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浅析黄道婆的身份及其松江之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道婆的三亚解读》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133
颗粒名称:
浅析黄道婆的身份及其松江之行
分类号:
K826.16
页数:
5
页码:
66-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黄道婆是元朝时期海南岛的棉纺织工匠,她创新出新的纺织机具,提高了棉纺织品的质量和产量,受到人们的赞扬和官府的重视。关于黄道婆前往松江的可能途径,有官府征调、军队征伐掳获和官府的行为三种可能。
关键词:
黄道婆
棉纺织工匠
内容
黄道婆是史上最早成功对棉纺织工艺进行改良的中国古代女科学家,因此能够被后人所赞誉和缅怀。由于黄道婆的姓氏及其身世一直是个谜,才有了后来的关于黄道婆的民间的种种传说。但传说毕竟只是后人凭借听闻或艺术的想象进行创作的,即便是后人写的一些文章,大都是一种主观猜测而已,并不能够令人信服。笔者认为:“黄道婆”称谓是黎族人民对有卓越贡献女性的尊称。
一、阐释黄道婆的称谓及身份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部分黎族人还没有使用汉氏姓名,已婚男女的称谓一般随孩子而叫,如“某某人的妈妈”、“某某人的爸爸”。黎族人给孩子的称谓也很特别而有意思,比如,笔者家的姑姑是在山兰园里出生的,所以爷爷便给她取了一个颇有纪念意义的名字叫“喔肮”(音译名),“肮”(杞黎方言读音)在黎语中指的是“山兰园”,“喔肮”是指“山兰园里出生的丫头”。如果别家的男孩子也是在山兰园里出生的,那么大人们也会给他取名为“帕肮”。黎语中,“帕”是指男性之意,“帕肮”读音在黎语中是指“在山兰园里降生的男性”。根据这个规律,“黄道婆”并不是由父母给女儿取的姓名符号。从黎语发音的特点中我们还可以找到“黄道婆”称谓的来源,笔者对此分析如下:
从方言语音学角度考察,海南话里,“黄”与“皇”是同音字,它们的读音相同,都有文白两读之别,并且文白读音都相同。“黄”与“皇”的文读音(书面语读音)都读作[uαη22],类似于普通话“汪”字的读音;“黄”与“皇”的白读音(口语读音)都读作[ui22],类似于普通话“威”字的读音。可也有一种情况是例外的,即当“黄”用于指称颜色时,只有一种读音[ui22]。在海南话里“皇帝”也有两种读音:文读音为[uαη22di24],类似于普通话“皇嫡”的读音。白读音为[ui22doi24],类似于普通话“威夺一”(“夺一”两字应快速连读)的读音。海南话里“黄道”也是有两种读法:文读音为[uαη22dαo24],类似于普通话“汪道”(“道”读为普通话的第二声调)的读音;白读为[ui22dαo24],类似于普通话读音“威导”(“导”应读作普通话的第二声调)。今天的海南,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与推广,方言已经不再作为学校里学习的语言。而方言里出现的文读与白读的现象,也渐渐趋于合一的情况。因此,海南年轻的一代人已经不再讲究文读与白读,而把“黄”“皇”一律读做文读音[uαη22]。现今,懂得使用“皇帝”与“黄道”的文白读音的人也越来越少。而更多的人在使用这类多音词时,要么是弃“白”从“文”,要么是弃文从白。因此,“皇帝”一词的读音,现在一般都读作[uαη22di24](“皇嫡”);“黄道”的读音,现在一般都读作[uαη22dαo24](“汪道”)。
黎语的“皇帝”、“黄道”的读音与海南话读音相同,属于黎族方言语汇中借词的一类。因为黎语中“皇帝”、“黄道”的读音一般取海南话的白读音[ui22doi24]、[ui22dαo24],两者的读音相近。黎语的“黄道婆”[ui22dαo24pho1]与“皇帝婆”[ui22doi24pho1]的读音相近。为此笔者认为“黄道婆”就是“皇帝婆”的称谓。
根据以上比较分析,“黄道婆”就是“皇帝婆”的称谓理由有二:
首先是古代黎语的“皇帝”有两种用法和两层意思,一是对皇帝的敬称,一是引申义:泛指“朝廷”或者表示对奉朝廷指令从事某一工作而有影响力的人的褒扬性身份。
其次是在海南母系社会风俗习惯延续解放以后,长期以来女人当家作主。出于对女性的尊敬,人们习惯上把有技艺、有威望的女性称为“婆”。由于“黄道婆”精湛的棉纺织技术和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尊敬。所以,当地的百姓为了方便与其他技师的区别,才会自然给她加上了“黄道”(皇帝)一词,意为“朝廷了不起的女工匠师”,“黄道(皇帝)婆”便成了当地人对其的尊称,于是就顺理成章地叫了起来。
笔者认为,可以这样理解黄道婆的称谓、身份的含义:有威望的朝廷纺织女工匠师。
二、解读黄道婆的松江之行
从社会历史学的角度看,黄道婆生活在宋末元初,由于这一时期社会极为动荡不安,战事不断,因此,战争急需大量的衣被、帐篷等军备物资。但当时内地的棉纺织工业还相当落后,百姓生活用布还只是停留在一种自给自足的原始状态,根本不可能满足统治者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燃眉之急,朝廷便在各地建立了织造工坊,统一由官府管理和运营。这就是中国有名的“匠户”制度在棉纺织业的体现。黄道婆应该是在此背景下前往松江的,而且是以被官府征用的工匠师的身份前往该地区服役的。
在蒙古人建立元朝而南宋走向灭亡的改朝换代时期,元朝为了平定反抗,首先控制民众的流动。因此,各地关卡林立,戒备森严。官道、码头、集市、重镇、城池等地,都是用兵把守的。剿匪安民,建立新的统治秩序,一切活动以军事需要为原则。在此情形之下,黄道婆是不可能在元朝时私自从崖州到松江的。
元朝建国初期,百业待兴,况且中国又是由一个北方的游牧民族来统治,所以,各方面的确都需要从零开始,需要各民族的参与。同样,为了巩固得来不易的政权,元朝皇帝任用了一些地方上有才识、有影响力的人士来协助治理天下或替自己办事,责令各地方的官府广招天下优秀人才为己所用。在这样宽松的政治环境下,拥有棉纺织技术的黎族人才更是受欢迎,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黄道婆的“松江之行”。由此推测,黄道婆在元建国初期前往松江传授棉纺织技艺,并不是个人所为,而纯属是朝廷官方所为,是为发展朝廷生产能力的鼎力之作。
由此可见,黄道婆的松江之行,真正是为了解朝廷的燃眉之急,同时黄道婆是古崖州黎族妇女的身份应不可置疑。其实松江一带的人士并不知道黄道婆的真实身世,所以才出现了像元代陶宗仪的《辍耕录》卷二十四所述:“……国初时,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帨,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未几,妪卒,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
谭月珍,女,黎族,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1962年7月出生,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本科毕业,现为琼州学院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五指山市政协委员。
知识出处
《黄道婆的三亚解读》
出版者:学林出版社
本书介绍黄道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级古代女科学家,推动了宋元时期的纺织业发展,对其历史活动和功绩作了全面的研究。
阅读
相关人物
谭月珍
责任者
黄道婆
相关人物
谭月珍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