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斩秦桧赴贬吉阳军的爱国名臣胡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进古崖州》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747
颗粒名称: 请斩秦桧赴贬吉阳军的爱国名臣胡铨
分类号: K820.866.3
页数: 4
页码: 51-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请斩秦桧赴贬吉阳军的爱国名臣胡铨生平记事,包括请斩秦桧、播爱吉阳、天涯情缘情况。
关键词: 崖州 历史人物 胡铨

内容

请斩秦桧
  胡铨(1102—1180),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进士,授抚州军事判官,转承直郎。绍兴五年(1135年),兵部尚书吕祉举荐,升枢密院编修官,主管军事机密、边防等军机要务。胡铨忠君爱国,恤念民艰,极力推行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在国难当头,敢于与秦桧为首的投降派作殊死斗争,成为了南宋反对和议、力主抗战的杰出代表。
  绍兴八年(1138年),在宋金和议垂成之际,胡铨挺身而出,反对投降,置生死度外,给高宗皇帝上了一篇言辞激烈的奏书,直言请将奸臣秦桧、王伦、孙近三人斩首悬街示众,以激励天下民心,并表示:“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尔,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
  胡铨的上书,朝野称快。而秦桧之党切齿痛恨,便以“狂妄凶悖,鼓众劫持”的罪名对胡铨进行迫害,将胡铨一贬再贬。先下诏除名,贬昭州,由于朝臣营救,改监广州盐仓;后被劾,贬新州(今广东新兴)。绍兴十八年(1148年),因作《好事近》一词,被秦桧死党张棣诬告,又以“与客唱酬,谤讪怨望”之罪,再移谪吉阳军(今三亚市)编管。
  胡铨在吉阳军寓居八年,直至秦桧死后,才得徙移衡州。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孝宗即位后亲自宴请他说:卿流落海岛二十余年,未葬身鱼腹,是天地祖宗留卿辅朕也。后被重用为兵部侍郎、资政殿学士等。他始终与朝廷政见分歧,最后去职归庐陵,从事著述。淳熙七年(1180年)卒,年79,谥忠简。康熙十一年,奉祀崖州“五贤祠”。
  胡铨虽遭贬谪,但伟名播天下,上至朝中大臣,下至武夫汗卒,以及边远之人,莫不津津乐道胡铨的奏书。他的奏书被朝臣陈师古刊印流行后,金国出重金求购,始知宋廷有中坚砥柱,不可轻视。
  胡铨贬谪流离,半生岭海,但好学不倦,激情满腔。“既至珠崖,著书怡然。”他一生著述的文章和词作,内容丰富,驰聘古今,慷慨激昂,代表作《戊午上高宗封事》,是一篇声讨投降派的正义檄文,已成千古名诵。他在吉阳军所作的诗词多激愤之语,笔墨酣畅,意气豪迈。今有《管训诸经》及《澹庵文集》、《澹庵词》传世。
  胡铨一生忠诚、正直、忠君、爱国,直到弥留之际还口授遗表,悖悖期望孝宗皇帝,要“舍己为人,安民和众”,要牢记家仇国恨,收复失地。胡铨身上体现了为国家和民族利益冒死抗争的崇高民族气节,鲁迅曾将他赞扬是中国历史上敢于“拼命硬干的人”和“为民请命的人”。胡铨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其执著追求真理、至死不渝的精神,已成为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
  播爱吉阳
  《资治通鉴》记载了胡铨再贬吉阳军时的情形:
  秦桧为斩除力主抗金和反对朝廷议和的主帅,在自己的府第一德格天阁的壁上写下了赵鼎、李光、胡铨三人的姓名,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当时,赵鼎和李光都已贬到了海南岛上,唯胡铨贬在广东新州。为此,秦桧党人广东经略使王铁问右承议郎、知新州张棣:“胡铨何故未过海?”因为胡铨在新州所作的一首词中有“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之句,张棣便奏胡铨“不自省循,怨望朝廷,鼓唱前说,殊无忌惮”。于是,秦桧便以这为借口,将胡铨由新州移送吉阳军编管。
