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义士 “戊戌”君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鳌山集》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938
颗粒名称: “天涯”义士 “戊戌”君子
其他题名: 林缵统传略
分类号: K825
页数: 5
页码: 084-0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林缵统是海南近代史上参加戊戌变法的唯一杰出人物,也是康、梁党人的中坚分子。他出身于封建书香门第,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他参加过“公车上书”事件,立志变法,随康有为学习,并在京都和康、梁等人一起参与上书都察院和制定“保国会”章程的活动。
关键词: 林缵统 传略 海南

内容

引语
  林缵统“戊戌”史实,久有传闻,盖因清末重修《崖州志》的编撰者慑于清廷淫威而未为之立传,其生平著述又佚不可查,故鲜为人知。阅“戊戌”史籍,海南参与康、梁其事者,唯缵统一人。其人其事,在海南近代史上是占有独特位置的。几年前,笔者发现其史料,多次向史志部门通报,引起高度重视并委托本人见诸文字。蒙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政协、三亚市政协、三亚市档案局、三亚市图书馆、三亚市崖城镇人民政府等大力支持,崖城镇各乡耆老、林氏族人及知事者热心相助,深表谢意。
  林缵统,字承先,号天民,崖州官塘(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拱北村)人,清咸丰二年(1852)正月十八日生,民国十一年(1922)正月二十日卒。考《崖县林氏族谱》(简称《族谱》)及汤志钧先生所著《戊戌变法人物传稿》(简称《传稿》)诸史籍,可以确证,自1893年至1898年,林缵统积极追随康有为、梁启超,投身“戊戌变法”,是康、梁党人的中坚分子,海南唯一参加“戊戌变法”的杰出人物。因此,其史迹是值得书以传世的。
  缵统出身于封建书香门第,祖父祥士是个岁贡,在乡里德高望重,父亲受年也是个监生。他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今乡间尚流传他的许多勤奋读书、才华过人的逸事,还说他能倒背古文。他尤其精读《易经》,玄奥的东西他说起来头头是道。正统的儒家说教,使他对父母十分敬孝,有谁忤逆父母时,他便“引兄率弟环跪谏之”,唯求父母宽心。书香门第也使他过早地走上科举的仕途。十多岁时,他便是个博得知州奖掖的秀才郎。约二十岁,他就参加郡试,名列第一,不久又被“保举”,授“八品顶戴”而“名倾一时”。
  少年功名给这户人家带来了荣光,还增置了田地家产,可是这位初涉社会的林公子在思想上陷入了深深的迷惘和忧虑:清末崖州连年外忧、内乱、飓风、洪水、蝗虫、干旱、地震、瘟疫,哀鸿遍野,生灵涂炭,州官们却仿佛无事一样,安安稳稳过日子,年年呈奏“圣光普照,海陬太平”。就在乡绅富豪为他的科考祝捷而摆设的宴席上,他直问州官:“读书是为了做官还是为了做事?做官是为了升官还是为了理政?”同时表明心志:“如果读书只是为了做官,而做官也只是为了升官,我便不去读书,将来也不去做官好了。”父母察其语异,恐缵统“误入歧途”,便督促他北上科考,以期平步青云。然而,缵统这时已经决定走一条有违于父母切望的道路了。
  光绪元年(1875),工部右侍郎汪鸣銮督学广东,缵统不顾家人的阻挠,凛然上《崖州利弊书》,提出兴利除弊,改良吏治。这是一件要坐班房的事,年轻人血气方刚,干出这等事,族人忧心如焚,他却心安理得,书楹联自勉,曰:“国有宁日当学包拯诛奸宄,民得安时应仿海瑞正纪纲。”幸好,汪鸣銮是个有心革政的官,不加罪,反彰励,与他煮酒论政,视之为同路人。于是,缵统便勇气倍增。州牧加征民间钱粮,缵统三诉于督抚,使其减复如初。缵统的行为利民损官,官说他“疯”了,呼之为“疯缵统”。缵统是有点“离经叛道”了。
  光绪十九年(1893),年方四十的林缵统因学业优异,被送到广东高级学府——广州“广雅书院”读书。当时,清廷夕阳西下,列强觊觎,正处于“虎豹狰狞守九关,帝阁沉沉叫不得”(康有为诗)的形势。缵统无心向学,有志求知,可是粤海茫茫,到哪里去求知呢?听说有个誉满岭南的大家康有为正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和卫道边“邝氏祠”讲学,学生皆是出类拔萃的才子,连名人梁启超也在其门下,自称“生平知有学自兹始”,便登门聆听。康有为讲儒学、经学、理学、史学、西学,纵横捭阖,驰八极而戏九空,诸生莫不钦服。缵统本是个自负之人,始觉五内皆空,昔日之所学不过沧海一粟。林长康六岁,文人习气,长不师幼,他却顾不得这些缛礼,虚心受业于康门。他结识了梁启超、麦孟华、陈千秋等人,成为康有为的高足弟子、得意门生。在康门,缵统受康、梁“变法兴国”思想熏陶。其间,康有为初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常与缵统等弟子论《春秋》“三世之义”,《易经》“阴阳之变”,对缵统才学颇为赏识。受业二年,缵统大为长进,决定追随康有为“变法”,每传家书,必述及此事。
