个“老”字。清初,称相国为老先生,到了乾隆以后,官场中已少用老先生这个称呼了。
  辛亥革命后,老先生这个称呼又盛行起来。交际场中彼此见面,对老成的人,都一律称呼为老先生。传至今日,“先生”或“老先生”这种称谓,有了多种含义,不只是尊称,有时还含有戏谑和讥讽的味道。
  6.“丫头”称呼的由来。古代女孩子到及笄之年,头上都要梳着两个“髻”,左右分开,对称而立,像个“丫”字,所以称为“丫头”。唐代刘禹锡《寄赠小樊》诗云:“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传至民间,百姓们都习惯于把少女子称叫“丫头”或“侬”。女儿长大或弟妹多,或出嫁,族里的长辈都称她为妚大、妚次等,根据排行加“妚”字称呼,是一种爱称,沿至今天。
  7.“老百姓”的称谓及来由。“老百姓”这是中华民族常常挂在嘴边的自称。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
  到了战国以后,在贵族的奴隶之间出现了一个既不是贵族(可能祖上是贵族后来没落了)也不是奴隶(可能祖上是奴隶,后来被主子给放生了)的一个阶级,他们的人数慢慢地比贵族和奴隶还要多了起来,因为他们没有姓,所以“百姓”和“黎民”、“庶民”就变成一回事了,所以史书上就有了“黎民百姓”的词语。又因为“黎”字也有年纪大的意思,所以,百姓们就自称为“老百姓”,算是在官老爷面前自称小民的一点补偿,由此而来,“老百姓”的称谓就一直叫到今天。
  8.“边村”、“东村”的称谓。女子结婚过门后,男方家会根据女子娘家坐落的村庄,给媳妇一种公共称呼,有的叫“东村嫂”、“田湾嫂”、“田尾嫂”等等,一直沿称至20世纪50年代末。如今只叫名字,如“玉珠嫂”等等。媳妇称弟为“二官”或“二爹”。
  二、黎族
  黎族人的名字称谓和汉族近似。通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份的改变而改变,婴儿满月后开始起名字。男子前面加上“老”字或“阿”字,结婚生孩子的妇女称“琶”(qa135)的称谓,含有昵称的意思。女孩通常加上“阿”字,如阿香、阿兰等,类似汉族的“妚”字,妚香、妚兰。成家后,婆家根据新媳妇娘家村居的位置和方向、距离和环境来定称谓。如“边溪的”、“东村的”等,岳父母对女婿的称呼为“边溪的兄”、“东村的兄”。只是双方父母对儿子仍呼旧名。有孩子之后,人们就根据这对夫妻所生的第一个孩子的名字冠于“琶”(父亲)和“眉”、“比”(母亲)来称他们。如老安的父亲被称“琶”,意指安他爹,比安即老安他娘,这一称呼一直沿用到去世。没有孩子的夫妇到中老年后分别被叫做“琶什合”、“比什命”。这里的“琶”与“比”不是指父亲母亲,而是用来区分男女性别,“什命”是命运不好的意思。
  解放后,黎家子女进学校读书、起学名和汉族无异。在村庄里的各种日常称谓仍然没有变。
  第八节 语言、方言
  一、汉族语言、方言
  三亚海棠湾地区汉族语言是以中原文化为主流,掺和地方语言方言特点。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普通话”这个名称,1906年他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普通话”又被称为“蓝青官话”。民国初年又有了一个新名叫“国语”。1931年,瞿秋白同志反对国语一词,并对“普通话”做了科学的解释。全国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非常关心汉字改革工作,不仅使“普通话”成了严格定义的学术名词(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而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现在海棠湾汉族人普遍会讲普通话,但大部分都带着海南话方言的特征。
  海南话是海南人的本土方言,属汉藏语系。从北宋时起,逐渐由闽南语和广府语融会演变成海南话,一直传到今天。汉族人在本民族之间或与黎族交往多用海南话,对本省内的汉、黎、苗、回族通常也用海南话或普通话并举使用,对岛外民族普遍用普通话。本地汉族因住地或祖源的关系,方言口音各有特征,带有浓厚的本土腔调。
  1.本地方言。海棠湾镇地区汉族的语言有点特别,妇女和妇女之间问话,称对方的丈夫为“你室枚”,如我见“你室枚打球”。对对方的女儿称“周娘”,又因住区的差异,各有不同的方言。林旺片区(从新村起至顶纹),历史上有“本地”、“下保”、“八行”之称。居住在这一片区的汉人,讲海南话口音带较浓的“罗”字尾音,例如“去罗”,带有强烈的本地口音。
