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然条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51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自然条件
分类号: P942.66
页数: 22
页码: 15-36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海棠湾地区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潮汐、自然灾害、形胜、山川和港湾。
关键词: 海棠湾 自然条件 气候 潮汐

内容

第一节 气候 潮汐 自然灾害
  一、气候潮汐
  编者按:明代之前的史志中,都未列气候、潮汐两项。只有片言只语,如朱崖之地“地温暖”(《史记》),“雾露气湿”(《汉书》)等。到了明代的《正德琼台志》,才把气候、潮汐列入志书。因此,我们只能从明代辑录起。本书辑录以崖州为主线,兼及藤桥。
  《正德琼台志》
  气候
  广南通号炎方,气候竟与中州不同。盖以濒海,阳燠之气常泄,阴湿之气常盛。阳气泄,故四时常花,三冬无雪,一岁之间暑热过半,穷冬久晴或至挥扇,盖阳不反本而然。阴气盛,故晨夕雾昏,春夏雨淫,一岁之间蒸湿过半,盛夏连阴即复凄寒,或可重裘,盖阴常偏胜而然。阴阳二气既偏而相薄,故一日之内气候屡变,昼则多燠,夜则多寒,天晴则燠,阴雨则寒。此所以瘴疠易生,而人多疾病也。若琼地虽极南,然内以坦不畜岚蒸,外以海泄其菀气,故气候较他郡颇善,而风候、潮候因异。特志其概,以俟参考。
  气候(州县同)①地居炎方,多热少寒。皇祖玉音。见《御制文集》。《方舆志》:琼与中州绝异,素无霜雪,冬不冻寒,草木不凋,四时花果。不甚寒热。《旧志》:琼州气无定候。夏不甚热,遇西北雨则寒;冬不甚寒,遇东南风则暖。秋冬雷。《旧志》水土无他恶。《宋史》:卢多逊贬珠崖,李符求见赵普,言珠崖虽在海外而水土无他恶。《旧志》:水土无他恶,惟黎峒中有瘴气,乡人入其地,即成寒热,重者或黄肿,经年乃愈,谓之黎病。
  注①:州县同,即琼州府下属州县的气候与此相同。
  风候
  州县同。周岁皆东风。据《琼海方舆志》。秋夏飓风。《投荒杂录》云,南方诸郡皆有飓风。飓风者,具四方之风也。按琼夏秋间飓风,或一岁累发,或累岁一发。或起东北而转西,或起西北而转东,皆必对时,回南大作而后息。将起之前,海鸟预夜群惊飞鸣投黎山,树叶皆向南作翻转之状。或海吼声大震,或天脚有晕如半虹,俗呼破蓬,即《岭表录》谓之飓母。或逾时即大作,暴雨挟之,撼声如雷,拔木飞瓦。居民皆矮屋避之,人不能行立,牛马不敢出牧。或风雨中有火飞。回南又最大伤损万物。东坡《飓风赋》:仲秋之夕,客有叩门,指云物而告予曰:“海气甚恶,非祲非祥。断霓饮海而北指,赤云夹日而南翔。此飓之渐也,子盍备之?”语未卒,庭户肃然,稿叶蔌蔌,惊鸟疾呼,怖兽辟易。忽野马之决骤,矫退飞之六鹢,袭土囊而暴怒,掠众窍之叱吸。予乃入屋而坐,敛衽变色。客曰:“未也,此飓之先驱尔。”少焉,排户破牖,殒瓦擗屋,礧击巨石,揉拔乔木,势翻渤澥,响振坤轴。疑屏翳之赫怒,执阳侯而将戮。鼓千尺之清澜,翻百仞之陵谷。吞泥沙于一卷,落崩崖于再触。列万马而并惊,溃千车而争逐。虎豹詟骇,鲸鲵奔蹙。类钜鹿之战,殷声呼之动地,似昆阳之役,举百万于一覆。予亦为之股栗毛耸,索气侧足。夜拊榻而九徙,昼命龟而三卜。盖三日而后息也。父老来唁,酒浆罗列。劳来僮仆,惧定而说。理草木之既偃,辑轩槛之已折。补茅屋之罅漏,塞墙垣之隤缺。已而山林寂然,海波不兴,动者自止,鸣者自停。湛天宇之苍苍,流孤月之荧荧。忽悟且叹,莫知所营。呜呼!大小出于相形,忧喜因于相遇。昔之飘然者,若为巨耶?吹万不同,果足怖耶?蚁之缘也吹则坠,蚋之集也呵则举。夫嘘呵曾不能以振物,而施之二虫则甚惧。鹏水击而三千,搏扶摇而九万。彼视吾之惴栗,亦尔汝之相莞。均大块之噫气,奚巨细之足辨?陋耳目之不广,为外物之所变。且夫万象起灭,众怪耀眩。求仿佛于过耳,视空中之飞电。则向之所谓可惧者,实耶?虚耶?惜吾知之晚也。《外纪·诗》:断虹饮海日光微,西北崇朝气惨凄。飓母呼风千里至,土皇伤木万山悲。掀天坐看乾坤变,剥地浑惊海岳移。最是桐乡心独苦,三间茅屋可能支?
