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民国部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州古文百篇》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466
颗粒名称:
民国部分
分类号:
K877
页数:
49
页码:
231-279
摘要:
本文记收录了民国时期的古文,其中包括了写给父母双亲的信、麦公仁心暨张孺人合葬墓志铭、琼游笔记、海南岛旅行记、琼崖公民代表对西沙群岛危亡宣言书等。
关键词:
民国
古文
崖州
内容
写给父母双亲的信
麦宏恩
双亲老大人膝下:
敬禀者:男自陷狱以来,本欲上函禀知,陈说情衷,但每欲握管,感怀万端,忧从中来,情不能禁而愁搁笔者,曷止百次,致使大人倚闾切望,罪莫大焉。然当此生死别离之间,不得不用强制之力,抑压愁情,挥泪上禀。明知不能解慰大人之忧郁,亦略可表白男一生之抱负也。男自受命读书二十余年,由小学而中学以及大学,挥不少大人血汗之金钱,累不少全家之劳苦。而大人情欲节省用,食苦含辛,以供男消费者,皆欲造男成一器具也。然男徒耗金钱,学无一得,致失大人之希望,抚心自问,罪不可逭。但男时得大人训以大义,师长诲以节操,读古今中外列传,未尝不拜服忠义烈士之行为,而心窃慕。故男矢志救人类于自由、国家于平等,尽为人之道,不至与草木同污。何图志虽立,行不果,身已受刑,负生平之抱负,遗大人之后忧,痛矣夫!人生必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生有轻于鸿毛,即死何憾!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古人已有明训,虽亏男一死,唤起世界人类共争自由,以革命之血,换得自由之花,死得其所矣!只可惜者,国家危亡旦夕,人民陷于汤火,男毫无一点有益于国家、利人民之事,实死有余憾。尤以大人白发苍苍,无人奉养,抚育之恩不能报其万一,死不能瞑目也!然男素知大人深明大义,只恐男以不死,必责男曰:“宏恩,男儿死则死也,不可为不义屈。”故男意大人听男死耗,亦必笑逐颜开,无所忧虑也。男死期在即,但男气极壮,志极坚,祈勿以为念。男再有言者,吾家口口口口口口死后无人侍奉左右,祈大人再图后嗣。或者,天地可怜,祖宗积德,必能令大人得悦乐天年。居妹如何?甚念。如果债务还清,家有出息,祈多分给她。宏旺弟略有聪明能读书,祈提携就学。秀妹能侍奉与否,随其自主,如去,祈将她存积给她,得为她日后生活。兄弟亲戚不能一一询及,只望各得平安,男不能再与团聚也。男死矣,祈大人善保玉体,强饭加餐,则男死不多虑也。
特此敬上。
男宏恩敬禀
夏六月二十四日被难
【提示】
这是九十多年前,三亚市革命先驱者麦宏恩烈士就义前夕,写给父亲麦启哲和母亲陈氏的著名书信,题目为本书编著者所加。
麦宏恩(1899—1927年),三亚市崖州区保平村人,广东国民大学学生、学生会主席。在校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受广东党组织委派,回崖县(今三亚市)参与创建三亚市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崖县共产党小组”和三亚市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崖县东南支部”,与此同时当选为第一届崖县农民协会主任。
1927年,上海爆发“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月15日,广州国民党反动派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即将从国民大学毕业的麦宏恩不幸被捕下狱。两个多月后,他在广州监狱给远在保平家中的父母双亲写下了这封家信,慷慨赴死,英勇就义,年仅二十八岁。
1983年7月,原崖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符群先生,征集到了麦宏恩烈士这封亲笔家信。家信系文言文,毛笔书写,直行繁体字,没有标点符号。符群先生对其进行整理,以简体字横排,加标点符号,略作字词注释,蛀蚀欠缺之处以“口”代替,并把家信原件复印,于1986年4月推介,我们现在见到的就是符群先生复印后流传的较为模糊的家信复印件。
麦宏恩家信内容先是告知凶讯,陈说愧疚。接着“表白”初心,宽慰父母。麦宏恩“矢志救人类于自由、国家于平等”,誓“以革命之血,换得自由之花”。如此初心“表白”掷地有声,他参与建党,领导农民运动,就是对初心的施展。进而阐述,如果他的死能“唤起世界人类共争自由”,就“死得其所”,他是为抱负、为初心、为信仰而死,视死如归,这样的死重于泰山,由此安慰父母不要因为他的死而过度悲伤。家信后部分,述说家事,劝说父亲,关心弟妹。
麦宏恩家信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渗透着信仰的力量,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展示了一个血肉丰满、感情充沛、内心世界炽热而丰富的青年革命者的崇高形象,是今天我们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缅怀先烈、激励后人的本土最为难得最为珍贵的教材。
(本提示由三亚市第一中学教师罗曦撰写)
麦公仁心暨张孺人合葬墓志铭
罗德富
民国丙辰年(1916年),麦生宏恩执贽见余于一高。又七年壬戌(1922年),余主五高,则生已毕业琼崖中学,与余同执教鞭。因以通家礼入见,生之尊人暨乃祖仁心公,一门孝谨,殆近世所罕觏。丙寅(1926年)秋,仁心公骤归道山,逾年其子奉葬于白螺壳,而排缵其事状,介吾友陈君多儒聘珍来属铭。盖余交于麦氏三世矣!其可以不文辞。案状:公讳大志,仁心其字。祖庠生讳峻士,父讳景上。昆仲五人,公序居次。少为叔父景舒所爱,立为嗣。未久,叔父卒,家贫不能学,竭力耕田。既冠,本生父卒,贫如洗,弟幼伯兄无力,公独搘拄,教养诸弟,为完婚配,居共爨历十余年。诸弟经济能独立始各立门户,以祖居小让诸弟,别买地建筑,仅蔽风雨,晏如也!公奠定诸弟,復以农兼商。晚年家计稍稍裕,自恨少年失学,督励其子,綦至遣从名师游,两应院府试。科举废,懋迁江澳省佛等埠,交易一主以诚,公之训也!先是公佃黎田数十亩,买唐宅园一所,植槟榔千余棵,自宏恩君留穗罄所入不足。公时逾古稀,犹往来黎峝课农经商,终岁跋山川崎岖险阻,饿体冻肤不顾,冀稍所获供孙学,造成大器,其知所重。如是为人诚实、敦朴,恂恂寡言,任事有毅力。子弟泆荡,必敕乡前辈,符必恭钦其宜。列状范明府云梯,奉赐九品登仕郎,奖“齿德达尊”四字,传为盛事。此公居乡宠遇之大略也!孺人同村从元公女,能勤苦佐公,备妇德,凡公内行,孺人成之。公生道光庚戍年(1850年)七月初十日子时,卒民国丙寅年(1926年)六月卄三日未时,七十七。孺人生咸丰癸丑年(1853年)八月十八日亥时,先公十五年卒。宣统辛亥年(1911年)十一月卄七日巳时,初葬白螺壳坐癸加子,至是奉公合葬礼也!子一啟哲,女二。长适羊发盛,次适陈多初。孙一即宏恩,崖县立第一、第五高级小学教员,广东国民大学肄业生。陈君聘珍,公姻侄,知公,悉述公事与状同,信而有征也。为铭曰:汉有薛包,推田让宅。卓哉麦公!景仰前哲。教训尔子,忠信为质。贻厥孙谋,老犹不息。合葬此丘,筮谋龟食。后五千年,视此铭石。
前清附生崖县立初级中学教员通家侄罗德富撰
男启哲孙广东国民大学生宏恩敬立
【提示】
作者罗德富(1886—1951年),字贵品,今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镇抱旺村人。清光绪甲辰年(1904年)考取庠生,民国初期师范毕业,先后在崖县一高、五高和崖县中学任教达十八年。日寇侵琼后,随国民政府迁移山区,任乐东县国民政府两任县长秘书。1947年10月,被选为崖县参议会副参议长。
本文系作者为麦宏恩烈士的祖父仁心公暨婆张氏合葬时所作的墓志铭。文章首先叙述作者在仁心公生前与公之孙麦宏恩入见麦家的第一印象:“生之尊人暨乃祖仁心公,一门孝谨,殆近世所罕觏”,肃穆门庭,诗礼人家。继而在文中纵笔畅叙仁心公婆一生在家庭中的懿德嘉行。一是代父之责,竭力携带兄弟成人。仁心公少时承嗣叔父,在叔父卒后“家贫不能学,竭力耕田”。弱冠之年,亲生父亲卒更是家贫如洗,但“公独搘拄,教养诸弟,为完婚配,居共爨历十余年”。二是在兄弟分家时让屋诸弟。自己费资置地,另建房屋,权以栖身,安然自若。三是督子力学,以兴家门。仁心公在家计稍有宽裕之时“督励其子,綦至遣从名师游,两应院府试”。四是倾其所有为其孙宏恩赴穗求学。仁心公婆在家乡佃田买园,稼禾植果。古稀之年“犹往来黎峝课农经商”,跋涉于“崎岖险阻”,不顾“饿体冻肤”,“冀稍所获供孙学,造成大器”。由于仁心公婆及家人竭力筹谋,省吃俭用,资助孙子宏恩在穗就读于国民大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宏恩“矢志救人类于自由、国家于平等,尽为人之道,不至与草木同污”(麦宏恩家书),终成大器。五是对子弟严加管教。“子弟泆荡,必敕乡前辈,符必恭钦其宜”。家教之严厉,实为可钦。
仁心公在为人处世、治家兴族方面得到梓里称颂,社会认可,其事迹呈送当时的崖州府,州首范云梯“奉赐九品登仕郎,奖‘齿德达尊’四字”,极力褒奖。末尾的铭文以汉朝人薛包分家时将好的房屋、财产和田地都分给兄弟,把荒芜的田地和破旧房屋及物品分给自己的高贵品质来比喻仁心公婆的高尚德行。当今世人把财产看得很重,而忽视骨肉亲情,这真是天壤之别,“卓哉麦公!”世之楷模当之无愧!
