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邻处处有奇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旅游散文集》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104
颗粒名称: 芳邻处处有奇观
分类号: I267.1
页数: 24
页码: 161-1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对三亚周边市县景区的一个简单介绍,包括尖峰岭热带雨林、五指山茶场、七仙岭温泉生态旅游区、南湾猴岛和下龙湾“海上桂林”。这些景点都各具特色,如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热带雨林风貌;五指山茶场,可以品尝到优质的五指山茶;七仙岭温泉生态旅游区,可以享受温泉浴的舒适体验;南湾猴岛,可以与猕猴互动,享受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下龙湾“海上桂林”,则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桂林山水风光。无论是哪一个景点,都会给您带来难忘的旅游体验。
关键词: 三亚市 散文 景区

内容

三亚周边市县景区简介
  到三亚旅游去!
  然而,在三亚市邻近周边,还有诸多的迷人景区。沿西线高速公路,去乐东县揽胜我国保存最好的尖峰岭热带原始雨林公园;沿中线公路,去五指山市品茗五指山春茶;去保亭县七仙岭,享受人间温泉浴;沿东线高速公路,去陵水县南湾岛观看世界上唯一岛屿型猕猴,逗逗乐趣,享受自然与人的融洽。经海航,去越南下龙湾,游赏“海上桂林”景观。
  主要游览景点:
  口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 口五指山茶场 口七仙岭温泉生态旅游区 口南湾猴岛 口下龙湾“海上桂林”
  去尖峰岭热带雨林揽胜,不仅能够领略其绚丽神奇的风采,而且又能读到绿色大山的真、善、美……
  热带雨林揽胜
  到尖峰岭参观原始热带雨林,真好比见到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一个个看得痴了。
  这哪儿是看山,就好比步入了人间仙境。是远古的一场造山运动,给了尖峰岭拔地而起的崔巍,玲珑剔透的娟美,曲折回环的深幽,迷离缥缈的神秘。于是,尖峰岭有了鲜活的生命,有了喜怒哀乐的情绪,有了血肉之躯的形象,有了勾人心魂的传说。
  行走于曲曲弯弯的林间小道,身前身后覆盖着浓浓密密、生气勃勃的古木森林,全是清一色的绿。但仔细瞧来,有淡绿、浅绿、灰绿、墨绿、葱绿、银绿、金绿……这绿的色泽,就是在美术大师的画笔下,也难以调匀、涂准它那绿的层次、绿的布局、绿的壮美、绿的新奇。
  纵观林区,林海莽莽,郁郁葱葱。参天的古木一株紧挨一株,有二三人或五六人才合抱的,有高二三十米才横生枝丫的巨树。树身上爬满了绿藓,如天鹅绒毯,美极了。我曾经惊叹过我国皇宫中的楠木圆柱、青檀木雕……然而,到这里一睹其天然丰姿,我又感叹它们哪有这等的风韵!保护区里八十种坡垒、子京、青梅、陆均松、鸡毛松等名贵树种享受着人类法律的保护,不惮刀斧之虞。人在山中游,宛若七尺之躯,穿行于峰回路转的密密丛林间,像一粒细沙,渺小得令人颤栗。
  在我未游览这林区之前,我曾经以为这里是黑冠长臂猿、野鹿、狸猫、松鼠、鹦哥、画眉等珍禽异兽共同演奏着一种弱肉强食的不和谐音响,却不料这里寂静统治着一切。我轻轻移动脚步,默默无语,不愿用一点响声来打破这幽静。然而,万籁俱寂中再听,静静的表面却掩盖着永恒的动;寂静的树梢偶尔有一两声银笛般的鸟鸣传来,或是从深山峡谷间传来野兽的几声吼叫,更给林区增添了几分静谧,几分幽深,也给莽林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此间,“无声胜有声”的不是莫扎特,不是舒曼,而是贝多芬的深沉与雄浑……