  潮候
  州县略同①。《方舆胜览》云,江浙之潮自有定候,钦廉之潮则朔望大潮,谓之先水,日止一潮,谓之小水。琼海之潮,半月东流,半月西流。潮之大小随长短星,不系月之盛衰。《旧志》云,琼海东南诸港潮候,皆从乎月。朔望前后潮大,上下弦前后潮小。“二至”前后潮大,“二分”前后潮小。夏至潮大于昼,冬至潮大于夜。而东西流,惟西北一边当海南海北,两岸相夹处为然。境内州县同。又云:晴则望南而吼,阴则望北而吼。人以阴晴验之,果然。又云:潮候之不同,非止海外也。交广之候与闽越相去亦少差,而琼、崖、儋、万之候大小俱各差殊。其半月东流,半月西流则同,不系月大小之盛衰。《外纪》②前论:尝观先代之论潮候,见称于今者四家。卢歙州、《临安志》二说姑置之。[卢谓日灼激海水为潮,《志》谓海潮盈缩由地升降。]惟余忠襄公谓水往从月之说,沈存中以为然,而朱子取焉。襄公谓阳燧取火于日,阴鉴取水于月,从其类也。故月之所临,则水往从之。月临卯酉则水涨乎东西,月临子午则潮平乎南北。朔望前后,月行差疾。故潮势大。月弦之际,月行差迟,故潮之去来亦合沓不尽。又自谓尝候潮于东南二海,见月临卯,东海潮平,而南海未长;月临午,南海潮平,而东海已消,皆不同时。天台史氏伯璿则以为,谓潮水与月相应则可,谓水往从月则不可。盖谓水与月皆物也,而无相从之理。此于襄公说中或有意外之见,犹之可也。至若谓夫天一生水,水自北方坎位而来,而引证于《河图》、《周易》,谓《河图》以一六居北,而后天八卦之方位亦以坎为北方之卦,此则泥于裹公东南二海潮候不同时之说,则为未尽也。何则?夫地乃天之大气举之,气至则一齐俱至,其来岂有方所?《易》曰山泽通气,《礼》曰地秉阴窍。于山川曰通曰窍,则是气之来其迸出也,必有通塞不齐之处。此或因地势使然。是故襄公候潮东海指海门也[浙江入海处为海门。潮阳亦有海门,今为千户所],南海指武山也[在广州]。二海相去几何?而潮候早晚顿差三时,则海南绝岛之中,潮候之不同,无足怪者。襄公之说固善矣,然而海南潮候实则不同,故琼俗无所依准,但准《授时历》长短星日期为定候,而二星实与潮候暗契冥合,未尝差爽毫末者。但不知二星之说,其所从来。大率天地之间一气,遇地势而错乱不齐者,正犹风行天地之间,一大块噫气,然遇众窍,则圜洼曲直随窍旋转,以东以西,以南以北,以上下大小迟速,各出而为气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嚎突咬于喁者,各出而为声。[《庄子·齐物》音注:謞音孝,若箭去声:嚎音豪,若嚎哭声;宎,于尧、于吊二切,深貌;咬音咬,声哀貌;喁,五恭反,于禺声相和。]谓之不同可也,谓之同亦可也。使极于四海之潮候,虽则万有不同,要之不出水与月一气之相应,遇地势而错乱不齐者。天地间阴阳之气,岂容有彼此哉?不然,观夫时历,子而丑也,一气方将出地,则鸡鸣无南北之殊,气之齐声,耳所闻者;望月与日相对,月受日光而明,有不全之处,先儒以为山河之影,地之散气,目所见者。况水之于土也,气遇其所胜而能齐一乎?论潮候者,合余、史二说,并是详之,庶乎不戾先儒之见也。《外纪》后论:按长短星之说,载籍无所于考,本出于后世方伎家阴阳拘忌之书,而《授时历》取之。世俗禁忌以为参错不齐之星,偶与海南潮候相凑合,殊未究其所以然者。姑臆推著论于前,而此复即所见粗迹言之,以待知者。二星每月内推移无定日,而潮水消长从之。自合朔历上弦前后为长星潮,自望历下弦前后为短星潮。逼星前后,则潮长大,至极渐过远,则潮渐减小。至尽而将尽,老潮亦常与方来稚潮相接。逐月轮转,如环无端。若春夏二季,初生,逐日长大,至星日而大极。过后二三日,则渐退减,虽日有消以至后星将近,则潮不消不长。此即襄公所谓潮之去来合沓不尽者,此是新稚潮初来与旧老潮进退相逼而然。及乎前星老潮退尽,而后星新潮复来,长消同前。秋冬二季又与春夏不同,星过后三日新潮方生,又逐日长大,以至大极,而以后消长亦同前。但春夏潮长在长短星前,秋冬潮长在长短星后。二星所临前后,即为潮大之期,不拘朔望与上下弦也。长则西流,消则东流。日有消长,又不拘于半月也,与夫“二至”、“二分”及春夏秋冬昼夜大小之说俱无左验。八九两月内各有长短星,谓之双星。此两月潮水独大,九月尤甚,又不甚退,似乎每日有两潮。此二星之说,适合海南潮候,而与先儒之说不同者。至若东西流之说,海水只有消长,本无东西流,盖因地形西北高而东南下。琼雷南北两岸相夹处,见水长上,则以为西流,消下,则以为东流耳。午一月潮最大,与戌月同,此六阴之始终然欤。又有不属二星潮信者,若子月初旬,或时不测而长,谓之偷潮。自琼以西潮候如此。文昌东南对面,海无涯际,潮候未详。或云文昌潮与锦囊潮候同。今《方舆胜览》据琼俗说而无所发明,琼《旧志》袭余襄公说而殊无意见,皆不能曲尽琼海潮候之详,故叙所见如此云。
  附历书长短星日期:正月七日长星,二十日短星。二月四日长星,十九日短星。三月一日长星,十六日短星。四月九日长星,二十五日短星。五月十五日长星,二十五日短星。六月十日长星,二十日短星。七月八日长星,二十二日短星。八月二日、五日长星,十八日、十九日短星。九月三日、四日长星,十六日、十七日短星。十月一日长星,十四日短星。十一月十二日长星,二十二日短星。十二月九日长星,二十五日短星。
