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十一、馳骋苏中反“扫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卢胜回忆录》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322
颗粒名称:
二十一、馳骋苏中反“扫荡”
分类号:
K296.6
页数:
10
页码:
141-1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40年新四军第三纵队开辟通如海启抗日根据地,并在此基础上成立第一师第三旅及苏中反“扫荡”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反“扫荡”
抗日战争
新四军第三纵队
内容
(一)开辟通如海启
1940年10月底,我第三纵队奉命东进四分区(即苏中第四行政区,包括(南)通、如(皋)、海(门)、启(东)四县,简称为四分区)。这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由于黄桥决战的胜利,通如海启的国民党军地方势力慑于新四军的声威,在我们到达如东重镇掘港后,他们纷纷派出代表与我们联络,表示要接受新四军的领导。我们首先召开各阶层代表会议,协助地方党、政,推行抗战法令,实行民主政策。同时积极开展国民党上层人物工作,并在国民党军中广交朋友。那时,我带领一个民运工作组,深入农村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当时,在农村这是第一位的工作。
我们分头深入农村,耐心地对贫雇农进行教育,帮助基层建立党组织,注意培养地方干部。那时,许多农民对抗日民主政府发布的减租减息布告,半信半疑;也有的担心新四军一走,地主会进行倒算。于是,我们召开群众大会,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让群众大体上了解减租减息的目的意义和实施办法。尔后,我们动员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同顽固的大地主展开斗争,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终于打开了局面,工作也开展起来了。一批批农民参加了农抗会组织,在斗争中又造就了一批农抗骨干。当时有不少农抗组织代替了基层政权。他们在维护农民利益,调解民众纠纷,防止粮食资敌,协助政府征收公粮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起了重要的作用。
我第三纵队进驻掘港后,以徐承德为代表的顽固派一再策划“反共”事件。12月下旬,他们趁我三纵队主动西调海安之机,倾巢围攻掘港。在广大群众支持下,我们同几倍于我的顽军苦战三昼夜,保卫了掘港,重创了顽军。12月29日,陶司令和刘先胜政委率主力回援,士气更加高昂,我们立即全线出击,给顽军以沉重打击,在通如海启地区完全站稳了脚跟。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我第三纵队在掘港镇整编为第一师第三旅,下辖第七团、第八团、第九团和海防团。陶勇任旅长,刘先胜任政委,张震东任参谋长,我任政治部主任。这时,苏中地区已由“三角斗争主要形势变为两角斗争形势了”。新四军的主要任务是:“反对敌人和汉奸伪化苏中,保卫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我们一面组织政治部同志进行宣传发动,开展对日伪作战,一面积极发展苏四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别是搞好军队与地方之间的团结。同时,我们还负责发展新党员,建立地方基层党支部等工作。
1941年2月初,我第三旅在海安以西集结。期间,对部队进行了反“扫荡”动员和讨伐李长江的作战准备。
