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13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古迹
分类号: K296.65
页数: 7
页码: 36-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海棠湾古迹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公署、乡镇、津渡、营铺、学宫、书院、桥梁、道路、墟市、店铺、祖山、坛庙、文物、胜迹、吉阳县古县衙旧址考证和藤桥名称的来由、林旺名称的来由。
关键词: 三亚市海棠湾 古迹 古乡镇

内容

海棠湾藤桥镇是三亚市著名的古乡镇,多有往迹湮灭,现择要谒备。
  公署 乡镇
  吉阳县旧址,已废,建于唐、宋时期。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改建为藤桥六行会馆,今改为镇供销社招待所。
  藤桥巡检署,旧址于营头村,久废。建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五月,琼州府宁远县藤桥巡检司添设副检黄旗,以盘查过往行人,缉捕走私和逃军逃囚。清乾隆三年(1738)移三亚通运司驻藤桥改名永宁巡检司,动工建署,后裁。
  藤桥镇旧址,于今海棠湾镇供销社招待所。藤桥镇名称多有更变,但从明朝至清乾隆三年的五百多年间,都叫藤桥市。从唐朝起,它是著名的古墟镇。
  津渡 营铺
  驿(栈)旧址久废。唐贞观二年(628)建太平驿于藤桥东(今市头)。明洪武三年(1370),宁远知县甘义创建驿于藤桥东(今市头),徐子金(本境人)当驿承。清沿用。明隆庆戊辰年,并藤桥巡司兼理。后裁。
  藤桥铺。乾隆年间设,藤桥铺为东路九站之一。光绪十六年(1890),设藤桥铺兵1名,专送官府文移。旧址于藤桥市头,久废。
  藤桥营,旧址今营头村。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小营,万历二年(1574)改建大营。清道光十二年(1832),新改营制,藤桥营汛驻扎右哨把总1员。久废。
  藤桥渡,旧址于今旧市村,久废。建于明朝,清沿用。
  炮台,旧址于藤桥东溪番坡。建于道光十七年(1837),防海匪,现有炮墩,已废。
  阿六田炮台。建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已废。
  学宫 书院
  龙山书院,唐时创办于龙楼村。清光绪十四年(1888),知州唐镜沅以没入海匪李华堂宅,将所没田产变价,得铜钱四百千文,唐知主捐四百千文,并永宁乡绅民捐赞,共得铜钱一千余串,发放生息,为书院膏火。光绪三十四年改为永宁小学堂。民国初,改建为崖县第六高级小学,旧址已废。
  文昌阁,遗址于今藤桥中心卫生院处。于明成化十年(1474)广东按察副使涂棐南巡视,命令各州县择地建立社学,藤桥乡绅子弟李时、林方文、陈乐天、符高才等四人捐资兴建“文昌阁”社学,聘请长老卫修正为教读,明典史吴川(海棠湾人)为训导,主持社学,有学子40人。室形为“U”形,砖木结构四合院。面东,正厅为庙,殿中安置一个身着白长袍,手拿书册的白脸书生,木雕像,寓意学者,供学子祭拜,勉励青少年勤奋读书,效忠国家。室二侧为教堂、宿舍。后典入旧市田洋做膏火。因此,旧市田洋改称“文昌洋”。民国初被拆除,解放后建中心卫生院。
  崖县(三亚市)藤桥中学。抗战时期,侵琼驻藤桥日军令藤桥乡维持会于1941年拆迁第六高级小学。旧址于龙楼村(原龙山书院)。建藤桥小学。1958年扩建为藤桥初级中学,1990年后改为藤桥职业中学。
  桥梁 道路