  按:《外纪》前论潮理,谓为气之相应,其说较之余、史二家尤精。后论潮迹,谓流无东西,盖因地形高下,及推二星适合潮候之说,则有不必尽然者。假以儋州言之,境接临高,临高潮长则流西,退则流东;儋潮长则流东,退则流西。其候,正月至七月、十一月、十二月俱月二潮,八、九月月四潮,与《通书》长短星同,值星日为潮。惟十月则初一、十四、二十五,月乃三潮,与《通书》不同。此即《旧志》琼、崖、儋、万之候大小俱各差殊之说,推之于交、广、闽、越之差从可知矣。此亦所谓气遇地势错乱之不齐者,何必推前后而必准历星也哉。
  注①州县略同:即琼州府下属州县的潮候,大致与此相同。②外纪:书名,全称为《琼台外纪》。作者为明代临高人王佐,海南四大才子之一。
  海溢
  俗呼海翻。飓风起西北挟雨,海水臾须高溢余丈尺,漫屋淹田。若无大雨、江水涨洗,则田畴积咸,连熟失耕,沿海图分最苦之。
  《光绪崖州志》
  气候
  地居炎方,多热少寒。秋冬雷。水土无他恶。《方舆志》
  琼与中州绝异。素无霜雪,冬不冻冰,草木无凋,四时花果,水土无他恶。惟黎峒中有瘴气,乡人入其地即成寒热。李西美《广南摄生方论》云:岭南濒海地沉,阳燠之气常泄,阴湿之气常盛。阳气泄,故四时常花,三冬无雪。一岁之间蒸热过半,一日之内气候屡变。昼则多燠,夜则多寒;天晴则燠,阴雨则寒。此寒热瘴疠所由作也。大抵其热以炎蒸,其寒以风雨。其生常早,其肃常迟。天以阳施,地以温感,是谓炎蒸,其常也,故曰“四时皆是夏”。风嘘雨噏,虽夏亦寒,其暂也,故曰“一雨便成秋”。其生常早,如正月桃华,二月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之类。然生而不力,气常宣泄也。其肃常迟,如九月禾乃登,十月水始涸,蛰虫坏户,草木黄落之类。然肃而不严,气不收敛也。《旧志》按崖属气候,与《论》不甚悬殊。惟地处南极,渐近赤道,阳气宣灼,上下熏蒸,炎燠尤最。盖亦去日不远之故也。
  秋夏之间,一日阴霁率数次。虽大雨倾注,顷即赫日,已复骤雨。自三月至九月,皆蒸热。《太平御览》
  崖地衍阳所集,暑湿所居,蕴隆不宣,风雨燠寒罕应其候,蒸变而为瘴疠。瘴本草木之气,挟毒虫恶蛰,蒸郁而成。深山菁林之中,香花瘴尤酷。行者闻异香出林,味如桂菊,毒易中人。近海乡都,地气舒坦,风涛变动,诸瘴不作。惟山泽间酷日郁结,蓬蓬勃勃,瘴亦易作。此瘴疠之气,山泽为之,非气候之过也。参《府志》
  乐安多瘴,每旦岚霏雾横,日高始散。东则瑯瑥一水,毒气颇淫,饮者多病。惟土人饮之无恙。《旧志》
  李焘云:岭南瘴气,寒热所感,邪气多在营卫皮肉之间。欲去皮肤毛孔瘴气根本,非常山不可。《通志》
  周岁多东风,秋夏飓风。《旧志》
  《投荒杂录》云:南方诸郡皆有飓风。飓风者,具四方之风也。按琼夏秋间飓风,或一岁累发,或累岁一发。或起东北而转西,或起西北而转东,皆必对时回南,大作而后息。将起之前,海鸟预夜群惊飞投黎山,树叶皆向南作翻转之状。或海吼声大振,或天脚有晕如半虹,俗呼“破蓬”,即《岭表录异》谓之飓母。或逾时即大作,暴雨挟之,撼声如雷,拔木飞瓦。居民皆矮屋避之,人不能行立,牛马不敢出牧。或风雨中有火飞腾。回南又最大,伤损万物。东坡因作《飓风赋》。《旧志》
  按:崖属风候,春多东北风,夏多西南风,秋多西风,冬多东北风。《旧志》谓周岁多东风,失据。
  《岭表录异》曰:南中夏秋多恶风,彼人谓之飓。坏屋折树,不足喻也。甚则吹瓦如飞蝶。或二三年不一风,或一年两三风,亦系连帅德政之否臧者。然发则自午及酉,夜半必止。此乃“飘风不终朝”之义。《太平御览》
  飓必夹雨。俗曰:有雷则不成飓。然有雷而飓者,其飓大且久,谓之铁飓。《太平御览》
  朔日雨,主一月多雨。一日西风,主雨。三日西风,主旱。雷鸣于北,雨迟;鸣于东南,雨寻至。夜有白云如鳞,明日日烈。谚曰:天上鱼鳞斑,地下晒谷不用摊。返照累夕恶红,主风,无风亦有雨。星动,主雨。黑云过天河,雨速。云作海吼,雨随散。东海吼,主飓风。清明雨,果子多落。重五,以雨测田,不雨伤高田,早雨伤低田,惟宜晚雨。《府志》以云测风。日出时有黑云,如旗形,大则风大,小则风小,高则风迟,低则风近,无则无风,谓之风胎。夏至雷鸣,主三伏旱。立秋忌雷鸣。谚曰:雷打秋,有作无收。八月忌三卯。谚曰:八月三卯,五谷成草。九月九日,十月朔日,忌晴,喜雨。雨则小熟丰登。十月新潮,大主丰年。冬日雷鸣,主人多病。谚曰:十月雷,道公肥。又多发旋风,即石尤风,感之亦多病。
  张擢士论日:日有升有沉,月有明有晦,岁有冬有夏,理也。珠崖四时如夏,气候异于中土,固矣,并为琼、儋往来者所不能受。是惟发泄无余,郁蒸而为疾病。乃又信巫不用医药,宜其相视为畏途。苟知毒恶不在水土,而在风气,则保摄要矣。读明初洪武之诏曰:“地居炎方,多热少寒。时忽瘴云埋树。若非仁人君子,岂得而寿耶?”诵斯言也,不又在修德以胜之乎?澹泊宁静,安身之仁也。慈祥恺恻,爱民之仁也。君子有之,岂惟去疾,且召和,又何怯虑之有?
