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在海南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族文化溯源》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731
颗粒名称: 民族风情在海南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类号: F592.766
页数: 7
页码: 179-1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海南岛的少数民族风情资源丰富多彩,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历史传统和丰富文明遗产。要挖掘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强化旅游服务设施、设置风景区和人文景观资源相结合的旅游点、建立传说和文字解说等宣传项目,组织节日活动,建立民族游乐宫等。
关键词: 黎族 旅游业 发展情况

内容

海南岛是中国七个重点旅游地区之一。这里不仅有迷人的热带森林、珍奇动物,美丽的海滨风光,而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民族多,民俗丰富,特别是岛上的黎族,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以黎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的衣食、建筑、节日、文学、宗教等等独特的风情,恰恰又是旅游者们最想了解和观赏的。这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往往令游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一)
  当代科技的发展大大缩小了人类社会的空间距离,东西方文化交流也相应地加快了,而每个民族都想在相关的历史框架之内。结合别国、别民族的经验,走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在这样的文化总体背景下,各个民族那特有的风俗习惯则构成了各自的文化模式的具体细节,而不同民族的风情礼节又是国内外旅游者们所希望跟踪,窥探的。因为现代旅游,除了调节生活,接触大自然和锻炼身体外,人们越加注意在旅游历程中所出现的精神文化,这中间自然也包括各民族的生活特点,文化风俗特点,乃至心理素质上的特点,对此,旅游者的兴趣,往往不亚对山川大海自然风光的兴趣。他们追求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异点;寻找彼此的“文化距离”,已经成为一种新知识与乐趣。同时,他们也便于在新了解的文化中认识自我。泰国、新加坡每年吸引的国际游客达300万人次;菲律宾、印度也达100万人次左右,这些国家都把民族风情作为吸引国际游客的重要手段,他们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基于当代旅游者的这一特殊的旅游动机,而刻意为之的。而海南岛以黎族为主的好几个民族,他们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无论从服饰、建筑、民俗民情,还是形成他们生活的优美环境,都无不有独特浓艳的特色,这些在现代文化旅游热日趋高涨的情况下,其风情资源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另外,对科学旅游与科学考察来说,黎族风情也是价值很高的景观资源。海南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的重要窗口,随着对外开放、随着现代人文科学的发展,民族医药、民族社会学、民族人口学、民族心理学、民族宗教学等不少新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兴起,科学旅游考察者们,对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形成、现状、发展,产生浓厚的兴趣。少数民族地区将会提供他们从事科学考察和科学旅游的丰富资料。因此,海南民族风情必然也会成为国内外旅游者追寻的目标,挖掘的文化精神财宝。其地位和经济价值是非常可观的,它必将为发展海南旅游业增添新艳。
  (二)
  海南的少数民族风情是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俗风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留下了丰富文明遗产。以黎族为例:
  黎族村寨与船形茅屋。黎寨一般都座落在小溪围绕,高山环抱的地方。寨里种植有高大的凤尾竹,高耸的椰子树,婀娜的槟榔树,叶形宽大的香蕉、木瓜树等等,山青水秀,景色幽美。特别是当你漫步在昌化江畔,踩着江边那细沙环视江边村寨里那绿色的屏障,那飘佛如轻纱的薄雾,那山花烂漫、人欢鱼跃的情景,都会使你深深地感动,无论站在那一个角度你都能拍摄到一幅令人百看不厌的风景照。
