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社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阳乡愁》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210
颗粒名称: 春光社区
分类号: K296.6;I267
页数: 5
页码: 104-1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吉阳区春光社区文化的情况。其中包括文有春光里的往世与今生等。
关键词: 吉阳区 春光社区 文化

内容

春光里的往世与今生
  吴强
  春光社区居委会于2007年6月13日,经三亚市人民政府批准挂牌成立。社区辖区范围东到凤凰路,南达新风路,西接临春河,北临三亚河,占地约0.85平方公里,社区辖区有兰海滨河、榆亚盐场、春光小区、君恒雅居、丽园春晓、汇丰国际、兴榆新村、艺术家新村、美丽之苑、山水碧阁等16家小区。泳池、鱼池、小桥流水;绿草茵茵、花果飘香;环境舒适,令人心旷神怡。社区自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创新思路,树立“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理念,以建设稳定安全的治安秩序、温馨优雅的人居环境、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互助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积极进取的社区学习精神、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网络为目标的新型社区。走进社区,就如同走入明媚的春光里,感受那娓娓道来的往世今生。
  往世盐田风雨路
  春光社区现在所辖范围曾经是盐田,曾经是榆亚盐场的工区。盐田的历史就是春光的历史。
  1992年之前,三亚河两岸50米内都是盐田,远远就会看到盐田边堆起的一个个小“雪山”,特别壮观。一片广阔的田地,整整齐齐的田埂把田地隔成一个个矩形,偶尔会看到一两条装满水的水渠。如果不是被告知这就是盐田,还以为这是一大片稻田或菜地。小时候,每天都在榕根村边的盐田里玩,捕鱼、抓蟹,在盐堆里打滚,至今都记忆犹新。
  那时的三亚城区多数是盐田,市政府的对面就是大盐田,榆亚盐场在市区的盐田有9000多亩。今天春光社区所辖范围,还有鹿回头公园以及三亚市公安局、财政局、时代海岸等所在地,曾经都是榆亚盐场的盐田。现在的月川社区、榕根社区、春光社区当时也都是盐场的工区。盐田在市中心,这种现象是真正的三亚特色,纵观全世界,这样的例子也少见。“盐田在城市里,城市在盐田里”的独特景象充满了浓浓的山水田园风情。随着三亚城市的大开发和全新规划,从1992年底开始,榆亚盐场的盐田被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盐田被高楼大厦所替代,市区里的盐田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盐乃国之重器,盐税支撑了中国几千年的税收。早在唐代乾元元年(758年),海南岛就有近海老百姓煮海水为盐的记载。三亚地区也是一个著名的盐乡,三亚的盐是保留传统工艺的晒盐法,全靠自然蒸发结晶。其工艺流程一般分为纳潮、制卤、结晶、收盐四大工序。三亚产盐的事最早记录在《唐书》中,《唐书·地理志》中这样写道:“乾元元年,宁远、振州等县有盐。近海百姓煮海水为盐,远近取给。”振州,就是历史上的三亚。充足的阳光、平坦宽阔的海边滩涂使得三亚曾是一个盛产优质日晒海盐的天然“大盐场”。
  清代同治八年,广东电白县红花尾人李隆春先到崖州三亚港考察,然后召集州人投资,首先开辟了润和盐田。三亚盐在外销过程中,逐渐出名,据资料记载,月川人林瑞川就是跟广东商人合作办盐业公司,曾经在三亚名闻一时。
  民国四年(1915年),琼州盐业开放经营,各路盐商大贾云集,纷纷前来参与盐业运销。资料记载,至民国初年,整个海南岛上共有运盐场馆20家,三亚港便占13家。《海南自治州概况》一书记载,“当时三亚、榆林、藤桥为产生盐(即日晒盐)区域,保平、九所为产熟盐(煮盐)区域,而营盐业以三亚港为最盛,计有盐田17区,每区资本大者四五万元,小者七八千元,年产盐达30余万担。”
