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美亚龍湾》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265
颗粒名称: 七子之光
分类号: I277.3
页数: 3
页码: 209-211
摘要: 《七子之光》是段万义所作的吉阳杯大美亚龙湾征文比赛优秀民间故事。
关键词: 段万义 民间故事 当代作品

内容

风夹着雨,来了,急了,猛了,吼了,嚎了。浊浪排空,直冲云霄,而后骤然斜下,锯割和撕裂着岩石及山谷。顷刻,海水漫过部分堤岸,使海面上原本孤寂的东排、西排和野猪岛三个小岛,变得更加消瘦。
  无一点征兆,亚龙湾村民始料不及,惊慌失措,哀叫不断。原本安静的山村已面临大难,所幸未见人员伤亡,于是众人议论纷纷。其中,有人据传说大胆猜测,说是邪恶的海魔来了。
  话说这奇怪的海魔,多年前为陆地香气而来,意欲吸香提升真气,独霸一方,逍遥享乐。海魔从本无沙滩的亚龙湾海边上岸,自身携带大量海水,以“水淹法”吸食香气,进攻的首要目标是树上沉香,后来见数量极少,继而搜寻其他。结果,在返回时无意中发现田里若隐若现的稻花香极其诱惑。海魔如获至宝,仿佛瘾君子见到了毒品,立马开始施法吸香。恰巧,巡视至此的瑞兽貔貅觉察到,赶紧上前制止。海魔哪里知道貔貅为一大神兽,能驱灾避邪,招财纳福。它自以为是,不听劝阻,以强有力的水柱直击貔貅。貔貅连连甩尾七次,海魔终不是对手,只好气急败坏地退回了海中。然而,海魔发誓修炼内功,来年定要战胜貔貅。
  海魔自恃功就,此次前来,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以汹涌刷水的气势拉开三岛距离,便是足足的下马威。眼看良田就要毁于一旦,村中一片慌乱。此时,村长老伯爹全力动员强壮的村民手连手、肩并肩,连成一排“人墙”,奋力抵御浪头,并呼唤其他人迅速逃至高地。他让七个儿子站立最中间,勇顶浪头,防止海水入田,否则颗粒无收,饥荒侵袭,后果不堪设想。起初,海魔来势凶猛,以浪头作为武器直击人胸,又迅速退去,如此循环往复。七子中时有一人几近跌倒而又站稳,发出巨大的裂帛之声,或者折竹之响,完全是海魔在戏弄或试探。之后,海魔加大力度,七子有点力不从心。老伯爹见状,像是灵光一现,急中生智,立刻吩咐其他村民原地不动,自己站立于浪头中间直线位置,让七子以他为中心,首尾连成一个圆,然后可以随时转动,极似乾坤大挪移,每个朝向都能正面迎敌。此举一人之功集超七人之能量,可谓兵来将挡。
  海魔见此,脑中立刻浮现当年貔貅击败它的“七甩尾”。心有余悸的海魔认定老汉是貔貅转世,并繁衍了许多后代,但它决不屈服,继续左攻右击。七子皆以静制动,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斩腰则首尾呼应。
  与此同时,由于受七子与老伯爹的行为所感动,海中平时受海魔欺凌的海螺、贝壳和珊瑚石也纷纷前来援助,一起奋勇反抗海魔,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守护在岸边最终化成了连绵几公里的洁白沙滩。
  老伯爹在长时间的激战中因年迈体弱由站而坐。最后,只见老伯爹目光炯炯,举起拳头,高喊一声“大降海魔”,声嘶力竭,七子身上很快奇迹般地放射出道道光芒,发散出去延伸至整个海岸,阻挡一切。此时,北斗星缓缓升起。海魔明显后劲不足,未果而返,再无进犯。然而,很多良田还是不同程度地被咸涩的海水浸泡过,成为一块块盐碱土壤,大大影响了收成。庆幸的是,有后人不断改良,成效显著。
  话说激战后,海水全然退却。老伯爹坐成一种永远,七子犹如七星站成一种永恒。若干年后,人们为了纪念勇当先锋、做好表率的他们,在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海边高坡上,立了一根高大的图腾柱,被老百姓誉为“定海神针”,意指坚决抵御一切外来侵略。同时,在进入亚龙湾沙滩必经的途中,可见貔貅七星阵石雕,庄严肃穆,寓意国泰民安、昌盛富强。其中间环绕圆球喷薄的似花泉水,在太阳下熠熠生辉,绚丽出彩,升腾四射。

知识出处

大美亚龍湾

《大美亚龍湾》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吉阳杯大美亚龙湾征文比赛优秀作品,参评作品形式多样,有诗歌、散文、短篇小说等,参赛作品的主题围绕吉阳区展开,同时聚焦美丽乡村、人文风情,作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诠释吉阳的新风貌、新气象。本次赛事以文字为载体,全面展示近年来吉阳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人民幸福生活的崭新面貌。

阅读

相关人物

段万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