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宫 社学 书院 学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628
颗粒名称: 二、学宫 社学 书院 学塾
分类号: G529.49
页数: 4
页码: 303-306
摘要: 该文介绍了清代时期崖州的几种教育形式,包括州学、社学(义学)、书院和学塾。其中州学是官方管理的教育机构,由知州和学正管理;社学和书院是由民间捐资创办,主要提供补习教育;学塾则是民间私立的教育机构。文中还介绍了这些教育机构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迁。
关键词: 教育形式 清代 崖州

内容

(一)学宫(州学)
  《光绪崖州志》
  清朝康熙六年,知州李应谦、学正朱子虚,请复迁于城外西南隅宋元故址。其迁学经费皆由俊秀子弟麦应澜、徐方昇、冯耀德、王曰都、裴锦文、曾达、廖日暄、黄榜魁、陈履道,慕容文等六十五人捐资,不费民间毫厘。尊经阁,魁星楼,皆同时并建,规制一新。
  雍正十年壬子,知州杨城会合州绅士,自城外西南隅移于城内州治东。
  乾隆四十三年,知州陈新槐又迁城外东南隅,建斋舍。于明伦堂前山竖文塔三级。学正陈腾泗有记。
  嘉庆二十五年,士民呈请以抚黎同知旧署易参将署,即其地为学基。道光三年,州人孙子麟、孙宗哲、陈昶、陈毓秀、孙绳武、陈中兴等倡捐迁建。开文明门于前,增尊经阁于后。张岳崧、甘在中有记。即今学宫。
  同治十一年,合州绅耆吉大文、林祥士、孟儒定、何秉礼、韦庆冕、卢景哲等倡捐重修。移尊经阁于文明门上,即旧址改建崇圣祠,名宦乡贤祠在大成门左右,忠孝节义祠在棂星门左右。并添铸祭器。光绪十九年,以尊经阁高耸,不宜,呈州拆卸。
  《三亚史》
  照清朝的学制规定,儒学学宫按本州人口比例招收生员和武学生员,并按清朝的学制通过岁考选拔贡生。承父祖功业得来的荫贡生,以及纳粟得来的贡生、监生,在籍者也归州儒学管理。负责州儒学管理的官员是学正和训导,乾隆七年(1742)后裁减训导一职。
  (二)社学(义学)
  《光绪崖州志》
  社学,《旧志》明成化间副使涂棐令设社学。州有学十六所。又弘治间崖州所设社学,训武弁子弟。今无考。
  《三亚史》
  义学
  据雍正《广东通志》记载:“崖州义学一,雍正七年知州程哲捐修。”对此,乾隆、道光、光绪年间编纂的府州志关于学校教育部分均失载。倒是乾隆州志在关于坛庙的“文昌祠”条下记:“原在城外西南隅。康熙五十四年,改建于城外东南隅。学正谢仲埙时至讲学于其内。”乾隆州志记载,谢仲埙于雍正十一年(1733)七月到任,他“会集诸生讲学论文,理法兼至。手定课程,每月课艺”。由此可知,雍正七年(1727)由知州程哲创办的义学处所,就在文昌祠内,其实是很简陋的。义学学习内容包括儒学、文学等等,并实行月考制度。这一义学一直延续至乾隆二十年(1755)改办珠崖书院为止。
  (三)书院
  《光绪崖州志》
  鳌山书院在城外东南隅,原文昌庙。乾隆二十年,知州宋锦改为珠崖书院,捐银二百两,立义学会,延师训课。二十九年,州人周士义、林石嶖、黄朝璇、陈用劢等,捐银二千二百两,重加修葺。内添斋舍,外缭围墙。余银发放,以充学会为师生膏火费。知州金绅有碑记。道光八年,署州事袁斯熊捐廉倡修。齐元发改名鳌山。光绪三十三年,合州捐资拓其址,改造高等小学堂。
  《三亚史》
  雍正年间,清朝政府提倡设立书院。在此背景下,乾隆二十年(1755)知州宋锦因陋就简,利用原在文昌庙(即文昌祠)创立的义学改为珠崖书院,并捐了200两“养廉银”作为创建基金。乾隆二十九年(1764)州民周士义等捐银2200两支持书院维修并扩建,增添斋舍,筑起围墙。所余银两“资放生息,以备师生之费”。道光十年(1830),知州齐元发又将书院改为鳌山书院。然而虽有书院之名而无书院之实,与同时期省、府一级由官府供给经费、延聘名师教学的官学书院,有着天壤之别。崖州的书院实际上是由乡绅及官员捐资创办、延请师资教育贫穷子弟的教馆,性质上就是一所义学,是科举的补习学校。乾隆二十七年至三十年(1762—1765)任崖州知州的金绅,在为重修珠崖书院所作的碑记中,即把珠崖书院称为义学,其所记述也表明书院的义学性质。
  关于书院的招生教育情况,金绅在《重修义学捐膏火碑记》中记道:“考选额内生童四十名,分别上中下,给以膏火。另取额外四十名,随同肄业。按期月课,定以赏罚。”也就是说,书院共招生80名,其中40名是额定的正取生,分上中下三等给予灯火补贴;另外40名为额外生。书院实行月考制度,并根据成绩优劣来定赏罚。可见管理是比较正规的。
  (四)学塾
  《三亚史》
  清代前期的崖州,民间私立的学塾相当普遍,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一是有钱的富家,专门聘请教师在自己家中教育子弟,称为“教馆”或“坐馆”;二是教师在自己家里设馆教授学生,称为“家塾”或“私塾”;三是地方上出钱聘请教师,在公众地方设馆教育贫家子弟,称为“义塾”,也有沿明代习惯称之为社学者。崖州民间究竟创办了多少学塾,因方志失载,已无法得知。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出版者:光明日报出版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是对历朝历代正史及地方志书中涉及海棠湾的地理历史事实进行辑录。编辑原则包括涉及海棠湾的一切相关内容均要辑录,对于重复内容视情况删减,以整个三亚的史事为线索突出海棠湾的史事,不选择创作而是编辑历史书籍内容。本书按人文地理、手工业、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商贸、旅游业、教育、文化、民族关系、人物、艺文等篇章分门别类进行编排。所辑录的史料加上现行标点符号,一律改用现行简化字。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应谦
相关人物
朱子虚
相关人物
麦应澜
相关人物
徐方昇
相关人物
冯耀德
相关人物
王曰都
相关人物
裴锦文
相关人物
曾达
相关人物
廖日暄
相关人物
黄榜魁
相关人物
陈履道
相关人物
陈新槐
相关人物
孙子麟
相关人物
孙宗哲
相关人物
陈昶
相关人物
陈毓秀
相关人物
孙绳武
相关人物
陈中兴
相关人物
袁斯熊
相关人物
周士义
相关人物
林石嶖
相关人物
黄朝璇
相关人物
陈用劢
相关人物
张岳崧
相关人物
甘在中
相关人物
涂棐
相关人物
程哲
相关人物
谢仲埙
相关人物
宋锦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