  潮汐
  朝曰潮,夕曰汐,统谓之潮。《抱朴子》曰:月之精生水,是以月盛而潮。《大图经》曰:潮汐往来,为天地至信。琼州潮候,与江、浙、钦、廉之潮不同,其地勢异也。郡与徐闻对境,两岸相夹,故潮长则西流,消则东流。日有消长,常也。八月、九月,其势独大。每日两有消长者,其变也。故旧潮渐减渐小,谓之老潮;新潮渐进渐大,谓之稚潮。
  其大小之候,随长短星,王佐《候潮论》云:二星参差不齐,每月内椎移不定,与琼潮凑合,潮水消长从之。不系月之盛衰。《旧志》云:琼海东南之港,朔望前后潮大,上下弦前后潮小:“二至”前后潮大,“二分”前后潮小。夏至潮大于昼,冬至潮大于夜。又云:晴则望南而吼,阴则望北而吼,人以为阴精。验之,果然。萧《府志》
  《外纪》云:海水止有消长,殊无东西流,盖因地形西北高而东南下。琼、雷两岸相夹,见水长上则为西流,消下则为东流耳。《万州志》
  余襄公云:潮之进退皆系于日。月临卯酉,则水涨乎东西。月临子午,则潮涨乎南北。昼夜之运,日行一度,行十三度有奇。故太阴西没之时,常缓于太阳三刻。潮之日缓其期,卒亦如是。朔望前后,且行差疾,故晦前三日潮势长,朔后三日潮势大。望亦如之。月弦之际,月行差迟,故潮之去来亦合沓不尽。又自谓:尝候潮于东南南海,见月临卯,东海潮平,南海未长;月临午,南海潮平,东海已消,皆不同时。萧《府志》
  按潮与月应,余襄公之说当矣。然月顺天右行,积三十日一周天,故其临子午卯酉,时有前后,而潮因之亦有昼夜早暮之不同。大抵潮于寅,则汐于申;潮于巳,则汐于亥。两辰而盈,两辰而缩。朔后三日,明生而潮壮。望后三日,魄见而汐涌。仲春月落,水生而汐微。仲秋月明,水生而潮壮。阴阳消息,不失其时,故曰潮信。若秋夏之际,朝潮未落,夕汐乘之,驾以飓风,前后相蹙,海水沸溢,是曰沓潮,亦曰海翻。此则潮之变,水之不能应其节者也。而惟琼州之潮,与他郡异,每月不潮不汐者二三日,冬或三四日。八九月,潮汐势独大。夏至大于昼,冬至大于夜。二十五六,潮长,至朔而盛,后渐杀。十一二又长,至望而盛,十八大盛,后又渐杀。大抵视月之盈虚为候,以为随长短星者非也。萧《府志》
  按《府志》云:各州县潮候与郡城大略相同,虽有参差,不过大同小异。细访州属沿海渔人,逐月推之,果然。惟琼潮消长时刻,相距四辰,崖则相距六辰。琼潮伏流或一二三四日不等,崖则准伏三日。其期参差不齐。四月以前,多迟琼城一二日。八月以后,多速琼城一二日。然亦有同者。起流时刻则多后琼城一二辰,冬令亦间同之。
  凡潮自东来。东西诸港相距百里,消长各迟速半时。潮水长上则流西,是为新潮;消下则流东,是为老潮。无消无长,是为伏流。伏流二日,潮尚微行。至三日,乃全不行。诸港汊潮皆盈八分。此新潮初来,与老潮相薄而然。伏流后之第一日,必先流东以消老潮,新潮未行。次日、三日,值潮信期,新潮渐生,流西二三时即退,流东约略数刻,老潮忽停,新潮即大至,冲老潮随流以西,其势甚大。至第四日,新潮老潮乃相距六辰,循行所志。伏流后三日,东西流时刻,盖依潮信常例载之,非三日内潮之确信也。五日以后,潮力渐缓,水痕每日递减一分,减极则伏,伏定又起。至于逐日消长时刻,皆顺时而行,凡一时辰必行三日。遇伏流后前期,流东时辰转为流西,流西时辰转为流东。在伏流中,自东转西者仅停数刻,或一时。自西转东者则停二三时。循环无端,毫无差混。琼潮则混而不然。其逐月消长时刻,虽繁难识,可以递推。
  《琼崖志略》
  气候(州县略同)
  琼州气候与中原绝异,冬无霜雪,夏无酷暑,不寒不冻,草木不凋,花卉时发,宜其有“常绿国”“常夏国”之称。在琼州一年之中,暑期长而寒期短,故最高温度升至华氏表95度以上,恒自三月以至十月之间。其最暑期为六月,最寒为十二月。严寒期中,华氏表有时降至40度者,已属仅见。内地通常之热度,平均在70度左右。濒海之区,山少而地势平,受海洋影响,气候极易更变,一日之内,昼则多燠,夜则多寒,天晴则燠,阴雨则寒。
  风候:琼州夏秋间多飓风。所谓飓风者,四方之风也。飓风或一岁累发,或累年一发。发时起东北而转西,或起西北而转东,皆必对时向南,大作而后息。将起之前,见东方之云涌起,或海鸟惊飞,或断虹饮水。或海中有声,乍急乍缓,似听镗嗒之音,此其先兆也。及其发也,暴风夹之,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声如雷撼。起于东北者,必自北而西,起于西北者,必自北而东。小则二三日,大则七八日,皆必转南而后息。其风力春夏至仲秋则弱,季秋至冬则强。
  二、自然灾害
  《光绪崖州志》
  灾异
  宋
  壬戌元丰五年八月,飓风毁民舍。《宋史·五行志》
  明
  庚子永乐十八年,山水暴泛,冲决田稼,漂人民,坏庐舍。朝廷遣官踏视,蠲租税。
  甲申嘉靖彗三年二月十七夜,地震。
  戊子七年十月,旱,民大饥。
  清
  丁亥顺治四年秋七月,蝗食苗几尽。
  辛卯八年夏四月,不雨。逾年三月,乃雨。是时陈武妻蒋氏据城,斗米一金、民多饿死。
  丁酉十四年夏五月,州东黎村岭上有巨石,自危峰直行数百步,至山麓乃止。今石尚存。是年旱,大饥。
  己亥十六年四月朔,夜半,白气见,自海滨起,抵北。其光如电。空中声震如雷。顷之乃定。
  癸卯康熙二年十月朔,彗星见。十一月,经天。十二月晦,乃灭。三年二月朔,复见。越旬日乃已。
  丙午五年三月晦,夜有白气,自北起,闪烁如电,入于海,声如雷,与己亥年四月所见同。但彼自南而北,此盖自北而南云。
  壬子十一年闰七月二十三日,风雨大作。越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卯时,止。倾倒城垣、署舍。山涨海溢,淹死男女十余口。