  2.带有“文昌”口音的海南话。居住在海棠湾镇洪李村有546户,1956人,先祖从文昌市迁入三亚海棠湾洪李村落户后,因为多数居住一起,因而操着“文昌”语口音。少数从其他地方迁入的人家,随风入俗,少数学多数,也学会了讲带文昌口音的海南话。
  3.藤桥片区汉人,在讲海南话时普遍带藤桥方言特点,而且地方方言比较谥隐。例如,普通话问:“去哪里?”答:“去商店。”本地人问:“去处行?”答:“去那行。”又如某家媳妇生小孩时,别人问这家人:“生公子还是小姐?”这家人回答:“生先导。”(指男婴,其意思是指撒网捕鱼的舵手)要是生女孩的话,这家人会回答:“替人生。”(指女婴,其意是长大出嫁成别人家的人了)这种地方方言只有本地当事汉人之间才解其意,他人是不明了的。
  二、黎族语言
  黎语在语言学谱系分类中属壮侗语系,黎语在不同居住区存在方言的差别。三亚海棠地区黎语有杞、赛、哈三种方言。杞方言“杞”,黎族称[ha11],“赛”是自称,黎语称为[kw33rou52],“哈”族称[ha33]。操杞方言的人居住在黎光分场,操哈方言的人们主要居住在海棠湾行政管辖的青田一片村庄。他们懂得讲黎语、海南话、普通话,与外族人沟通时讲的是海南话或是普通话,只有与本族人交流时讲的才是黎语。
  第九节 民间谚语
  三亚海棠湾地区,由于汉族、黎族都居住在一个小区域里,杂居、通婚多,生活生产等许多方面习俗相同,因而民间谚语大同小异,在此就统一列举。
  斗官贫斗鬼死,斗伙头吃锅皮。
  牛大压不死虱。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打狗要看主。
  鸡肥脚都香。
  狗走千里都食屎。(本性难改)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树不经千刀,人不受百怨。
  贪多嚼不烂,蛋多孵不透。
  秤砣小小称千斤,浅水也能淹死人。
  众人添柴火焰高。
  金钱塞路不用棘。
  那里过夜天都光。(意在天亮)
  笛要吹到眼上,话要讲到心里。
  坐人不知站人苦,饱人不知饿人肚。
  好心不得好报,好柴烧烂灶。
  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吃人嘴短,说谎心慌。
  好事不出门,坏事走千里。
  做家看“周娘”,做田看牛犊。(周娘指媳妇)
  树高遭风,鸟大遭弓。
  一手难遮天,有理走千里。
  话多遭口舌,吃多伤脾胃。
  刀利难削刀上把。
  槟榔不嚼口不红,灯芯不拔灯不亮。
  好狗不挡路,好人不挡道。
  日夜走赌场,祖宗无香烧。
  人服理,牛服鞭,蚊子怕火烟。
  好鼓不用重锤打。
  有钱深山人都见,没吃路边受人欺。
  虱子想吃要爬动,人想致富要勤劳。
  老人讲话好作药,十句都有九句好。
  酒助血饭做力,声大能把狗吓跑。
  一样米养百样人,吃不同饱相同。
  官宴一瓶酒,农家一头牛。
  黄蜂高筑巢,风大水更汪。
  好种出好苗,好稻出好粮。
  乜种出乜秧,乜牛走乜坡。
  平时不烧香,病时才捶胸。
  只见别人眉毛短,不见别人头发长。
  辣椒辣辣有人要,甘蔗甜甜有人嫌。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主穷。
  好汉不提当年勇。
  好兔不吃窝边草。
  远水解不了近渴。
  树正不怕影斜。
  上梁不正下梁歪。
  顺得哥心失嫂意。
  竹箩打水一场空。
  官爹槟榔乞丐烟。
  牛不穿鼻拉不走。
  亲戚箩换箩,婶嫂碗撞碗。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桌上教子,枕边劝夫。
  兄弟不齐心,没钱买灯芯。
  男人喜新妇,老妇爱老夫。
  夫老妻愁新,帅哥影袭人。
  赖人多明日,穷人多明年。
  丑人多看镜,靓女多卜命。
  食在脸上,穿在身上。
  三分人才七分妆。
  稻怕遭寒露,人怕老来穷。
  中年怕失妻,老年怕失子。
  姑表不认也是亲,打破骨头连着筋。
  一个将军一个令,一个和尚一套经。
  劫食不甜,扒花不香。
  蚂蚁上树,大水铺路。
  早雾过头顶,下雨一日井。
  田螺浮水面,不久风雨现。
  官大压死人,灵高吓走鬼。
  人气旺,鬼神不敢撞。
  家穷出孝子,国乱识忠臣。
  有国才有家,无国家则亡。

知识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分为建制沿革、自然资源、乡土浩气、赤胆忠魂、民族民俗民娱、乡貌新姿、乡土名士录八编,介绍了三亚海棠湾区域、建制沿革、古迹、商旅、地质与地貌、气候、地产与特产、黎族人民抗日斗争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海棠湾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