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575
颗粒名称: 一、起源
分类号: F426.81
页数: 2
页码: 185-187
摘要: 摘要:以上资料记述了南方地区的历史和地理情况。《后汉书·南蛮传》中,记载了南越王国的兴起以及汉朝统治南方地区的情况。《汉书·地理志下》描绘了珠崖、儋耳两郡的民风民俗和农业生产情况,并提到了南方人民的纺织技术。《光绪崖州志·宦绩志》则记载了孙豹成为珠崖太守,平定地方反抗势力的历史。
关键词: 纺织业 起源 海棠湾

内容

《后汉书·南蛮传》
  及楚子称霸,朝贡百越。秦并天下,威服蛮夷,始开领外,置南海、桂林、象郡。汉兴,尉佗自立为南越王,传国五世。《前书》南粤王赵佗,真定人也。秦时为南海尉。佗孙胡,胡子婴齐,婴齐子兴也。至武帝元鼎五年,遂灭之,分置九郡,交趾刺史领焉。其珠崖、儋耳二郡在海洲上,东西千里,南北五百里。其渠帅贵长耳,皆穿而缒之,垂肩三寸。武帝末,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蛮不堪役,遂攻郡杀幸。幸子豹合率善人还复破之,自领郡事,讨击余党,连年乃平。豹遣使封还印绶,上书言状,制诏即以豹为珠崖太守。即,就也。威政大行,献命岁至。中国贪其珍赂,渐相侵侮,故率数岁一反。元帝初元三年,遂罢之。凡立郡六十五岁。
  《汉书·地理志下》
  自合浦徐闻南入海,得大州,东西南北方千里,武帝元封元年略以为儋耳、珠厓郡。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师古曰:“著时从头而贯之。”男子耕农,种禾稻纻麻,女子桑蚕织绩。亡马与虎,民有五畜,师古曰:“牛、羊、豕、鸡、犬。”山多麈麖。师古曰:“麈似鹿而大,麖似鹿而小。麈音主,麖音京。”兵则矛、盾、刀,木弓弩,竹矢,或骨为镞。师古曰:“镞,矢锋,音子木反。”自初为郡县,吏卒中国人多侵陵之,故率数岁壹反。元帝时,遂罢弃之。
  《光绪崖州志·宦绩志》
  孙豹,会稽人。父幸,武帝末为珠崖太守,调广幅布献之。蛮不堪役,遂攻郡,杀幸。于是豹合率善人还,复破之。自领郡事。讨击余党,连年乃平。豹遣使封还印绶,上书言状。制诏即以豹为珠崖太守。威政大行,献命岁至。《府志》:“调广幅布”谓调取而增其幅也。《汉志》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谓之宾布。则此恐即宾布,而幸广其幅耳。阮《志》按:“率善”官名,汉晋时西南夷及南蛮皆置率善长。“率善人”者,率善长所率之众也。
  《汉书·地理志下》
  武帝元封元年,遣使自徐闻南入海,得大洲,东西南北方一千里,略以为珠崖、儋耳二郡。民以布如单被,穿中从头穿之。民种禾稻、紵麻,女子蚕织。无马与虎,有牛、羊、豕、鸡、犬。兵则矛、盾、木弓、竹矢、骨镞。郡县吏卒,多侵凌之,故率数岁一反。
  (这几则史料说明:西汉时期,珠崖黎人以“布”进贡朝廷,由此可见,珠崖黎人的纺织技术早在西汉之前已有之,而且有较高水平,能“调广”布幅,织成进贡朝廷的“布”。)
  《新唐书·地理志七上》
  振州延德郡,下。本临振郡,又曰宁远郡,天宝元年更名。土贡:金、五色藤盘、班布食单。户八百一十九,口二千八百二十一。县五。宁远,下。以宁远水名。有盐。延德,下。以延德水名。吉阳,下。贞观二年析延德置。临川,下。落屯。下。天宝后置。
  《正德琼台志》
  唐贡,崖州金银二十两、珠二斤、玳瑁一具、高良姜,琼州金,振州金、五色藤盘、班布食单,儋州金、糖香,万安州金银二十两。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出版者:光明日报出版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是对历朝历代正史及地方志书中涉及海棠湾的地理历史事实进行辑录。编辑原则包括涉及海棠湾的一切相关内容均要辑录,对于重复内容视情况删减,以整个三亚的史事为线索突出海棠湾的史事,不选择创作而是编辑历史书籍内容。本书按人文地理、手工业、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商贸、旅游业、教育、文化、民族关系、人物、艺文等篇章分门别类进行编排。所辑录的史料加上现行标点符号,一律改用现行简化字。

阅读

相关人物

孙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