  甲寅十三年,海水溢。漂没人民。以上《旧志》。
  辛巳四十年,彗星见。
  壬辰五十一年,旱,米贵。是年遇恩赦,蠲免钱粮。
  癸巳五十二年闰五月初二日,颶风大作。水进村,坏民房数十间,溺死十余人。
  癸卯雍正元年八月,飓风大作。山水暴涨,加癸巳年尺余。
  乙巳三年五月,地震。七月,又震。
  丙午四年,旱,至七月始雨。次年米贵,知州程哲详请开仓平粜,民得聊生。
  乙卯十三年,潦。七月二十五日,飓风大作,城垣倾圮。水势加癸卯年二尺。坏民房屋数十间,溺死数人。
  丙辰乾隆元年,蝗食苗。次年米贵。
  辛酉六年,旱。米价腾贵。知州张埕,参将高华嵩请由海船运谷平粜。
  壬戌七年,旱,蝗。米价愈贵。
  丙寅十一年,牛大瘟。知州杨枝华请项借给牛本。秋,旱,米贵。详请赈济。
  癸酉十八年八月十七日,风雨大作,水进村。九月、十月,俱大风一次,伤损颇多。
  甲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雷鸣。以上宋《志》①。
  【注①宋《志》:知州宋锦主持编修的《崖州志》。】
  戊申五十三年,大旱。
  己酉五十四年,大饥。知州刘钦和开仓平粜。详奉免征。
  丙子嘉庆二十一年冬十二月朔,地震。
  庚辰二十五年八月,飓风大作,坏民房多处。
  癸未道光三年冬十二月,大雨雹。大者如斗,小者如拳。
  戊子八年,彗星见。
  己丑九年夏五月,彗星见。以上见《府志》。
  丁巳七年,大有年,升米仅八钱。
  辛酉十一年,缩症行,男缩阴,女缩乳,或缩耳舌等处。用姜擦及爆竹轰之,即止。间有缩尽死者。
  甲子同治三年,大疫。八月,黄蝗食苗。
  乙丑四年六月,大旱。八月,升米百钱,黎汉饥死甚多。
  丙子光绪二年八月,两日并出,自辰时巳乃消。
  丁丑三年秋,飓风陡作,州属山岭多崩成渠。山水同日暴涨,冲没屋庐、牛畜无数,漂死数十人。
  戊寅四年冬,东里蝗,食谷殆尽。
  壬午八年,大疫。惟受黎患村稍稀。
  癸未九年,瘟牛,死者过半。
  庚寅十六年三月,地震。八月,飓风大作三次,毁民舍。
  壬辰十八年,两星斗于西方。
  丙申二十二年夏,人生恶核。初生微热,顷刻如盅如碗,热大作。治,急用凉药灌下,以石灰和雄黄涂之,立消。
  戊戌二十四年,有星入月。既出复入者再。是年大疫。十一月大风,坏船甚多,海滨尸遍地。
  庚子二十六年正月,白虹贯日,紫虹绕之。七月十四戌正一刻,有星从西方入月。月色皆晦,移时黑云漫布。
  戊申三十四年九月,飓风两作,毁伤民舍田禾。十月,淫雨,蝗虫食禾。
  《三亚市志》
  旱灾
  1528~1949年发生旱灾16次。明嘉靖七年(1528)十月,崖州大旱,民大饥。1943 年和1945年灾情严重。1943年干旱,饿殍载道,粮价飞涨,米贵如珠,居民逃荒求乞,妻离子散,家破人亡。1945年大旱,米价贵,群众以木瓜树、剪刀菜、芭蕉芯、野菜、野果充饥,不少贫民出卖子女。
  水灾
  据清《崖州志》记载:“永乐十八年(1420),山水暴泛,冲决田稼,漂人民,坏庐舍。朝廷遣官踏视,蠲租税。”民国16年(1927 )3月23日宁远河水泛滥,崖城十字街水深3米,崖城、保港受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损失很大。民国22年(1933)8月12日上午8时,飓风淫雨交作,历时20余小时,演成空前巨灾,三亚、榆林等处,洪水由山岭倾注而下,势甚浩大,新旧盐田之基围,被摧毁者十之八九,各乡房屋倒塌颇多,全县损失在100万元以上。民国35年(1946)秋,台风暴雨,宁远河水泛滥,崖城、保港被淹没,在崖城十字街水深2.1米,水位7.72米。家具、家禽、粮食等被冲入大海,损失严重。
  风灾
  据清《崖州志》记载:宋元丰五年八月(1082年)飓风,崖城等地的居民房屋被刮倒。民国22年(1933)8月12日上午,飓风淫雨交作,历时20余小时始息。
  虫灾
  据清《崖州志》记载,最早虫灾为顺治四年(1647)秋七月发生蝗灾。
  地震
  据清《崖州志》记载,历史上最早的地震发生于明嘉靖三年(1524)二月十七日夜。清末最后一次地震是光绪十六年(1890)三月于藤桥地区发生。
  第二节 形胜 山川 港湾
  一、形胜 山川
  宋
  《方舆胜览》
  形胜
  西则真腊交趾。《琼管志》:其外则乌里苏密吉浪之洲,南与占城相对,云云。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上下渺茫,千里一色。无复陆途。同上:至吉阳,则海之极处,云云。东西两路并无铺兵,缘昌化、万安两界道路不通,递角皆由海道。再涉鲸波。同上:琼去吉阳,隔越黎洞。虽有陆路,已八十年不通,赴官者以云云可畏。自知寨陈维翰方诱黎开通道路。自昌化县泛海,三日而至军城,阻风则月余;若往儋、万则无阻焉,去儋尤近。地多高山。《郡志》:吉阳云云,峰峦秀拔,所以郡人间有能自立者。崖州为大。丁公言谪崖州,尝问客:“天下州郡孰为大?”客曰:“京师也。”公言曰:“不然,朝廷宰相作崖州司户参军,则崖州为大也。”闻者绝倒。《琼管志》:海南以崖州为著郡。崖州旧治在今琼州之谭村,土人犹呼为旧崖州。
  山川
  黎莪山在吉阳县东七十里。
  藤桥水在吉阳县。
  《舆地纪胜·海南》
  形胜
  再涉鲸波险,仍悲鳄水连。
  藤桥水在吉阳县
  明
  《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一千九百八十
  回风岭
  《琼州府图经志》:在崖州东一百里外,系官道所经,南北之风至此辄回。其山广长数十里,连续不断,南抵大海,崖州之冲要也。
