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阳经济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阳乡愁》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235
颗粒名称: 吉阳经济场
分类号: K296.6;I267
页数: 8
页码: 308-3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吉阳区吉阳经济场文化情况。其中包括文章干沟村兰花故事、艰难的创业路、吉阳经济场的知青足迹等。
关键词: 吉阳区 文化 吉阳经济场

内容

艰难的创业路
  梁生刚
  吉阳经济场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走过五十多年的历程。
  从田独墟镇沿着海榆中线公路往北走约三公里,可见环岛动车线路高架桥斜跨而过,左侧路边有“吉阳区经济场”字样的石刻标志牌。场部一排平顶房略见精致,篮球场进行加高改造后焕然一新。
  不远处,一幢五间式破旧砖瓦房还在,应是有意保留的旧建筑物。这间不起眼的老房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承载了太多情感记忆,让人们不忘过往的创业历史,从艰苦奋斗精神中汲取力量……
  吉阳区经济场自从创办,曾经几次变更名称。20世纪60年代初期,最早称田独公社农场;1983年9月社改区,改称田独区农场;1987年4月区改镇,改称田独镇经济场;2015年1月新设立吉阳区,改称吉阳区经济场。以前每个公社都有集体农场(经济场),现在或变身或消失,唯有吉阳区经济场,风物犹在,硕果仅存。
  从开始的一穷二白,到以后的颇具规模,经济场有过傲人业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经过历年垦荒开发,加上田独镇苗圃场合并进来,耕地面积最多时有1300多亩,种植了橡胶树100多亩、芒果树500多亩。为支持发展三亚教育事业,1988年把近20亩的胡椒园地无偿划给田独小学搬迁建校,1994年把60多亩的橡胶园地无偿划给逸夫中学建校。从2006年起,支持政府征地建设动车线路,征地近千亩开发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等项目,现存耕地300多亩。
  老场员记忆犹新:20世纪60年代初期,时逢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各地普遍建立公社农场(经济场),发展集体经济,视为改变农村面貌的希望所在,田独公社农场应运而生。初时从各大队抽调青壮年加入,1969年8月安置潮汕知青11人。1973—1977年安置本地知青134人。知青们陆续离场以后,又继续从各大队抽调青壮年加入。历经岁月变迁,现有场员200余人。
  经济场的变化巨大,有多方面的原因,干部是决定性的因素。历任场领导是本土黎族干部,勤劳朴实,吃苦耐劳,有很强的事业心、责任感,模范带头作用突出。担任过书记兼场长的,有苏德成(首任,两次到任)、胡德正、苏盛国(两次到任)、林启仁、苏文照、黄秀忠、胡涛(现任);担任过副场长的,有黎运文、胡德荣、胡德江等人。其中,苏德成、胡德正、黎运文、胡德荣、胡德江等人,是经济场第一批场员。
  创业是艰难的,全靠自己动手,发展生产,自供自给,场干部的率先垂范很重要。有不少知青和老场员都记得,那时胡德正、苏盛国、黎运文等场领导,劳动观念很强,亲自参加生产劳动,与场员打成一片。他们除了外出开会,每天都带领大家苦干实干,与场员同工同酬,每月只有微薄补贴。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优良传统,经济场的新局面是干出来的,凝结了每批场员的心血和汗水。当年四周荒地面积很大,是长远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把理想化为现实,还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其时,劳作太繁重,生活太艰苦,日子太枯燥,是对所有人的严峻考验。
  早期场员在荒坡上建起了栖身的茅草屋,出大力流大汗,劈山开荒,整地造田,种植了各种作物,以后不断补充劳动力,加快了生产发展。至1973年底,已有10多亩水田、100余亩坡地,种上了水稻,以及椰子树、腰果树、白胡椒、橡胶树(幼苗)、芒果、菠萝等作物,还养了黄牛20多头、水牛6头、黑羊30多只。
  李瑞雪、肖楚华等134名本地知青的到来,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新老场员同心协力,填塘造田,开荒造地,扩大生产规模,还改善了居住生活条件。历经三年艰苦奋斗,面貌大为改观,至1976年底,已有耕地400多亩(含水田、坡地),种植橡胶树约100亩(含原生、芽接树)、白胡椒近10亩,饲养猪、牛、羊100多头(只)。另外,建成约400平方米水泥晒场(兼篮球场),在建500多平方米新瓦房(原有300多平方米茅草屋)。