(此碑文由三亚市崖州民歌传承人张远来整理并撰写提示)
琼游笔记(节录)
夏寿华
发感恩
雨过天如洗,沙沉路更平。泾云千嶂重,荒陇一犁轻。野水新生浪,遥峰乍放晴。清凉秋一路,缓辔看花行。
七毛沟遇险
忧患余生历劫多,司空见惯等闲过。我从海阔天空处,一路看山到佛罗。
初八日,时微晴微雨。护送之四警二人辞归,以前皆坦途矣。
七时,发佛罗。雇马二匹载从人,任其卡勒五串六百,权送至九所也。
收感恩洗用洙呈,去年旧历二月二十日,族人洗乃赓不法,关入宗祠处罚。该党杨礼经统凶勒放洗乃赓,明日复寻衅。族中不平,与抗,为杨枪毙洗用赓、洗金三等二命。当报案,杨礼经、洗乃赓均经拿获,忽于去年旧五月十五将杨保释。杨归,更肆凶。旧历九月二十,知事劝和未息,即于本月廿五又将洗乃赓放出云云。查知事操守甚好,惟懒惰不理事。昨接徐林氏呈,亦称其不理抢劫。访之,舆论亦然,真难免尸位之诮。
又二十五里至黄流市,市周绕以刺木丛竹,厚一二丈许,其缜密鸡犬不能出入,又以刺藤为小门,仅容一人,云防黎患也。余至,曲折行半里,始得一门,舆夫打尖,适舆卸于万兴堂药店门首,主人殷勤,肃客入,待以烟茶,随即煮鸡子五枚以进。余以诚意难却,啖之。旋有乡绅陈河鉴亦至,略询乡间安静否。
及发黄流,有崖县邢穀恩呈词。余阅其不实不尽,未批。惟知事之放弃、帮审之贪酷,则人言啧啧矣。又十八里至望楼市,烟户数百之大市场也。又二里至乐罗村,遇雨,千余家之大村庄。又五里至九所,下店时仅午后二时。
是日所见坟墓庙宇修筑精美,想见此地之富饶。及详询之,又未必尽然。近九所八九里间,田禾遍野,一望无际,水利尤佳,大有沟洫之遗。惟不修路,狭小低洼,任其横溢,故屡见崩塌。路旁多蓄刺草杂木,枝交叶接,如行碧孔中,而路则成沙沟、水沟,不成为路矣。
夜,复有陈锡熙、陈孙氏呈词。
寒食日乐罗村遇雨时见孔雀
梨花寒食春江路,拨雾看山缓着鞭。轻燕影摇风片外,断虹身挂雨缘边。道旁铁树花无日,墙内木棉红上天。孔雀一双横眼过,满身披戴悉金钱。
初九日,晴。午前六时半发九所。雇牛车一辆,勒索一串二百,载文和亭。雇马一匹,勒索二串四百,载刘雨田。
街中泥水成坑,仿佛行云南村市中。出街口,行平山中,十里至盐灶村。又十五里至酸梅铺,再为文和亭雇马,勒索一串四百文。又廿五里至港门,又十里至崖城。沿途经过一带荒旷,惟修墓最精固,黎人亦然,纯以砖从坑中砌起,外作圆形或长方形,罗围亦皆砖砌而粉饰之。清明前后上墓,举家群集于墓门内,祭奠毕,即团而食之。在墓之四周树枝上挂红绿纸,虽贫家亦然,大约留连须半日,乃去。余谓颇有事死如生之概,美俗也。近城一带多菜圃,圃有二三井,以桔槔取水,可见井之深,而沙中未尝无水也。入南门,城中无下宿处,出东门,住广州会馆。由九所至此,人言九十里,实不过五十余里,并七折而无之矣。
按,县治在府城南,中隔黎峒,由东路至府八百七十里,由西路至府九百六十五里。城周六里,高二丈,无濠。今查,城垣多倾圮,墙上下杂木从生,无北门。城中树已成林,荆榛草莽,高出人头数尺。民居三百余,东门外有街一道,店户约五百家之谱,贸易冷落,大非昔比。县域东西距二百五十里,南北距百二十里,东至海岸六十里,西至海岸九十里,南至海岸二十里,北至儋县薄沙司黎界二百二十里,东南至海岸三十里,西南至海岸百二十里,东北陵水界二百四十里,西北至感恩界二百一十里。
会馆首事何子明,南海人,昔曾充海关分局委员,殷勤待客,言语亦通。饭后,警长黄子明(号虎臣,湘乡人)、区员关国藩(号子祯)来访。继之本城绅士林天民(缵统,满清举人)来访。其神情颇有佯狂意味,前因责备岑西林,为其监禁六年,可想见其梗概矣。
晚,往晤知事邓锦屏(卓藩),他出,便道谢。步警局,黄、关二君均他出。
夜,锦屏来访,谈约两点钟之久,人甚长厚,心亦明白,惟法律知识似有欠缺,故恒为人掣肘而不能与之争。言欲开办黎学堂十所,筹备常年经费七百元,已呈请立案,现已开办二所。余劝其课程不能照内地初等小学办法,须以寻常日用普通官话教之,教一句话即教认识一句话之字,最寻常之算数,最寻常之伦理,以一年毕业即赶造第二班,如此十年自有效验,而文化自随之渐进矣。又言崖县汉民不过八万余,黎民二十余万,不办学堂不足以弭祸。余曰:诚然,得治黎下手之方矣。又言此间盐利甚大,每斤五文,出口可售三十余文,如公家经营,全琼盐务但得三十余万元已够,崖县不过六万元即足矣。余谓须调查南洋、越、暹盐法,安排销场为第一要义,自备大火船四艘,往来沪、汕、澳、香、琼崖、暹、越、南洋各埠,兼运盐,行销海外,此有赢无绌,最稳最便之生意也。又言此地宜棉,三年一换,每年收花后斫去老干,任其发荪,树可高五尺余。甘蔗亦然。
宵深,作信致王浦南感恩,道谢东道之谊。并批交呈词二件,又批崖民呈词五件。
抵崖城
未尽江山老更游,踏春千里到崖州。南荒一发孤悬海,西望重洋独倚楼。白雪满天收吉贝,绿阴深处听軥辀。田家自有团圞乐,不作天倾意外忧。
附录感恩洗用洙呈批去年阴历二月廿八枪毙二命
此案既将凶手杨经礼及起事之洗乃赓拘案收押,并不照理判断,反从中说和,已令人大惑不解。又况将二要犯陆续释放,纵之愈肆凶横,其心尚堪问耶?苟非君操守共信,谓为受贿,谁曰不宜?望即拘凶重办,即所以保全贵治之安宁秩序也。否则扰乱治安之咎,君实尸之。
又感恩徐林氏呈批
据呈称,方贤荐等一抢再抢至于三抢而犹未已,纵有理由并不能令其一蛮到底。总之,此事无论真伪,务必集案讯明,方足服原告之心,万不能藉口无兵无勇坐视不理,致令强者愈横,弱者愈抑,尚得谓有天日耶?国家设官之谓何?并非只“不要钱”三字便可告无罪于百姓,务望浦南先生设法缉凶,惩一警百,否则不独恶者效尤,善者亦将效尤矣。足下纵不为老孀念,独不为阖邑之治安计乎?又不然,譬之自己有冤屈事,诉之人,而人不理,怨耶?否耶?凡为民上者,须知怨毒之于人甚己哉,至嘱至嘱。
又崖县陈锡熙呈批
呈称平基既已八年,成室又将两载,此言断非可凭空捏造,该帮何吝此一调查遽称伪契瞒印,则其需索不遂之情已可概见。务望锦屏先生调集邻右证明虚实,严究逞凶。边地不知国法,动辄强者为王,苟非从重处治,其何以保良懦而儆凶横,切切。
又崖县陈孙氏呈批
此系命案重件,无论虚实均应彻究,何以任人惨怛呼号,置之不闻不睹?国家设官之谓何?岂专为栽培人升官发财耶?务望锦屏先生立拘一干到案,详细研究,不能听帮审员一人主政也。足下有检查名义,设有出入,君不能卸责,至嘱至嘱。
又崖县郑太辉呈批
此案郑太辉藏人与否无关紧要,但将司家兄弟争执之产判断明白,掳孩牵牛之事自然解决。就令司岳华及阿炳藏在郑家,并非匪盗,何得擅调陆军枪毙旁人。今既拘拿郑太辉之父与兄,理应速即讯明果否藏匿司家华及阿炳,何得滥押不判,拖累无辜。至该陆军干涉民刑事件,是谁请之,而谁调之,自有主名,不难罪有攸归,务望锦屏先生一一讯问明确,无枉无纵为要,为盼。
又崖县郑林氏呈批
陆军、知事皆有保护人民之责,陆军既擅杀之,知事又隐讳之,尚复成何世界?此事无论何如,知事总须相验,方可以对百姓。否则凡有钱有势者,皆可嗾使陆军擅杀平民矣。须知知事亦平民耳,今日固能杀人,安知异日不为人所杀耶?凡事须反己自思乃得之,幸锦屏先生酌夺。
又崖县卢王氏呈批
此案既经县长拿获劫党四名,自应听候究办。至称自行枪毙黎登桂一命以图抵赖等词,务望锦屏先生调查确实。果系自行枪毙,该凶首险恶滔天,自应加等治罪。如为该氏所毙,亦不能任其狡赖也,请秉公速决惩凶为祷。
初十日,晴。遣感警二名返,给茶资八百,并马及夫共五串四百。蔡少泉(福成)来访,长沙人,即将萧少勋介绍信递交。谈其为黎所信服之事,皆公廉所致,洵得攻心为上之术矣。并熟悉当日开路情形,允为作图示余。谈甚久,颇多经验,所谓能要钱而又能了事者也。王炎州(耀南)来访,崖县典狱官,会同人,言语甚可晓。至县署谢步,锦屏出迎。谈及司法,渠意甚不平之,盖争权掣肘之事时相抵触云。又言黎中开路,井字较十字为佳。余甚骇,为知言。细审其人,亦有知识而非无能干者,操守亦佳,惟太长厚,动为人所制耳。访蔡少泉,约余明日饮,力辞谢之,不允。并欲遣其胞弟送余至三亚港,以其熟悉该地情状故也。访李特支连长(那立),交绥靖处信。再访王炎州,谢步。旋,李特支来谢步。锦屏具柬招饮,辞之。复持柬至,锦屏亦随至面订,又谈至两钟余之久。此君虽雅有宦情,然思作事以取名誉,并好与余谈,相对无倦。闻李那立领饷皆纸币,硬向县署换钱,锦屏作九百文一元,现已亏二千有余,无怨言,亦人所难者。
晚,赴县署饮。夜,以肩舆送归。林天民来谈,并出其前上西林书示余,尚有可采之处。又言将拟条陈上之当道,余询有何建白?云一实业,二往外国传孔教,三主张民权。此言并不似风,但又鬼话连篇,似图谶语,大约素研易理而想入非非者。忽询余来此何事?余曰:“请卜之。”令余随意出指,彼亦出指,如拇战状,已而余五彼二,谓得兑巽大过之卦,颇觉隐中亦奇矣。临出,邀余明早赴圣庙观礼。明日春祭也。