  《大明一统志》
  形胜
  海中洲居,广袤千里。《汉书·贾损之传》郡在大海之中。汉纪应劭注:郡在大海之中,崖岸之边出真珠,故曰珠崖。珠崖如囷禀大。唐《元和志》:珠崖如囷廪大。与徐闻对渡,北风举帆,一日夕可至。南望连山,若有若无。宋苏轼《伏波庙记》四郡一岛。《琼管志》:四郡各占岛之一隅。苏轼诗:四州环一岛,如度月半弓。潮候不同。同上:江浙钦廉之潮,皆有定候。琼海之潮,半月东流,半月西流。潮之大小随长短星,不系月之盛衰。中盘黎峒。同上:琼郡周围二十余里,中盘黎峒。有黎母山,诸蛮环居,号黎人。去省地远,不供赋役者,号生黎。耕作省地者,号熟黎。黎人之外始是州县。前瞰清河,后连碧海。
  山川
  回风岭在崖州东一百二十里。以飓风不过此岭而名。
  《正德琼台志》
  形胜
  天下地理,皆有形胜,而郡之治,非但临之以为美观,且恃以为险固,若周邑之背邙面洛,左缠右涧是也。琼地环海,形胜足称,是宜志其大概。
  崖州多高山大林。[王士熙《江亭记》左据回风岭之雄,右揖龙楼山之险。南山雄压重溟,鞍岭远连五指。二流绕郡,分派朝宗。
  山类
  报福岭在州北八十里。土人遇旱,望有白云气腾为雨候,号灵山。雨毕祭之,因名。
  回风岭在州东北一百二十里,经官道,隔北风,州无寒。成化初,知州徐琦修路。[有记,见碑。]弘治初,副使陈英委知州王铎再修。
  川类
  藤桥水在州东二百里藤桥巡司南。自罗贵黎村岭下,流经官道入海。《永乐志》:水自五指山来。
  下水在州东一百五十里。出回风岭和尚沟,流通田尾港,经榆林村入海。
  喜思泉在州东回风岭畔。石穴中涌出,清洌。《旧志》云,行者至此,渴饮喜之,既去思之。故名喜思。
  温泉在州东永宁乡思簩岭下。四时泉出温暖,流出南乙田。
  《嘉靖广东通志》
  山川
  报福岭在州北八十里。州人遇旱,望有白云气腾为雨候,号灵山。雨毕祭之,因名。
  东北一百二十里有回风岭。以飓风不过此岭而名。
  《万历琼州府志》
  多高山大林,左据回风岭之雄,右揖龙栖山之险,南山雄压重溟,鞍岭远连五指,二流绕郡,分派朝宗。
  回风岭州东北一百二十里,经官道。成化初,知州徐琦修路,有记,见碑。弘治初,副使陈委、知州王铎重修。张习诗:“古驿投来近海堧,坐看高岭插青天。明朝要向回风过,便类蓬瀛顶上仙。”王佐诗:“南北风来到此还,南边和暖北边寒。怪来天地人犹憾,一样琼南两样看。”万历四十四年修平。
  藤桥水州东二百里,藤桥巡司南。
  郎温水州东二百里。
  温池水回风岭下。
  《万历广东通志·琼州府》
  崖州东北百二十里曰回风岭。风从北来,山辄蔽之,冬无寒风,故名。
  清
  《雍正初修大清一统志》
  海中洲居,广袤千里。《汉书·贾捐之传》周回二干里,径度八百里。《水经注》四州各占岛之一隅。外环大海,中盘黎峒。宋《琼管志》
  黎峨山在崖州东。《元和志》:在吉阳县东七十里。明《一统志》:在州东五十里。中产峨草。
  回风岭在崖州东北一百二十里官道旁,以飓风不过此岭而名。下有温水池、喜思泉。
  藤桥水在崖州东北二百里。源出黎峒,流经合口港入海。相近有高沙港,亦流合焉。
  《乾隆续修大清一统志》
  海中洲居,广袤千里。《汉书·贾捐之传》周回二千里,径度八百里。郦道元《水经注》。
  四州各占岛之一隅。外环大海,中盘黎峒。宋《琼管志》。
  黎峨山在崖州东。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在吉阳县东七十里。《明统志》:在州东五十里。中产峨草。
  回风岭在崖州东北一百二十里官道旁,以飓风不过此岭而名。下有温泉池、喜思泉。
  黎峒《舆地纪胜》引《系年录》云:“黎母山有诸蛮环居,号黎人。其去省地远,不供赋役者,号生黎;耕作省地者,号熟黎。黎之外始是州县,四郡各占岛之一隅。四郡人多黎姓,盖其裔族,而今黎族乃多姓王。”惟五指而南抵崖州一路未开。其中草聘、喃春、磨菜、草提、合劳诸黎,虽新招纳粮向化,而南凯、南劳、蘑草、磨赞、番铳、降文、磨啖与崖之凡阳诸岐峒,络绎二百余里,皆人力所不至之地。崖州村峒凡九十二元设黎兵万户府,统十三翼,兼管民兵黎峒,千百户俱以土人为之。明永乐二年,崖州监生潘隆议设抚黎知府,招抚生黎村峒,授以土官。宣德四年,以黎人侵扰,革抚黎官。正统五年,并革诸土官,自是悉领于郡县。万历三十一年,复设抚黎通判;四十三年革。本朝德威所至,黎人向化。雍正八年,琼山、定安、陵水、崖州诸生黎二千九百四十六人,相率愿入版图,每丁岁纳银二分二厘以供赋役。总督郝玉麟等奏闻,奉旨将地丁银两减去一分二厘,止收一分。且令有司加意抚绥,务令得所。自是诸黎戴德,悉为良民。
  藤桥水在崖州东北二百里。源出黎洞,流经合口港入海。相近有高沙港,亦流合焉。
  《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
  海中洲居,广袤千里。《汉书·贾捐之传》周回二千里,径度八百里。《水经注》四州各占岛之一隅。外环大海,中盘黎峒。宋《琼管志》
  黎峨山在崖州东。《元和志》:在吉阳县东七十里。《明统志》:在州东五十里。中产峨草。
  回风岭在崖州东北一百二十里官道旁,以飓风不过此岭而名。下有温泉池、喜思泉。
