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共崖三区委成立,高举武装暴动旗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17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中共崖三区委成立,高举武装暴动旗帜
分类号: D634.3;D632.2
页数: 4
页码: 74-77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中共在藤桥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过程。通过创办平民夜校、组织农民宣传马列主义和三民主义,号召农民积极行动,反帝反封,打倒土豪劣绅,反对剥削压迫,实行男女平等等活动,成功地组织了群众。最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崖县第三区委员会,公开称为“部委”,成为了中共在藤桥地区的领导机构。
关键词: 中共 藤桥 革命活动

内容

1927年继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琼崖当局也在海南岛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琼崖各地党组织,被迫从城镇转移到乡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掀起农民革命运动高潮。
  琼岛南部的崖陵保乐地区,国民党反动势力比较薄弱,是我党开辟新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有利地带。为加强同崖乐地区各级党组织的联系,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斗争,1927年5月上旬,在加积仲恺农校学习的中共党员张开泰、陈保甲、占行诚、王植三(文昌人)四位同志,受党组织的委派,回崖县三区开展革命活动。他们选择了民风淳朴,没有地主豪强的藤桥军田村作为落脚点。张开泰以访友为名,带领陈保甲、占行诚、王植三拜访了军田村小学校长曹必敬和在该校任教的李懋忠(李懋文胞弟)。在交谈中,陈保甲讲述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领导了反帝反封的“二七”、“五卅”等伟大的工人运动和1926年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形势。张开泰接着说:“我们藤桥地区虽然是鱼米之乡,但在三座大山的压榨下,我们的同胞们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把他们组织起来,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地主阶级宣战,才是穷人的出路。”大家一起分析了崖县的社会形势,交换了在海棠湾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组织群众开展对敌斗争的看法。在曹必敬、李懋忠的支持下,他们以该校为据点,成立党小组,选年长的陈保甲为小组长。立稳脚跟后,曹必敬召集村中有信誉的曹必文、郑庭丁、朱运源、王传录,传达张开泰等四人关于创办平民夜校的意图,要求他们解囊相助,并秘密动员群众前来学习。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下,平民夜校很快筹集到资金、粮食和办学物资,解决了实际困难,安定了张开泰、陈保甲、占行诚、王植三同志的生活。张开泰参照仲恺农工学校的办学经验,和大家一起制定了平民夜校的工作方案。他们根据当地人爱好琼剧的特点,从创编和教唱琼剧入手,挑选男女青年组成演唱队,并组织群众听唱,听众越来越多。乘此机会,曹必敬出面发动村民用椰子叶盖起一间可容纳60多人的教室,组织男女青壮年农民进夜校学习文化,灌输革命思想。夜校提倡剪短发、松脚、男女平等的新理念。人民群众的学习兴趣很浓,使得宣传发动工作顺心应手,未雨绸缪。为不断加强党的领导,经张开泰提议,党小组吸收曹必敬、李懋忠为中共党员,成立中共崖三区党支部,书记张开泰,委员陈保甲、占行诚、王植三。为防止暴露目标引起敌人的怀疑,党支部对外公开称为支校。党支部作了分工:张开泰、陈保甲回风塘村小学任教,王植三、占行诚回洪李村小学任教。时值洪李村小学韩校长辞职,王植三当起了校长。他们白天教书,夜晚组织男女青年学唱《国际歌》等革命歌曲。一面进行识字扫盲教学,一面向农民宣传马列主义和三民主义,号召农民积极行动起来,反帝反封,打倒土豪劣绅,反对剥削压迫,实行男女平等。风塘村地主蒙庆贵、蒙燕章跳出来同平民夜校对着干,请来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办起私塾学校教四书五经,强迫青少年入私塾读书。中共党员蒙传良协助张开泰、王植三组织30多名青少年在村里游行抗议,吓跑了老先生,促使宣传发动工作顺利开展。军田村、风塘村、洪李村所创办的夜校都从唱琼剧入手,深受群众喜爱,三个村庄入学人数发展到200多人,革命声势影响到八行各村庄(原林旺公社一带)和青田、仲田、赤田、田湾一带黎族山村。仲田村的谭亚贵、赤田的陈文会、喃头岭的苏运祥都以探亲为名到军田村来探听革命工作情况,受到启发后,主动向军田村小学校长曹必敬提出派员到黎村办夜校。