崖城野眺
大块河山一片羽,连城草木自纵横。上书枉自纡筹策,大学空劳补治平。野竹丛边度黎唱,刺桐花里饷春耕。浑然民气犹怀葛,不解餐珍衣锦荣。
十一日,晴。晨起,至文庙观礼,春祭也。陆续收呈词,前后至十二纸。是日为赶墟之期,为时尚早,市中黎男之不着衣裤者仅数人,跟人刘雨田取袿裤数事与之。市中老媪复怂恿穿之,均欣欣有喜色。可见黎人并非不欲着衣裤,实贫无奈耳。
蔡少泉绘崖县路线图至。帮审吴邦杰(号柱廷者)来访。邓君颁胙至,牛羊猪肉各一肘,谨领之。作信致李隐尘省长,附五律一首。批呈词八纸。
锦屏来谈,并赠多珍及砂药、丸药、午时茶诸品、程仪纸币一百元等等。受药而余璧,强之再三,受大石榴二枚,鱼翅三扇,蛋糕一块。谈至两点余钟之久,言及鱼盐之利。崖县每年可出鱼四十万担,儋县约五十万担,感恩亦二十万担,其余临、昌、陵、万诸县或七八万及八九万不等,全琼不下百五十万,如每担抽税二百文,所得已不赀矣。至盐之利,全琼每年须食五千万斤,其运销于内地及安南、新嘉坡各埠者尚无确数,每担只收税一元五毫计算,年约可得七十余万元。即以常年盐田税而论,可得三十万元。尚有牛皮捐一项,现每年包纳三十万外,报效五万,实则可加收至五十万。又言琼州产米之区,以陵水为最,收一年可余五年,崖县收一年可余四年,万宁、琼东、会同收一年均可二三年之谱。惟文昌虽丰年亦不够本县之食云云。
晚,赴蔡少泉饮。少泉赠以沉香少许,石蟹四枚,云自反正以来,此物滞销,故贩者绝少云。
夜,以肩舆送余归寓,便道至县署辞行。行至审厅谢步。旋,崖人孙毓铨来访,今晨晤于文庙者。宁乡周子兼斌来访,审厅书记。顷,会饮于少泉家者。
宵深,林天民来谈。遣人送呈词十二纸交邓知事。
崖城书感,寄李隐尘省长
云水光中客,深惭洗眼来。遗民犹鹿豕,旷野遍蒿莱。赤日焦头脑,黄沙积鬓腮。南荒人迹远,魑魅竞登室。
十二日,晴。天甫明,锦屏即来送行,言及郑大辉案中命件,全属子虚云云。余不暇与辩,然亦恐言者未必毫无欺饰也。第以说谎者未必如此胆大,倘准相验,将从何处觅尸耶?又有呈词者,当即面交邓君速理。
午前七时发崖城。邓派警队四名、马二匹、夫一名,又派少泉之弟福胜道上照料。壹是八里至南山门,人言十二里。又十二里至新沟营,人言十八里。沿途访郑大辉案,知之者无不言枪毙人命是实。
又十里至中和,人言十五里。山中老藤甚多,飞舞夭矫,莫可名状,杜少陵诗“藤蔓曲垂蛇恍惚”之谓也,迷道穿插乃得出。见有黎头一坟,甚壮丽,中原官宦之冢不及之。入崖以来,所见坟墓建筑精美,黎人尤甚。黎人生则衣服可不着,家室亦极陋,独坟墓则殊讲求坚实,亦异矣。
又十里至马岭,人言十五里,起行至此实不过四十里。皆行平山中,草木芜秽,未见田原,或间有之,皆旱干未能耕种者。时遇黎人男女群行,年少者亦多,标致可观。马岭为一市场,约五六十家。有村塾一所,小学生三十余人,见客人,群起向客合掌揖。其书皆寻常日用之语言,均抄本,间有古文,亦抄本。教授颇似得法。惟先生一人戴黑纸匡眼镜,高坐神龛下,眼从黑匡镜上射出视客,傲不为礼。群儿均矮坐,置书长凳上,争读之,声如蛙鼓。
由马岭出海岸,沿海滨行三十里至三亚港,午后三时也。人言六十里,实乃混说。烟户三百余,无大店,商务亦萧廖。住商务分会,会董王裕猷、警长林锡辉招待殷勤,乃邓锦屏所先容也。又有祁阳人陈济庵亦来招待,一望而知为能干,乃蔡少泉所介绍,而便余询问黎中情状者。
是日,途中收呈词二纸,皆被冤抑久羁囹圄者,取而批之。作信致邓知事,并力辩郑大辉案中命件之确实,如果查无其事,请出具切结呈报省长。并将余所批郑家二呈及此函合呈省长,余再请省长派人至黄流暗查,果无毙命之事,余然后将黄流之一店东一乡绅之姓名宣布,请君严治造谣诬官之罪。
行三亚海滨望越南诸山
生涯多在水云乡,宝气森森地下藏。醉把海山望西贡,岿然门户峙南洋。雄风卷海天为黑,雌霓横空日欲黄。一路清香送行客,兰花瘴罢又槟榔。
中和村荒山中迷道
一拳黎母尚鸿濛,终古仙凡路未通。李相莫伤穷海外,桃源端在此山中。鸡藤香散重阳日,蚊树花开谷雨风。绕偏蓬瀛已三匝,移山今合有愚公。
又崖县黎大光呈批
黎大光之吸烟与否,监验数日自然明白。果非吸烟,则巡警之妄拿,何得非因诈索起见?如指为诬控巡警,必黎大光实在吸烟方可,亦只能判以诬告之罪名,万无两罪并罚之理。务望锦屏先生调查是否吃烟,青天白日,断不能容该帮审、该巡警朋比为奸,任意蹂躏愚懦也。则故科人罪,国法具在,望平反之。
又崖县卢定彝等呈批
公款公管自是正办,何以任一人一家管至七八十年之久,殊属怪事。何惑乎?卢琦之视为私产,放弃之咎固所难辞,但历年所吞自当清算确凿,破产偿还,不容该帮审任意颠倒,要钱不要脸也。务请锦屏先生勿徇前断,以清葛藤。
加批卢王氏呈
十一日,合阅彼此所呈,黎登桂确为卢琦父子所毙,卢王氏乃敢架词耸听,尤属狡险之至。今既凶手逃匿,请锦屏先生立拘卢王氏到堂,押追交凶。该氏既敢出名硬顶,即作为凶手办理可也。
又崖县黎陈氏呈批
黎之炳即黎登桂,已经县长验明,确系石伤、枪伤、刀伤,为卢琦父子所毙,自应抵偿。惟藉命抄抢,咎实难辞。务望锦屏先生除拘押卢王氏勒交凶手外,而当场拿获之朋恶四名,亦当治以应得之罪,以儆扶同逞凶。切切。
又崖县林如升呈批
林如升既处以奸夫之罪名,奸妇亦应究治。凭官发卖,乃竟置奸妇于不问,其中情弊显然可见。务望锦屏先生彻底根究。如果诬奸,应坐该帮审以枉法贪赃之罪,以儆官邪。
又崖县李黄氏呈批
男女既生恶疾,自应离婚。况麻疯尤疾之至毒者,万不能令毒种流传,遗害地方安宁。即令李亚垢不愿离异,亦当勒令离异,以保公安。该帮审强追聘礼,非分肥即受贿也。务望锦屏先生迅速断离,并将陈廷柱严行禁锢,以免传染。切切。
又崖县刘郑氏呈批
此案并非迫不及待之事,黑夜派役下乡,明明扰乱人民安宁。该役虽受殴打,亦属咎由自取。而乃牵涉旁人,注重罚款,则项庄舞剑,其意固别有在也。务望锦屏先生查明判断,无纵无枉为祷。
又崖县陈毓呈批
此案并非刑事,何以滥押至半年之久,不问不断是何居心?况已经判决于上级审判厅,而乃翻驳于下级帮审员,可怪之至!务望锦屏先生秉公速判,无令崖民永堕于黑暗地狱也。
又崖县黎民符亚况等呈批
此案情节厘然秩然,毫无误混不明之处。古丁坡之混卖固属可恨,卢拔琪之混买自属可惩,该帮审之混断尤属可杀。务望锦屏先生重将卢拔琪处治,以儆汉奸。并将该帮审禀撤,以儆贪吏。符亚况之讼费,责令卢拔琪赔偿。切切。
三日,晴。晨起,遣崖警四名返,给茶资八百。
旋,邀同陈济庵(祖虞)往勘榆林港。乘小艇至江鼎山下,逾山凹,过下秧村铁炉坡,约五六里至榆林港右岸。港周围约四十里之谱,左山麓皆石,水深,右乃沙坦,须开浚可用。又沿右山脚至港口,筑有法人坟数处。口门两山对峙,中隔二里许。潮落时,中洪不及一里。即入口,复折向右,故在外港望不见内港也。左山有龙牙角插出,船至此须曲折行港中。旧有琼海关,小火船一艘,驻有洋税司一人,惟验货票不收税银。左山坡占去大地一块堆煤,又略种几畦蔬菜,归海关管辖。将来或为军港、商港,皆须与之极力交涉。余查洋人之性最异,凡海关地本中国土也,或公家地私家地与之接壤,彼必断断相争,不肯放松一寸,有时且侵占过界,直视海关为洋人之产,可为寒心。余前年在河口,因街路一条傍海关后墙脚过,洋雇员以为海关之物,欲封此路,与商家几起大冲突,后将海关前墙脚外路让与三尺,始将后墙脚外让我尺余。若非蒙关正税司见全市人力争,不能强迫,虽对换而彼亦不允也。港内盐田甚广,再入,林木亦多。榆林若辟作军港,三亚亦重要地,可抄榆林后路。虽三亚水浅,小火船亦不能入,究竟无险可扼也。
午后,访侨丰公司分理赵毅轩,询问盐务。今年不佳,出盐固少,而销路尤滞,五文一斤尚无人过问。复访陈济庵于其家。又过贵荣之门,入访之。并晤龙济河,亦祁阳人,年七十有八,任哨官二十八年,尚流落不能归。从前湘人从军于此者不下数百人,自将防营裁遣,凡在此娶妻者皆不能归,因此间女子不愿渡海也。申刻,济庵备盛膳款余,龙济河亦在座,并无杂宾。
晚,赵毅轩来访,随赠罐头食物十樽,果子露二大瓶,均璧谢。是日,接林天民呈词,看不明白,亦批交邓锦屏清理。
游榆林港
龙牙嶻嶪双关紧,门户重重自闭扃。映日盐花千顷白,参天云树万年青。众山罗列依黎母,五爪杈桠见巨灵。潭底蛟螭久潜伏,海风飘忽有余腥。
十四日,天甫明,滂沱数点即止,后阴晴参半,午后雷电交集,而未雨。余四更即起,须趁潮未至过榆林港湾。黎明,陈济庵即来送行,赠余石蟹三十余枚。又收崖商三呈词。
六时四十五分发三亚港,乘小艇至江鼎山,走榆林港,均行荒山中,歧路错杂,山箐林密不见天日。四十里至回风岭,岭不甚高,约长六七里。过岭约十里,出山有田段甚广,以无水之故,全未耕作。五里过洪李村。又十五里行平山中,茅深草荒。过水,抵藤桥市,市中烟户百余家,较三亚货品为多。住警察分局,局长庞揖五(镜渭)殷勤招待,亦邓锦屏先容也。警长胥炳绅,岳州人,尤有同乡之谊。