  藤桥,位于今东桥上游200米处。唐贞观年间,吉阳人用大红藤,从东河两岸的水秧树用藤连结,用网形的藤织为底线,铺垫竹排为藤桥,让东北来的行人进市,由此而得藤桥此名。
  藤桥东桥。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镇长老庞公的带领下,永宁乡绅民,捐资将东河藤桥下100米处改建为木桥。1952年,在原桥上游100米处架设新桥,全长143米,1970年建成通车。
  藤桥西桥。解放前为船渡。1954年建成木桥,1968年改建,全长122.8米,1972年建成通车,现改建。
  藤桥—三亚土路。民国十五年(1926),永宁乡长庞公和符福州发动乡民修土路通三亚。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崖城—藤桥(陵水交界处),全长76公里通车。年底藤桥—保亭道路建成。
  墟市 店铺
  藤桥墟市。旧址早期在旧市村,后迁入新街尾重建开市。旧市村也因此得此名。明朝以前,振州(崖州),只有崖城和藤桥两个贸易镇,直至解放后60年代前,藤桥墟市仍是保亭三弓、三道地区和大毛地区及陵水县英州、田子一带和林旺一带人民的集贸中心。自古繁华。它集政治、教育、军事、经济、商旅于一身,盛名行远,被誉为“小南洋”。
  铺子市。唐贞观六年(632),铺子市旧址于今旧市村河边,只有一字形的几间店面,后迁,旧址已废。
  祖山 坛庙
  藤桥市祖山——龙楼岭,位于镇府西一公里。因龙楼岭貌似状元帽,唐知州授龙楼岭为藤桥市祖山(《崖州志》)。
  藤桥观音庙,早期称观音阁。一间长7.6米,宽4.8米,高8米,砖石结构的单间式,殿供奉观音像。旧址于藤桥镇下市,今藤桥小学处,1957年拆除。
  关帝庙,旧址于合口港东岸边。建于明代,清道光十六年(1836)重修,光绪十二年(1886)补修,供渔民出海时祭拜,现重修。
  海棠神女庙。旧址于藤桥白土田村东。光绪十六年(1890),海棠湾(藤桥)发生地震,二十四年(1898)又流行瘟疫,是年十一月又遭飓风,乡民为保平安,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创建此庙。单间庭院形,有殿台,供奉海棠女神像。1957年拆除,建龙海大队畜牧场。
  外港内港庙,分别由藤桥市头和下市人管理。建于明朝成化年间,久废。
  侯王庙,位于海棠湾镇风塘村边。明崇祯元年(1628)建,后逐渐修补。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重修。为歇山顶,东西风火墙,面阔三间9.12米,进深6.7米,殿内有金色木柱4条,七架抬梁结构。正梁书开:大清光绪岁次己亥年(1899)已朔庚子月丙子时园林市民重建。对联书画保存尚好。
  文物 胜迹
  古奇佛堂,位于蜈支洲岛。清光绪戊戌(1898),道人吴华存率徒在古奇州创建草堂。清庚子(1900)春,崖州知州钟元棣捐廉,在草堂后山创建庵堂,安放祀仓颉字祖及如来佛像。颜曰:“海上涵三观”。清癸卯(1903)夏在暹罗(泰国)华人、华侨资助下,吴华存主事等人在庵堂后山兴建佛堂,取名:“古奇佛堂”。后进正堂设观音殿,供奉金身观世音菩萨像和一对金童玉女像。观音殿两墙壁挂满书画。前进正堂设大雄殿,供奉如来佛、罗汉、仓颉字祖等神像,殿前供奉弥勒佛(均属华侨赠送)。时有持枪僧人轮流看护。吴华存死后,李守贤继吴主持佛堂,将后进正堂改称“功德堂”,挂吴华存画像和陈放道具(现已无存)。古奇佛堂是古崖州的佛文化基地。
