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潜(一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大小洞天古诗钞》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347
颗粒名称: 王潜(一首)
分类号: I207.2
页数: 8
页码: 16-23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三亚大小洞天的历史和景点,包括毛奎刻在石壁上的《大小洞天》诗及其和韵诗,以及岩瞻石、钓台、石船等景观。文章还分析了王潜的生平和诗歌,认为他可能是上级机关派来崖州巡视的官员。
关键词: 诗歌 王潜 大小洞天

内容

王潜,生平待考。此诗是刻在毛奎《大小洞天》诗左边的石壁上的和韵诗。明代郡人裴崇礼《游大小洞天记》:“转后石壁,有刻《大小洞天诗序》一百七十五字。诗一首,五言、一韵一百字。和韵一首,字如其数。”其他则无法辨认。这里所说的“和韵一首”,指的就是王潜所作的这首诗。由此可知,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应该比裴崇礼作 《游大小洞天记》要早。裴崇礼是明朝天顺(1457—1464)、成化(1465—1487)年间人,那么,王潜的生活年代起码应该不迟于裴崇礼。王潜是什么人?查《崖州志》“职官”、“选举”、“人物”各志,均未有王潜此人。这就说明王潜并未在此地为官,也不是本地的名人。但他的诗能刻在石壁上,而且在毛奎诗的旁边,说明王潜当时的名气很大,权力也不小。由此看来,王潜可能是上级机关派来崖州巡视的官员。
  游大小洞天和石壁原韵①
  使君赋佳作,笔谁遇飞泉。②
  索远寻幽地,求深访洞天。③
  山巍云脚领,海报日头偏。④
  景喜岩瞻石,台虚钓隐船。⑤
  高人贪胜迹,山海赖无旋。⑥
  拟把张槎泛,何妨谢屐穿。⑦
  心闲尘不染,客好景成妍。⑧
  去去近三岛,看看会七贤。⑨
  醉眠思日枕,缓步惜苔藓。⑩
  再约通宵饮,相邀秉烛椽。⑪
  【注释】①游大小洞天和石壁原韵:此诗原题为“和韵”二字,“和”的是毛奎刻在石壁上的《大小洞天》的诗“韵”,游人一看就清除。但离开了石壁,人们就不知“和”什么“韵”了。为了让读者清楚,编者按作者意图将诗题改为“游大小洞天和石壁原韵”。和韵:依照别人所作诗词的韵脚、题材、体裁作诗。这里指“和”刻在石壁上的毛奎所作《大小洞天》的诗韵作此诗。
  ②使君二句:毛“市长”写作了这首好诗,就象笔仙翁发现飞泉谷。使君:古时对州、府长官的称呼,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这里指经营开发南山大小洞天的吉阳军(即崖州,今三亚市)知军(官名、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市长)毛奎。赋:写诗或念诗。这里指写诗。佳作:好作品。这里指好诗,即毛奎所作刻在石壁上的《大小洞天》诗。笔谁:传说中神仙的名字。遇:碰到、机遇。这里引申为发现经营。飞泉:山谷名。《楚辞·远游》:“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美。”《注》:“张揖云:飞泉,飞谷也,在昆仑西南。”传说飞泉谷在昆仑山西南。笔谁首先发现这个胜地,并在此修炼成仙。这句运用比喻手法赞颂毛奎经营开发大小洞天的功劳,因此写出这样的好诗。
  ③索远二句:搜寻很远才找到这幽静的地方,探问好久终于访查到这深邃的石洞。索:搜寻、探寻。远:距离长、路远。寻:找、搜求。幽地:幽静的地方。这里指大小洞天。求:设法得到、探问。深:久、时间长。访:访问、访查、向别人询问。洞天:石洞。道家取"洞中别有天地”之意而谓之洞天。这两句是由“大洞天”亭楹联转化而来。明代郡人裴崇礼《游大小洞天记》:“石船少南,有亭,匾曰‘大洞天’。亭四楹,大字书刻对二。其前二楹对曰,‘停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其后二楹曰,‘索远寻幽,直径行于十里;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这两副楹联可作这两句诗的注释。
  ④山巍二句:早晨,云雾缭绕着高耸的山峰,黄昏,夕阳斜照在大海上。巍:高大、高耸。云脚:深山高远云起之处。领:带、引。这里引申为引起、升起。报:传达、告知。这里的意思是大海告知人们“日头偏”了实际是指“夕阳斜照在大海上“。日头:太阳。偏:偏斜、不正。这里指夕阳斜照。
  ⑤景喜二句:最令人高兴的景观是岩瞻石,站在那里既可以俯瞰大海,又能仰视大小洞天全景;钓台没有人垂钓,鱼船(石船)也隐藏了起来。景:景观、景点。岩瞻石:大小洞天的一个景观。明代郡人裴崇礼《游大小洞天记》:“岩之前有石平偃,建亭其上,匾曰‘岩瞻’。” “岩瞻石”指的就是这块“平偃”的巨石。此景观为南宋毛奎开发时所确定,“岩瞻”二字为毛奎书刻。取站在此石既可俯瞰大海,又可瞻仰大小洞天全景之意。台:指钓台。大小洞天的又一景观。裴崇礼《游大小洞天记》:“岩之西,登石蹬,有石俯海,刻曰‘钓台’。” 此景观为南宋毛奎开发大小洞天时所确定,“钓台”二字也是毛奎书刻。虚钓:钓台上没有人垂钓。虚:空、没有人。隐船:渔船(指石船)也隐藏了起来。“石船”是南宋吉阳军 (今三亚市)知军(官名,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市长)周〓于淳熙(1174—1189)年间首先发现,刻石纪胜,并作《石船记》。裴崇礼《游大小洞天记》:“近上十余步,有石似船,长丈余。船之东巨石上,刻‘石船’二字。又刻《石船记》一百五十七字。”这两句叙述了大小洞天的三个景点:岩瞻、钓台、石船。
