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黎族纺织女黄道婆纪念馆及其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道婆的三亚解读》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137
颗粒名称: 崖州黎族纺织女黄道婆纪念馆及其他
分类号: K826.16
页数: 4
页码: 99-102
摘要: 本文从争议较大的黄道婆的原籍问题入手,认为“崖州说”更接近真实。并提出三亚应建立“黄道婆纪念馆”,建议使用黄道婆雕像,突出黄道婆的身份和地方特色。同时,强调不要急功近利,注重历史面目,并强调黄道婆在精神领域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 黄道婆 崖州 纪念馆 民族特色

内容

一、赞同“黄道婆是崖州黎族纺织女”之说
  宋末元初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把崖州黎族先进的纺织工具与技术带到松江,促进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这是举世公认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确认她为“世界级古代女科学家”。
  关于她的原籍,元代史料有两种说法:一是陶宗仪的“自崖州来”;一是王逢的“松之乌泾人”。后来的所有说法并无考古新发现,大都是由此衍生、想象、虚构或编造的。
  之所以许多人都认为她是上海(松江)人,是几百年来,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上海在经济发展与舆论宣传上的强势所造成的。
  两种说法都各有各理,又各有至今无法解释的存疑。而“松江说”的疑问更大更多一些。相比之下,“崖州说”更接近于真实。
  二、三亚应建“黄道婆纪念馆”而不是博物馆
  1.上海有“黄道婆纪念馆”,三亚(崖州)作为黄道婆一生的主要活动地,及她纺织技术的学习、革新、成就的主要发生地,更应建纪念馆。
  2.黄道婆是人而不是神,她的事迹与贡献是事实而不是传说。因此,应以人建馆而不是以事或物(纺织发展史或纺织技术)建馆。
  至于黎族纺织技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馆中的一项内容。
  3.三亚“黄道婆纪念馆”应以“三亚说”为基础,即旗帜鲜明地提出“黄道婆是崖州黎族纺织女”,并按此规划与设计。
  当然,也应该有黄道婆的第二故乡松江的内容。
  同时,也可标明有关她的身世另有一说,即“松之乌泾人”。
  但应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4.纪念馆所纪念的人,当然是与当地有密切关系、有重大贡献的人。建纪念馆更能表明所纪念的黄道婆是“崖州黎族纺织女”。
  而博物馆,所包含的内容,所突出的重点当然与此有别。区别不言而喻。
  5.纪念馆广场应竖黄道婆雕像。赞同唐玲玲教授所说,雕像中的黄道婆应身穿黎族筒裙。这样既显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更是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三、纪念黄道婆是千秋大事不宜急功近利
  纪念黄道婆是千秋万代的事,眼光要放长远,不能仅因“建设国际旅游岛”、“打造三亚新名片”才去纪念黄道婆。这些都是“果”而不是“因”。
  “古为今用”,先要有“古”才有“用”。应特别注重史料、史实、史迹、史据,以及相应的物件、民俗、故事、传说等等,强调历史面目。
  有了这些,自然会对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旅游热潮起作用。“三亚新名片”也就出来了。
  我要说的是,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因果倒置、本末倒置。
  四、同样注重黄道婆在精神领域的历史贡献
  黄道婆对物质文明(纺织技术)的历史贡献已是众所周知。她对精神文明的历史贡献是同样巨大的。
  1.创新精神。包括志存高远,有所作为,刻苦钻研,不畏艰辛,等等。
  2.说明了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者也是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主人。
  3.妇女在科学发明中同样可以大有作为。
  4.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科学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黄道婆就是黎族勤劳、智慧的象征。
  蔡旭,男,汉族,中共党员,广东省电白县人,1946年4月出生,196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任海口市政府研究中心主任、《海口晚报》社总编辑,高级编辑,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教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曾任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2007年中国散文诗90年被评为“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作家”,2009年获“中国晚报杰出贡献奖”。出版著作25部,其中,散文诗集《蔡旭散文诗选》等17部,散文集《圆月照方窗》等4部,短论集《晚报小札》等4部。

知识出处

黄道婆的三亚解读

《黄道婆的三亚解读》

出版者:学林出版社

本书介绍黄道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级古代女科学家,推动了宋元时期的纺织业发展,对其历史活动和功绩作了全面的研究。

阅读

相关人物

蔡旭
责任者
黄道婆
相关人物
蔡旭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