  万木簇拥间,随处可以见到古藤,有如碗口大,小腿般粗,从这棵树爬到那棵树,往返穿梭,纵横交错,编织出林中的网络。树有多高,藤也爬多高,然后从高空中垂吊下来,其柔韧可荡秋千。这奇妙的景致,让人突发奇想。此时,我记忆起藤和树同呼吸共命运的一首民歌来:“入山但见藤缠树,出山又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
  被称为植物化石的蕨类和地衣植物又是一番景致。,你看,透过层层叠叠的密林,从大大小小空隙筛漏下来的一道道光线,映射着弥漫山间的雾气和金色的光点,时断时续,若有若无。那蕨类植物却与阳光不争,安分守己地从山沟深谷中伸出巨大的几米主干,有几十枝条向上挺立,枝条上长着羽状叶片。这证明了亿万年前,这儿曾经是恐龙和蕨类营生的地方。那山槟榔树,站在山涧岩谷的密林中,主干十几米高,叶子几米长二米宽,在雨不是雨,雾不是雾的气霭中拂动,给人一种“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感觉。特别是那果树上生长的近千个小果,有深绿、有灰绿,最后变为紫红,凝闪着“绿荫下花影生姿,浓叶里果实摇红”的诗韵。
  不知不觉之中,导游把我们带到两平方左右的小地方,指着五棵高矮参差、前拥后挤的鸡毛松、木荷、黄杞、刻节桢楠树说:“这小小的面积里竟同时生长五种树,你说奇不奇?”然而,当问其这旮旯的面积里群生着这么多棵树,它们的营养问题如何解决,它们相互间又是什么关系,导游和专家却无法回答了。
  此时,我细品那“绿”王国中的奇树异木,直的树,直得巍巍荡荡;弯的树,弯得离奇罕见;斜的树,斜得要欹倾在地;倒地的树,倒得有学问。然而,我对倒地之树有了岔念。不是么?倒在阳坡上的树,外表烈日晒,里内潮气闷,过二三年,生了虫,发了霉,心儿腐朽了,捡回去一用就愣神了;倒在阴沟的树,皮肤斑驳,外表长着苔藓,但内面泡水不变质,内心却洁白无疵,捡回来剥去外层,还能当栋梁呢?这启迪了人们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
  行走山路间,我们被一棵盘壳栎树挡住了。这树高几十丈,几个人才能抱得过,树头袒露出一个大黑洞。导游说,一个狂风暴雨天,一声雷响,随着一道火光起,“腾”地冒出一股烟,雷电轰劈出一个黑洞来,但这盘壳栎树却岿然不动,成了林中的强者。
  我好奇地钻进树洞,昂头向上仰看,只见树洞上方透露出几块支离破碎的天空。树洞里空空荡荡,忽暗忽明,疑有蟒蛇在内壁上蠕动,我畏惧地退了出来。眺望树顶,枝繁叶茂,树与天竞高,树与云相逢。高高的树枝上悬挂着蚁巢,像怪异的盆栽。那吊兰、垂兰、寄生兰为了得到阳光,都“跑”到树顶上求索营生,从而构成了“空中花篮”,真是让人妙趣横生,心旷神怡。
  树真是有情吗?要不怎叫“祖孙树”、“情侣树”呢?在尖峰林区里,我们寻觅到了“情侣树”。一棵高大挺拔的刻节桢楠树,又粗又直,属壮龄期。旁边的橄榄树,像一位女儿,细且娇。它们的树身却在七米左右的高处紧紧地交贴连体。你说,能不奇么?休说树木没有感情!我想,树的情感啊,绝妙啦!它们就这样的爱恋,爱得明明白白,实实在在。它们就这样的拥抱,伴着微微山风,滋生了爱情的绿韵。
  可以说,去尖峰岭热带雨林揽胜,不仅能领略其绚丽神奇的风采,而且又能读到绿色大山的真、善、美……
  我轻轻呷一口,顿觉浓郁芳香,甘甜美口。慢慢品尝,则异香扑鼻,醇香满腹,余味无穷。
  五指山春茶
  人说,水满村的五指山春茶,景色美如画。
  这黎寨子,座落于海南岛五指山脚下的山坳坳里。村前,一条清溪汩汩流过。岸上,几堆凤尾竹随风摇曳。穿过竹林子,十几间茅草船形屋顶上,升腾起缕缕淡蓝色的炊烟。