年2月15日,李长江率部近万人在泰州城公开投敌,成了汪伪“反共救国军第一集团军”司令官。为了打击反共投降派,伸张民族正气,2月19日,根据师部的部署,我们沿海(安)泰(州)公路向西横扫,在攻克姜堰后,我第三旅向泰州城东北方向发动猛烈进攻,叛军仓惶溃逃。我第七团追至泰州城附近时,为大河所阻,陶勇旅长和严昌荣团长带头下水,率领部队泅渡过河,攻占了泰州城东门,歼灭了李部第二纵队大部,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20日清晨,我第三旅协同兄弟部队完全攻克泰州城。是役,我第三旅俘李部官兵千余人。
同日,日军为援救李长江,由如皋、扬州等地出动6000余人,乘虚北犯,占我海安、曲塘等城镇,并向泰州急进,企图击我侧背。兴化日军东犯,占我东台,进逼盐城。与此同时,顽固派韩德勤亦以三个团兵力趁机侵占我盐阜之洪家桥、蒋营、凤谷村等地。我军因讨逆战役目的已基本达到,于21日主动撤离泰州城。我第三旅按预定计划转移至如皋以东之沙家庄、陈酒店一带,进行反“扫荡”作战。
同年二三月间,我第七团先后二次进逼海安镇,并多次于海(安)富(安)公路间、贲家集、柴湾、冯家庄、冯家尖等地伏击敌人。与此同时,陶勇旅长率第八团积极向敌后发展,不断袭击北刘桥、金沙等地日伪。此时,盘踞在久隆镇之顽徐宝福部在我猛烈的火力打击下,军心动摇,士无斗志。陶勇旅长亲自接近顽军碉堡展开政治攻势,迫使顽旅长徐宝福率部向我投降。同年4月,我们还进击马塘、岔河、双甸、汤家园等地,全歼受敌伪利用,企图叛变的江苏省保安第一旅薛承宗部。此外,我第三旅还消灭了顽南通常备旅两个团。至此,通如海启全境顽军主力已基本上被我军歼灭。
(二)发展地方武装
同一时期,中共苏中区党委和新四军苏中军区先后成立,下辖中共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地委和四个军分区。(南)通、如(皋)、海(门)、启(东)四县为第四军分区,由我第三旅兼,实行一元化领导。根据苏中区党委关于努力提高地方武装质量的指示,我们对各县的警卫团进行了调整,决定由第九团一部与南通独立团合编,改番号为南通警卫团,团部以第九团为基础组成,由南通县县长梁灵光兼团长。同时,抽调了大批干部,加强地方武装。以海(门)启(东)地区自卫武装为基础,建立如皋警卫团,由叶胥朝兼团长。三个警卫团共计6200余人,3800多支长短枪。又从南通警卫团抽出五个连为骨干,建立了石港、金沙、余西、三余等四个区自卫大队,约1400余人。此外,还有一批游击小组。
同年6月,苏中军区召开地方武装会议,粟裕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他对今后如何建立和发展苏中地方武装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这一地区群众自卫运动的广泛开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后,我四军分区地方武装随着减租减息群众运动的开展,迅速地发展起来。在1941年秋季日伪大扫荡之后,为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上级党委要求我们抓紧时机,广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在粉碎敌人扫荡,打破敌人清剿中,群众武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多次配合我主力部队作战,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在群众中日益扩大了影响。这支地方武装成了四军分区根据地坚持反清剿斗争一支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
7月20日,趁日军合击我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之机,我第三旅积极地向南通、如皋境内日伪据点和交通线展开袭击、破击、伏击战,先后攻克金沙、马塘、石港等重要据点。日伪顾此失彼,不得不南撤,新四军主力因此收复了阜宁、东沟、益林等地。