是日,雨田行至洪李村,鞭马先驱约里许,适舆夫息肩,众人均卸装坐路隅,余因询问望哪路去?众云:左。余曰:雨田往右,急呼回之。文和亭令一护兵跟呼,护兵从容从行,并不声响。余等又行数里至山半坡,前护兵返,云未见,实则并未循马迹追之。再遣一护兵,乘文和亭马往寻。少焉,余复遣二护兵往。抵警局,复派警察二人往。至夜八时,寻者陆续返,均云未有踪迹。再请局长派六人往。余甚焦急,先是雨田骑马落后甚远,待久之始至,余谓:太落后,恐迷道,须慎之,此间途径仄小,又纷歧百出,且草木丛杂,如失道,难觅也。雨田云:与蔡福胜在后,何至失道,神情殊藐藐也,今果有此失。此子性最矫强,既不懂话又不会书,不知今夜作何安置,徒令人懊恼耳。十二时,有四人陆续返,毫无影响,余二人不知何时归。
发三亚港
花风一骑踏红雪,香雾满衣流翠岚。身倚天门俯暹越,手扶地轴补东南。四时荒徼常春夏,一气中原接蔚蓝。走尽朱崖千里路,春山应笑客?〓。
渡回风岭
春色重重野兴浓,看花数上白云峰。掀腾大海鹏翻翮,寂寞空山鹿养茸。微雨新滋山薯蓣,野风先放木芙蓉。栋梁多少遗岩谷,愁对苍龙百尺松。
十五日,晴。天未明即起,呼蔡福胜、文和亭再派警察二名访雨田下落。九时返,依然无消息。方不知措手,忽雨田自归,一小僮送之。云昨晚即返原路寻觅伴侣不得,天气渐黑,徬徨无所之,奔驰四野间不得路,遂有望门投止之概,远望一红灯,奔赴之,曲折行数里,始至。扣门求宿其家,即止之,并殷勤招待,进酒食备刍蓣,不受值。今晨遣人送三里许,指示途径,复请一小僮伴行。其家姓熊氏,谁谓萍水无东道也,亦幸矣。始知遣往诸人皆于黎峒中寻觅,是以相左。
湘阴周星廷(胜山)来琼廿余年,熟悉黎中情形,云峒中木多且巨,尤有美材,以无出路之故,仅伐其小者。棉、蔗一植可收三年。黎人每伐木,聚而焚之,就其地以竹签凿一孔,纳谷数颗即听其自生,蓬蓬勃勃,三月而收,收无不丰,而黎人较汉人为勤。汉人则纯听天,不兴水利,实则凿塘筑坝皆宜,奈男子懒惰成风,不事耕作,任妇女为之,妇女又兼为商工,故农事之不讲,实不暇及也。
本地绅士李禹卿(希宪)、林渊泉(绍源)来访,询问学堂办法。余转询此间情况,每年由公家收学生三十名。余谓公家既有此举,能再由地方筹款加收三十名或五十名,则得之矣。因询问君等家族有无常产,皆曰不若内地之富。余日诚然。粤省常产之富,专以奖励科举仕绅之用,其流弊在士贵登科之时代则贿买关节,在人尽可官之时代则暮夜苞苴,丧尽廉耻,皆由觊觎常产之富而阶之,此种宏奖奔竞之举最为风俗人心之害,而粤人恬不为怪。余思得救粤之方,惟有尽提常产出息。约略调查,年可得百万以外,兴办地方大工艺厂,强收无业游民而教养之。有余,再推广学堂、警察,不独抢劫之患可免,尤可变其势利熏心之习惯。以粤人之财办粤人之事,楚失楚得,并无利权外溢之嫌。惜无人毅然行之耳。君家如有常产,不妨自行提倡,少则小办,多则大办,化无用为有用,不仅全粤蒙其利,即全国亦将受其影响。天下未有无团体而可以立国成家者,粤人普遍性质坐无公益心,惟知自私自利,虽然今日中国之人莫不皆然,不能专责之粤人也。
旋,税关委员魏湘琴(堃,福建人)来访,言此间出口大宗木板、黄藤、白藤,大约进出口税共五千余元之谱。庞揖五以五指山茶心二包、薏苡一包赠余,以土产不便辞也。晚,复备盛膳相款。
收黎人符家宝呈词,称其父为族伯咾野枪毙。因咾野非法行为,宝父为黎头,力止之,宣言我不死,断不容汝为非。嗣宝父有疾,似麻疯,野遂枪毙之,称除毒,自是肆无忌惮,劫杀时闻,为警长庞揖五拘送崖县。某知事拟枪毙,适去任,未果。今知事有释放之消息,故宝惧而求办。余详询之,宝云:自父被击毙后,家四散不敢归,田久废不敢耕,咾野家兄弟犹日夕伺隙寻衅云云。余拟批交邓知事枪毙,以儆凶暴而安良懦。益阳同乡彭某在此闲居,光景不佳,余着雨田取二元赠之,聊达乡谊而已。
崖县商民陈念科呈批
此案劫赃至一万七千之巨,仅以三千元赔偿了事,又不办罪人,亦何乐而不劫耶?事既拖延许久,无论商务应该保护,即为地方治安计,亦不能不严行追办。务望锦屏先生查照前琼崖民政长批示,严行追赃拟罪,以恤商艰而儆劫盗。
崖县黎民符家宝呈批
符咾野杀人不眨眼,积案如鳞,经庞区员拿获送县,前知事本拟枪毙,因去任未果。现省长注意怀保黎人,如前知事有案可稽,望即照办。否则,断不能释放出狱,拟永远监禁亦可。闻符家宝自其父被击毙命后,有家不敢归,有田不敢耕,因咾野兄弟如虎如狼,犹不相容。务请锦屏先生立饬符家宝归耕,如再有事端,除将符咾野即行枪毙外,并治其兄弟以应得之罪,以儆凶残而安良懦。切切,此致。
崖县林缵统呈批
此案看不清楚,无从批断。务望锦屏先生就近调查明白,斩尽一切葛藤,无任祷盼。
十六日,晴。黎明即起,七时发藤桥。警长庞揖五必欲亲送至赤岭,并派警多名护送,辞不获。
五里至曲湾和陵水境,沿海行。又十里至赤岭,访符香圃(攀桂)。符排队鸣枪以迎之,心颇讶。既观其为人,英气勃勃,无衰老态,甚奖勉之。询问张文襄当日所定黎中路线,即详告之,余犹以为不明。渠拟迟三日作帖说,派人陵水交余,余感之。渠并备肴酒款客,上下三席。自言去年剿办黎匪,黎匪掘其祖冢五所,家中即死去三子,皆满清朝禀庠也,大小共计九人,言下犹含悲楚之音。及问其年,已七十有二,当日为冯子材之哨官而兼向导者也。辞行,庞始率多警返,留四人伴送。
既出,行荒原广漠中,红日一团,黄沙十里,气热如蒸。二十里至九所,又十里至盐灶村。连渡三大川,水深皆及腰,舆夫肩轿扛而行。一夫滑足,跌坐水中,幸在浅处,否则已灭顶矣。又二十里,抵陵县城。午后五时也。入南门,出东门,将住南海馆。街市、家室均尚整齐,高出崖县不止十倍也,昌、感无论矣。
时馆员他去,方徘徊间,知事刘和斋(糈)即来,久闻余至之信,故伺之,力邀入署小住,余亦力辞。旋,旁人言此会馆明日将演剧请酒,恐不便,遂允和斋之请,同入署,见其第二公子绥之焉。稍休息,即作信致符香圃催帖说。又致庞揖五函道谢。又邓锦屏一函,附送呈词三纸。
按,县治在府城东南五百七十里,城周三百四十四丈,高一丈八尺,濠广二丈五尺,深一丈。今查,城垣多芜隤,民居零落,虽非山林气象,却是村落光景,仅东门外一街约四五百家,亦无大店,无北门,濠湮无迹。县域东西距九十里,南北距百五十里,东至海岸三十里,西至黎峒六十里,南至海岸六十里,北至万县界九十里,东南至海岸三十里,西南至崖县界六十里,东北至万县界九十里,西北至黎峒百三十里。
海南岛旅行记(节录)
田曙岚
由三亚埠至藤桥市
四月十二日,天晴。八时,杨君请余下楼吃饭;同时陈巨隆君亦至。余见席中肴馔颇丰,且备有美酒;叩其故,始知系莫、杨、陈、吴四君合办以饯余之行者。余甚为惊异;何四君之多情如此也。畴昔之夜,余之所以邀四君前赴茶楼叙谈者,以余此次道经三亚,承数君都予以精神上之援助,而不接受余物质上之酬报,乃作此慰劳之举。今乃若此,诚非余初料所及,而使余却之既不恭,受之又有愧也。饭罢,与四君作别,彼此皆有临歧依依之感。出三亚埠,径向东行,约里许,渡三亚水,溯前日余与杨君由榆林港返至三亚埠时之原路,径至榆林港,再缘港之西北岸前进。时早潮已至,中途有须涉水始能通过者。沿港岸约三里许,有山突出港边,横截去路。余行至此,左为陡壁,右为深海;乃折回数武,横越小山。山中亦多荆棘,小道崎岖,仅可容趾。若徒手步行,当不至发生若何困难。惟余推车前进,颇感累赘。既过此山,抵榆林港尾之多银水口。自此沿多银水西岸北行,沿途盐田颇多。以天气炎热道路不良之故,每行数里,即须稍憩。至下午一时余抵红土坎。有榆林分团在焉。余入内小憩,承团中职员张景正、李标二君特别招待,并留宿夜。余以时间尚早,拟再进行一二十里,以是日所行太少故也。据张君云:“前去多系黎境,人烟稀少,如欲此时前往,必多不便;不如在此住宿一夜,明日直至藤毛峒,右至水满峒,道里若干未定。
(丙)正东路由乐会之船埠岭起,至狮河岭,至该岭喃喽峒,一百八十里。
(丁)东南路由陵水之铜甲起,左至水满峒,一百二十里,右至喃喽楼,九十里。
(戊)东北路由定安之岭门起,九十里至荔支塘,再左至喃喽峒,右至十万峒,道里若干未定。
(己)正西路由感恩之古镇州起,至凡阳,绕合唎岭至红毛岭,三百二十里。
(庚)西北路由儋县之南丰起,过红毛岭,左至十万峒,一百六十里,右至红毛峒,一百五十里。
(辛)西南路由崖县之乐安城起,至凡阳、七指岭,合南路二百五十里。
——各峒责成各黎头雇工各修各峒,并催督工作,领发工资,仍由委员监视。
——每峒路线先须指定方向丈量清楚,分别险易,派定人工多少,然后动工。
——每路先问其险易,分最难、次难、平易三种,最难每日每百人一里,次难二里,平易四里。