  我们走进黎家柴门,热情好客的黎家姑娘立刻给我们冲出一杯五指山茶。片刻工夫,一团雾气冲出了杯口。柔嫩翠绿的茶叶,徐徐舒展,悬悬倒立,在那明澈的茶杯里漂浮下沉,像轻风拂弄嫩柳,像海浪轻抚绿藻。看那汤色,明净无尘,碧绿透亮。我轻轻呷一口,顿觉浓郁芳香,甘甜美口。慢慢品尝,则异香扑鼻,醇香满腹,余味无穷。我急饮而下,解渴回甘,精神舒爽,一路疲劳尽消。
  我惊叹这自然加上人力而创造出来的这般美妙神品,惊叹这么一杯茶会给人带来这般酣醇的韵致。这般难以言表的怡乐陶然,使我想起宋朝大诗人苏东坡的“且将活火试新茶”的诗句。
  于是,在黎家姑娘的引导下,我们追着春雨的脚步,撩开细雨斜风编织的珠帘,迫不及待的去读了五指山茶园。这时,一阵清脆、欢快、甜美的黎家山歌从云雾中飘过来了——
  五指山上白云飞,
  山上茶树齐争春;
  春风吹进咱黎寨,
  绿了茶山富了村。
  好美的茶歌!我被这歌声撩拨得甜蜜蜜的,顾不得山高坡陡,攀上云雾山,走进茶树林里。也许是歌声太美了吧,雨停了,挡在我们面前的那片乳白色浓雾飘走了。
  前面的山腰上,银泉飞溅,山花艳红。迷濛的细雨打湿了四月的茶山,变成了一幅素淡空濛的泼墨山水画卷。那圈圈茶树,青葱葱,绿油油,一直盘上山顶。薄薄的云雾中,黎家女穿着五彩筒裙,腰间系着竹织的“弄嘎”,手中提着红白藤制作的篮子,踏着软软的白云,从山泉旁,从茶树里,姗姗飘去。那神态,那情韵,那画图,把我的眼睛都看呆了。
  我们在茶山行。沿路,只见绿茸茸的五指山茶,点缀了好几座山头。茶树间,黎家女哼着山歌,穿行于翠绿的茶苑里,一双双灵巧纤细的小手,在高低不平的茶枝上飞上飞下,有如小鸡啄米,把那嫩嫩的、茸茸的叶芽儿摘撷下来,放在花篮子里。那轻盈的动作,好像是在弹动琴键,掣动春天的韵律。
  “好精神哟,你们!”我由衷的赞美。
  “精神?嘻嘻,茶乡人喝了五指山茶,哪有不精神哩?”姑娘们似真非真的笑语,如泉水叮咚,让我为之而动情。此刻,我不禁“咔嚓”一声按下照相机快门,立刻摄下了这最俊美的镜头。
  我来到茶女面前,说:“姑娘,我们上茶山来,想了解那五指山茶……”
  话没说完,她嫣然一笑,白皙的脸上浮现出两只笑靥。她给我讲了这样的一个传说——
  相传在那荒古的年代,水满村有一位老妪得了病,久治不愈。孝子心急,天天上山觅药救母,先后尝了九十九种草木也未见效果。后来,他采摘了五指山茶,煮水给母亲饮服,顿时热退病消……
  在革命的艰苦岁月,琼崖纵队第一次开进了五指山区的时候,有些战士因水土不服,时而发冷发热,拉痢泻吐。我们黎族同胞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立即用了五指山茶,给战士们煮水饮服才治愈。如今,经医药部门研究,确认了五指山茶含有大量的茶多酚、氨基酸等,能够促进人体肌能的新陈代谢,有增强肌肉、心脏和肾功能的作用。尤其在防治感冒、消化不良等方面效果更好。俗话说,常饮五指山茶,可以延年益寿,活到九十九岁……
  她说这些话时,似乎动了感情,话语中流溢出一种令人羡慕、陶醉的喜悦。她稍停片刻,接着又说:“如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黎村苗寨,我们黎家辟山种茶,山山岭岭变成了金山银山。”
  我一往深情地看着她,她秀美,如一朵含露的山稔花。她身边的箩筐里装满了鲜茶,少说也有六七十斤重。抬头看那茶山陡峭如悬的山路,我不禁感慨地说:“姑娘,你……”
  茶女淡淡一笑,说:“没啥的,这山路,跑惯了!”说着,她像一朵白云朝山顶飘去。
  高山出名茶。我抬头凝视茶岭,红日已跃出山脊,燃烧着橙红、金黄、浅绿和淡紫的光焰。在朝阳的光影
  里,那茶山,生机勃勃,凝绿结翠;那花朵,嫣红艳
  白,瑰丽多姿。我不禁迈开双脚,朝峰巅大步奔去……
  在温泉的灵性里,我宛若一条精力充沛的鱼,鲜活、快乐、逍遥和无所顾忌。真的,我无法想象与美丽温泉肌肤相亲的感觉是何等的美妙!
