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追贬崖州的北宋宰相司马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进古崖州》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760
颗粒名称: 死后追贬崖州的北宋宰相司马光
分类号: K820.866.3
页数: 2
页码: 86-8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司马光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伟大史学家,他被视为“社稷之臣”,历任多个高级官职。他主张以儒家的人才、礼治、仁政、信义作为治国根本,推动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历经十五年,编纂了《资治通鉴》巨著。在宋朝内部的党争僵局中,蔡京操纵宋徽宗追贬司马光为崖州司户参军,夺取了司马光的所有封号,并将司马光墓碑和神道碑推倒。封建时代,司马光被尊为孔门的第三个圣人,在孔庙享配,至今仍为儒学教化的典范。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成为我国又一部不朽的历史巨著,他具有崇高的儒家道德精神和耐受历史变革的伟大胆略。
关键词: 崖州 历史人物 司马光

内容

在宋代,有一位死后仍被追贬为崖州司户参军的人,他就是《资治通鉴》作者、宋代著名的政治家、伟大史学家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西夏县涑水人。出身世宦之家,自幼嗜学,从小聪明急智,“司马光砸缸救朋友”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千古佳话。
  司马光19岁参加科举考试,名列前茅,20岁中进士甲科,先后为宋朝的四个皇帝服务,历任谏议大夫、翰林学士、御史中丞、资政殿学士、尚书左仆射等,被称为“社稷之臣”,史称“司马相公”。
  司马光是传统的儒家代表,主张以儒家的人才、礼治、仁政、信义作为安邦治国的根本。在佐政期间,因与主持变法的宰相王安石在治国主张上有分歧,便自请出任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呕心沥血十五年,从事《资治通鉴》巨著的编撰。
  宋哲宗(赵煦)继位后,高太后垂帘听政,王安石被罢相,重新起用司马光任尚书左仆射(正宰相)。司马光上任后,主持废除了王安石在元丰年间推行的新法,史称“元祐更化”。
  元祐元年(1086年),司马光逝世,终年68岁。太皇太后闻讯后与哲宗亲去吊唁,追赠司马光为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赐碑“忠清粹德”。宋哲宗还让苏东坡撰写神道碑文,洋洋几千言尽褒扬赞美之辞。
  王安石和司马光先后去世后,元丰、元祐两党交替执政,党争持续,并进而由两个派别的“道义”之争,演变为残酷的权力斗争。宋徽宗赵佶称帝后,任蔡京为宰相。蔡京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奸相,他一上台便大肆打击和排斥异己,凡是反对他的,不论是反对变法或是赞成变法,都一律称为“奸党”,打击报复无所不用其极。
  宋绍圣年间,在蔡京的操纵下,先是御史周秩奏议司马光“诬谤先帝,尽废其法”。而后三省又进谏:“司马光、吕公著诋毁先帝,变更法度,罪恶至深,及当时同恶相济、首尾附会之人,偶缘身死,不及明正典刑,而亡没之后,尚且优以恩数及其子孙亲属,与见存者罪罚未称,轻重不伦。至于告老之人,虽已谢事,亦宜少示惩沮”。蔡京还提请出要对司马光“发冢斫棺。”皇帝不从“发冢斫棺”之议,便下诏追贬吕公著为武建军节度副使,追贬司马光为清远军节度副使。
  蔡京还操纵宋徽宗在端礼门前立一块“党人碑”,将司马光、苏东坡父子等一百二十人称作“元祐奸党”,凡死了的削去官职,活着的一律降职流放。不久,又再追贬吕公著为昌化军司户参军,追贬司马光为崖州司户参军。就这样,朝廷不仅夺去了司马光的所有封号,还将司马光墓前的墓碑和神道碑统统推倒。
  司马光一生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享有威望。在朝野的压力下,蔡京后来才不得不改变主意,将司马光排出“奸党”之外。
  司马光为宋朝廷竭尽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不因追贬而沾污。他编撰的《资治通鉴》,已成为继《史记》之后我国又一部不朽的历史巨著。在封建时代,司马光被尊为孔门的第三个圣人,位列孔子、孟子之下,在孔庙享配,至今仍为儒学教化的典范。
  司马光生前不会料到死后还会追贬。崖州有幸,曾迎来了司马光的英魂,也许因此,古崖州的人文之脉,才更具幽光灵气。

知识出处

走进古崖州

《走进古崖州》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以西汉至清末两千多年中国历史为背景,叙述了历代与三亚历史相关的皇帝、宰相、名臣、贬官'名宦、名人、名贤等近百名历史人物及中国事典,兼及三亚历史沿革、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风物等,为读者打开了尘封的三亚历史记亿,重视了三亚历史天空。全书以人物为专题,分类记叙,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突出人文特色,是一部认识三亚的地方历史人文读本,颇具收藏价值。

阅读

相关人物

司马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州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