  江边的村寨,一般都有三、四十户,富有特色的船形建筑,会勾起旅游者对黎胞祖先的追忆,对未来生活的遐想。走进寨里,可以看到图腾崇拜的印迹,见到黎民那剽悍、尚武的性格。那被本地黎族叫“隆咩”或“隆旁”的“干栏”式船形屋,造形奇特,其建屋器材完全取之于黎山木、藤竹材,原属我国古代南部及西南部百越民族居住的“干栏”式住屋的遗迹,是黎族现存最古老的,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住宅形式。
  石且与寨前土地小庙。黎族先民崇拜原始祖宗,有的村寨的前面,还可以看到又矮又小的“门”形小庙,庙里城安放“石且”。每年七月十四日和春节前后,均有村民烧香祭礼,以求氏族人丁兴旺,消除灾难,保佑健康。石且崇拜属于原始文化的范畴,它是父系氏族一种力的标记。
  黎族的节日、服饰与音乐艺术。黎族的“三月三”节,十月的祭牛节,其场面气氛不亚于云南傣族的泼水节。黎族的服饰,各个支系均有自己的特点,服饰上的图案新颖,色彩鲜艳,格律考究,风格别致;黎族的民间艺术,绝妙奇特,民间音乐有《眯亲调》、《千家调》、《呼嘿调》等,有的深情优美,有的高亢粗犷;有的乐器轻巧激越,有的乐器古朴动听。“叶箫”、“叮咚琴”、“口弓”、“鼻箫”、“唎咧”等乐器都是引人注目的。此外,黎族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舞蹈,有《祭神舞》、《跳鬼舞》、《平安舞》、《敬祖舞》、《舂米舞》、《打柴舞》、《钱铃双刀舞》等。这些民族生活气息十分浓厚的舞蹈,正是这个民族生产劳动精神文化,以及他们对图腾的崇拜,与对未来追求的缩影。散发出浓厚的民族泥土气息。
  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黎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有“火枪射击赛”、“摔跤赛”、“爬竿过树赛”、“弩箭打猎和射鱼赛”、“跳竹竿赛”、“舞钱铃双刀”、“串藤圈”、“打狗归坡”等等。
  此外,黎族的工艺美术,如黎族男子常用的刀篓,挑水竹筒,纺织工具等边沿刻划的化纹、制做精致的女发簪,还有他们珍藏的青蛙锣等等,这对于好奇心和猎奇心的旅游者来说,都是他们领略、欣赏、考察、研究的珍品。
  (三)
  如何挖掘利用民族风情资源,使之更好地为海南旅游业服务呢?
  首先,要强化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各类旅游服务设施,开展“民族旅游村”,开放条件较好的黎族村落接待游客居住。要求和鼓励五指山区的旅馆、宾馆、饭店、游乐场所的服务人员穿戴少数民族服装,在室里布置中尽可能展现民族文化艺术特色,使游客处处感受到“异国他乡”的风情和美感。
  其次,要有计划地设置风景区与人文景观资源相结合的旅游点。如果游人从海榆中线走,带他们看琼中百花山瀑布时就融汇进一些黎族、苗族风情的游乐,也许还会起到消除游客长途跋涉的疲惫感的作用。假如没有这样一个中点站,一口气赶到五指山下,游客就容易引起失望心理。即使到了五指山下,光看山峰而没有当地民族风俗的调配,也同样会感到单调和乏味。应该努力把沿途较好的民族村寨整治一番,配上一些民族风情娱乐,这样会充分调动游客游玩的热情和兴趣。
  再次,对现有的旅游点与即将开发的旅游点。要安排布局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土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网点,迅速完善文字解说和设立“概括介绍”等实体宣传项目。必须建立一整套的传说、神话、民族风情介绍的文字档案,使游客既可以及时了解到所观赏到的景物、景观的价值,认识各风景点的历史、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渊源,使文化旅游、科普旅游、探险旅游等各类人的不同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再者,要有计划、有层次、有发展地组织好黎族“三月三”传统节日的活动。三月三前后,也是海南旅游的高峰期,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计划和组织,使节日活动更加丰富,更富有民族特色,节日的娱乐活动尽可能做到本地群众与外来游客相结合,高、中、低层次的文化活动相配合,使之具有更广泛的吸引力。
  此外,可以在省城建一个民族游乐宫,将黎、苗、回等民族风情汇聚一起,将全省各民族文化的精神熔为一炉。

知识出处

黎族文化溯源

《黎族文化溯源》

出版者:中山大学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邢植朝《黎族文化溯源》这本书既从各个侧面介绍和探究了黎族文化的源流和状况,又娓娓动听地描述了各种对更多读者来说是闻所未闻的风俗世情,把学术性、趣味性、通俗性融于一炉,适应了各个层次读者的要求。

阅读

相关地名

海南岛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