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纪念馆陈列展览构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道婆的三亚解读》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139
颗粒名称: 黄道婆纪念馆陈列展览构思
分类号: K826.16
页数: 13
页码: 112-124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棉纺织史,包括植棉和棉纺织技术的起源与传布,海南岛在棉纺织技术革新中的作用,以及棉花的初加工、纺纱、织造等方面。
关键词: 黄道婆 纪念馆 展览构思

内容

一、中国棉纺织史
  海南岛是中国最早植棉的省份之一。在宋代以前,植棉、纺棉技术一直领先于国内。黄道婆(又名黄母、黄娘娘、黄道仙婆、黄小姑)(1245—1306)是我国宋末元初著名的女棉纺织技术革新家,她不但传播了黎族的植棉技术,传授有关轧花车、弹棉椎弓、纺车及织机等技术,而且把一整套棉纺织技术与松江地区先进的丝、麻纺织技术相结合并改革棉纺织工具,使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繁荣发展,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对当时我国的棉纺织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棉纺织史上树立了不朽的丰碑。由此说明,海南岛古代棉纺织技术在中国纺织史上曾经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植棉和棉纺织技术的起源与传布
  棉花是在公元前2世纪以后由国外传入中国的。传入路线分南北两路向中原传布。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岛和云南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即古籍所谓“西域”。中国的南部、东南部和西北部边疆,是我国植棉和棉纺织技术发展较早的地区。
  历史文献和出土的棉纺织品实物证明,中国边疆地区各民族人民对棉花的种植和利用远远早于中原。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生产不够发达,边疆地区早已发展起来的植棉和棉纺织技术向中原的传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比较稀奇。到了宋代,边疆与内地的交往频繁,大量棉纺织品输入中原。元代棉花和棉布在内地广为流行,逐渐成为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植棉和棉纺织技术逐渐传入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
  元代以后的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元代初年设立木棉提举司,大规模向人民征收棉布实物,每年多达10万匹。后来又把棉布作为夏税之首,棉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仅次于农业。由于棉花比起丝、麻作为纺织原料,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而元代王祯《农书》对此作了较全面的评价,说棉花是“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枲苎,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
  1.1979年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岩墓的船棺中发现了距今3200多年的一块青灰色棉布(照片2张)。
  2.1966年在浙江兰溪宋墓中出土一条完整的拉绒棉毯(照片1张)。
  海南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热带柔韧植物。集热带柔韧植物纺织的基础上,海南岛的黎族先民利用纺织原料和掌握棉纺织技术的水平在宋代以前,一直领先于内地。
  3.战国《尚书·禹贡》(实物或照片):“岛夷(海南岛)卉服,厥篚织贝(棉纺织品)。”
  4.《后汉书·南蛮列传》(实物或照片):“武帝末(前87),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蛮不堪役,遂攻郡杀幸。”
  5.《宋会要辑稿》(实物或照片):“绍兴三年(1133)十二月十七日上贡京师的棉纺织品有9种,其中海南出产的吉贝布、单等就占5种之多——即海南的棋盘布、吉贝布、素花棋盘皮(被)单、白布和白布皮(被)单。”
  海南岛先民在用麻、木棉纺织之前,曾经历相当长的“无纺织”年代,用于蔽体的“衣物”主要是粗纤维的“树皮布”。其次,在棉纺织品成为普遍的生活用品前,麻纺在黎族纺织史上占居着主要的地位。海南岛棉花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木棉,属木本科,俗称红棉树,属原生植;另一类是草棉,属锦葵科;经史料考证,海南岛黎族先民利用木棉纤维捻线织布的历史比用锦葵科的草棉早得多。