  1939年2月,海南岛沦陷。很多盐场主纷纷逃跑,盐田无人管理,有些盐场被日本人掌控,多数停业破产。1945年日本投降后,盐田又回到封建把头、经理、官僚手中。盐工大多数住在基围上,茅草为盖,椰子叶编片当墙,稻草为床,终年以扁豆酱为菜,稀饭薯干拌着吃,生活十分艰苦。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把几家私营大盐场合并起来,改造成国营大盐场——榆亚盐场。翻身得解放的盐场工人们生产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技改,几次大的技改项目都在岛内领先。经过技改的榆亚盐场生产力大幅提高,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很快,便有了万亩盐田。榆亚盐场史记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榆亚盐场的原盐就以色白质优而享誉内地,很多香港、广东人指定要三亚的盐,因此被广大用户美称为“三亚盐”。而且作为海南岛最大盐场之一,榆亚盐场为新中国盐业技术革新,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60年代至1970年代,崖县(三亚市前身)税收的60%多来自榆亚盐场。
  今生丰兴隆公园印象
  位于三亚河与临春河交界处的三角洲地带,两河交汇口的丰兴隆生态公园,是两河生态修复规划设计理念的集中展现,是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春光社区在新时代城市日新月异大变迁的缩影。让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红树林大量遭到破坏、滨水绿地空间支离破碎、城市违建侵占绿地、沿河道路不通、垃圾堆积、污水直排河道等成为历史;让两河两岸又回到那“红树繁盛、白鹭成群”的时光里。
  公园于2016年6月初开始动工建设,是具有国际水准的综合性城市公园,面积16公顷,分为6大景观区。第一个是中心活动区,也是公园的核心区域,在丰兴隆大桥两旁设计的缓坡地形,一方面对桥上车辆进行遮挡,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噪音,在其西侧是公园服务中心,游人可以从缓坡步道行走到建筑屋顶,然后观看园内和河流的风景。借由建筑与地形的围合设计的林荫广场,可以说是老头老太进行跳舞和打太极的最佳场地。第二个是在公园北边的热带花园区,用几何缓坡地形分割,围合空间,组成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小花园。花园内种植热带特色植物,是安静休憩的好去处。第三个是在公园东边的景观水系区,主要用来进行雨水的收集和调蓄,也是进行亲水活动的场地。第四个是在景观水系区东边的生态净化区,除了有生态滤池和除磷池外,还有地下水处理措施,包括地下分流设施、雨水调蓄池和沉淀池,水流先在这里进行净化,最后流入湖里。第五个是在南部水体西南边的草坡剧场区,是一块下沉的开敞草地,周边结合地形设置看台,用高大的热带植物围合空间,若是哪天下暴雨了,这块草坡还可以临时性地蓄水。在草坪北边还有一座小型滨水广场,给游人玩水的。第六个是现状红树林保护带,保护和恢复周边的红树林群落,给野生动物留下栖息之地。走进公园,只见椰树林立,绿草如茵,花果飘香,百鸟鸣唱。园内栽培许多珍稀植物,形成了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体的热带植被风光。昔日垃圾堆积如山、恶臭难闻的“臭水沟”,如今旧貌换新颜,一条条小路曲径通幽,一处处错落有致的滨河景观,成了春光人津津乐道、幸福感满满的休闲家园。
  夕阳西下,河风习习,老人们伴随音乐,欢快地跳着广场舞。小朋友们在奔跑嬉戏,滑板车,拍皮球,笑声盈盈。市民牵着自家宠物悠闲散步……公园总是热闹非凡。它就像一朵出水芙蓉绽放在两河河畔,承载鹿城百姓的欢声笑语。

知识出处

吉阳乡愁

《吉阳乡愁》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社

这是一本反映吉阳村落文化的书籍。翻幵书页,一股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那么爽朗!靠着葱葱绿绿的群山,临着清清粼粼的河水,还有一片片的田野坡地,一座座依山而建、临水而居的村落,在蒙蒙烟雨中,留存着三亚城市久远的历史,记录着三亚城市的发展与变迁,也将见证着三亚一座座现代新城的崛起。本书写法新颖,风格独特,图文并茂,史料翔实,既有对历史的深入挖掘和考证,对传说故事、典型人物的褒奖与歌吟,也有亲临其境的走访、参观和体验,内容真实可信,文字感人至深。相信一卷在手,读者定会受益匪浅。

阅读

相关地名

吉阳区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