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铨与张伯麟崖州怨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进古崖州》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833
颗粒名称: 胡铨与张伯麟崖州怨月
分类号: I207.22
页数: 2
页码: 270-27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宋代爱国将领胡铨常与太学生张伯麟相互往来,在吉阳军时题词《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的一首词《醉落魄》。词中通过描绘胡铨与张伯麟在天涯望月,饮酒解愁的情景,表达了反感投降奸臣,报国复国的爱国豪情。
关键词: 胡铨 张伯麟 崖州

内容

胡铨在贬居吉阳军期间,写过不少壮怀激烈的爱国词篇,其中一首《醉落魄》词,鲜见有载,故特以介绍。该词题为《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诉说了胡铨与张伯麟在吉阳军望月对饮时的忧愤。
  庆符,是指南宋爱国志士、太学生张伯麟。庆符是张伯麟的字。当时,秦桧把持朝政,向金国屈膝“求和”,陷害忠良,在临安过起了“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苟安生活。对此,张伯麟愤而在壁上题云:“夫差,尔忘越王之杀尔父乎?”。奏桧闻之,捕伯麟下狱,并将他杖打得体无完肤后流放吉阳军。
  胡铨是“中兴名将”,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在和议即将签订之际,他冒死上奏请斩王伦、秦桧、孙近三个奸臣之头以谢天下,并申明:“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辞意激切,声振中外。当时金国“募其书千金,三日得之,君臣夺气”。胡铨因此遭到秦桧的陷害,于绍兴十二年(1142年)除名新州编管,十八年(1148年)移吉阳军。
  张伯麟与胡铨都是因为申张爱国正义,反对投降先后被流放吉阳军的。一个是朝廷名将,一个是太学生,两人在吉阳军时相遇,成了患难之交和天涯知音,常互往来,以酒消愁,赋诗言志,《醉落魂》即是胡铨和答张伯麟词作之一。词中写道:
  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幽怀己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盌。
  这首词作于宋高宗辛未年,即高宗二十一年(1151年)。这一年,胡铨49岁,已被逐出京城,羁留南方13年,故说:“百年强半”,“犹在天南畔”。全词状写了胡铨与张伯麟在天涯望月,借酒消愁的幽怀狂态。
  秋高气爽,天涯圆月,把酒观菊,临轩赏月,这本是很惬意的时节。虽是良辰美景,但胡铨与张伯麟却被贬谪在天涯海角,只能望月伤怀。想到奸贼当道,金瓯残缺,山河破碎,而又不能逞报国之志时,更愁恨满腔,于是,便把怨恨发泄到了那天上的圆月,责之不应“故向愁人满”。虽写怨月幽怀,实则渲泄爱国志士不能锄奸复国的愤慨。
  词的下片转而状写两人借纵酒浩歌解愁的情态:“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伴”,指的是与自己一样不畏奸权,志同道合的张伯麟。沦落天涯,知己知音,两人无拘无束,纵饮高歌,几乎到了颠狂的程度。词中“羽觞”,指的是状如雀鸟的酒器。“箕踞”,形容两足前伸,以手据膝,如箕状,是古时为傲慢不敬之容。此时,他们顾不上什么仪尊了,席地而坐,并把头巾推向后脑露出前额。这种放浪形骸的颠狂之态,仍不能渲泄尽幽怀积愤,“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盌”。借酒消愁愁更愁。两人便又以茶对饮,希望能从卢仝的茶妙中排谴掉心中的积郁和块垒。“卢仝盌”之“盌”,即喝茶用之碗。典出唐代诗人卢仝的茶论。卢仝号玉川子,善诗,亦善饮茶。曾赋诗盛赞茶之妙用:“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词中用此典,反衬了报国忧愤是酒茶所不能破解的。
  诗人正是通过怨月酒茶浩歌,曲折传达,由隐而显,淋漓痛快地表达了贬不夺志、不屈不挠的爱国豪情。

知识出处

走进古崖州

《走进古崖州》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以西汉至清末两千多年中国历史为背景,叙述了历代与三亚历史相关的皇帝、宰相、名臣、贬官'名宦、名人、名贤等近百名历史人物及中国事典,兼及三亚历史沿革、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风物等,为读者打开了尘封的三亚历史记亿,重视了三亚历史天空。全书以人物为专题,分类记叙,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突出人文特色,是一部认识三亚的地方历史人文读本,颇具收藏价值。

阅读

相关地名

崖州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