  去七仙岭泡温泉
  七月,炎热的季节,酷阳焦灼得知了“喝啊——热啊——”的尖细嘶叫。我来一次身心的逃离,首选之地,去了保亭县七仙岭泡温泉。
  相传,这里很久很久以前,“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一到台风暴雨的季节,瘴气到处弥漫,山民苦不堪言。后来七仙女下凡化成了七仙岭阻挡住了风头,同时引来瑶池水为山民洗濯污浊瘴气,从此,这里有了山水秀明,船形屋顶上飘出缕缕炊烟……
  这个梦幻般的山里传说,自古以来粘在了山里山外人的心坎里。一个午后斜阳,我去那山沟沟里避暑泡温泉。这里,群山拥翠,树木葱茏,空气清新,还有温泉的澄明。
  天近黄昏,夕阳携一缕光彩斑斓的余辉散落在泉池里,看得见泉池沿岸的胶林、椰林、篱笆、磊石参差错落,临池倒影。最让人羡艳的还是七口天然喷泉,以日出3860吨矿泉水,迎来了红男绿女的情趣。
  走在高低平仄的小径上,身边无时闪过身姿绰约的穿着丽装的美女。她们踏响椰花林簌,踏响轻风竹影,缕缕暗香飘逸,撩拨着人的情愫。我找到梦寐以求的宁静与自然,将身上所有从物质到精神的羁绊彻底甩脱,让身心来的彻底自由的变成了一条光溜溜的鱼,一头钻进温泉中,让热气腾腾的水分子将我的欲望,从每一个毛孔里调了出来。我感到温泉灵性正透入了我的心灵,给了我活力,给了我快乐,给了我无限想象的未知空间。在温泉的灵性里,我宛若一条精力充沛的鱼,鲜活、快乐、逍遥和无所顾忌。真的,我无法想象与美丽温泉肌肤相亲的感觉是何等的美妙!
  我从大池中走出,赤条条的神清气爽。沿着幽径,来到20多个风格与功能各异的温泉池。一瞥,这些大小温泉池用天然卵石垒砌,高低就势的掩蔽在灌木扶疏间,显示着似隐似现的秘密性,有三三两两的游客在水中神游。蓦然,池中有一轻盈的“美人鱼”向我招呼,想为我水中按摩。
  看她,黑色短发长及耳际,一双皙白纤长的手,一双胡桃大的正在生长的乳房,在肉色的内衣下微微隆起,随着呼吸微微地颤动着。她微曲着半身,侧卧在温泉里,也许是我的跫音惊动了她吧,她抬起了埋在水中的半个脸来,以闪光的眸子向我透出笑意。她,玲珑的鼻子,樱桃的小嘴,表明那是一张颇为俏丽而令人喜爱的脸庞。她的胴体给人一种鲜嫩的,刚踏入青春期的女人成熟感觉。她又把头低下,下意识地用一只手拉拢着内衣,动了一下——是青春女人的一种羞怯?还是我探索的眼光困惑了她?我低下头,落入缥缈的沉思中,回想着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所强调的瑰丽而怪异的想像美,在现实中的脆弱……
  我感到一种漠然若失的悲哀,向她报以一挥手而独自去了冲击漩涡池,享受那水的“手指”按摩。啊,如二月春风的木梳,如三月细雨的酥润!的确,泡温泉是幸福的,泡个淋漓津汗,然后在冰凉池里再来的冷处理,突然有一种真性释放似的冲动,真叫人兴奋,真叫人激动。我想唱一首歌,想大喊一声,想让大地间充满自己的嗓音嘹亮!