  ⑥高人二句:隐居的高士贪图名胜之地,海山奇观令人流连忘返。高人:高士、隐居的人。胜迹:名胜之地、有名的古迹。赖:留在某处不肯离开。无旋:不旋、不回去。旋:回去、凯旋。
  ⑦拟把二句:准备登上张华的木筏泛舟天河,不妨穿上谢公的木屐畅游名山。拟把:准备。张槎:张华的木筏。槎:竹、木筏。晋张华《博物志》三:“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神话传说,谓天河通海,有个住在海边的人,常见每年八月海上有木筏来,他就登上木筏到天河去会见牛郎织女。因为这一传说来自张华的《博物志》,后来诗文中以乘槎指登天,把乘着可以登天的木筏叫“张槎”。泛:泛舟、乘船。这里指乘“张槎”。何妨:不妨。谢屐穿:即穿谢屐,意思是穿上谢灵运制作的有齿的木头鞋。后人叫谢公屐。谢:南朝刘宋诗人谢灵运。屐:木头鞋。谢灵运(385—433),南朝刘宋诗人,他少博学,工书画,好游山水名胜,开文学史上山水诗一派。他创造了一种登山木头鞋,人称谢公屐。《宋书·谢灵运传》说他:“寻山涉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里,莫不备登,登蹑常穿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后齿。”穿着这种木头鞋登山或下山均可使身体保持平衡。
  ⑧心闲二句:心情闲适尘俗不染,人好景色也特别美丽。闲:闲适、清闲安逸。客:人。这里指游客。妍:美丽鲜艳。
  ⑨去去二句:不断前行,越走越近三神仙岛,看看也许能会见“竹林七贤”。去去:不断前行,越走越远的意思。三岛:秦汉方士称东海中仙人所居之地为三岛,或称三神山,又叫三壶。《史记·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莲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看看:看一看。会:会见、彼此见面。七贤:指竹林七贤。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文人学士,相与友善,常宴集竹林之下,时号“竹林七贤”。这两句盛赞大小洞天就象是神仙居住的三岛,在这里也许能会见“竹林七贤”。
  ⑩醉眼二句:醉卧时想以日做枕头,缓步登临,要爱惜苔藓,别踩伤了它。思:想。日枕:以日为枕。把日头作为枕头。一说白天睡觉为“日枕”苔藓: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绿色,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
  ⑪再约二句:再约定一个时间,邀请大家来,点上一支象椽子那样大的蜡烛,通宵畅饮。相邀:邀请你。相:你。这里引申为大家。秉烛:点上蜡烛。秉:拿着、握着。椽:放在檀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这里指象“椽“那么大的蜡烛。【评析】这首诗是毛奎。《大小洞天》诗的第一首和诗。写作年代应该在明代天顺(1457—1446)之前或更早一点时间,距离现在不少于550年。
  诗的开头二句赞扬毛奎经营开发大小洞天的成就和他写作的好诗。接着写毛奎经过“寻”、“访”发现这一胜境,然后写大小洞天早晨和黄昏的景色,“岩瞻”、“钓台”和“石船”的奇观。这里确实是游览胜地,让人流连忘返,不禁想登上“张槎”去泛舟天河,或者穿上“谢公屐”去遍历名山。心情闲适,俗尘不染,人好景色更好。醉卧席间“思日枕”,足下留情“惜苔薛”,“再约通宵饮,相邀秉烛椽”。
  诗写得有情有致,情调高昂,豪情奔放!

知识出处

三亚大小洞天古诗钞

《三亚大小洞天古诗钞》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文收录了13位诗人的作品,均与海南大小洞天相关。其中,毛奎、王潜、王佐、卢轺、张擢士、王瑞瑄、尹之逵、李如柏、吉大文、钟元棣等人都有游大小洞天和石船的诗作。这些诗作表达了诗人对大小洞天景色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海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此外,本文还收录了一些相关的游记和附录,为读者深入了解大小洞天提供了参考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潜
责任者
王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