  对于创业过程中的种种艰难,早期老场员口口相传,知青则在自己撰写的回忆文章中,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知青因招工、考学、参军等情况陆续离场,使劳动力出现短缺,公社领导在1977年10月特从六盘大队、田独大队的回乡知青中,抽调了黄秀忠、胡永慧等10人到场工作,以后继续从各大队吸收新人员。老场员及新来的年轻人成为生产骨干,维持了正常的生产和管理,还继续开荒造地,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用了近20年的时间,拓展耕地面积至1300多亩,橡胶树、芒果树种植面积非常可观,猪、牛、羊的饲养数量大为增加。
  族群融合、军民团结,是难忘的特殊画面。场员来自不同地方,有黎汉民族,构成较为复杂,但大家紧密团结,同心同德,和睦相处,共同创造美好家园。当年军民一家亲,部队支援的事例有很多,如用汽车帮助运输,协助建造水泥晒场(运输材料及赠送水泥),派出履带拖拉机拔树头及犁地。军民合建的水泥晒场(兼篮球场),对晾晒农作物,举行文娱活动,开展体育活动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面对艰难的环境,艰苦的条件,人们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分子、积极分子。建场以来,共从场员中吸收入党20多人(含4名知青党员)。从这里走出的人,无论是哪一批进场的场员,都是好样的,他们之中的突出代表,有黄孙安(市教育局)、林燕玲(广东潮州医疗系统)、李瑞雪(广东电力系统)、曹健(湖南司法系统)、肖楚华(海南物资系统)、黎少云(市中级人民法院)等人。
  胡涛自2011年起担任书记兼场长,是经济场的第二代,父亲胡德江、母亲苏玉珍都是老场员、建场功臣。如何紧跟改革开放步伐,带领场员迈向共同富裕,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社会的发展变化令人眼花缭乱,有过许许多多的机遇,也有难以逾越的难关。在过去,吉阳经济场开垦了土地、守住了土地,并以土地资源支持了教育事业、交通建设、开发建设,而当下,他们仍在继续探索,尽管步履维艰,但是一直向前走。
  吉阳经济场的知青足迹
  梁生刚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语重心长地寄语青年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吉阳区经济场在各个发展时期,有不同的历史印记。在田独公社农场时期,既是崖县(现三亚市)主要知青安置点之一,也是海军榆林基地的定点知青点。1969年8月,303名广东潮安县移民及知青来到崖县,安置了林燕玲等11名知青。进入20世纪70年代,2800多名本地城镇知青(含驻军部队子女知青)上山下乡,又安置了李瑞雪等109名基地知青、肖楚华等25名公社知青。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共和国的一段特殊历史。在知青岁月里,置身于荒原田野,到底收获了什么?许多当事人这样认为:洒过汗水、留下足迹、经历了艰难困苦,虽有感伤和怅惘,却熟悉了农村,得到锻炼和成长,增强了责任感、奉献意识、艰苦奋斗精神,这段经历刻骨铭心,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安置在这里的知青,过了一段时间,短则二三年,长则六七年,就先后离场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原先在公路边不起眼的小农场,因为一批批知青接踵而来,变得热闹起来,有了很多的欢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表现在思想政治、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民兵训练等各方面。知青们得知三亚市政协即将征编出版《崖县知青史料专辑》,总共写作14篇回忆文章,忆述了当年的种种往事,投稿后已被录用。
  从潮安县府城(县城)第四街道来的11名潮汕知青,事先有过思想准备,但远离亲人、远离熟悉环境、背井离乡的滋味,总是不好受的,是来自各方面的关心、爱护、照顾,在工作上一对一的帮助,使他们倍感到温暖。他们非常团结、彼此依靠、互相照顾,同时也很尊重他人,与大家友善相处,克服了种种不适之后,就以自己的真诚、勤劳、实干,赢得了大家的认同和赞扬。
  每每忆及当年,女知青林燕玲难掩内心的激动,她说田独公社蔡明康书记是位可敬的长辈,对他们这些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特别关心和爱护。蔡明康看到暂住在小学校里极不方便,就叫场领导安排人力搭建两间茅草房,尽快解决知青的住宿问题,以后还经常到农场看望他们,鼓励好好干,争取美好前程。她在回忆文章中写到:“在上山下乡的那些日子,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从公社领导到农场老场员,对我们知青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那个年代的海南人真是太淳朴,太有人情味了。我本以为来到海南以后,会因家庭成分高(工商业主)被人歧视或看不起,但从来没有这种事情发生,反而被当作亲人一样对待,让我难以忘怀。”
