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筹粮筹款参军支前,配合大军渡海作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20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筹粮筹款参军支前,配合大军渡海作战
分类号: D771.2
页数: 4
页码: 131-134
摘要: 本文描述了海南岛藤桥乡和六盘乡在解放战争期间的筹粮和支前活动,包括征收、借谷、打没、惩治,以及青年参军等,为抗击国民党反动派,解放海南岛作出贡献。
关键词: 藤桥乡 六盘乡 筹粮

内容

藤桥乡是筹粮大户,位于沿海敌占区。藤桥镇、林旺村驻有国民党伪军,发动群众筹粮,是在敌人眼皮底下进行,难度很大。特别是藤桥阿六田炮台,驻扎国民党正规部队一个独立营的兵力,有两门远程射击炮。台长李懋辉藤桥岭头坡人,黄埔学生,是李懋文堂弟。青少年时同张开泰有过交往。内战爆发后,张开泰回到仲田岭,像兄长一样给他写了一封信要他深明大义,不要听信蒋介石的狂言,欢迎站到人民阵营中来。他目睹过藤桥起义,曾一度受李懋文等人的悲烈壮举所打动。1946年起李懋辉当台长是“身在曹营”,心向着海棠湾人民。抗战以来,从未向我党我军开过一枪一炮,保持着和善态度,使仲田岭和边区根据地赖于巩固和发展,为藤桥乡民主政府筹粮筹款减少了阻力。
  藤桥乡乡长朱仁安,军田村人,人称“铁牛兴”。自幼失去双亲,参加革命后,像一头铁牛一样,不畏艰难险阻冲锋向前。他亲自带队下到八行(今林旺)在大灶村秘密召开骨干会议,同八行党支部书记陈廷烈一起宣传、发动群众,指定国民党保长杨传甲做“白皮红心”保长,不许做损害革命利益和群众利益的坏事。群众革命热情很高,捐粮筹款,积极支前。八行一带先后有翟国卿、杨传寿等7名青年上仲田岭参加第三支队,投入抗敌。朱仁安还带工作组回到他的家乡军田村,活捉国民党走狗周竹唱,勒令他交代绑架藤桥乡女干部黄玉英吊打虐待的罪行(黄玉英是周定婚未过门的未婚妻,黄玉英参加革命后,下村筹粮时被他发现,以“不守妇道”之罪名绑架),经过朱仁安严厉警告后,他表示悔改,拿出50块大洋赔偿。黄玉英得到组织解救后,带领胞妹黄亚五一起参加革命。军田片是富有革命光荣传统的老区,一经发动,群众筹粮筹物,捐献物资,参军支前行动起来了,出现了“三朵红花抗婚投军记”的感人故事。村中三姐妹:龙爱梅、王玉花、胡玉姣,幼年因父母包办婚姻,刚满17岁就被逼结婚过门,三人遭受丈夫殴打、虐待,受革命思想影响,相约一起离家出走,上仲田岭投奔革命,分配到部队当卫生员,参加过廖练和林旺战斗,成为优秀的女战士。
  朱仁安还按照上级组织的指示,吸收军田村占道志等5位同志入党,指定占道志、黄得芳、朱章连为藤桥乡地下“白皮红心”副乡长,配合筹粮筹款,做好支前。他们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宣传废除国民党反动派的一切苛捐杂税。藤桥乡根据南区行署的指示,组建起一支财税队伍,积极开展筹粮筹款活动,仅两个月时间,全乡借谷800担。征收营业税时,藤桥市布行老板黄隆兴不理睬,朱仁安亲自带领征收干部孙其雄和地下党员一起登门拜访,进行耐心教育,使他受到启发,承认了错误,主动缴纳税金700块光洋和一批布匹、纸张等物资。藤桥东溪开糖厂富户李行德,对革命有好感,接到通知后,一个榨季主动交税款70个光洋和10担红糖。开征鱼税,主要对象是庄头、龙海、灶子、大灶四个村庄做地引网的户主。一年征收一次,定死任务,共征收40担咸鱼和代金600至800光洋。计征盐税,对几个合股在林旺和渔村开办盐田的盐商和村盐户,一年收税二三百光洋,对小户只收食盐四五十斤。