——每路宽二丈,平高填低,斩伐两旁草木树枝,两旁开沟宽二尺深尺半,路式中高旁低如鳌背形,并两旁种树。
——八路同时开工,每路一百人,每日平均可修路三里,共八百人,每日可修二十四里,每日工资三百二十串,作一百日算,须工资三万二千串,修路二千四百里。
——每人每日算一工,午前某时起,午后某时止,每一工工资四百文,监工、黎头每日一元。
——开工以阴历九月二十日起,十二月三十日止,多少总不过十日。此时瘴疠消灭,水土平善,以便外人深入,黎人工作。
——路线约略计之,不过二千里,此系随人意所指,未经丈量,大约以二千四百里计算,出入总不致太远。
——黎中川港多因天雨发水,平时则涸,易涨易退,然桥梁一项不能不修。惟黎中木料多,价值贱,所费当不甚巨,此项不能预定。
——每路十里须设一店,以便行客食宿,责成黎头保荐妥人开店。每店由公家补助建筑费三十元,以二千里计算,店在二百所以上,须六千元。
——琼州各县向有电局五处,清光绪十六年裁撤,仅留海口一局,道署一报房。今宜复设子局数处,以便消息灵通,尤宜减轻报费,以广招徕,价廉则报多,收入仍当不少。幸本地多木杆,值自贱,虽难预定,计亦无多。
——开路须赶设学堂,教以寻常日用官话,教一句话即令认识一句话之字及数目字,算数,最浅近法。惟开办须费,以后可于收入各税内酌拨。先须开办三十所,每所二百元,计六千元。
路线五十里间须设巡警十名,半汉半黎,严选警官以督率之,亦惟开办需费。二千里中应有四十所,即将琼州现有警卫队改编,以免另筹经费。抚黎三局有名无实,尽可裁撤,其经费即可移补警费。黎中并无大事,不过小偷狗盗,尽可归警官调处。
——开路所用员司夫役人等似宜略示优异,以四个月计算,总不得过一万元。
——黎中男女不着衫裤,须备置上、下衣数千套,由路工、督办传大总统命令赏给,以开穿衣风气。所至大地方须赐牛酒以鼓动其欢心,劝令剪发。此项须备一万元。
——一面开路,一面即饬实业司招商,开办林木公司及农业公司,砍伐木材,百年不尽。至招人开垦,黎中土沃,宜禾稼,尤易见利。公家取放任主义,但任保护征货税,余不过问。
——每年所收厘税应存留若干为保路之费。
——经费须预筹十万元,虽非确定,将来实报实销,大约总有余而无不足。此款或移挪他项,或称贷商家,一二年尽可清偿。
——路线草图系从意度步量所得,不过大概情形,如此时间短促,未经测算,自不能纤细悉合,合并声明。
【提示】
文章节选自夏寿华的《琼游笔记》。夏寿华(1854—1924年),字卓青,晚年自号思痛。清末湖南益阳县(今属桃江县)人。民国三年(1914年)受广东省政府委托,夏寿华来海南岛考察,历时两个月,游琼州十三县,后写成《琼游笔记》一书。书中对海南山川、特产品汇、民情风俗等详加记载,还提出开辟道路、扶商殖民、防止外国列强觊觎海南等建议。1924年6月,因愤世嫉俗,效屈原怀沙之举,投河自尽;遇救后绝食三日而死,终年70岁。著有诗集五卷和《琼游笔记》《南洋》《香江狱记》《省宪驳议》等十余种著作,多已散佚。
本文主要对崖县山川、特产品汇、民情风俗等详加记载,还提出开发中路线的建议:开辟道路、扶商殖民、防止外国列强觊觎海南等。另外,夏寿华此行是有生杀大权的,沿途接受不少“呈批”的状纸。调查之后,马上作批示,或转省府李隐尘省长(电报请示),平反了一些冤案,这是他此行的另一任务。
海南岛旅行记(节录)
田曙岚
由三亚埠至藤桥市
四月十二日,天晴。八时,杨君请余下楼吃饭;同时陈巨隆君亦至。余见席中肴馔颇丰,且备有美酒;叩其故,始知系莫、杨、陈、吴四君合办以饯余之行者。余甚为惊异;何四君之多情如此也。畴昔之夜,余之所以邀四君前赴茶楼叙谈者,以余此次道经三亚,承数君都予以精神上之援助,而不接受余物质上之酬报,乃作此慰劳之举。今乃若此,诚非余初料所及,而使余却之既不恭,受之又有愧也。饭罢,与四君作别,彼此皆有临歧依依之感。出三亚埠,径向东行,约里许,渡三亚水,溯前日余与杨君由榆林港返至三亚埠时之原路,径至榆林港,再缘港之西北岸前进。时早潮已至,中途有须涉水始能通过者。沿港岸约三里许,有山突出港边,横截去路。余行至此,左为陡壁,右为深海;乃折回数武,横越小山。山中亦多荆棘,小道崎岖,仅可容趾。若徒手步行,当不至发生若何困难。惟余推车前进,颇感累赘。既过此山,抵榆林港尾之多银水口。自此沿多银水西岸北行,沿途盐田颇多。以天气炎热道路不良之故,每行数里,即须稍憩。至下午一时余抵红土坎。有榆林分团在焉。余入内小憩,承团中职员张景正、李标二君特别招待,并留宿夜。余以时间尚早,拟再进行一二十里,以是日所行太少故也。据张君云:“前去多系黎境,人烟稀少,如欲此时前往,必多不便;不如在此住宿一夜,明日直至藤桥为佳。”余聆其言,颇出至诚,因留宿焉。俄顷,团长董汉清君至,亦以此言相告,并偕余参观村中情形。村中有平地一块,上有许多木棉出晒。余检视之:外形狭长,略如蕉实;内则满藏白色之纤维,即普通所用以充实枕头、垫褥等之木棉也。继至该村新近成立之小学校参观,闻有黎族子弟数人亦在此求学;皆系张君等努力宣传之结果。惜此数日因事放假,故未得见。嗣有黎人某君来见,全身汉服,若非张、李二君之介绍,并不知其为黎人也。余与之略谈数语,皆由张君充作临时翻译。因余不谙黎语而彼亦昧于国音也。
四月十三日,天晴。早饭后别董、张、李三君,径向藤桥进发。沿途间有公路路基可循。道经小桥至大茅,沿途多番薯。道右二十余武,有蓬厂一座。内有黎妇数人刨削薯片且似兼作守望者。余以口渴甚,立车道侧,趋前用手作式,索凉水止渴,伊等笑允之。嗣取出铜元二枚,得生番薯二颗,以资咀嚼。此种风味,非囿居城市者所得而享受也。更前进至竹六岭,憩于道侧之蓬厂内。主人系汉族。所搭之厂,乃系专为过路旅客中伙暂憩而设者,故厂中陈有干饭、盐蛋及酸梅汤等发卖。但日出则来,日入则去:观于厂中情形,可以知矣。余尽酸梅汤二碗毕,购得盐蛋四枚下饭。饭时忆及三亚港杨君等曾为余言:此间特产一种动物,名为“飞马”,可治风湿及催生之用,欲询之厂主人,但恐其不谙国语,难得要领,故欲吐而复吞者再。适另有一坐轿之老者来,似系知识阶级,亦于此就食;因与之攀谈,询以“飞马”事。据老者云:“此物多产于危崖陡壁处,昼伏夜出,捕之匪易。惟黎人知其性,较为易获,然亦须得其时,大约六七月间较多;平时则很少。且捕此物时,多在夜间。君如欲必得,须在此间稍住,雇请黎人捕捉;少则一二日即可如愿以偿,多则须延至数日始克办到:非可一呼即应也。君能稍候乎?”余以种种关系,连摇头示以不能。客继云:“此物生性颇奇,无论何时何地,雌雄必成对,生死不离。若毙其一则其配偶虽死不去;故每捕亦必双得。然亦必成双,始可供药;若仅取其一,则失效矣。”饭毕,别老者前进数里,即下竹六岭,遥见铁炉港,水波茫茫。时有雷公马一,横越余前而过,余不忍再杀生,任其自去。既下至平阳地,村庄较多。抵连汪村,村外有黎妇二人,憩于树荫。见余车至,甚为注目。其旁置有番薯二担,余复向之购得二颗以嚼。继彼以手作式,令余骑行。余择较平处,略骑十余武,以偿其愿。次经一高台地,颇长;口渴甚,绕入民家,索水解渴。时村妇正在煮稀粥,粥中参以薯片。见余索水解渴,乃舀此以飨余。余仅饮其汤汁,酬以铜元数枚而去。继至龙江村对门,以天色已晚,谅难赶至藤桥,乃径入该村假宿。既抵村内,见有一龙江分团,因投刺焉。当由团长黄守儒、职员符大纬、符儒焕等三君出迎。略尽寒暄,即行入浴。饭后,三君各手持电筒引余参观龙江小学,并飨余以槟榔多颗,盖该地风俗以此为重也。当承符君等告我以该地风土情形颇详。其有不甚明了者,则用笔书之,亦颇有趣。据云:“当地特俗,除嗜食槟榔外,又喜食一种米茶——系用米炒焙,冲水即成。”又云:“落笔洞之水井,暗通六盘黎村之龙塘而入海。相传‘昔有人曾以椰子干为记,放在井中;数日后,见该椰子干在龙塘出现,继入大海’云。”余是夕即宿于该校内。
四月十四日,天晴。早饭后,承黄君特派团丁二人,代余携取行李,兼充向导;余甚为感谢。道经江前村,憩焉。由此直送至藤桥市区公所。
藤桥市与藤桥港