同年8月13日,日伪对我苏中四军分区开始秋季大“扫荡”。日军独立第十二旅团及伪军数千人,由南通分路进犯,先后占我久隆、四甲、石港、马塘、掘港等重要集镇,企图会同盐阜地区南犯之日伪,聚歼我第三旅主力于黄海边。在广大群众和民兵的积极配合下,我坚持内线作战的第八团、南通警卫团等部,运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忽南忽北,即打即离”的战术,先后在北刘桥、林梓、丰利、石港、五总埠、潮桥、环港、孙家窑、双甸、掘港等地与日伪军作战20余次,给敌人以重大杀伤。历时二个多月,我第三旅在内线痛击了日伪军,打通了通海游击区和海启抗日根据地的联系。
我们在开展内线作战的同时,积极进行外线作战,开辟新的地区。当时,我三旅由梅嘉生和彭德清同志率领南下支队(该支队由南通警卫团及七团一部组成),挺进南通、三圩、泰灶一带,在击退唐闸、丁涧店顽敌之后,又直捣狼山残匪,然后进袭久隆、吕四之敌。
由于部队长时间的进行反扫荡战斗,队伍比较疲劳,同年11月初,旅部遂决定我第七、第八两团分别集中整训,南通警卫团主力南下启海地区开展斗争。根据苏中区党政军委会的决定,我们在四军分区抓紧发展地方武装。即在如皋、南通等地各发展地方武装2000余人,海启亦有500余人。他们的经费经由各县抗日民主政府负责解决,而枪械弹药则采取自力更生和酌量筹措的办法。
这一年12月,日伪军又对我苏中区四军分区发动了冬季大“扫荡”,根据师部统一部署,我和陶勇旅长在丰利东南之花市街一带,指挥我第八团对进犯的日伪军突然发起攻击,全歼伪军一个多团。接着,又协同第一旅第三团相机歼灭由潘家南犯的日军一个大队及伪军500余人。随后,我们和一旅主力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以10个团兵力对日伪军展开反扫荡战斗,歼灭敌人500余人。这一仗,对于振奋和坚定苏中人民的抗战信心和决心,起了重要的作用。战后,我第三旅荣获陈毅代军长的嘉奖。
(三)反对日伪“清乡”
进入1942年,苏中敌后斗争形势处于相持状态,此时,陶勇同志调中共华中党校学习,刘先胜同志接任旅长(学习结束后,陶勇仍任旅长,刘先胜同志上调)。这一年2月间,日军为实现其“以华制华”的阴谋,将伪第二集团军杨仲华两个师从盐东地区调至丰利、掘港一线,以加强其对我四军分区的控制。3月间,我们趁伪军调防之际,以第八团主力强攻一仓河伪军据点,地方武装阻击潘家南援日军。激战一昼夜,全歼伪军90余人,并将驻一仓河日伪军逼走。与此同时,我第七团向海启地区伪军连续发动攻势,先后打下三阳镇、二厂、久隆镇、圩角镇等伪军据点,歼俘伪军一部,切断了海(门)启(东)公路,严重威胁日伪侧后。
自3月底起,日伪加强对我海(门)启(东)地区的“扫荡”。伪军第三十二师徐承德部进驻麒麟镇、凤凰桥之后,配合伪独立团胡冠军部企图复占失地。4月10日,他们率伪军200余人占了我悦来镇。11日晚,我第七团之第一、第三营及海启警卫团第一营组织反击,攻克悦来镇,击毙伪师长徐承德及其部属80余人。与此同时,我南通警卫团多次强袭金沙镇,歼敌一部。
日伪“扫荡”我海启地区遭到严重打击后,乃集结兵力再度侵占我悦来镇,并进占我三阳镇。5月19日,我们以第七团反击侵占三阳镇之敌,仅10分钟就突破铁丝网,攻入街内,毙伤日军30余人、伪军40余人,残敌负隅顽抗。鉴于此次反击未能速决全歼,我们便于拂晓主动撤出战斗。尔后,我们经过周密侦察并掌握其活动规律后,确定以第七团在三阳镇之东的斜桥,利用日军强拉民伕赶修公路时伏击敌人。6月3日9时许,日伪军200余人在警备队新野率领下,强迫民伕到斜桥筑路。在我侦察人员化装引诱下,敌人进入我设置的袋形伏击阵地,当日伪军逼近时,我军以三挺重机枪迅速封锁住“袋口”,接着从两侧勇猛出击敌军。经一小时激战,全歼日军警备队长以下70余人、伪军100余人;生俘日军3人、伪军30余人。
斜桥伏击战的胜利,对日军震动很大。日军独立第十二旅团长南浦后来在向我军乞求归还其被我缴获的九二步兵炮的信中,不得不承认:“贵军三阳伏击,可谓英勇神速,殊堪钦佩。”
