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振州刺史遭追杀的唐代宰相韩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进古崖州》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751
颗粒名称: 贬振州刺史遭追杀的唐代宰相韩瑗
分类号: K820.866.3
页数: 2
页码: 64-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韩瑗是唐高宗朝宰相,韩瑗(606—659),以兵部侍郎袭父颖川公,永徽三年(652)拜相,又改任侍中兼太子宾客,韩瑗与右仆射褚遂良等朝廷高级官员极力反对“涕泣诤谏,触怒了武则天和高宗,韩瑗称褚遂良是社稷之臣,便极力申辩并奏请高宗矫正,他在皇殿上面对高宗慷慨谏言道:朝廷贬谪贤良之士“皆因为疏贤良忠谏之臣所致,认为韩瑗说此番话就是影射她,韩瑗仍多次进谏,于是忧愤上表请归故里,便不惜手段打击报复那些反对她立后的贤良忠臣,武则天又授意捏造韩瑗与褚遂良欲谋反的罪名。
关键词: 崖州 历史人物 韩瑗

内容

韩瑗是唐高宗朝宰相,贬任振州刺史,《崖州志》志唐代名宦。
  韩瑗(606—659),字伯玉,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人。少有节操,博学多才,是唐代开国功臣。贞观中,以兵部侍郎袭父颖川公。永徽三年(652)拜相,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后加银青光禄大夫,又改任侍中兼太子宾客。
  韩瑗风度卓识,刚正不阿,敢于仗义直谏,以公正之名誉称于世。高宗李治欲“废王皇后,立武后(武则天)”时,韩瑗与右仆射褚遂良等朝廷高级官员极力反对。褚遂良“涕泣诤谏”,触怒了武则天和高宗,被贬广西桂林。
  韩瑗称褚遂良是社稷之臣,贬谪不公,便极力申辩并奏请高宗矫正,以雪冤屈。他在皇殿上面对高宗慷慨谏言道:“朝廷贬谪贤良之士,向为政风败坏之征兆”。接着引证历史实例,说明国家之衰亡,政治之腐败,皆因为疏贤良忠谏之臣所致,一针见血指出:“要使忠良之臣能在其位,问题是皇帝需用奴才,还是需用人才。如今臣深惧小人之势长,君子之道消矣!”。最后,他还引用《诗经》中“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之典作了忠告。当时,武后正在帘后窃听,认为韩瑗说此番话就是影射她,恨得咬牙切齿。此后,韩瑗仍多次进谏,但高宗始终不纳,于是忧愤上表请归故里,高宗也不允许。
  武则天册封皇后后,便不惜手段打击报复那些反对她立后的贤良忠臣。在她的授意下,褚遂良被再贬到爱州(今越南河内),一年后病卒于贬所。
  显庆二年(657年),武则天又授意捏造韩瑗与褚遂良欲谋反的罪名,将韩瑗贬为振州(今三亚市)刺史。韩瑗到振州后病逝。终年54。
  韩瑗被贬到振州后,武则天还不甘罢,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于是,又授意奸臣许敬宗与宰相李义府继续诬告韩瑗。在武则天的一手操纵下,高宗不得不派遣特使赴振州处斩韩瑗。
  特使从京都长安千里迢迢赶到振州时,韩瑗已刚病故。特使不相信,硬是挖棺验尸方罢。确信韩瑷死后,高宗仍追削其官爵,籍没家产,将其子孙谪广州为官奴。
  武则天逝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朝廷方下诏为韩瑗平反昭雪,诏复官爵。
  韩瑗是唐代第一位到振州任职的朝廷宰相。他在振州一年多,传播文明,启迪教化,留下了宰相风范。崖州士民极其同情韩瑗的遭遇,历代奉祀名宦祠。

知识出处

走进古崖州

《走进古崖州》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以西汉至清末两千多年中国历史为背景,叙述了历代与三亚历史相关的皇帝、宰相、名臣、贬官'名宦、名人、名贤等近百名历史人物及中国事典,兼及三亚历史沿革、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风物等,为读者打开了尘封的三亚历史记亿,重视了三亚历史天空。全书以人物为专题,分类记叙,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突出人文特色,是一部认识三亚的地方历史人文读本,颇具收藏价值。

阅读

相关人物

韩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