  在大旱之年,筹集粮食是有限的,常遇到抗交的阻力,因此必须施展强硬的手段,才能确保筹粮等支前工作顺利开展。田尾村富户徐不宗抗交军公粮80多石(一石100斤),乡支前委员会主任、民兵中队长黎亚吉带领征收助理孙其雄等4人晚上潜入该村,把徐不宗扣回乡府(仲田老村),关押在小屋里,徐受不了苦,就写信叫他老婆来保释。他老婆来后哭哭啼啼求饶,乡政府决定对徐罚粮一倍的处分。第二天他老老实实补交了全部军公粮。惩治徐对社会震撼很大,原来态度恶劣的地主和富户纷纷主动补交了摊派的军公粮,当年晚造征收公军粮800至900石(计9万斤)。
  为了迎接大军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藤桥乡政府积极开展借谷活动。在3个月时间,全乡借谷5万多斤,捐谷6万多斤。乡政府还积极开展打没斗争。洪李村伪保长王石福(我地下联络员),向榆三特区委报告,说国民党军队官兵四五天后,从三亚护送一汽车布匹至藤桥贩卖。特区领导要藤桥乡组织武装人员截击。朱仁安接到通知后,带领8名武装人员和征收员共10人,赶到洪李村前公路两旁伏击,将伪连长击毙,吓跑了其余士兵,缴获黑、白色布料40多匹。据不完全统计,藤桥乡在解放战争期间,打没、击毙击伤、活捉国民党人员十多名,缴获了一大批粮食、布匹、日杂、药品和光洋2000多块,为党政机关供养、支援部队抗战做出了贡献。
  六盘乡从抗日以来,一直是仲田岭革命根据地物资供养的主要来源阵地之一。1946年底,周成崑受命从仲田岭根据地回六盘乡后,积极开展活动。他接到区委关于筹粮支持南区行署的指示后,在短短的时间里征收大米60担和咸鱼等一批物资,因粮食物资数量多,陆路运输用大批人员,目标大,加上从田独到竹络岭一带已被四十六军封锁,经请示上级同意,通过海运,把粮食运送到林旺港尾村,由武装人员和运输队接应。一天下午1时左右,周成崑、李雄、李民三位同志组织了五十吨位船只一艘,随船押运。下午4点钟抵达铁炉港口外,因退潮船进不了港,只好在港外抛锚搁浅,幸好在后海渔民的帮助下,船才开进铁炉港。忽然枪声四起,国民党军海上巡逻队追赶一艘渔船,周成崑急中生出一计,交代船主如敌军追查就说是做大米生意的。尔后,他们三人下船游到南岸准备迎击敌军。当敌军船只离运粮船200多米时,发现一条渔船扬帆向深港逃窜,把敌人引开,敌兵用机枪扫射,渔船才在深港离运粮船400米外停下,敌兵蜂拥而上,发现是做海渔民,就强迫船民把敌兵运往石龟村,运粮船才安然脱险(后才知道是后海交通站长杨秀山有意识安排诱敌之计)。晚上,周成崑等人将大米装上三条小船,摇橹把粮食运到港尾村上岸,武装人员和运粮队50多人已在那里等候,胜利完成了这次任务。
  琼崖边海区党委和边海区行署,还派出四个工作组,和区、乡政府一起宣传发动群众筹粮,动员青年参军上前线,充实部队兵源。在海棠湾地区有付巾的杨文贵当地下交通员、长田蓝召宏、北山董亚简、南头岭周亚发、青田村吉亚和、仲田村周亚核、洪李村符亚蛟、林旺新村黎启文、田尾黄守文、番园村符学权、藤桥新街王永红、风塘村黄德祥、军田村龙鸿光、潘井等80多人。青年参军参战几乎遍及海棠湾每个村庄,群众捐粮参军支前热情非常高涨,为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解放海南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分为建制沿革、自然资源、乡土浩气、赤胆忠魂、民族民俗民娱、乡貌新姿、乡土名士录八编,介绍了三亚海棠湾区域、建制沿革、古迹、商旅、地质与地貌、气候、地产与特产、黎族人民抗日斗争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海棠湾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