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628-1911)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126
颗粒名称: 一、古代(628-1911)
分类号: K296.65
页数: 3
页码: 5-7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棠湾地区悠久的历史背景,从中央政治、行政区划、土著居民等方面详细描述了其历经汉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等多个朝代的演变过程。这1400年间,对于三亚海棠湾区域的形成和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海棠湾 历史 行政区划

内容

海棠湾历史悠久。
  1975年出土的藤桥番坡岭伊斯兰古墓群60余座,经国家考古部门考证,确为唐末时期阿拉伯商务船民遇风泛舟而来,居住于此,至今有1500年的历史。据此推考,阿拉伯商人在停留居住期间,曾经是唐时我吉阳县、藤桥古镇的庶民,后才搬迁。又据1957年考古遗迹发现新石器时代,藤桥东河近海港处两岸的遗物、文物遗存的夹砂粗陶等分析,在中原商周时期,就有人类生活在这里。据《南越小吏》、《广东新语》所说,从生活习惯、居住方式断定,越族就是海南岛黎族的祖先。由此可见,早期生活在这里的黎族也就是三亚海棠湾地区最早的土著居民。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平定南越后,在海南岛设置珠崖、儋耳二郡,珠崖郡下设县五:潭都县(定安一带)、玳瑁县(琼山境)、苟中县(临迈)、紫贝县(文昌)、临振县(崖县),海棠湾属临振县辖地。从此,海南岛正式列入了中国的版图,同封建中央政治发生关系。
  汉代三百年,魏晋至南朝约四百年,共七百年间,珠崖郡的建置屡有变迁,其下属的临振县或立或废,直至隋朝初年,仍有临振县名称。隋开皇十一年(591),冼夫人和抚百越有功,隋文帝赐临振县1500户为冼夫人汤沐邑,并追赠其子冯仆为崖州总管。
  隋大业六年(610),设立临振郡,领县五,其中三亚海棠湾属延德县境。唐武德五年(622),以其地分为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州,其中:崖、儋、振三州在海南岛,从此,开始了唐朝对海南岛的统治。唐贞观元年(627),在崖州设置都督府,督卒崖州、儋州、振州的军事,都督由崖州的刺史兼任。
  唐贞观二年(628),唐中央在三亚海棠湾藤桥墟设置吉阳县。天宝元年(742)改振州为延德郡。到唐末,海南岛共设置五州,二十二县,其中振州辖五县:宁远、延德、吉阳、落屯、临川。①德宗贞元六年(790),唐中央取消崖州都督,升琼州为都督府。
  五代十国时,海南岛归南汉。南汉仍唐制,但振州建制有所减少,只存宁远、吉阳二县。②
  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对南汉在海南岛设置的行政区划略作变动,将唐时振州改为崖州,领县二:宁远、吉阳。
  宋熙宁六年(1073),改崖州为珠崖军,改吉阳县为藤桥镇。③绍兴六年(1136)改吉阳军为崖州,复置宁远、吉阳两县。绍兴十三年(1143)复为吉阳军,领二县:宁远、吉阳。④
  元代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改吉阳县为藤桥镇。明洪武元年(1368)改吉阳军为崖州。藤桥设镇、营、巡检司。清沿明制。乾隆三年(1738)改藤桥镇为永宁乡。乾隆五年(1740)藤桥市设永宁巡检司,派崖州协水陆营千总一员驻扎防守。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永宁乡管辖上中下三堡:
  上堡:藤桥汛、龙楼、竹角园、分界圹、河东、岭头坡、进士、走马园、北水、营头、旧市、海丰、城脚、军田二村(椰子园、军田)。
  中堡:番园、石姆龙、白土田、风塘、角枝、下坝、洪李、田尾、黎灶。
  下堡:龙江、庄头、大灶、灶子、港尾、新村、旧村、三合、沙尾、林旺、顶文。
  当时,三亚海棠湾的黎族山村归椰根峒,隶陵水县领管,峒弓各有总头目。分为:
  上堡十三村:洗身、赤田、河北图、高土、扁担丘、南头岭、田岸、仲田、北山、文针、临杏、湾坡、铁炉峒。
  过山峒十六村:田湾、黎场、岭脚、大免、墓山、过山、扛牛、良学、坡村、保境、大赞村、捞粟坡、明生、打漏、莆彭、南旦等,这些村峒多汉民杂居,属崖州永宁乡境内。清光绪十三年(1887),知州唐镜沅与陵水县界定,粮输崖州,人归陵水。
  从唐朝在三亚海棠湾藤桥墟设置吉阳县起至清末的1400年间,对促使三亚海棠湾区域的形成和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知识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分为建制沿革、自然资源、乡土浩气、赤胆忠魂、民族民俗民娱、乡貌新姿、乡土名士录八编,介绍了三亚海棠湾区域、建制沿革、古迹、商旅、地质与地貌、气候、地产与特产、黎族人民抗日斗争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海棠湾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