  6.木棉树、木棉苞(照片2张)。
  7.草棉、草棉苞(照片2张)。
  8.棉织品上衣、桶裙、被子等20件。
  9.清代《琼州海黎图·纺织》(临摹一幅彩绘)。
  (二)棉花的初加工、纺纱、织造
  1.古代轧棉技术的发展,概括起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
  (1)用手拨去棉籽。
  (2)用铁筋或铁杖赶棉花去除棉籽,称为赶搓法。
  元代《农桑辑要》中记载了北方轧棉的方法:“用铁杖一条长二尺,粗如指,两端渐细,如赶饼杖样;用梨木板长三尺、阔五寸、厚二寸,做成床子,遂用铁杖旋转赶出籽粒,即为净棉。”这种赶搓法一直沿用到清代。
  (3)搅车或轧车。
  元王祯《农书》中首次绘出了木棉搅车(4框落地无足搅车)。搅车是在碾轴即铁杖或铁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轧棉机械。搅车的出现,是棉花初加工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它大大地提高了轧棉的生产效率。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出现了4足搅车。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出现了3足搅车。
  2.古代弹棉技术的发展
  轧去棉籽的棉花,古代称为净棉,现代称为皮棉或原棉。净棉在用于手工纺纱或作棉絮之前,需经过弹松,称为弹棉。弹棉的实质是利用振荡原理进行开棉和清棉。弹弓和弹椎是弹棉的工具。最初的弹弓是小弓,不用弹椎。这种小弓是线弦弧的小竹弓,弹力轻微,用手指拨弹。
  (1)元王祯《农书》中首次绘出了4尺长的大弓,是竹弧绳弦。这种大弓弓身长,需用弹椎击弦。弹椎一般用质地坚硬而沉重的檀木制成,两头隆起如哑铃状,弹棉时两头轮流击弦。用弹椎击弦代替以手拨弦,加大了冲量,增强了弹弓对原棉的振荡作用,提高了开松效率,是弹棉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2)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绘出“以木为弓,蜡丝为弦”的木弓。这种弓弓背宽,弓首伸展,当弓弦振荡时,接触棉花的空间增大,弹棉效率更高。用法是左手持弓,右手弹椎击弦。
  (3)明《天工开物》中绘出悬弓弹花法,用一根竹竿把弹弓悬挂起来,以减轻弹花者左手持弓的负担,仍用右手击弦。
  (4)清《棉花图》中,弹花者把小竹竿系于背上,使弹弓跟随弹花者移动。
  3.古代纺纱、捻线技术的发展
  纺专是中国古代用来纺纱、捻线的最原始工具。
  纺专又称为纺坠,它由捻杆(或锭杆)和纺轮组成。
  (1)元王祯《农书》中记载的捻棉轴就是这种工具。
  (2)元王祯《农书》中首次绘出木棉纺车。有单锭纺车、三锭纺车。为便于棉纱的后加工,宋元时有木棉绕线架。
  (3)元王祯《农书》中绘出木棉拨车、木棉辋床、木棉线架。
  4.织造
  棉布分本色棉布和色织布(包括提花布)两大类,在各种织机上织造。
  (1)平纹组织的本色布。
  (2)提花技术的色织布。
  (3)原始踞腰织机。
  (4)素织机、提花机。
  (三)图像详解《植棉图》(16幅)
  清代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观承绘“植棉图”,并附上文字,呈献给皇上。乾隆皇帝大为欣赏,按图说为每图题诗一首。“植棉图”绘制了从种棉到成布的全过程。其中有:播种图、轧核图、弹花图、纺线图、布浆图、织布图、练染图等。
  二、中国印染史
  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中国对纺织品进行染色和整理加工已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
  夏代至战国期间,矿物颜料品种增多,植物染料也逐渐出现,染色和绘画已用于生产多彩色织物。根据《周礼》记载,周代已设置掌染草、染人、画、绘、钟、筐等专业机构,分工主管生产。
  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唐代的印染业相当发达,除缬的数量、质量都有所提高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印染工艺,从出土的唐代纺织品中还发现了若干不见于记载的印染工艺。到了宋代,我国的印染技术已经比较全面,色谱也较齐备。
  明代扬慎在《丹铅总录》中记载:“元时染工有夹缬之路,别有檀缬、蜀缬、浆水缬、三套缬、绿丝斑缬之名。”名目虽多,但印染技术仍不出以上范围。
  明清时期,我国的染料应用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染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乾隆时,有人这样描绘上海的染坊:“染工有蓝坊,染天青、淡青、月下白;有红坊,染大红、露桃红;有漂坊,染黄糙为白;有杂色坊,染黄、绿、黑、紫、青、佛面金等。”此外,比较复杂的印花技术也有了发展。至1834年法国的佩罗印花机发明以前,我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
