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歌,歌是生活:关于黎族民歌的族群密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黎族民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183
颗粒名称: 生活是歌,歌是生活:关于黎族民歌的族群密码
其他题名: 序苏庆兴主编《三亚黎族民歌》
页数: 8
页码: 1-8

内容

民歌,是一个族群的文化密码,它源于民间,归于民间,陪伴过远古的先民,贯通着时光的隧道,把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延展到未来。
  一个民族的民歌,既是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历史的深层积淀。民歌的起源先于文字,几乎与音乐的历史一样悠远。早在原始时代,各民族先民们就在狩猎、采集、搬运、祭神、求偶等活动中开始了最初的民歌创作。此后,民歌就一直与人类的一切生活行为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以口头创作、口头传承、口头改进的方式,一代一代薪火相传。尽管许多古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消失殆尽,但表现那些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民歌却流传至今,成为我们了解和认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珍贵资料和赏心悦目的无价瑰宝。特别是对于那些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民歌更是我们研究这个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轨迹的新视角。
  在我国版图南端美丽的海南岛上,生活着百余万黎族人民,他们是我国古代南方超大族系“百越”的一支。
  在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他们挥洒出一部厚重的黎族文化史,成为我国各族民歌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因此,黎乡也就有了“歌乡”的美誉。勤劳善良的黎族人民善于创作民歌,乐于吟唱民歌。黎族民歌记录了黎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过程,它是特定时空下黎族人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
  不同区域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一直是近百年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备受关注的哲学命题。上世纪30年代,胡塞尔提出了“生活世界”的学术范畴,随之存在主义、现象学、布达佩斯学派以及许多西方左派学者都曾对日常生活特别是现代社会中的日常生活问题作出过深刻阐释。法国的德塞托、福柯、波德里亚以及英美一些文化学者也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解读过当代社会日常生活所面临的困境,并尝试寻找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途径。由此,形成了20世纪西方学术史上蔚为壮观的日常生活批判哲学思潮。近几年来,日常生活成为中国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成为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研究的焦点。
  那么,什么是日常生活?赫勒认为:“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没有个体的再生产,任何社会都无法存在,而没有自我再生产,任何个体都无法存在。因而,日常生活存在于每一社会之中;的确,每个人无论在社会劳动分工中所占据的地位如何,都有自己的日常生活。”由此可见,日常生活至少应包括三个层次的活动:第一,日常消费活动。即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以个体的肉体生命延续为宗旨的日常生活资料的获得与消费活动,是日常生活世界的最基本层面。第二,日常交往活动。即杂谈、闲聊、礼尚往来、情感交流、游戏等以日常语言为媒介、以血缘关系和天然情感为基础的日常交往活动,它占据了日常生活的重要地位,并随着物质财富匮乏问题的相对缓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愈益丰富,它构成了人的日常社会活动。第三,日常观念活动。这是一种非创造性的、以重复性为本质特征的自在思维活动。它包括传统、习惯、风俗、经验常识等自在的日常思维。这是一个看似具体却又十分抽象的概念,与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有些脱节。实际上,日常生活是以常识为基础,以重复性、自在性和经验性为特征,处于特定的历史时空条件之下的人们(既有上层精英人物,也包括下层普通百姓在内)所进行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风俗礼仪、岁时节日、行为心理等具体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抽象集合体。这些活动的主体——人,既可以是帝王将相,也可以是农民、手工业者、平民、商人及小知识分子等。一定意义上,日常生活既包括各类行为活动的主体,又充分体现出社会本身所赋予人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片段,诸如生产劳动、居住格局、语言服饰、价值观念和礼仪习俗等等。换而言之,日常生活与社会进程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它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经济活动、政治事件、文化生产、科技发展等都统摄在广博的时空界限中。所以说,要理解不同族群社会及其发展的规律,要熟悉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都可以从理解和把握日常生活入手。
  黎族民歌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视黎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轨迹的窗口。
  二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表演、自己欣赏、自己传播的歌曲。它是历史的沉淀和记录,是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的产物,是特定民族特定时代的文化反映。解读一首首民歌,既可以重构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原态,又可以诠释特定民族特定时空下的特定文化符号。依据黎族民歌所唱内容,学术界普遍认为,黎族民歌可以分为劳动民歌、革命民歌和生活爱情民歌三大类。
  劳动民歌是劳动的需要,一方面,它可以协调劳动者劳动时的节奏;另一方面又可以舒缓劳动者劳动过程中的疲惫。劳动民歌源于劳动,它既描述劳动过程,又勾绘劳动场景,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情景十分生动地展现出来。黎族劳动生活的民歌有:《插秧歌》、《出海歌》、《砍山栏》、《猎手与鹿姑娘歌》、《犁田歌》、《放牧歌》、《舂米谣》等。其中,《砍山栏》是在山岭上开荒耕作时所唱,记录了黎族人民刀耕火种时期的生产状况和生产力水平。《犁田歌》和《放牧歌》表明牛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插秧歌》和《舂米谣》说明稻作是黎族人民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大米成为他们饮食结构中的主要食品。《出海歌》和《猎手与鹿姑娘歌》透视出,除了耕种土地以外,捕鱼和守猎等也是黎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劳动民歌真实地反映黎族人民日常生活的所有活动,几乎都在为基本生存需要而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同时,他们又在日常生活中创造了具有黎族特色的物质文化。