抵区公所,由该所常务委员李懋辉、蒙国梁二君出而接待。稍憩,承二君导游全市。市为崖县最大之市镇,住民共约三百余家。所有崖县东部、陵水西部及保停营一带黎峒之出、入口货物,均集散于此。出口货以木料、椰子、谷米、鱼类、牛皮、木耳等为大宗;赤糖,薏苡(俗名玉米,以之熬酒,则称为玉米酒)、黄藤、白藤、山甲、猪、牛、槟榔、木棉等次之。特产除玉米酒外,有琼南香、水满茶(出自五指山水满峒)、鹿茸(供男人用,每只值银百余元)、鹿胎(供妇女用,每只值银数十元)及海棠鱿鱼(出白海棠头港,香味胜于他处,颇著名)等。至于该处所产之瓢瓜(即葫芦瓜),径至尺余,高犹过之,尤为他处所未经见。市东有山曰“龙楼”,更东有岭曰“白石”,高可千尺,睥睨全市,颇为雄伟。时市中有推车卖烤玉蜀黍(俗称玉蜀黍为“苞麦”)者,道经余侧,余颇为注目。盖玉蜀黍一物,在他处多系煮食(指新鲜者而言),从未见有烤食者;今乃见于此,余因此又学得一种食玉蜀黍之方法矣。继回至区公所,二君为余言及当地风俗,可分为市镇与乡村二种:市俗人情冷暖,变幻不常。虽亲戚朋友,初逢甜似胶蜜,转眼即变为路人。或有远方来往客人,招呼颇为周到;但不若乡人之虽淡薄而真诚也。市中男女,除客籍商民外,多沉溺于烟、酒、赌博之中,不能自拔;时有胡闹事情发生。倘当地机关予以惩戒或警告,则密结党羽,把持一切,甚为专横,实为地方之隐虑。婚费极昂,除各种礼物外,常须致送聘金光洋二三百元于女家,始克成婚。乡俗敦厚质朴,敬老怀幼,饶有古风。亲戚朋友,虽久不疏。即远方客人初莅兹土,若一经认识,甚为亲敬。惟家族观念甚深,重男轻女之风亦盛,故父权及夫权之旧制度及男女授受不亲之旧礼教等,在社会上犹具有绝大之权力。婚姻大事,全由家长作主,子女不能过问。聘金不过百元,但婚后每多不睦;女子方面所受之痛苦,当较男子为尤甚。因此投水、自缢等惨剧,时常发生。藤人嗜好:男子多以吃狗肉及山猪、黄麖、鹿、狐狸等野兽之肉以为快。女子则多喜食檬果、酸梅、橘、柚等带有酸甜味之果实,此则无市镇与乡村之别也。四时余,复由李、蒙二君邀集友辈数人导余游藤桥港。港在市之西南约四里许。余等由市起程,往西南行,经过三四个椰子树林,始抵港滨。港口外西南海中有一蜈蜞洲岛,距港岸约五里。岛中亦多椰子树。据李君云:“岛上并无居民,以无淡水可资饮料也,其中之椰子树,皆系此岸居民所植。”是时清风徐来,微波荡漾;霞鹜齐飞,水天一色。余等同行数人,童心犹在,睹此情景,心花怒放。因就海滨作各种技术上之竞赛,有持石投远者;有射击海面浮物者;有以拳术角胜者。某君尤为特出,忽于沙地上表演齐天大圣之绝技,大翻其筋斗,惹得其余各人哈哈大笑。已而决定全体竞走;结果,由某君夺得锦标,就此回市,盖余等所定竞走之最终目的,即在近藤桥市一方面也。查藤桥港在春、秋二季,渔业颇盛。所产鱼类,以尤鱼、乌鱼(即墨鱼)、沙鱼等为最多而有名。
由藤桥市至陵水县
四月十五日,天晴。以脚车汽胎刺破多处,无胶修补,不能推行。因托区公所代雇一人肩挑行李,送往新村埠。九时,由藤桥市起程,涉藤桥水东行,循藤新路基(由藤桥市至新村埠)前进。过一岭,闻有人在山中唱歌,歌声悠扬,如泣如诉,如怨如慕。询诸挑夫,据云:“此即黎人歌也。”噫!民族不振,竟形诸歌声,岂果有所谓“亡国之音”者乎?何音韵如此凄切委靡而令人不忍卒听耶?前进至六村,口渴甚,向村民购得新鲜椰子二颗解渴:一与挑夫,一则自食。食已,复向之购得二颗,将外皮斫去,留待中途应用。再前进至英州坡。向村民购食充饥。村在一椰子林内,距路基约半里许,旅人鲜至,宛若桃源。余入内时,村人如惊渔郎之骤至,老少咸集,纷纷询问挑夫关于余之一切。挑夫乃将其所知及其所意度者,一一告之。据余所闻者,不外“是个湖南客人……由崖州来,到陵水去……是藤桥区公所叫我送到新村去的……一路东盼西望,大概是个测绘地图的吧……那倒不会,是有来头的呀……”一类说话而已。继由挑夫向村民张罗,结果,购得稀饭一钵及盐菜一碗,乃与挑夫共食。继复向村民购得椰子三颗,以备不虞。计自藤桥市至新村港共六十里,此适为中途,然旅人鲜至者,盖以陆地极行荒凉,来往商旅,皆取海道故也。食罢稀粥,稍憩。继续前进十余里,口复渴,乃取出椰子二颗。每颗各钻穿二孔如小指大,以一孔对口饮之,一孔则用以通气,使椰壳中之汁水,受空气之压力,而源源流出。五时余,抵新村埠,径投新村区公所,当由常委陈宏渊君接见。是时所中人员业已餐毕,陈君略事寒暄后,即吩咐厨役热水浴身,炊饭果腹。饭后,陈君导余周览港埠情形。港分内外二层:内港形如葫芦,坐东北而朝西南,北岸有笔架山,三峰突出,形如笔架。东端余脉转南而西,环抱内港。其尾闾与新村埠隔水相望,一苇可航,称为“新村岭”。南端稍突出,名曰“陵水角”。外港甚宽广,帆樯颇多。新村埠濒临港口北岸,迤长成一“一”字形。住民共约百数十家。出口货以木料、椰子、槟榔、谷米、蔗糖、鱼类等为大宗;红藤、白藤、木棉、益智等次之。木料、红藤、白藤、木棉、益智等,多产于黎地。椰子、槟榔、蔗糖、鱼类等,多产于汉地。谷米则黎、汉两地,俱有出口。余等自东徂西,复自西返东,又适逢妇女与妇女争闹之恶剧二起,吼声甚厉,威风不小。于此益证明余前言(见第四六节)之不谬也。
【提示】
本文节选自田曙岚的《海南岛旅行记》。田曙岚(1901—1978年),湖南醴陵人,原名田澍,字介人。田曙岚于1923年肄业于北京中国大学。1925年后,在上海任中学教员。后因决心游历全国而辞职,曾遍游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对我国南方各地风土人情进行探查,包括对各地少数民族也进行调查研究。
本文为作者从海南三亚至藤桥的山川物产以及交易的墟市、民风习俗等的记载,让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崖州三亚、藤桥。
琼崖公民代表对西沙群岛危亡宣言书
陈英才 黎茂瑄 陈世训 吉章简等
窃以山河破碎,壮士兴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乃者倭奴觊觎我西沙群岛,设立实业公司,利用狗彘不食之汉奸出名顶替,实行经济灭国之手段,剥我体肤。同人等为此惧,用敢泣诉同胞。冀念神明华胄之本源,同属一脉,抱兔死狐悲之隐痛,莫作旁观。共等对付之方,先褫奸人之魂,则国家前途,是所利赖。
缘我西沙群岛,地属崖县,密榆林。磷矿之富,可不赘言,惟其位置之重要,实系一国之兴亡。故以地势论,榆林为我国南方之门户,而西沙又为书榆林出入之屏蔽,相依齿唇。矧丁兹列强角逐,海上争雄,已共趋于太平洋中。为日人计,不得不在我国南海岸线求一根据地,以为对抗地步,已非一日。前清末季,日人曾实行侵占,经政府严重交涉,始得取回。惟以我国人非近梦梦,故不敢公然肆凶,于是出欺骗手段,利诱奸商何瑞年等,设立公司,假开矿为名,阴行图谋之诡计。在日人侵略政策,路人皆知,在奸商狼狈为奸,实同揖盗。
乃我琼公民团体,诉呈当道,不获俯谅苦衷,使奸商更饰词辩,淆惑视听。讵知工人二百,尽是日人,轮船往来,皆为日船。即号经理之高瑞南以及股东之梁国之、徐田等,皆系日籍。管理设施,皆被操纵。近运载日兵百余,前往保护。如非日资,何为拱手授人以柄?是该公司內容黑幕,岂能尽掩人耳目耶?总之狼贪成性,顾一己而罔恤卖国丧权,狐媚为心,利个人而居然引鬼入室。故何瑞年等之冒垦西沙实业公司,实不啻代垦日人之殖民地。
西沙而入日人之手,则琼崖海权随之尽失,琼崖且将随之偕亡。琼崖亡,则我国南方舆图,能不为之改色乎?呜呼!国破家亡,于斯朕兆。同人等兴念及此,悲虎伥之作废,呼天无路,痛主权之丧失,力竭声嘶。兹觅得崖县委员当日勘测西沙报告全文,读之令人发指!爰用儒墨陈词,直抒胸臆。我海内父老兄弟姐妹,不乏忠义之俦,当能本良心之主张,共图挽救。恳请政府迅予注销该公司,并予以惩办国奸,以警将来,是诚中国之幸也。若政府仍听奸言,不顾民意,则我琼民激于义愤,誓必以最后五分钟手段,为无可奈何之对付。他日肉搏西沙,血飞琼州,争主权于万难,还山河于一发,是平生期许之志,而愿与同胞共勖者也。皇天后土,实鉴斯言,我父母兄弟姊妹,其共谅之。谨此布闻。
【提示】
1922年,日本侵略者利用汉奸在我西沙群岛设立实业公司,掠夺我宝贵的海洋资源,激起海南人民特别是革命青年的义愤。二十四名在广州读书的海南崖县学生,以琼崖公民代表身份发表这篇宣言书,原载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琼崖旬报》第三十六期。此举得到崖县政府的支持,民选县长孙毓斌立即派员去西沙调查,并发表调查报告,揭露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勾结的丑恶行径。
让我们记住这二十四名近百年前吹响保卫西沙号角的先驱者。据《海南日报》,他们的名字是:张启经、吉采、麦上椿、黄敦复、邢福麟、麦上玺、林泉、黎茂荣、黎茂瑄、秦匡洲、何绍沅、黎毓璜、李福海、邢国玺、陈英才、罗业新、吉章简、王大宣、梁志刚、黎毓章、陈世训、郑绍仁、林家杨、韦大康。
月川村民陈国柄碑记
韦国椿