1927年7月中旬,为切实加强对崖县各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中共琼崖特委委派李懋文(藤桥镇岭头坡村人)以党代表的身份和张良栋(原住藤桥乐会人)回崖县开展革命活动。他们回到藤桥市同张开泰等同志联系上,便在军田村祖庙召开党员和先进分子会议,传达中共琼崖特委关于建立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立农民协会、组织武装的指示精神,提议把崖三区党支部改建为中国共产党崖县第三区委员会,公开称为“部委”,李懋文是上级党代表,张良栋当选为区委书记,委员张开泰、陈保甲、占行诚、王植三,秘书曹必敬,李懋忠为少年先锋团负责人。李懋文还传达了他在加积中学时,以工运代表身份,出席参加在广州召开的共产国际赤色职工代表会议精神。他说:“1917年10月,苏联在列宁的领导下,推翻了反动的沙皇统治,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一个工农坐天下的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正在黑暗中彷徨的中国人,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现在,中国的警钟鸣响了,自由的曙光出现了,我们一定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惩治反动土豪劣绅、恶霸地主,建立人民坐天下的新社会。”接着,张良栋介绍了全岛的革命形势,最后强调说:“今后为了保密,委员会对外称‘部委’,同妇委同音。”
  党代表李懋文还根据大家汇报分析说:“群众觉醒了,说明了我们前段工作有成效,显示了广大的汉黎族劳动大众愿意跟党走,打天下的决心。但是,能不能在全区域创办平民夜校,国民党当局对此有什么态度,我们还摸不清,吃不准。贸然全面铺开,遭到不测,就会前功尽弃,招来难于估量的后果。因此,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才能把宣传发动工作稳步向前推进。眼前试探崖县伪政府的态度,是我党委刻不容缓、至关重要的工作。”经过研究,大家同意中共崖三区委派陈保甲、占行诚同志以请愿办平民夜校的名义,到崖城(当年的县城)去试探伪县长陈善(文昌县人,后任为王鸣亚)的态度。保甲、行诚到了县城,递交了“办平民夜校文化学习班”的请愿书后,伪县长陈善接见了他俩,说:“你们的请愿书我看了,很好。倡导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是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我以县政府的名义支持你们。”
  获悉伪县长陈善对办平民学校表示支持的态度后,党代表李懋文同区委全体领导成员进行了认真研究,他说:“我们已借到东风,就要绿化草原”,同时提出“举红旗,办夜校,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组建农会,建立武装,举行起义”的政治主张,大家一致通过。区委做了分工:陈保甲留在风塘村;占行诚、王植三留在洪李村;曹必敬、李懋忠留在军田村;张良栋到龙楼村;张开泰带王文贵到大灶;李懋文带曾在黎族山村做生意的曹必文和郑庭丁到仲田、赤田等山村,公开身份为平民夜校校长。一面办学,一面搞组建工作。于是,宣传发动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组建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在风塘村吸收蒙传良、黎伯盖、陈保卿、陈成铁等人入党,成立风塘村党支部,由蒙传良任支书。在洪李村吸收符大忠等三人入党,成立党支部,由符大忠任支部书记。在军田村吸收王传录、郑行春、郑庭丁、朱运秘、朱运源入党,成立党支部,由曹必敬任支部书记。在仲田、北山吸收谭亚贵、黎亚吉等4人入党,成立党支部,由谭亚贵当支部书记。在赤田、田岸、扁担丘等村,吸收陈文会、苏运祥等5人入党,成立党支部,由陈文会当支部书记。在藤桥市、龙楼村发展梅帝魁、林书明、王文贵等4人入党,成立党支部,由梅帝魁任支部书记。由军田、风塘二个村率先建立农会、妇会、少年先锋团等群众组织,由党支部直接领导。蒙传良当选为洪岸乡农会主席和农军排长。在风塘村主持公审处决反动地主陈某和高某,扩大了革命的影响。1927年10月,宣传发动工作全面铺开,群众的革命情绪高昂,党、群基层组织建设如雨后春笋,形势喜人。至1927年11月中旬,中共崖三区委领导下的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全区建立起17个党支部,20多个村农会,成立崖三区农民协会,主席张开泰、蒙传良。农会几乎遍及每个汉村黎寨,红色区域连成一片,为武装暴动夺取政权,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坚实的组织基础。

知识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分为建制沿革、自然资源、乡土浩气、赤胆忠魂、民族民俗民娱、乡貌新姿、乡土名士录八编,介绍了三亚海棠湾区域、建制沿革、古迹、商旅、地质与地貌、气候、地产与特产、黎族人民抗日斗争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海棠湾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