  伊斯兰古墓群,遗址于海棠湾境内的藤桥海边番坡岭。一座沉睡千年的伊斯兰古墓群,1975年出土发现墓碑60余座。1994年被列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国家有关部门考证,确为唐末时期阿拉伯伊斯兰商船遇风泛舟而来,散居此地,死后逐年埋葬而成的墓群,活着的人后迁移到番园村等地方,至今约有1500年的历史,是考证海棠湾藤桥古镇人文发展史的依据。
  文物遗址。1957年7月至8月,广东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与中山大学历史系合作普查,在藤桥东河湾处两岸的小山岗上,发现遗址内有较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物。文化遗存以平砂粗陶最多,还有泥质陶、几何印纹陶、水波纹红陶、灰陶片和残石器。说明在中国的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生活在海棠湾这片土地上,为考证海棠湾发展史提供依据。
  藤桥市劝诫客民碑。雍正四年(1726)崖知州程哲看到藤桥墟市繁华,流动人口之多,于是就雕石立碑劝诫子民(藤桥市劝诫客民碑文见后)。
  仲田岭革命烈士纪念碑志。纪念碑位于镇西4公里,仲田岭东侧,三亚市人民政府1993年4月5日立。纪念藤桥武装暴动等英勇牺牲的烈士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先辈。碑高9米,宽2.7米,正面浮雕金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座嵌石长3米,镌“仲田岭革命根据地烈士碑志”。碑后左右建六角顶亭两座。“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正面浮雕金字下是三亚市人民政府致的石版浮雕碑志(碑文见后)。
  “封侯第”,于三亚海棠湾镇龙海村委会番园村符文吏祖居。上祖有任福建莆田县令,清北平指挥使为户侯,六十七祖迁崖。以世袭户侯而筑居,曰“封侯第”。坐北朝南,清代建筑。由正房6米×4.2米,厢房3.6×4.2米,庭院、侧房和门楼组成,顶为硬山式,砖瓦结构。檐壁及室内顶壁,彩绘山水花鸟图。前格青砖砌方形两柱,底以台阶收敛又侧阶起柱,顶端雕饰莲花盛开穿枋,此特征在古崖州民居建筑中罕见。后代世孙符以仁,号刚毅,字寿山,应答题名虎帐,职崖营墩把总,在战海贼中立功,皇清敕授武德骑尉卿,赐永宁乡西一千户为以仁汤沐邑。但因伤病严重,诏书下前已故。葬于该村坝头坡,有碑刻记:武德骑尉卿以仁之墓。
  “四品军工之家”,系藤桥市头。清武监生陈如裕、陈如庆堂兄弟,上祖于福建清帝敕授为“四品军工赏花翎”,世袭。入崖居藤桥市头建造陈氏祠堂,安上“四品军工赏花翎”匾,连日军都下马叩拜。光绪二十八年(1902)二月如裕、如庆征西黎,钦授“八品军工”就补,从九部选用。如裕征西黎时拾一儿抚养,现有后人。
  新千年日出观光台,台址于海棠湾后海渔村,与蜈支洲隔海相望。2000年1月1日新千年的第一天早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台等23家国内外媒体在这里直播“海棠日出”的盛况,使138个国家和地区观众看到了新千年的第一缕迷人的曙光,吹响了三亚海棠湾国家海岸将崛起的嘹亮号角。
  吉阳县古县衙旧址考证和藤桥名称的来由
