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集市贸易的起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60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集市贸易的起始
分类号: F729.66
页数: 3
页码: 258-260
摘要: 本节介绍了海南省藤桥镇商业贸易的历史和发展,包括唐宋、五代时期的集市贸易,墟市迁移的历史轨迹,以及商贾云集、商品流通等方面的活跃情况。藤桥墟市的繁荣带来了海棠湾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形成了小南洋的商业氛围。
关键词: 商贸 发展史 海棠湾

内容

编者按:藤桥市位于崖陵之交,在藤桥港的西北岸,为崖州(今三亚)的一等市场。崖州东部十二黎峒,陵水西南部英州等地及保亭以内各黎峒之货物,皆就此为集散场所。集市贸易应该早已有之。唐代初年,吉阳建县,治藤桥。县治的所在地应该有集市贸易,这是推测而已,史籍并无记载,到了宋代,集市贸易已十分活跃。因此,可以推断,藤桥的集市贸易,始于唐宋、五代时期。本章以崖州的商贸活动为线索,突出藤桥的商业贸易。
  《海槎余录》
  黎村贸易处,近城则曰市场,在乡曰墟场,又曰集场。每三日,早晚二次会集物货,四境妇女担负接踵于路,男子则不出也。其地殷实之家,畜妾多至四五辈,每日与物本令出门贸易,俟回收息,或五分三分不等。获利多者为好妾,异待之。此黎獠风俗之难变也。
  《通志·黎人考》
  内为生黎,外为熟黎。
  各以所迩分隶儋、琼、万、崖四郡。皆椎髻跣足,弓刀未尝去手。豪富兼并,役属贫弱,时出与郡人互市。
  《琼州志》
  黎人资食于田,求蔬于山,钱钞无所用,惟视牛之多寡为贫富焉。故外贩恒赍绒线、布匹入黎,易其香、藤等物。以所无易所有,所谓相资为用者也。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三亚海棠湾藤桥镇,自唐贞观年间起至唐末,是吉阳县所在地,至五代十国、宋朝、元朝,吉阳县时建时废。明清以后改称藤桥镇、巡检司、营、永宁乡。一千多年来,随着古代政区的建置沿革,无疑也就促成了藤桥古墟市同大陆和本岛各地进行广泛通商,不断推动了本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亚(崖州)古代被称为边陲、“鬼门关”。在陆地交通闭塞的年代,水道交通占了主导地位。藤桥合口港,藤桥东、西两河,与大海相连。一百年前,河流畅通,河道深宽,河床水域面积广,潮汐涨落,平均落差2.5米,水域对岸宽度平均为16米,水深平均为2.5米。港中心区至海长度约为4公里,最深处约16米,宽22米。可泊中小商船60多艘,可避12级以下台风。铁炉港在镇南端,水域面积433万平方米,水深平均4.5米,可避11级以下的台风。该港连接后海湾,可停泊商船60多艘。铁炉港通达江前港。唐时对外贸易发达,波斯、阿拉伯等国的商船每年往来于中国各地港口,海棠湾是必经之道,藤桥合口港、铁炉港、后海湾,自然成为来往商船加料和避风场所。本地又盛产热带山货和土特产,越来越受到外国商贾的青睐。传说海棠湾的椰子是人们与阿拉伯商贾进行货物交换中引种扩种发展下来的。
  据史书记载:唐天宝年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遭台风袭击漂流到海南时,就幸得四个商人引路和帮助,送至振州。鉴真和尚经过万安至崖州的途中,在万安州大首领冯若芳家中居留三天,亲自见到若芳的财富,堆积如山。“每年常劫取波斯船三、二艘,取物为己”(孙殿权《鉴真和尚东渡记》附录)。《琼州府志》也记载:海南村户,在唐时已称极盛。唐时,海棠湾有两个墟市:一是藤桥、二是后海湾,以藤桥墟市为旺。唐初,藤桥墟市设在旧市村至合口港河岸一带,称铺子市。至明朝洪武年间,天下屯田,铺子市被垦为文昌洋。墟市迁移到藤桥镇新街尾,占地约20亩,盖起土木结构,面积约1600平方米的空心室,为中心集贸市场,两旁是多间草室,组成日杂百货摊。至乾隆年间,墟市已形成规模,有正街铺面和墟市摊位形成了大小市之分:逢一、六(星期一、星期六)为大市,逢三、五(星期三、星期五)为小市。
  藤桥的商业港口允许外国船只入港停泊。许多客商通过藤桥港来往于澳门、江门、越南及本岛各口岸,进行异地货物交易。藤桥货物充足,输入的有漆器、铁器、钢锻、银制手工艺品,铁具、盐、面粉、绢、纱、瓷器等。输出的有竹、藤织品和木质制品,有鹿茸、香料、槟榔、椰子、赤白藤、黄蜡、高良姜等等。流通方式:汉族以货币交易,黎族则“以货易货”。宋代以来驰名的黎族纺织品黎锦、黎单、黎幕等,到了清代质量提高了,商人评价这种纺织品为“机杼精工,百卉升华”。黎族妇女择取吴越绫锦的色丝,间以鹅毛之锦,组成了有人物、花鸟、文字的各种手工艺品,奇瑰绚丽。汉族各类工匠的制作在巧手之下,出现了采矿业,铁、银、铜、皮等生产用品和海棠油、酱油、水酒、蔗糖、食盐等生活食品。藤桥薏米酒驰名遐迩,成为海南岛的特产之一。大陆中原和本岛汉族地区的客商云集到藤桥墟市上,把抢购黎贝和珍珠、玳瑁及热带香料、草药等视为珍品。为了尽早得到更多的商机,许多商贾还深入村峒采购。有的通过后海湾入铁炉港、江前港收购土特产品,同时贩卖铁器、丝绸等。明代以前墟市是朝集午散,到了清代出现了全日不散的墟市。既有外国商船往来,又有内地和本岛客商云集,也有本地保亭新政、加达、三道地区和陵水英州一带村民及本境八行(林旺)群众赶集,出售农副产品。黎族群众集队而来,吹牛角为号,结队而归。
  商品的频繁流通,带来了海棠湾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此时,藤桥镇正街店铺多了起来,有福昌商行、公昌商行、叶成丰商行、福利隆、三合记及看病买药的药店。外采客商有些人落户藤桥。广州商人在藤桥陆续兴建了“六行会馆”、“广行会馆”。客商们都说:“有钱去南洋,没钱来藤桥。”由于藤桥墟市的繁华,就有了“小南洋”之称。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出版者:光明日报出版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是对历朝历代正史及地方志书中涉及海棠湾的地理历史事实进行辑录。编辑原则包括涉及海棠湾的一切相关内容均要辑录,对于重复内容视情况删减,以整个三亚的史事为线索突出海棠湾的史事,不选择创作而是编辑历史书籍内容。本书按人文地理、手工业、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商贸、旅游业、教育、文化、民族关系、人物、艺文等篇章分门别类进行编排。所辑录的史料加上现行标点符号,一律改用现行简化字。

阅读

相关地名

藤桥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