公,讳国柄,字文轩,号蔚林,乃曾祖父孔亮公之孙,显祖贡生光运公之次男也,世居临川,以忠厚传家。按公为人简朴好义,醇谨端严,笑言不苟,喜怒不形,人莫能测其涯际。公家世累万,然衣不蔽体,所食不过脱粟。性虽不尚浮屠,及遇修建寺宇、筑桥、造路等事,则慷慨乐施。人以缓急告,则周急唯恐后时,是其简朴好义也。公未尝举业,然谨小节,慎交游,好览古书子史。有余暇,即凝神端坐,猝然有儒者气象,是其醇谨端严也。公素寡言,至与人说古今、善恶、纲常、大义,辄娓娓然,终晨夕不倦,而且与人无竞,与物不忤,不疾声,不遽色,是其笑言不苟,喜怒不形也。至于孝亲敬长,乃公性兮,中事不必赘而可知也。公有高世之行,食报正未艾。公诞三子,长河球,育养学校,时至当破壁而飞。次河琳,三河瑚,方及成童,然而丰姿迥异,气宇超常,知非池中物也。公生于同治壬申年三月二十三日寅时,卒于民国癸亥年九月二十四日未时,适得吉壤于迈田处,坐乙加辰。公之长嗣君扶服请志铭于余,余辱忝世谊,在公之生平最悉,遂不敢以不敏辞,因历叙其大概。爰为之铭曰:高山苍苍,名水泱泱,牛眠既卜,马鬣长张,迹垂久远,德厚流光,勒之金石,万古流芳。
女婿王卷明,中学肄业;吉进熙,高等受业;王发纬,师范毕业,东二区警察署长。妹丈林瑞川,清廪生。世弟林魁汉,师范毕业。谊侄韦国椿书。
【提示】
这篇碑记是三亚市吉阳区月川村民陈国柄的墓志铭,月川富商林瑞川是他妹夫,作者韦国椿是他好友的侄子。陈国柄坟茔原在海罗他自家的“迈田”处,立碑时间为1923年。石碑于“文化大革命”中遗失,20世纪90年代海罗村民发现后将其送还,陈家后人极为珍惜,妥为保存。
碑记以简洁的文字准确交代陈国柄的家世传承、生卒时间、碑记缘由,而以较长篇幅描述评价陈国柄的形貌气质、性格特点、道德为人,尤其在转折句中运用对比法,赞扬了他的优秀品行,人物个性鲜明,可亲可敬,文笔传神生动,极为难得。
(此碑文由三亚市第一中学教师罗曦整理并撰写提示)
重修水南村林氏家谱序
林星轺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所以纪历代相传之系统而不使之中坠也。余家之有谱旧矣。闻尝开卷浏览,见我开宗祖坚公,字长恩,诞生于有殷之末,武王赐姓命名,食采博陵,历一千四百三十余岁。至于禄公,字世荫,随晋元帝渡江,屡立战功,除昭远大将军,守晋安郡,卒于官,因家焉。入闽之林自禄公始,历一千零五十余岁。至于伯康公,字君任,元末选以举人,授海康县教谕,避乱迁崖,为我开族之祖,始于官塘,中分于水南,后移于黄流、赖元等处,历五百五十余岁。至于今,计传二十余世,支派蕃衍,累成谱牒,垂诸后人,亦我列祖列宗之善贻也。
然于此而欲溯厥本源,穷其竟委,则茫若望洋,靡有彼岸,又不能不掩卷长叹伤茫前家谱自伯康公而中绝也!设令当日者,博陵后之家谱,禄公能保而存之。入闽后之家谱,伯康公能保而存之。保存入闽,并保存博陵,则今日之修谱,有当以迁崖续入闽,入闽续博陵,累成牒轶,则林氏一部家谱,无以异于中华一部国史矣!一线系统相续不绝,有源可溯,有委可穷,岂非林氏一快事乎?惜其不然,从今后人有文献不足之伤也!
然往者不可深究矣,而来者犹堪设想也。盖迁后之系统虽有谱牒可考,而祖宗之生平行诣缺而未录,生卒时日缺而未记,安厝茔域缺而未载,世代名派缺而未编。星轺不敏,仪徊久之,观此“残篇散帙”之余,更加修辑。其先远考妣姑置勿论,至耳目所经者,几有嘉言善行二纪录,使子孙知所欣慕;生卒时日必加详载,使子孙知祖宗为何时人;安厝茔域必志地名坐向,使子孙知所寻访;世代名派摄为韵语,使子孙循派命名,不至有紊乱秩序。
愿我子孙修重谱牒,保而存之,误不可再误,恪遵宪典,循而行之绳武,即为令子,则先灵可慰,孙谋可贻,亦吾族之一善举也。
中华民国十二年七月二十代孙 星轺 谨序
【提示】
作者林星轺(1874—1941年),字文蔚,号观澜,崖州水南村人,前清崖县师范毕业。敕授儒林郎、通判职衔。能文善书,名扬梓里。壮岁致力歧黄,悬壶济世,杏林春暖,为世人所推崇。
这篇谱序作于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七月,乃作者重修崖州水南村林氏族谱时所撰。水南村之林氏,中分自崖州城北官塘的移崖始祖伯康公,于水南村另立分支祠堂至今历四百余年,其后人丁日繁,苗裔散居于崖州及乐东之黄流、赖元等地。
本文开门见山地指出修族谱的重大意义,介绍崖州林氏源流以及宗派蕃衍情况。但笔峰一转,对着“残篇散帙”的林氏旧谱而“掩卷长叹”,叹其自移崖始祖伯康公以往的谱牒资料荡然无存,使欲续修往谱者“茫若望洋,靡有彼岸”。
“然往者不可深究矣,而来者犹堪设想也。”后者绝不能苛求于前人,而要勇于担当起续修族谱的责任。并且在族谱修成以后一定要“保而存之,误不可再误,恪遵宪典,循而行之绳武”。此篇序言行文有法度,叙事曲折入情。
(本家谱序由三亚市天涯区税务局干部林善文整理并撰写提示)
黎传五墓志铭
林星轺
岁戊辰暮春月,余以黄歧学下榻亚肆,即先生之里居也。令侄毓璜君经始先生之新阡,以余为世谊稔甚详,请为志,以铭幽宫,固辞不获。考先生先世明庠生讳文宗,由乐邑迁崖,居水南兼善坊。至清初庠生讳善政,始移居县治东妙山村,累世书香。曾祖附贡生讳振元,祖太学生讳世升,皆有隐德。考讳运昭,轻财好义,以贡生授光禄寺署正职,生二子,长讳炳桂,别号毅齐;次即先生也。先生讳炳经,字传五,舞勺时,署正公尝提资挈往兼善坊留学,毅齐与焉。毅齐公性钝善健忘,先生强记忆,过目成诵,署正公犹加遣责毋少贷。对毅齐公辄从宽恕,人或疑之而不知署正之妙于因材也。先生读书务求大节,不斤斤于寻章摘句。尝渔浴于宁远水,曰:“此吾课功之地也”,同类传为美谈。性刚强好勇,光绪甲午年,倭人寇我疆域,朝命檄冯宫保子材御敌。乙未年,先生投笔如金陵从戎,居数月,心动亟归。归之旬日,先慈疾笃竟不起。己亥科,张公百熙视学,先生及锋一试,遂与毅齐公同游泮水。甲辰科朱公古嶶视学,又与毅齐偕食廪饩。古礼,丁艰不御酒肉,寝苫枕块。先生虽不拘礼节,而于心不无戚戚。观其服阕既久,时过访余,询及令先当日事迹,莫不潸然泣下,是其明发之怀有大过人者。颇好义举,而于教育尤亟亟。当崖邑筹办中学,拟捐千金产以助常年学费,而筹办员商议未决,先生寻卒,事遂寝。令侄毓璜君欲成其志,以慰九原。生平神情飘动,有似于水游。览其志也,民国九年,时已老景,尚忆当年金陵胜景。乃携巨资,邀陈君星伯,林君子膺游金陵故墟,吊六朝之宫,谒明祖之墓,沿江而西,道经林逋之碣,岳王之坟,以及西湖十景,无不纵目玩赏。欲趋洛阳达燕京,穷尽诸名胜。奈何二君叹观止焉。十三年,崖属遭兵燹,妙山尤甚,房屋毁烬,村落尽为禾黍。毅齐公以兼善坊为桃源,挈家居之。先生居日昇坊,既而厌市井习气,亦就兼善赁屋而居,密迩毅齐公且近宁远水。当长夏炎威之候,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追渭水之遗风,溯富春之古迹,将以此终身也。不意十五年七月,毅齐遭河鱼之祟,长子毓球、长媳谢氏踵殁。先生痛悼逾常,体惫。次年三月,以事往西里,冒雨疾作。未几,毓璜君奉柩归葬,先生强疾与俱抵亚,而沉疴未起矣。一匝月而遽赴黄泉。距生于同治己巳八年二月初二日戊时,卒于民国十六年阴历四月廿八未时,享春秋五十有九。德配陈孺人有生无育,后先生七越月而亡;妻陈氏亦无子。毅齐公之次子毓璜、三子毓琨即先生之嗣子也。长孙秀烜、次孙秀烇、秀熔即先生嗣孙也。毓璜君以民国十六年六月二十一日辰时葬君于署正公之茔右,坐寅向申兼艮坤。为之铭曰:猗欤先生,颖悟性成。天机活泼,动合人情,耆英会散,万古留名。我铭斯石,以康兆茔。
前清崖县师范毕业生通判职表弟林星轺拜撰
广东省立第一中学校毕业生嗣男毓璜,广州市立第三高等小学修业生嗣男毓琨;孙秀烜秀烇秀熔敬立
【提示】
这是作者于1928年为崖县东里(今三亚市天涯区羊栏妙山村)书香门第子弟黎传五撰写的墓志铭。黎传五,名炳经,传五为其字也。妙山黎氏一族,自传五曾祖黎振元起,世代急公兴学,薪火传承,不改初衷。《光绪崖州志》记载:“黎振元,字肇乾,妙山附贡生。疏财仗义。人有美举,乐为赀助,毫无德色。振元有事,人皆舍己事助之。其感人如此。孙运昭,署正衔。为人急公好义。光绪乙巳年(1905年),首捐大黄、水蛟、包吉墩等田一百零六亩,为学堂公产,值银一千零四十两。事闻,奉旨旌表。”由此开启了家族捐资兴学的先例,形成了良好的兴学家风。后代儿孙们惟恐落后于先贤,他们也“慷掷家赀任取求”,特别是身为清末崖州视学的黎炳桂(黎传五之兄),更是为了崖州教育的发展操碎了心,不但为办学解囊裳,而且还为学校的发展夙兴夜寐,旰食宵衣,绞尽脑汁。有其挽诗为证:“悬筹新学疑难抽,慷掷家赀应取求。以此立功真不朽,请看棹楔表千秋。”“敦伦饬纪眠苫茨,创学捐金解裳囊。乐得英才归教育,相成贤宰尽循良。”“神驰中学,千串囊倾。急公之念,抵死不述。”只可惜,正当黎炳桂在教育上大施手脚之时,时疫霍乱却毫不留情地夺去了他宝贵的生命。呜乎,惜哉!