  黄道婆在棉布的织造和印染技术方面的建树,正如元陶宗仪《辍耕录》所言黎族妇女擅长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之法”。她把海南岛黎族较先进的“单面织”、“双面绣”、“絣染”等工艺技术带到松江府地区推广。又借鉴和汲取黎族织造“崖州被”的经验和方法,发展汉族民间固有的传统工艺,讲究“错纱、配色、综线、挈花”技法,织出带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图案,制作精美的“乌泥泾被”等产品。
  (一)印染的原料
  我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印染不仅颜色多,色泽艳丽,而且色牢度好,不易褪色。古代原色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将原色混合可以得到“间色”(多次色)。
  商周时期,纺织品的矿物颜料染色称为石染,植物颜料染色称为草染。根据颜料和染料的特性,分别采用胶粘剂和媒染剂,建立了套染、媒染以及草石并用等染色工艺,到战国时期,染色工艺体系已经形成。
  1.石染(矿物染色方法)。矿物染料简表及实物。
  2.草染(植物染色方法)。植物染料简表及实物。
  3.染色工具(染缸、染棒)。
  4.染媒。染媒简表。
  (二)印染的技术
  蜡染,与绞缬(絣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也是我国古代纺织品的一种“纺染法”染花工艺。
  1.夹缬:镂空型版双面防染印花技术。是取两版相同图案的雕版,以绢、布对折夹入两版之间,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的纹饰。目前,在浙江温州保留兰夹缬技艺。(一组工艺流程图和实物)
  2.蜡染:古称蜡缬、点蜡幔。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目前,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保留蜡染技艺。(一组工艺流程图和实物)
  3.绞缬(絣染):又称“撮缬”、“撮晕缬”,民间通常称“撮花”。它依据一定的花纹图案,用针和线将织物缝成一定形状,或直接用线捆扎,然后抽紧扎牢,使织物皱拢重叠,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从而形成别有风味的晕色效果。通常可分两种:一是用线将布扎成各种花纹,钉紧后入染,钉扎部分不能染色,形成色地白花图案,具有晕染的效果。另一种是将谷粒包扎在织物上,然后入染,形成各种图案花纹。目前,在海南岛黎族等地区保留絣染技艺。(一组工艺流程图和实物)
  4.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蓝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目前,南通保留蓝印花布技艺。(一组工艺流程图和实物)
  三、棉纺织技艺的“活态”传承
  2006年5月底,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海南省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上海市的《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均榜上有名。这两个项目对于研究黄道婆在海南岛学习棉纺织技艺以及来到松江府地区(今上海)传播棉纺织技术、改革棉纺织工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并极大地促进了对我国古代棉纺织技艺“活态”的保护和传承。2009年月10月,《黎锦技艺》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上升到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加强对这两个项目的比较研究,结合这两个项目举办陈列展览,是“黄道婆纪念馆”展示的重要内容!
  (一)黄道婆与黎族棉纺织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自汉代以来,海南岛就有大量汉人迁入,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纺织工具及技术,因此在黎族周边地区的纺织技术是比较进步的,促进了黎族棉纺织业的改进。
  清《黎歧纪闻》:“山岭多木棉树,妇女采实取其棉,用竹弓弹为绒,足纫手引为线,染红黑等色,杂以山麻及外贩卖彩绒,织而为布,名曰吉贝。……织布法:复其经之两端,各用一小圆木一条贯之,长出布阔之外,一端以绳系圆木而围于腰间,以双足踏圆木而旁面伸之,于是加纬焉。以渐圆木而成布。”由此而知,海南黎族至少在清代还使用着比较原始的棉纺织工具——踞腰织机。