斜桥伏击战胜利结束后,我第三旅兼苏中四军分区遵照苏中党委指示,针对日军可能加紧对我区“清剿”的形势,在部队和人民群众中进行反“清剿”、反伪化的政治动员。农村党支部、农抗会分别建立了游击小组、锄奸小组。各区乡分别建立了区大队、乡中队,并组织自卫队和民兵数万人,还进行了坚壁清野。同时以第七团移至“清剿”区外,机动打击日伪军;第八团进至栟茶、李堡以南活动;南通警卫团分兵向通海敌占区积极行动;海启警卫团分散坚持原地斗争;如皋地方武装就地袭扰,牵制日伪。从6月12日起,在中共苏中四地委一元化领导下,.我四军分区军民坚决进行反“清剿”斗争,地方武装配合广大民兵,杀汉奸、肃敌特、藏粮食、割电线、破公路,到处袭击日伪;我主力部队则寻找日伪弱点进行机动作战。由于我内线军民密切配合、顽强斗争,主力部队在“清剿”区外灵活作战,迫使日伪对我四军分区发动的近一个月的“清剿”于7月上旬停止。
紧接着,日伪军于同年7月间,又发动了第二次大清剿。按照苏中军区的部署,我主力部队跳到清剿圈外开辟新区,地方武装留在原地分散坚持内线斗争。
为扩大反“清剿”战果,并配合第三军分区的反“扫荡”斗争,同年8月下旬,我第三旅奉命攻取石港镇。是役,俘虏伪军官兵500余人,缴获重机枪6挺,长短枪345支。当我侦悉顽忠义救国军一部将北渡长江与日伪合流,当即由第八团主力一部插入敌后,一举拔除了江南顽军北渡之立足点——灵甸港,毙伤顽、伪营长以下70余人,生俘50余人,缴获轻机枪4挺、长短枪73支。接着,我又乘胜攻克南阳村、武陵村等伪军据点。
同年9月,日伪军发动了第三次大清剿。敌人在对苏中一分区“扫荡”、抢粮的同时,以重兵进犯我四军分区中心区二窎镇。为了保卫我根据地,并配合一分区反“扫荡”,我们在军民中提出了“保卫秋收,保卫中心区”的战斗口号,并在军事上作了相应的部署。粟裕同志亲自指挥我第七团在谢家渡一带伏击敌军。9月25日下午1时,我侦察排与敌前卫军打响了。日伪军互相靠拢,开向谢家渡,企图合围我七团主力。粟裕抓住战机,变伏击战为进攻战。当日伪军未立稳足时,我军已迅速展开猛烈的攻击,这是一场硬仗。我第七团指战员灵活机动,奋勇杀敌,终于粉碎了敌人的“清剿”,创造了扼守大河,凭河夹击,全歼敌军的范例。战斗一直进行至午夜。此战,歼灭日军大队长保田中佐以下110余人,俘日军3人。
期间,我奉命到南通警卫团布置反清剿斗争。那时,敌人纠集如皋、南通等地日军1300余人及大批伪军,对我南通中心区进行报复“扫荡”,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我带领南通警卫团一部,迅速转移到日伪侧后,择其弱点,不失时机地予以打击。我地方武装则广泛展开麻雀战、地雷战,使日伪疲于奔命,在我广大军民的坚决打击下,日伪报复“扫荡”遂以失败告终。
我四军分区反“清剿”斗争的节节胜利,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群众性的反伪化斗争。广大民兵深入据点镇压汉奸敌特,摧毁伪政权,围困敌据点,积极打击下乡抢粮的伪军和伪行政人员,缩小了伪化区,巩固了根据地,扩大了游击区,为后来更加残酷的反清乡斗争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知识出处
《卢胜回忆录》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本书回顾了卢胜投身革命的艰辛历程,内容包含了风起云涌闹革命、万泉河畔举刀枪、入狱受刑志更坚、鹭岛白区巧斗争、参加闽南红三团、五南苏区红旗飘、英勇善战为革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陶勇
相关人物
刘先胜
相关人物
张震东
相关人物
李长江
相关人物
徐承德
相关人物
韩德勤
相关人物
粟裕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泰州城
相关地名
如皋市
相关地名
扬州市
相关地名
海安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