  黎峒《舆地纪胜》引《系年录》云:“黎母山有诸蛮环居,号黎人。其去省地远,不供赋役者,号生黎;耕作省地者,号熟黎。黎之外始是州县,四郡各占岛之一隅。四郡人多黎姓,盖其裔族,今十字路已丁矣,惟五指而南抵崖州一路未开。其中草聘、喃春、磨菜、草提、合劳诸黎,虽新招纳粮向化,而南凯、南劳、蘑草、磨赞、番铳、降文、磨啖,与崖之凡阳诸岐峒,络绎二百余里,皆人力所不至之地。崖州村峒凡九十二按:黎人自唐宋以来,叛服不常。元设黎兵万户府,统十三翼,兼管民兵黎峒,千百户俱以土人为之。(明永乐二年,崖州监生潘隆议设抚黎知府,招抚生黎村峒,授以土官。宣德四年,以黎人侵扰,革抚黎官;正统五年,并革诸土官,自是悉领于郡县。万历三十一年,复设抚黎通判,四十三年革。本朝德威所至,黎人向化。雍正八年,琼山、定安、陵水、崖州诸生黎二千九百四十六人,相率愿入版图,每丁岁纳银二分二厘以供赋役。总督郝玉麟等奏闻,奉旨将地丁银两减去一分二厘,止收一分;且令有司加意抚绥,务令得所。自是诸黎感戢,悉为良民。
  藤桥水在崖州东北二百里。源出黎洞,流经合口港入海。相近有高沙港,亦流合焉。
  《康熙崖州志》
  环崖多高山大林。左据回风岭之雄,右揖龙栖山之险。南山雄压重溟,鞍岭远连五指。二流环绕,分派朝宗。州治在府城南一千一百一十里。东接陵水,西抵感恩,南距海洋,北跨黎峒。东西广四百五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环疆八百五十五里。
  藤桥水州东二百里藤桥巡司南。
  温池水回风岭下。
  椰根陂州东百里椰根村。每年民自修筑,引水灌耕本村及田辽、三亚等处田一百余顷。
  喜思泉回风岭下。
  温泉永宁乡思簩岭下,四时泉出温暖。
  《乾隆崖州志》
  环崖多高山大林。左据回风之雄,右揖龙栖山之险。南山雄压重溟,鞍岭远连五指。二流环绕,分派朝宗。州治在府城南一千一百一十里。东接陵水,西抵感恩,南距海洋,北跨黎峒。东西广四百五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环疆八百五十里。
  今志八景
  鳌山叠翠 抱郭双流 洞天幽胜 落笔凌空
  珠江浴月 温泉漱玉 灵山腾云 峻岭回风
  回风岭州东北一百六十里,经官道。明成化初,知州徐琦修路,有碑记。弘治初,副使陈英委知州王铎重修。万历四十四年修平。(张习、王佐二诗见《艺文志》)。本朝雍正六年,知州程哲重修。乾隆十九年,知州宋锦率官绅士民重修,州役黄治董其事。
  藤桥水州东三百里,藤桥巡司南。
  椰根水州东二百里。绕藤桥村,与郎温水相合,入于海。
  郎温水州东二百里。
  温池水回风岭下。
  椰根陂州东百里椰根村、每年民自修筑,引水灌耕本村及田辽、三亚等处田一百余顷。
  喜思泉回风岭下。
  《道光琼州府志》
  黎莪山,在城东五十里,上产莪草。黄《通志》
  回风岭,在城东北一百二十里,高五十余丈。下有温水池,又有喜思泉。以飓风不过此岭,因名。明成化初,知州徐琦修路,作记勒石。弘治初,副使陈委知州王铎重修。清朝乾隆十九年,知州宋锦修治,以利行人。俱同上
  温池水,在回风岭下。同上
  藤桥水,在城东北二百里。源出黎峒,至合水港入海。相近有高沙港,亦流合焉。
  椰根水,在州东二百里,绕藤桥村,合郎温水人海。《府志》
  喜思泉,在回风岭下。俱同上
  温泉,在永宁乡思簩岭下,四时泉出常温。
  《光绪崖州志》
  山
  五指山,在城北,深歧黎境。五岭联络,形如伸掌,屹立琼、崖、儋、万之间,盘亘六百里。诸山皆其脉络。上多异产,人迹所不经。南趋为小五指,其大次于主山。从此分二大支。一东趋陵水县境,一趋州境,折而西,延袤三百余里,或起或伏,雄峙于北。又分五小支,趋至海滨。壁立、虎头、鹿回、鳌山、龙栖五岭,皆小支之尽脉也。
  回风岭,城东一百六十里,高百余丈。以寒风不过此岭而名。横截州东。其最幽邃处,道隘峰攒,隐蔽天日,约行六七里,为州治东路第三重关隘。明成化年初,知州徐琦修路作记,勒石。弘治初,副使陈英委知州林铎重修。国朝雍正六年知州程哲、乾隆十九年知州宋锦相继修。上有喜思泉。下有温泉二,炎热异常。时有烟气,为州八景之一。各题咏见《艺文》。
  龙楼岭,城东北二百一十里,为藤桥祖山。上有望星岩。岩西有石穴,泉流如醴。峰峦耸秀,为诸岭最。今龙山书院以此名。
  白虎岭,城东北二百一十里,为永宁乡屏蔽。山势高昂。中有白石,高十余丈,如虎踞状。
  大本岭,城东北二百九十里。岭北即陵水界。明吴总戎置营于此,以镇黎境,取岭名颜之。今废。
  古崎洲,城东一百六十里,永宁乡南境大海中。水程二十里。远视,横黛形如一字。峦壑清幽,石壁奇峭,永宁乡之屏障也。光绪戊戌夏,道人吴华存率徒居此,创设草堂,为谈玄之所。庚子春,知州钟元棣捐廉,倡建庵堂,祀仓颉字祖及如来佛像,颜曰“海上涵三观”。
  川
  藤桥东水,源出陵水县某代弓石岩岭。西流,入州境。从大本、昂贡二弓之山峡流出,又西流至某屏弓,与清雅小水会。其小水有二源,一从翻钞岭,一从某蓬岭,东南流至清雅,合为一流。东与东河会。又南至万峒前,穿山谷,经大肚、供内、牟密、黎场、大赞坡等黎村,至白虎岭,绕藤桥市东南,与西河会,下合口港,入海。约行一百三十里。
  藤桥西水,源出城东北一百六里至爹岭。分二源:一从岭东流,出只让弓,南经打密潭而下;一从岭西流,人罗葵峒,罗葵大岭水北流来会,至南林峒逾石母河,与东流会,是为三叉河。曲折东南流,经长枕、龙楼二岭下,至藤桥市前,与东河会。绕网寮,汇于合口港,入于海。约行六十余里。
  民国
  《海南岛志》
  本县山脉远宗于大五指山,迤延至小五指山分为二大支,一东趋陵水;一南趋崖境,复分为二小支:一支东南行,又分为数小脉:(1)趋回风岭,绕至榆林东岸;
  过此则四区之大岭、龙虾岭、思簩岭、鹗鳌岭,五区之金鸡岭,均不甚著,惟大独、小独形如马鞍,高出众山。北部山峰较多,最近县城者为迁拖岭、郎勇岭,稍远则有马鞍山、笔架山、郎蛮岭,高度均在七八百尺之间。惟距城40里之洋淋岭高约2000余尺,县城所望见者以此山为最高。