  据民间流传,在唐初还没有藤桥这个名称,只有一条一字形60米长4米宽的铺子市,称正街。唐贞观二年(628),设置吉阳县,县衙初设在今旧市村。第二年(629),县官发现藤桥东河河面上,有人用河边的大红蔓藤架桥过河进市,于是就把县衙迁到正街中心建县衙,称正街为藤桥市。到宋绍兴六年(1135),复设吉阳县时,县长老发动绅民重新修建县衙。室的八卦称:“骑龙载凤,拜纳金辉”(寓意是龙楼岭为龙,岭头坡村那时叫凤阁村在后,意为凤)。次年终于建成了面向东,面积1666平方米,二层砖木结构的楼台古式二进四合院,前院为拱门,拱门后有露天庭约40平方米,两侧设有守兵厢房各两间,正中为县衙公庭,先后有四支雕龙刻凤和花鸟图纹的大红圆柱支撑,公庭殿台面积为200平方米,三级台阶上殿。两侧各有住房5间,每间200平方米。后院为厨房和露天休闲所,面积600平方米。二楼为木板铺垫,约800平方米,正中为会客厅,两侧各有二套房,每套房面积128平方米,供官员住宿。厅后有观光走廊。衙门入口为二层拱门楼,二楼上为岗哨。一楼由二叶厚木板门关锁。顶盖全为琉璃古式建筑。衙门前修一条长600米、宽4米的石级路面,直通官道,又一土路到铺子市(今旧市村)。此后,均为元、明、清历代王朝做镇、乡衙门。至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由乡老同广东番隅、东莞等六县商人合伙投资修理加固,改名为“六行会馆”,并在左侧隔墙建平房6间和一间长400米、宽8米的货物仓库,有捐款备忘石碑记,立于前厅(废)。民国时期是区、乡办公场所。解放后仍为区、公社使用。1972年被拆除,改建成镇供销社招待所。
  林旺名称的来由
  清光绪(1875)之前,还没有林旺这个名字出现过,人们只知道“八行”(林旺的前身)。
  清光绪年间,铁炉港北岸一村叫湖圯村。有一姓林的人家,于宋嘉定年间(1208—1217)入崖,林氏唐代有人当过琼山通史,世袭,系侯门之家,传至十世林鹤龄。一天傍晚,林鹤龄在铁炉港岸边转悠,一对白鹅立在田间的一块乌石上,引颈朝他连叫八声,他不以为然,继续漫步。当白鹅叫得更欢时,他驻足朝白鹅微微一笑,白鹅腾空飞起,一边盘转一边“旺旺”连叫八声,然后向南飞去。这一来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沉思,他悟出:白鹅叫旺,寓意“林家要兴旺”。时正值朝廷下诏征方物特产,林便将自家备用的八条花梨格木送给州府,进贡朝廷。光绪帝敕授保举林鹤龄为钦恩贡加六品衔,赐州地1000户为林鹤龄汤沐邑,世袭(《崖州志》)。这一来,林家成为崖州永宁乡辖地的千户侯,占地20亩,大兴土木,建起清式建筑,三进四合带花园式庭院,派兵把守(已废)。还请风水先生放卦问吉利。风水先生说:林家宅居铁炉港为龙尾,要让“龙池”积水无量,必须引来龙头之水(指龙楼岭为龙头),改村名为林旺村,林家才能永世昌盛。林鹤龄一时不明其意,便请先生明示。先生受人钱财,不好推辞,便告诉他:林家如能娶得进士村卫氏或东溪李氏闺秀,便是门当户对,福禄盈门。于是,林鹤龄就把湖圯村改称林旺村,并派出媒人为其儿英炳娶媳,一拍即合。迎亲时派去马队和四顶花轿,大办酒席,新娘进村时,从村外铺红地毯直至庭院大厅。此举曾传为佳话。林家是州地六品恩贡,声望很大,渐渐人们就暗淡了“八行”(林旺的前身)这个名字了,林旺成了“八行”的化身传开了。外地人只知道林旺,本地人也渐渐把“八行”、“下堡(本地)”这个名字淡化了。1961年林旺从藤桥公社分列时,就以“林旺”此名挂牌叫“林旺人民公社”。
  据老人回忆,林旺坡原是一片荒凉的干旱坡地,没有大树林。过去认为林旺因树林茂盛而得此名的说法,与史实不符,应以此矫正。

知识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分为建制沿革、自然资源、乡土浩气、赤胆忠魂、民族民俗民娱、乡貌新姿、乡土名士录八编,介绍了三亚海棠湾区域、建制沿革、古迹、商旅、地质与地貌、气候、地产与特产、黎族人民抗日斗争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海棠湾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