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仲田岭:英雄之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20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仲田岭:英雄之山
分类号: D772;H812
页数: 6
页码: 141-146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仲田岭在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中的重要作用。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仲田岭是照亮陵崖土地革命战争的火炬;在抗日战争时期,仲田岭高举保乐边区抗日战争的旗帜;在解放战争时期,仲田岭托起边海区解放战争胜利的曙光。
关键词: 仲田岭 革命战争 土地革命

内容

在三亚市、陵水县、保亭县的交界处,有一条连绵起伏名叫甘什岭的山脉,面积100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米,最高也不过800米。仲田岭位于甘什岭山脉的正东面,在三亚市海棠湾镇境内。登高远望,可以见到6公里之外的海棠湾。仲田岭,两峰如门,周围有大小不一的百余座山头。南、北、西,蜿蜒数百里,山峦起伏,林森蔽日,道隘峰攒。山腹中夹有多个山沟小岔址,有3条细流,汇合于山前,融成山塘,今已建成仲田水库。山不算高,却是当年开展游击战的好地方,被誉为“小小井冈山”。
  巍然矗立于山前的仲田岭烈士纪念碑,远看似一把火炬,寓意“星火燎原”,见证着三亚海棠湾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
  第一节 仲田岭:照亮陵崖土地革命战争的火炬
  1927年12月,三亚海棠湾人民在中共琼崖特委党代表李懋文和张良栋、张开泰等革命先驱领导下,坚持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成立中共崖三区委,下属17个党支部,建立农会,组建农军,改造帮会,智取枪支,组织群众发动三亚海棠湾藤桥“二七”武装暴动,在东路红军的援助下,摧毁了国民党崖东三区警察署和反动商团,创建了第一个崖三区苏维埃,并在特委常委陈垂斌的指导下,于1928年1月,建立第一届中共崖县委员会,书记李懋文,委员张开泰等县委领导核心,带领人民开展土地革命。为把全县发动起来,暴动之前,李懋文、张开泰到崖城向陈英才等人传达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要求他们做好准备,迎接东路红军攻打三亚港、在崖城举行起义。崖城党支部选派崖县中学党员学生李福崇、郑绍南等人参加藤桥起义,学习暴动经验,准备组织崖城暴动,但未实施。
  1928年3月,由于原陵水县农军总指挥王昭夷叛变,中共崖县委因藤桥起义后受敌重兵围攻,带领红军转移到保亭营时,县委主要领导人李懋文、张良栋等200多名红军、农军、农会干部遭王昭夷叛军杀害,县委解体。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张开泰,带着突围的枪伤,艰苦跋涉十多天,潜回仲田岭同山上的红军陈儒充、林诗润、蒙传良、占行诚等十多人会合。在敌人的重重封锁下,他们挖山薯、吃野菜,抗御台风暴雨,同疾病作斗争,灵活地多次避过敌人的围剿,坚持了6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三亚海棠湾老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终于渡过了难关,把撤退时疏散潜伏的红军带上山,找回昔日埋藏的枪支弹药,重新建立起一支60多人的红军连,张开泰任连长。为尽早找到琼崖特委,张开泰扮成风水先生到万宁一带探访,找到特委联络员朱运泽同志,了解到驻琼国民党军队正在换防,特委要求各地迅速恢复党组织,扩充军队力量,掀起第二次土地革命高潮。
  1929年春,张开泰在仲田岭恢复中共崖三区委,兼任书记,恢复崖三区苏维埃,主席林诗润,农会主席蒙传良,并恢复21个党支部,建立起军田、土福湾、扛牛、仕榴、后海、高土和陵水熬盘岭6个交通联络站,通过货郎担的形式,先后把特委派来的林诗耀、林鸿蛟等7位同志带上山,扩大和增强了党的领导核心力量。