  海军榆林基地知青有四个安置去向,以来到田独公社农场的知青人数最多。初时,场领导、部队领队干部、老场员正确引导,在思想上关心,在生活上爱护,在劳动中帮助,第一批知青很快就闯过了思想关、生活关、劳动关。以后,一批批新知青陆续到来,先来的知青就成了老场员,又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
  深受父辈的影响、传统的熏陶,基地知青普遍不怕吃苦、遵守纪律、争取上进,许多知青入了团,李瑞雪、陈明英、孙月慧、曹健四人还入了党。有多人被评为先进知青,出席过各级知青积代会,被抽调参加农村路教工作,李瑞雪、孙月慧分别被推荐就读华南工学院、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公社知青包括机关、粮所、税务所、缝纫社、供销社、邮电所、银行、卫生院等单位知青,普遍很淳朴,友善待人,吃苦耐劳,适应性较强。两类知青在相处过程中,关系融洽,不少人还结为终生好友。
  女知青李瑞雪是当年的知青骨干,她在回忆文章中说:“在这三年光阴当中,在农场领导、部队领队的关怀和帮助下,在知青们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时时不忘共产党员身份,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尽己所能,尽力而为,为建设我们的农场,也为建设我们的国家,贡献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自问于心无愧!”
  鞠小华、鞠幼华是姐妹俩,同是第一批基地知青,她们在回忆文章中动情地说:“上山下乡的日子,想说的太多了,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每每回忆总让我们热泪盈眶。艰苦的环境、艰辛的劳作磨砺了我们的意志,生活的困境使我们学会了坚持和坚强。我们苦过、乐过、哭过、笑过……但始终没有忘记那片热土,那里有我们的足迹和身影,记录了我们的青春和付出,留下我们人生的记忆。”
  谈到个人的感受和体会,女知青祁克利在回忆文章中说到:“黎运文等班长富有生产经验及熟悉环境,是得力的生产骨干,有了他们的带头和示范,知青们很快就掌握工作技能,熟悉各项劳作……这次历练在我的人生中非常重要,虽说并非尽如人意,但使我受益终生。所以,走过的路,我不后悔!”
  知青们对农场一往情深,不少人曾经结伴回访。女知青曹健在回忆文章中这样说:“……当车子缓缓驶入那条熟悉的进出农场小道,我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齐声叫了起来……下车后走进原农场住地,我们迫不及待寻找着当年的印记……一位头发花白、略显黑瘦的老人微笑着从外面走回来。我们一眼就认出来了,快步迎上去,不约而同地喊:‘黎副场长!还认识我们吗?’‘嘿嘿!’他笑着用黎、琼语混杂的普通话说:‘我眼睛虽然不太好了,但看你们一个个都能认得出来……鞠幼华不是当兵了吗?鞠小华跳舞去了,刘奕玲胖了……’一别45年,黎副场长还能叫出各人的名字,说出各人的去向,记住各人的长相,让我们很是吃惊。被惦记是件很幸福的事,我们与他频频握手,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
  经受各种磨砺和考验,才能够成长和进步,这个道理世人皆知。知青们的经历使人们意识到,当代的年轻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不忘有作为、讲奉献的政治本色,才能更好为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知识出处

吉阳乡愁

《吉阳乡愁》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社

这是一本反映吉阳村落文化的书籍。翻幵书页,一股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那么爽朗!靠着葱葱绿绿的群山,临着清清粼粼的河水,还有一片片的田野坡地,一座座依山而建、临水而居的村落,在蒙蒙烟雨中,留存着三亚城市久远的历史,记录着三亚城市的发展与变迁,也将见证着三亚一座座现代新城的崛起。本书写法新颖,风格独特,图文并茂,史料翔实,既有对历史的深入挖掘和考证,对传说故事、典型人物的褒奖与歌吟,也有亲临其境的走访、参观和体验,内容真实可信,文字感人至深。相信一卷在手,读者定会受益匪浅。

阅读

相关地名

吉阳区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