  胡铨赴吉阳军时慷慨从容,“健步赴贬,人皆怜之”。当时,秦桧暗中派一押使,想在半途中杀害胡铨,到雷州时被太守王趯觉察,于是仗义将秦桧派来的押使拘捕,换上另一使臣将胡铨安全护送过海。胡铨在吉阳军“无薪粲百物”,也是王趯“辄津置之”。秦桧知情后,以接济胡铨治罪,杀死了赵趯。
  胡铨在赵鼎逝后次年抵吉阳军,为追随忠烈,他同样寓居裴闻义宅。虽然“身陷九渊,处境险恶”,但依然表现出爱国爱民的高风亮节。他在吉阳军八年间,留下正气之歌、美德卓行,受到历代崖州士民的颂扬。
  传播中原文化。在吉阳军,胡铨每日以训传经书为乐事,热心为吉阳军士民讲解《易》、《春秋》、《周礼》等儒家经典,传播文明礼仪和中原文化。他还亲自缘化筹资,在开元寺内修建了一座钟楼,弘扬了佛教文化。
  开创黎族教育。胡铨在吉阳军传经办学,有教无类,消除了民族歧视。当地“黎酋闻之,遣子入学”,学习汉民族文化礼俗。胡铨因之成为了三亚历史上首倡民族教育的先驱。
  维护民族团结。胡铨在吉阳军爱国爱民,引导民族团结。他广泛与吉阳军的社会名流、士民及黎族酋长交谊,主持在城西南二里水畔上建亭一座,取杜甫诗“洗净甲兵长不用”之义,题匾:“洗兵亭”,并赋《洗兵亭》诗一首镌其内,期望黎汉民族,化干戈为玉帛,和睦交融,过上“玉垒尘清闲擂鼓,玳筵人好细流觞”的和平生活。
  营建浏览胜景。胡铨热爱吉阳山水,在城西南“洗兵亭”东茂林修竹处,营建一浏览胜景,取“六逸七贤”之典故,命名为“逸贤峒”,并题联曰:“溪边六逸李太白,林下七贤山巨源”。“逸贤峒”成为了当时黎汉民族游赏之地,也成为胡铨讲学、与贤士唱酬之所。
  壮扬吉阳正气。胡铨为其及赵鼎寓居的裴闻义宅题写匾额“盛德堂”,并撰联及作诗咏赋,为崖州增添了“盛德堂”人文胜迹。胡铨在吉阳军还创作了爱国正气诗词佳篇,为崖州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文化。
  天涯情缘
  胡铨在吉阳军与一位名叫黎倩的民女结下了患难情缘。获赦后,九死一生的胡铨携黎倩从吉阳军返回中原。
  一次,胡铨饮于湘潭胡氏园,微醺中题诗壁上曰:“君恩许归此一醉,旁有梨颊生微涡。”所谓“梨颊生微涡”者,即指吉阳军民女黎倩。
  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会讲于岳麓书院,归途中宿湘潭胡氏园,见到了胡铨的题壁诗,认为胡铨是一位朝廷大臣,对民间女子钟情并携归京师,是“人欲险恶”,并提出了批评。但他从胡铨的题诗中,看出了胡铨对黎倩的一往情深,便在诗中写道:“十年湖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
  胡铨因迷恋吉阳女黎倩,受到了当朝一些理学者尖锐抗议。但重情主义者袁枚则认为,胡铨是真性情之人,为国家他不畏诛、不畏贬,为黎倩他不畏人訾议,值得钦佩和同情。
  乾隆年间编篡《四库全书》时,有人对胡铨为黎倩题咏之作,由学术批评进而非议他的品行。乾隆皇帝亲览胡铨此诗后即为之感动,最后编《四库全书》的馆臣作出了官方的评价:“铨孤忠劲节,照映千秋,乃以偶遇歌筵,不能作陈烈逾墙之遁,遂坐以自娱平生,其操之为己蹙矣。平心而论,是固不足以为铨病也。”《四库全书》不主张以“陈烈逾墙之遁”作为道德标准,从而肯定了胡铨对黎倩之恋是富于人情的。
  胡铨与黎倩之恋及由此遭致的是是非非,也是胡铨情结天涯的一段佳话。

知识出处

走进古崖州

《走进古崖州》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以西汉至清末两千多年中国历史为背景,叙述了历代与三亚历史相关的皇帝、宰相、名臣、贬官'名宦、名人、名贤等近百名历史人物及中国事典,兼及三亚历史沿革、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风物等,为读者打开了尘封的三亚历史记亿,重视了三亚历史天空。全书以人物为专题,分类记叙,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突出人文特色,是一部认识三亚的地方历史人文读本,颇具收藏价值。

阅读

相关人物

胡铨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