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南繁精神永放光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的光荣与使命》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166
颗粒名称: 让南繁精神永放光辉
分类号: F592.766
页数: 3
页码: 75-77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南繁文化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要意义,倡议在三亚建设“中国南繁科技主题公园”,并提出该主题公园应包括农耕文化、南繁文化和希望篇三个部分。
关键词: 南繁文化 国际旅游岛 主题公园

内容

很多人是通过南繁认识海南、认识三亚的,南繁已成为海南独有的文化。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需要有这种自己的文化。都说海南大自然很美,孰不知海南的南繁文化更美。南繁使粮棉油瓜果菜等农作物种子更新换代的周期大大缩短;南繁诞生了一大批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南繁取得了以三系杂交水稻为代表的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南繁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南繁是中国的,更是海南三亚的。
  南繁经历了40多年的艰苦历程,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南繁精神,即:不畏艰难、勇于探索,不计得失、乐于奉献,持之以恒、始终不渝,团结协作、共克难关,胜不骄败不馁、勇往直前,报效祖国、造福人类。
  南繁事业是伟大的,南繁业绩是辉煌的,但对南繁文化的宣传却远远不够。在海南包括南繁的故乡三亚市,找不到一处关于南繁主题的场馆。游客们来到海南更多的是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而对海南具有城市名片意义的南繁文化知之甚少,这真是一种悲哀。
  在三亚建设“中国南繁科技主题公园”就是为南繁事业树碑立传,就是为弘扬南繁精神树碑立传,就是为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树碑立传,也就是为在南繁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三亚市本身树碑立传。可见,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今天,在三亚市建设“中国南繁科技主题公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创建“中国衣食父母主题公园”与创建“中国南繁科技主题公园”两者并不矛盾。前者可以包容后者,后者的内容更为丰富。构思时如能把两者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更能准确地把握这个城市的脉搏和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更容易被广大百姓所接受和认可。
  建设“中国南繁科技主题公园”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农耕文化
  (一)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人类始终在追求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围绕“民以食为天,食以种为先”的主题,人类从未停止过艰辛的劳作和探索。
  (二)以黄道婆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在各地传播着木棉种植和纺织技术,为当地百姓的衣食无忧而忙碌着。
  (三)由于科技落后,广种薄收,刀耕火种,丰衣足食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梦。
  二、南繁文化
  (一)南繁历史大事记。包括粮棉油瓜果菜等农作物通过南繁而育成了一个个品种,并取得了重大成果。特别是在海南三亚南红农场发现“野败”不育株,为中国的杂交水稻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展示以袁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南繁科学家的生平,获得的各种奖励,并塑造雕像群,让他们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里。
  (三)在巨大的匾牌上,醒目地写出南繁精神这几个大字,激励后人发扬光大。
  三、希望篇
  (一)一幅画卷,人们在巨大的水稻树下乘凉,稻谷与花生米一样大。到处是一派粮满仓、鱼满塘的丰收景象。
  (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踏着前辈的足迹,不断开拓创新,为人类的美好明天奋勇前进。
  孟卫东,男,汉族,山东长青人,1960年9月生,研究员,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杂交水稻育种工作。

知识出处

三亚的光荣与使命

《三亚的光荣与使命》

出版者:学林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三亚的责任和认识”、“中国衣食父母主题公园的构想”、“三亚创建中国衣食父母主题公园优劣势分析”、“关于黄道婆纪念馆的初步构想”、“黄道婆纪念馆的功能和陈列展览”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孟卫东
责任者
孟卫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