  藤桥水藤桥分东西二水。东水由陵水某代弓石岩岭西流入崖县境,从大本、昂贡二弓之山峡流行,西经某屏弓,与由翻砂岭、蓬岭之小水会,南至药峒,穿山谷,经大肚、供内、牟密、阳大、赞坡等村,至白虎岭,绕藤桥市东南与西水合。西水发源于崖县东北,流至爹岭分为东北二流。东流又分为二,一出只让弓,南经打密潭;一从岭西入罗葵峒大岭。北流至南林峒,逾石母河与东流会合,是为三汊河。曲折向东南,经长枕、龙楼二岭,直至藤桥市与东水合流,由藤桥港入海。东西二水各长约五六十里。
  在回风岭东山脚塘荒田中央,池大约二三方丈,距藤桥25里。此泉以前府、县志皆未载。《崖州志》又云,回风岭喜思泉下有二泉,温热异时。《考古辑要》云有李德裕诗、明张习诗。则崖县温泉有三处矣。然过回风岭,遍访行人,无有知者。
  《三亚市志》
  河流
  三亚市境内有中、小河流12条,集雨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宁远河、藤桥河。
  藤桥河
  由东河和西河组成,东河为主流,发源于保亭县的昴岭南麓,自西向东南流,经保亭县的大本、金江、加茂等地,由新民水陂起进入市境黎场、田湾至藤桥南田官头村,汇入西河(流域面积279平方公里),后注入合口港入海。流程57公里,控制面积25.51平方公里,流域区内藤桥镇人口41503人,耕地面积3701亩。
  二、港湾
  《正德琼台志》
  高沙港在州东二百里永宁乡。源自五指山,流藤桥渡,至此会潮成港。
  淡水湾在州东二百一十里永宁乡海滨。有一山嘴,其势自西南生,回东转北,中包海水,平稳无风,可泊舟。上山有淡水,舟人常汲取之。
  《嘉靖广东通志》
  淡水湾在州东二百一十里。海滨有一山嘴,其势自西南生,回东转北。中包海水,平稳无风,可泊舟。山有淡水,舟人常汲之。
  《万历琼州府志》
  高沙港州东二百里,流经藤桥渡。
  喜思泉回风岭下。
  温泉永宁乡思簩岭下,四时泉出温暖。
  《康熙崖州志》
  合口港在藤桥。受郎温、椰根二水,合流出海。
  椰根陂州东百里椰根村。每年民自修筑,引水灌耕本村及田辽、三亚等处田一百余顷。
  《乾隆崖州志》
  合口港在藤桥。受郎温、椰根二水,合流出海。
  椰根陂州东百里椰根村。每年民自修筑,引水灌耕本村及田辽、三亚等处田一百余顷。
  《道光琼州府志》
  藤桥水,在城东北二百里。源出黎峒,至合水港入。相近有高沙港,亦流合焉。
  高沙港,在城东二百里。
  合口港,在城东北二百里,受藤桥、郎温、椰根三水入海。俱同上
  椰根水,在州东二百里,绕藤桥村,合郎温水人海。《州志》
  喜思泉,在回风岭下。俱同上
  温泉,在永宁乡思簩岭下,四时泉出常温。
  《光绪崖州志》
  铁炉港,城东一百七十里,近林旺村。深阔,可泊大船。港西北有岭环绕,黎人沿岭散居。
  合水港,城东二百里,受藤桥东、西水人海。
  海棠湾,在铁炉港东。波静,可泊船。疍人采鱿鱼在此。
  《琼崖志略》
  藤桥港:藤桥港在崖县最东之处,与陵水交界,距县治约200里。港内停泊往来于澳门、江门、安浦及本岛各港一二千担之帆船,为数不少。春夏渔业旺盛,渔船来泊尤多。附近有树胶、椰子园多处,出产渐增,大有发达之希望。
  《海南岛志》
  再次则三亚、藤桥二港,皆在南部。若榆林辟作军港,则南部商港尤非此莫属。三亚、藤桥均与榆林相距不远,近港地区物产丰富。
  藤桥港在崖县最东,与陵水交界。港口广大,港内窄小,宽约数十丈。潮落时巨船不能进口。有牛琪洲岛峙立港口。港西山脉折向南方。如由西边海岸筑一长堤与岛接连,则堤岛与港口之间成一良好外港,数千吨之轮船不难安全停泊。本港附近多属物产繁富地区,前有铁炉港,后有崖属十二村,左接陵水,右近三亚。即现在之藤桥市,已为崖属最大市场。如能筑港改良,前途殊有希望。
  《三亚市志》
  蜈蚑洲岛
  又称“古崎洲”,位于海棠湾内,距陆地2.4公里,岛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100米,面积1.5平方公里,山峰最高海拔78.3米,地势东高西低,岛上植被较好,乔木参差,椰树成林,周围盛产海鲜,海底珊瑚色彩斑斓。
  铁炉港
  位于市之东,距市25公里,水陆交通方便。南边岭上有一石井,经常有铁锈水流出,因此得名。港内水域有4533万平方米。港内航道弯曲狭窄,港门外有一处门沙阻塞,设置航标。锚地,可泊机帆船6~8艘,可避11级以下台风。港外可供大型船只临时停泊,能避7级以下西南风。
  后海湾
  位于市东部,是一个河口海湾,海岸线长6公里,地埋坐标为:东经109°48′,北纬18°16′。
  海湾呈“丁”形,湾之南侧与蜈蚑洲岛相望,湾长2公里,宽1公里,水域面积约有2平方公里。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出版者:光明日报出版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是对历朝历代正史及地方志书中涉及海棠湾的地理历史事实进行辑录。编辑原则包括涉及海棠湾的一切相关内容均要辑录,对于重复内容视情况删减,以整个三亚的史事为线索突出海棠湾的史事,不选择创作而是编辑历史书籍内容。本书按人文地理、手工业、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商贸、旅游业、教育、文化、民族关系、人物、艺文等篇章分门别类进行编排。所辑录的史料加上现行标点符号,一律改用现行简化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