  光绪二十年(1894),缵统乡试中举,二十一年(1895)春,缵统随康、梁等人入京会试,适中日甲午战争结束,《马关条约》签订,激起朝野义愤。由康、梁领导的包括康门弟子为骨干的全国各省应试举人一千三百余人在北京“松筠庵”集会,联名上书清廷,阻止《马关条约》的签订,请求“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公车上书”事件。缵统及康门弟子为发动外省举人上书奔走呼号,充当主要角色,自己也在上皇帝书上签上了大名。军机大臣孙毓汶秉西太后意旨,利诱威胁上书人,各省举人陆续“取回知单(撤除名册)”,削存六百余人。琼、崖、儋、万海南同乡有与缵统友善者,劝其以前途为重,尽快“取回知单”,无事无非好归乡。缵统说:“康南海通古今之变,万国之理,我本万里天涯一介微儒,得遇良师乃如云开见月,三生之幸也,读书人当勇赴国难,吾意不移,虽九死而不悔矣!”有为闻之,知其语甚剀切,赞曰:“南荒斯人,真义士也!”上书次日发榜,有为中式进士,授官工部主事,未到署,其弟子不第者,朝廷或授以官职,他们大都没有到任。缵统是“拣选知县委用教谕”而不受的,表现了他的气节。“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上清帝第三、第四书,缵统助他做些内务,五月中旬(闰)以家事告急南归。
  缵统参与康、梁上书一事,风闻于琼。且光绪帝又赞成“变法”,因此,自府至州,缵统路过处,官员皆出迎迓,提壶执辔。崖州更是全城出动,于城外十里举行隆重礼仪。缵统家的庭院中早已竖起高高的举人“旗杆”,门楼上“贤书第”三字重彩新涂,五日一小宴,十日一大宴,累月不绝。缵统继续鼓吹“变法”,使之深入人心。初,人闻“变法”以为神奇,渐知“变法”能“富国强兵”,于是,众望孚于一身,官讼民冤皆诉于缵统,得一一厘清。琼州逢水旱风灾,缵统具民情禀报督抚,给灾民发放钱银一万五千,不足,又奔走各郡,向善堂、巨富、殷户捐集钱银三万九千六百。时人有谚:“缵统,缵统,缵万民为天之统;大捧,小捧,不如捧个疯缵统。”缵统由是自号“天民”。
  光绪二十三年(1897)六月,康有为自桂返粵讲学,缵统兼程赴穗,再次随康入京,参与康有为在北京南海馆创办“粤学会”和“经济学会”。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又参与康有为、梁启超、麦孟华发动的百余应试举人上书都察院(小公车)事件。四月,缵统加入“戊戌变法”的中坚组织——由康梁党人组成的“保国会”,先后在北京“粤东馆”和“崧云草堂”参加“保国会”召开的第一、二次大会,共拟“保国会”章程和商讨变法大计。四月二十三日,光绪皇帝颁“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百日维新”开始。康有为连上了几十道奏折,条陈变法之策。缵统被“保国会”推举为负责“条陈时事奏缮具”的“领衔”人,成为协助康、梁理事的得力助手。八月,谭嗣同等“六君子”遇难,慈禧通令缉捕党人。康、梁出走日本,缵统遁返海南。之后,潜心著述,也曾力事一些社会活动,与故人仍有鸿雁之交,不表。家居三十二年,因事离家,卒于万宁,年七十,归葬。子作霖,先父而殁;妇黄氏,助夫有义。
  原载于海南黎族苗族自治政协1986年《文史资料》第一辑、《海南日报》1986年4月27日《椰风》副刊。

知识出处

鳌山集

《鳌山集》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社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部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文学、文史及学术作品合集。文学作品有小说、散文、诗歌(新诗和旧体诗词),文史及学术作品有随笔、答问、论著等,形式多样。作品内容涉及社会多个层面,时间跨越古代、现代和当代。作品基调积极、健康。

阅读

相关人物

林缵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海南省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