  黎族是一个不畏强暴、有英勇斗争史的民族。从汉武帝末年开始到清朝,黎族人民的生活中,不间断地书写着反封建斗争的内容。鸦片战争以后,他们又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高潮。他们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海南岛陵水县创建了全岛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建立了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直到海南岛的最后解放。这一时期,“斗争”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五指山歌》、《只有共产党能打赢》、《黎家写诗颂党恩》、《解放歌》等革命民歌表现了广大黎族同胞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对党的信任和颂扬,以及在革命胜利后对党和政府的万分感谢之情。海南岛的解放,既表明黎族人民获得了安全、自尊和平等的需要,又表明黎族社会发生了质的变化,随之而变化的还有黎族人民的日常生活。
  反帝反封“斗争”的结束,使黎族人民进入了有序生活阶段。对自由的生活与爱情的追求,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要。在黎族民歌中,歌唱生活和爱情的民歌占据整个民歌的重要地位,数量也最多。这些民歌主要表达出对忠贞爱情的歌颂、幸福生活的赞美,以及捍卫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心理价值。《牛郎织女歌》、《情人歌》、《疼爱歌》、《放寮歌》、《龙子和少女之恋》、《布隆闺之歌》、《高燕真苦情歌》等都是黎族青年男女在寻找情侣时所唱歌曲。黎族生活民歌种类繁多,涉及领域广,演唱形式多样,主要有套曲、挂念歌、猜歌、斗牛歌、摇篮曲、儿歌、做鬼歌等,每种形式的歌曲都是在讲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诸如:《游灯歌》、《猜情歌》、《十怨歌》、《钓鱼》、《正月歌》等都是特定生活场景下的民歌,反映了人们除了日常消费活动外,还进行着日常交往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黎族人民形成了属于自己民族的婚丧嫁娶等生活礼仪习俗。
  以上三种类型的黎族民歌,代表了黎族社会发展的三个不同层面,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从事的主要生产与生活实践活动,同时折射出不同时期人们的需要以及所创造的不同文化。当黎族人民以歌曲记录劳动场景时,表明人们为追求基本生存需要而从事着日常生活资料的获得与消费活动。在这一时期,人们创造了衣食住行、生产生活方式等物质文化。从黎族人民传唱的革命民歌中,可知“斗争”曾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占据过重要位置,“革命斗争史”承载着黎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它是黎族人民在特殊时期创造的特殊文化。对幸福生活和美好爱情的歌颂,表明黎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它不局限于基本的日常消费生活,还有日常交往生活,甚至日常观念活动。这表明黎族人民的社会需求层次又被提升,继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
  三
  民歌是本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它的产生、发展与传承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黎族传统社会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黎族人民用口头传唱的方式记录了黎族社会曲折变迁的历程,表达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当历史的车轮驶入现代社会时,黎族民歌在流行音乐面前显得十分弱势,渐渐地从黎族新生代的生活中隐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人类的需要总是在不断满足中又不断产生新的需要,人类的历史也就是这样一层层地沉淀下来。当人们在现代文化面前困惑不已时,才蓦然发现,绵延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仍值得我们继续传承。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新概念应运而生了。
  黎族民歌已成功申报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民歌表现出自己特有的美学价值。从内容上看,黎族民歌可分为爱情歌、婚礼歌、劳动歌、生活歌、时政歌和故事歌等;按其表现形式又可分为用黎语唱的黎族传统民歌和用海南汉族方言唱黎调的黎族现代民歌。黎族民歌曲调形式多样,如琼中、保亭两县的“罗尼调”、琼中县的“水满调”等。从句式上看,黎族民歌一般为七言一句,四句为一首,称为“四句歌仔”。较长的叙事诗即四句一节,多节续唱下去。但因地域差异,曲调不同,句式也存在差异。比如,三亚和东方的民歌以五言为多,而保亭、琼中等地的民歌句式变化灵活,五、七言与九、十言兼而有之,长短不一。从演唱形式上看,有独唱、对唱、齐唱、轮唱、合唱,用黎族特有的民乐伴奏,和音乐、舞蹈连在一起,歌谱曲,曲载歌,三者一体,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古风。在方法上,黎族民歌惯用赋、比、兴的手法,语言形象,结构严谨,想像丰富,比喻贴切,生动活泼,意境悠远。可见,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黎族民歌都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克里福德·格尔兹认为:“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作为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审美方式,民歌通过文本和语言系统积淀着人类的情感、心理、意识和体验,全面展示了其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形态、语言文字、乡土民俗、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审美旨趣等社会人生百态,构成关于人类生命形式的文化关怀和知识谱系。能歌善舞的黎族人民把歌舞这种典型的审美活动变为信息交流的手段之一,把审美的形式因素变为传播信息的方式,音曲的高低迂回、婉转悠扬在他们那里都成为信息的媒介,使得黎族民歌成为黎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媒介。民歌唱出了黎族人民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反抗斗争的顽强精神,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爱情的理想境界。民歌记录了黎族人民不同时期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风俗礼仪、岁时节日、行为心理等具体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以及从中折射出来的具有黎族特征的一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读懂了黎族民歌,就读懂了黎族社会;读懂了黎族文化,就读懂了黎族生活!
  一部黎族民歌集,其实就是黎族传统文化的密码本!
  是为序。
  作者简介:
  许宪隆(1964-),男,回族,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研究。
  谭晓静(1975-),女,土家族,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散杂居民族关系。

知识出处

三亚黎族民歌

《三亚黎族民歌》

出版者:上海学林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三亚黎族民歌,这些民歌从不同的生活侧面反映了黎族人民的喜怒哀乐,以及讽刺丑恶、褒扬善良、追求真理、渴望美好幸福的生活,从内涵丰富的文化角度展示了黎族人民的主体间性、人文价值和精神向度。

阅读

相关人物

许宪隆
责任者
谭晓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