  1931年端午节,张开泰通过内线提供的情报,乘龙舟活动,敌人麻痹的有利时机,奇袭藤桥保甲团,将其歼灭,缴获60多支步枪和一批弹药武装自己。王昭夷的部下王德录、王德祥在革命形势的感召下,带领45名士兵弃暗投明,奔向我方,中共崖三区委将这支部队整编为80人的自卫大队。当年7月,张开泰派林诗润到陵水县同打入国民党军内部当排长的共产党员陈平,一起开展策反活动,争取副连长陈国霖反戈起义,带领驻陵水县城国民党海军陆战队第五连90名士兵上仲田岭,整编为琼崖红军第三营。仲田岭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革命声势空前高涨。
  同年10月,根据特委指示,中共陵崖县委在仲田岭成立,书记王克礼、委员张开泰等5人组成了县委的领导核心,曾前后向崖县、陵水县各地党组织发出5次通告,县委还在仲田岭召开掀起第二次土地革命高潮动员大会,有2000多名代表参加,并下山游行,威慑匪胆。为使仲田岭星星之火,燃遍陵崖大地,县委书记王克礼同志带领一支红军连到陵水县大里地区开展活动,由张开泰负责县委全面工作。他指派蒙传良到莺歌海找林克泽,传达县委指示,要求他抓紧恢复崖城、保平、港门、水南、红塘等地区党的组织活动,抓紧领导渔民开展斗争和发展新党员,不断扩大党的影响。张开泰在主持县委工作期间,同林诗耀等领导,组织军民挖战壕,安竹签、吊挂竹排箭,加强修建防御工事。打刀枪、煮炸药、造炮弹,创办军政学校,建立医院、商店、制衣厂,兴办军政农场,种粮、养牛、养猪、养“三鸟”,建立起10个粮食物资仓库。张开泰还深入山村黎寨,建立起仲田岭周边近百个村庄农会组织,陵水县苏维埃政府也迁驻仲田岭。革命的影响非常之深广,群众的革命热情十分高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父送子,妻送夫,夫妻双双上战场,参军参战和国民党民团士兵弃暗投明参加革命军,使仲田岭同崖县、陵水县、保亭县周边各个红色区域连成了一片,形成了“山已森严壁垒坚”的堡垒,被誉为“小小井冈山”和青年向往的“小延安”。
  土地革命战争是“革”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命。革命力量壮大,敌人又怕又恨。由于叛徒出卖,驻陵水县城的国民党军获悉王克礼在大里活动的情报后,派一个营兵力,由汉奸带路,星夜围袭我军驻地,王克礼同志奋战牺牲,我红军连被打散。王克礼同志牺牲的噩耗传来,张开泰、林诗耀化悲痛为力量,立即赶到大里,把打散的红军带回仲田岭。此时,敌军乘胜追击,我仲田岭革命根据地也遭敌人重兵包围炮击,加上受党内“肃反”,清查所谓“AB”分子的“左”倾思想影响,红军力量大大削弱了。面对严峻的考验,县委领导张开泰及时调整了战略部署,除了留下部分红军坚守仲田岭开展持久斗争外,分批带领红军撤离仲田岭,挺进崖西南,在莺歌海重新建立红五连,转战于望楼港、板桥、尖峰岭一带。由于斗争形势严峻,陵崖县委解体,红军化整为零,开展游击战。
  第二节 仲田岭:高举保乐边区抗日战争的旗帜
  1939年2月14日拂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进入榆林港,3月17日,崖县全境沦陷。
  为彻底粉碎日军“扫荡”,打击日顽统治,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1942年5月,张开泰奉命回到陵崖保乐边区,在保亭县五弓大简村组建起陵崖保乐边区党委和边区办事处,张开泰当办事处主任。大简村办事处遭敌人摧毁后,迁入仲田岭,张开泰派员下仲田村找坚持仲田岭地下斗争的黎亚吉,说红军回来了。黎亚吉接到命令后,组织了60多人上山砍木料、刈茅草建起三间草屋。办事处得到三亚海棠湾老区人民的大力支持,组建起以仲田村为主力的50人的民兵粉枪中队,由共产党员黎亚吉(黎族)当队长。办事处在仲田岭立稳脚后,利用易守难攻的地形优势,垒战壕,安竹签,挂竹排箭,加强阵地防御。一天拂晓,日寇由汉奸带领先头部队30多人悄悄潜入仲田岭,被我哨兵发现后,张开泰指挥驳壳班和粉枪队,把敌引入竹排箭阵区,砍断吊绳,集中火力,射竹箭,放挂枪,战斗半小时,打死敌人的先头兵十多人,其余的狼狈逃窜,缴获轻机枪一挺和十多支步枪、一批子弹。这一仗使敌人闻风丧胆,不敢轻易侵犯。但日寇不甘心失败,靠着精良的装备,从山下向我驻地炮击,然后才蜂拥而上,多次都被我军击退。为彻底粉碎日寇的“扫荡”阴谋,我仲田岭武装大队主动出击,在南头岭、田仔岭、仲田村、北山村、脚邦寨5次伏击日军,毙敌近百,缴获机枪2挺、步枪50多支和一批弹药。