兄长虽逝,但仲弟黎传五还在。此时,其继承兄长遗志,毫不犹豫地接过了哥哥兴学大旗,打算向拟创办的崖县中学捐千金产以助常年学费。只可惜天不假年,款还没捐成,突如其来的疾病又夺去了他的生命。其遗愿只好由侄子——兄长炳桂的儿子毓璜去完成。崖县中学创办之日,黎毓璜向崖中捐出了大量的家赀共襄盛举,成了学校的董事之一。由此可见,其家族是名副其实的“急公兴学”世家。
黎传五生性淡泊,虽出身富贵,可依旧食淡衣粗,自忘门阀。虽然一意过漱石枕流的生活,时常“渔浴于宁远水”“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追渭水之遗风,溯富春之古迹”,但在国家大事上却一点都不含糊:当光绪甲午年倭寇侵我华夏崖疆时,他便义无反顾地投笔从戎,参加抵御外侮的抗倭行列,为保家卫国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当听闻崖县拟办中学时,便眉飞色舞,恨不得立马倾尽家财去促成其事。他那份拳拳热心助学善举,虽然时过百年,却依旧昭昭于世,值得我们后人效法学习。
(此碑文由三亚市凤凰中学教师郑辉敏整理并撰写提示)
黎二婆陈氏墓志铭
林星轺
丁卯冬旧历腊月五日,口口犯境,正孺人捐馆舍之后七日也。仓卒间权厝〓三亚村北,戊辰四月三日,令侄毓璜君迁葬于妙山村西。数乞余文表孺人墓道,余不能辞,特粗述其略云。孺人姓陈讳二美,三亚村人。父讳廷宝,清国学监生,敦尚简朴,与人姁姁,好谈故事。母林氏,赠孺人。兄讳昌美,躬行儒者,弱冠不禄。孺人在家事父母,不懈晨昏,父母钟爱若掌上珠。甫及笄,归妙山黎公讳炳经,字传五,清优廪生。孺人与公黾勉同心,伉俪甚洽,奉事尊章,先意承志,未尝忤旨,待诸姑娣姒辈,情爱甚笃。摒挡内政,琐屑必躬亲,恒不欲儇手于人而自居暇逸。家计日饶,犹节缩浮费,祇用其仂。衣无文绣,食不膏粱,真所谓为后人惜福也!公性刚烈,善耐劳,几辈妾媵,辄以不类己见斥,惟孺人骨格与公仿佛,洵称夫妇合德,犹孟光之于梁鸿,文君之于相如。惜艰于嗣,举一雏中殇。民国甲子十三年,公避兵,流寓中区,留孺人居妙山督治家务。已而,家被兵燹。孺人无可栖止,转徙数处。丁卯三月,公抱病归亚。孺人百般调治,目睫不交者三十余夕,祷于神室,请身代,竟罔效。孺人大戚,哀溢于礼体,倦极,卒于是年十一月廿八日申时。距生于同治壹拾年二月拾六日辰时,享春秋五十有七。今毓璜君以新阡浸沃,先灵未安,择于己巳年二月初六日辰时,再迁于此山之原,坐癸向丁加丑未,仍以原志著于斯阡,并为铭曰:蜒蜒其姿,内急外怡。温温恭人,不愆厥仪。惟兹惰嫚,垂为世师。惟兹奢盤,奉若箴规。
前清崖县师范优等毕业生通判职衔表弟林星轺敬撰
【提示】
这篇墓志铭作于1928年。文章开篇阐明撰文历史背景,进而描述逝者前清例赠孺人黎二婆陈氏家世门第,婚嫁后从修身养性方面着手,纵笔赞誉陈氏在修身、齐家方面的高尚品格,“伉俪甚洽,奉事尊章,先意承志,未尝忤旨”,可见婆能恪守妇道,顺亲相夫。“家计日饶,犹节缩浮费,衹用其仂”,“衣无文绣,食不膏粱”,家虽富有,但能克勤克俭,持家有方。作者用典贴切,得心应手,文中写“洵称夫妇合德,犹孟光之于梁鸿,文君之于相如”,皆恰到妙处。陈氏有生无育,家毁兵火,生活窘迫,夫妇离愁,晚年境遇悲苦,至丈夫病亡后,未久也追随而离世。末尾八句铭文,寓意深沉,实为给逝者毕生之总结评价,饱含着对她的深深仰慕和赞美之情。
(此碑文由三亚市天涯区税务局干部林善文整理并撰写提示)
黎有仪墓志铭
林星轺,
清季,初设学堂,余教授云烂乡,即公之里居也。繇此悉公甚详。至是将筑公之新阡,其馆甥瑄征志于余。按状:公讳有仪,字凤来,生于清光绪丙子年正月廿八日辰时。尊人讳国宾,传男二人。伯有任,早卒,公其仲也。幼读强记忆,甫弱冠,有志举业,揣摩日久。将欲及锋一试,孰意科举废,未得展其素志。乃以经世之长才,作为学稼之小试。始也,不过为救贫之策,继则仓稻充裕,终则广置田园矣。于是庇料,造砖瓦,倘得假以数年,则堂构之美观可拭目俟。民国初立,乡里推为乡长。既能趋事而务公,复克解纷而排难。旋又奉县府委为团董,涖事严明,审慎周详,强御无畏,精干堪嘉。其行诣若此尔,社会中不数见也。孺人唐氏,生女二,长适同乡苏定瑄,次适西里谭朝毓。侧室孙氏,生一女,适同乡林鸿瑾。又侧室林氏生一男,行年十二,一女尚幼。公卒于民国辛未年正月十一日丑时,乡谥恭谦,以二月十七日辰时安葬于斯,坐艮向坤兼寅申。兹以民国廿五年三月十六日卯时建筑新阡。余特述其略,以志不忘,并为铭云:猗欤我公,卓尔堪风。今归窀穸,马鬛崇封。军田之原,佳气葱葱。安此吉穴,世代兴隆。
弟林星轺 敬撰 男 尚齿 敬立
【提示】
这篇碑文作于1936年。此文读后让我们对清末民初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们知道了光绪末年科举废除的情形,一位学子想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理想的破灭,以及西风东渐、文明渐开、新学兴起、学堂广布的可喜局面。碑刻主人从一个做着仕途梦的学子,变成一介脚踏实地的农夫,通过学稼穑,改变了自身贫穷的命运,凭着自己卓越的能力为社会做事,为乡民排忧解难,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受到了时人的好评,从而实现了人生价值。
(此碑文由三亚市凤凰中学郑辉敏老师整理并撰写提示)
林星轺太公婆墓志铭
卢琦
公讳星轺,字文蔚,号观澜,水南兼善坊人也。大父桃泉,封八品,寿期颐。父小山,优廪生,候补教谕,训导职,尚清操,好施与,毕生以讲学论道,卫正关邪为职志,邑中后进之士及其门者,至今犹称颂不已焉。公醇朴厚重,孝友克敦。年十岁,父亡。母吴氏,业纺织,上奉老翁,下扶孤儿。每乘公晨昏定省之际,述乃父言行以告。公闻之,莫不警惕于心,益修其行而勉其学,故年方弱冠,英声早著于儒林。虽屡困名场,亦不因此而稍馁其志。迨科考罢,学校兴,公乃就列师范卒业,设教席以启迪后进,各乡优秀子弟多乐从其游者。公之学凡经、传、子、史,百家之书无不博览,而尤邃于性命之理。居恒常谕人曰:“天赋我以性,我不能尽非人也;地全我以形,而我不能践非人也。”盖其造诣之深有如此者,故毕世勿忙所兢兢业业者,惟利人济物事耳。公存心至善,处处慈航,学就行成之后,复专究岐黄以济世。是以年近古稀仍不辞劳瘁,卒至神衰力竭无疾终于亚寓,邻里乡党皆痛惜焉。公距生于清同治甲戌年三月廿二日巳时,卒于民国辛巳年十一月初九日酉时,兹择吉于壬午年十月初二丙寅日卯时,扶柩安葬于落马山之阳,坐寅向庚兼寅申。盖吉穴也,筑寿圹留与婆合葬焉。婆卢氏,字美玉,同里望族定国公三女也。为人恪遵妇道,尽礼奉姑,睦族和邻,相夫助子,创业兴家,尽有大家风范,乡里戚族皆称羡之。距生于清同治癸酉年十一月廿七日亥时,卒于民国一九五一年六月初九日亥时。生二子,长曰元嘉,温恭克夸,博学多闻,广东教忠师范毕业,历充县立一高小校教员;次曰元兴,先公一年亡,性豪侠,优乐与人,县中学毕业,省立六师高中师范修业,历任水南初级小校校长。女一,适西园李文瑛。为伦男孙二,女孙一,皆灵慧。余与公世代通家,闻其溘逝,悼恸良深。适公子来乞墓铭志,公之嘉言懿行,余愧不长笔以志幽宫,爰纪其实,并缀以铭,聊以志恸云尔。铭曰:制行玉粹,志道石坚。慈祥恺恻,乡里称贤。书香继起,心地光明。千秋定论,万古留名。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幽宫福荫,瓜瓞绵绵。
清诰封中宪大夫四品同知职附贡生世愚弟 卢琦 拜撰
男 元嘉 孙由汎 由洵 敬立
【提示】
本墓志铭写于民国年间,作者卢琦,崖州水南村人,清诰封中宪大夫、四品同知职,附贡生。作者出生于书香门第,因家学渊源,文辞书法俱佳,与逝者彼此世代交谊深厚,如同一家。本文因逝者林星轺卒亡后,由作者执笔撰文以记,其时作者已近乎八十高龄。行文开篇直接对逝者及其出生门第做了陈述,转而描写其性情修养,自幼年起,“益修其行而勉其学”的独特生活境况以及刻苦求学、乐于启迪后学、“百家之书无不博览”的行世经历,揭示了逝者毕生的崇高理想追求和“利人济物事”的奉献精神。与此同时,行文着笔描写婆卢氏为人处世的高尚品质。从眼前实际落笔,逝者子孙后代努力读书成才,执教报效社会,在作者笔墨之下也成为描写的“景点”,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意象:先辈—逝者—子孙。三幅画景笼罩在一片意象之中,景中又寄寓着作者的沉痛和叹惋情思,情景相融,浑然一体。
本篇笔力奔放豪迈,语言平易明畅。最后作者行笔情致,言犹未尽,唯用若干铭文来表达自己对逝者景仰怀想的深切感情。
(此碑文为三亚市天涯区税务局干部林善文整理并撰写提示)
知识出处
《崖州古文百篇》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本书客观地把反映崖州的山、川、人、事、物的文章收集起来,选编成册,按时间顺序选取文章,还选有不少碑记、墓志以及历史文人笔记中记载的崖州“杂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