  经近代民族学调查与历史文献的研究表明,黄道婆在崖州时不但掌握了当地棉纺织技术处在先进地位的福建汉族移民的技术,而且也掌握了黎族同胞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之法”,即“单面织”、“双面绣”、“絣染”等具有黎族特色的织绣技艺。
  1.黄道婆居住在崖州的水南村(水南村照片2张)。
  2.有关黄道婆的传说(线图一组绘说)。
  3.黎族妇女纺织工具一组(去棉籽的箩筐和带“+”字竹木架小木棒;弹松棉花的小竹或藤、木弓;纺纱用的木制纺锤或纺轮;原始踞腰织机)实物、照片、线图。
  4.古崖州汉族地区及熟黎地区妇女纺织工具(手摇轧花机;弹弓弹槌;单锭脚踏纺车)。
  5.高架式穿梭织布机或座式脚织机实物、照片、线图。
  6.单面织——哈方言妇女特有的纺织技艺(实物3件:加工中的布料、桶裙、大被;一组照片5张:工艺特写、妇女着装生活照)。
  7.双面绣——润方言妇女特有的纺织技艺(实物3件:加工中的布料、桶裙、大被;一组照片5张:工艺特写、妇女着装生活照)。
  8.絣染——美孚方言妇女特有的纺织技艺(实物3件:加工中的布料、筒裙、大被;一组照片5张:工艺特写、妇女着装生活照)。
  (二)黄道婆与江南纺染织绣技艺——《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众所周知,宋代时期,我国的丝麻业在江南一带就已经很发达了,而此时的棉纺织业才开始有所推广和发展,其棉纺器具与纺织技术落后。与此同时,居住在海南岛的居民,在棉纺织工艺上,历史悠久,手艺精巧。正如陶宗仪《辍耕录》所言:黄道婆回到乌泥泾后,传授“做造捍、弹、纺、织之具”与黎族妇女擅长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之法”。“以故织成被、褥、带、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灿然若写。”黄道婆在总结海南岛棉纺织经验的基础上,出色地把当地的丝麻纺织工具和高超技术运用到棉纺织工艺中来,使松江地区棉纺织业长足发展,从而成为我国棉纺织中心之一。松江一带“乌泥泾被”传遍大江南北,带动了该地区经济发展。元代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从宋代到明代,棉纺织品已逐渐成为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
  1.收集松江(今上海)地区一套棉纺织工具(轧棉籽机、弹弓、三锭脚踏纺车、素织机、水平织机)。
  2.元王桢《农书》1本(实物):对棉花评价“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枲苎,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棉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仅次于农业。
  3.明、清代表松江地区棉布四大系列棉纺织品4件(三纱布即细布、番布、混纺布、药斑布即浇花布、蓝印花布)。
  4.清《植棉图》册1本。
  四、黄道婆文化的民间信仰
  从人到神的演变使黄道婆成为“先棉”;
  建祠祭祀:上海敬奉先棉的黄母祠、墓地、庙堂;
  纪念日:黄道婆生日、棉花生日、市花、纪念路名;
  纪念堂:豫园得月楼、上海中学先棉堂;
  纪念品:纪念中国古代科学家的邮票和银币。
  五、黄道婆的功德碑廊(赞颂她的诗、词、赋、书、画、对联等)
  元陶宗仪《辍耕录》系最早记述黄道婆的书;
  元王逢《黄道婆祠并序》,王逢系咏黄道婆第一人;
  元王逢《半古歌》;
  明胡芳《咏黄道婆祠》;
  清高不骞《乌泥泾夜寻黄母祠》;
  清秦荣光《咏黄道婆祠沿革和棉纺风俗》;
  清秦荣光《咏棉布》。
  陈佩,女,海南省琼海市人,1968年出生,暨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毕业,学士学位,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班学历,副研究馆员,现为海南省群众艺术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副主任。系中国博物馆学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理事、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海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会理事、海南省民族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保护、陈列展览、文物征集等工作。

知识出处

黄道婆的三亚解读

《黄道婆的三亚解读》

出版者:学林出版社

本书介绍黄道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级古代女科学家,推动了宋元时期的纺织业发展,对其历史活动和功绩作了全面的研究。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佩
责任者
黄道婆
相关人物
陈佩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