张开泰还带队深入边区各乡村,建立党的组织,恢复了中共崖三区委,建立起镜云乡、六盘乡、藤桥乡党支部和藤桥乡、镜云乡、六盘乡、道德乡、赤峰乡、罗蓬乡、龙楼乡民主政府和保亭县的五弓乡、加茂乡,陵水县的小妹大里、英州乡民主政府,并派出以爱人韩岐姬为队长的抗日宣传队,深入边区各村庄,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军支前,先后动员100多名男女青年踊跃参军。张开泰还奔走各地,组织民兵破坏日军交通、通讯,散贴传单,日寇闻风丧胆,龟缩在据点里,不敢出来。我方还积极开展策反运动,使驻田独铁矿台籍日军邱华荣等十多人弃暗投明,带着弹药投奔仲田岭,参加琼总第三大队。各地乡政府放手发动群众筹粮筹款,积极支前,在仲田岭建立起17个粮食、物资仓库,存储大量的粮食物资。此时的仲田岭既是陵崖保乐边区抗日指挥中心,又是“琼总”运动作战部队的保障给养基地,为赶走日本侵略军,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三节 仲田岭:托起边海区解放战争胜利的曙光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独裁卖国方针,国民党反动派疯狂抢夺抗日胜利果实,发动内战,平息了抗日烟火,又燃起了内战的硝烟。1946年2月,国民党四十六军以五个团的兵力,分兵四路,以主力第188师及新编师各一个团,由万宁向崖保乐边区进犯,企图配合其主力清剿我革命根据地,我军被迫进行自卫还击,琼崖内战全面爆发。
  为了有力地痛击敌军,粉碎敌人的清剿,保卫苏区,1945年8月,张开泰根据特委的指示,组建起崖乐县民主政府,并兼任县长,指导崖县、乐东两县各级党组织和民主政府,发动群众,组织民兵配合“琼总”第三支队,阻击国民党军队的清剿,有力地保卫革命苏区。1946年海棠湾地区闹旱灾,粮食供养不上,崖乐县驻地铁炉岭又遭敌人重兵清剿,为保存革命有生力量,张开泰果断决定分散行动,向仲田岭集中。他带领五名驳壳班战士,派二位水性好的同志泅渡到后海,在杨秀山的帮助下找来两条小渔船,趁黑夜从石龟村下船到后海渔村,转入湾应村,与陵水县二区自卫队相遇,击退敌人追兵,顺利地登上仲田岭革命根据地和同志们会合,继续领导人民开展对敌斗争。为避锐克弱,保存实力,张开泰接到调任命令,临走前,根据特委北调的指示,指定藤桥乡长朱仁安带领县大队60多人转移到兴隆休整充实,待机消灭敌军。
  1947年底,国民党军队遭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沉重打击,各个战场惨败告急,驻琼国民党四十六军北调。为彻底消灭驻琼国民党保安部队,1948年9月,中共琼崖边海区地委和边海区行政公署在仲田岭成立,符哥洛、张开泰分别担任书记、副书记和正副专员,同时成立榆三特委,使仲田岭成为琼崖边海区地委作战坐镇指挥部。张开泰等各级领导号召各级党组织,放手发动群众,组织民兵配合部队拔据点,摧毁驻廖练据点一个连,林旺村国民党据点一个连,扫除通往崖西南的一切障碍,指挥南区各级党政组织,广泛发动群众筹粮筹款,组织物资,配合第四野战军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
  三亚海棠湾仲田岭革命根据地老区人民经过土地革命战争的锤炼,八年抗日的打磨,四年多解放战争的洗礼,仅海棠湾籍就有300多人在战场上同敌人浴血奋战光荣牺牲,外地籍先烈和本地的革命军人和干部家属及群众被杀害的无名英雄数以千计。我2万多的海棠湾英雄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前仆后继,奋勇向前,用热血筑建起仲田岭革命根据地,坚持23年红旗不倒,赶走日本鬼子,打败国民党反动派,为琼崖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三亚市革命先驱林庆墀诗云:“茂文沙场献热血,茂忠刑场斗志昂。开泰接旗劈基地,仲田烈焰满山冈。”①这是对仲田岭革命根据地的高度评价和真实写照。

知识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分为建制沿革、自然资源、乡土浩气、赤胆忠魂、民族民俗民娱、乡貌新姿、乡土名士录八编,介绍了三亚海棠湾区域、建制沿革、古迹、商旅、地质与地貌、气候、地产与特产、黎族人民抗日斗争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海棠湾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