  泡完温泉浴,黎山月悄然升起了。我赤脚走在卵石路上,携着唧唧的虫声,身披着清爽的夜风,来到舒适的温泉度假村小吃摆档。我津津有味的品尝了山沟沟里的山坑螺,田鸡粥,“举杯邀明月”,豪放与温柔融入酒里,世俗与烦恼抛之云外。
  当月夜幽篁之浪漫,为泡温泉洒脱而干杯!
  在南湾岛观看猕猴,我留下了这样一个思索:猴,望海兴叹!我,望猴兴叹!你来看它,它也看你,互相成了对视的“景观”……
  南湾猴岛笔记
  以往去陵水县南湾岛观看猕猴,要从新村港乘船过海,再坐车上山。现在架设2138米长的空中跨海索道,只要20分钟就可以抵达。
  那天,我和几位朋友相邀去看猕猴,坐在平隐舒适的索道缆车里“极目楚天舒”:南湾岛屿三面环海,海岸线长10公里,岛屿上有12座小山头,树木茂密,花果飘香,加上无数宕洞,这给猕猴繁衍生息,创造了理想的乐园。
  在半空中俯瞰,只见南湾岛有洁白迷人的沙滩,有随风摇曳的椰林,有白浪翻扬的浴场,有色彩斑斓的珊瑚礁,有网箱养鱼的渔排,这构成了一幅旖旎的海滨风光图。
  在猴岛公园八角亭,我们游者受到了那些穿着艳丽衣着,举着五彩小旗的猴子们夹道欢迎。看它们训练有素,或点头,或哈腰,或拉车,或翻跟斗,或跳华尔兹舞,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有一顽猴儿蹦跳上我的肩膀,扮鬼脸,觅食物,逗得围观群众的阵阵笑浪
  步履轻盈,我们赶紧去猴岛。山是灌木葱郁的小山,路是悠长弯曲的小径。行走间,却有一猕猴端坐山路间,大有“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架势,伸着爪子向我们索取食物。幸亏每个人口兜里都装了可口的花生、糖果等,我们“留下买路财”后,它才算是给我们进山开了“绿灯”。
  南湾猴岛是我国也是世界唯一的岛屿型猕猴自然风景保护区,面积约10.2平方公里。现存国家二级保护的猕猴29群,近2500只,其中4群已被驯化成功,可供游人观赏逗乐。不知谁喊一声“猕猴出山了”。我扭头看去,只见岛上头,怪石张牙,荆棘舞爪,一只老猕猴正襟危坐在凸露的礁石上,一副旁若无人的傲然姿态。
  猕猴山管理人员对我们说:“这是群猴之首,它的体态比群猴略高大一些,是一群猴的绝对权威,当有外敌入侵时,他将一马当先,驱逐来犯者。”
  “何曰:权威?”我有点儿惊奇。
  “你看那猴王,威猛健壮,高高翘起的尾巴是权威的象征。”
  时下,管理人员一声响笛后,猴王也发出嗷嗷声。霎时,树丛哗啦哗啦呼啸声响过,一群群大大小小猴儿不知从哪儿腾挪跳跃的冒出来,攀木钻石,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富有灵巧,富有野性。有的挟在枝丫,有的吊在树梢,有的蹲在石尖,一个个神态百出,不一而同。它们仿佛在告诉我们围观者:凭着机灵、照应,从史书的扉页走来,活跃在诗人的神韵里、画家的线条里、音乐家的旋律里、儿童的惊呼里。猴呵,是一种长了毛的欢乐。随后,一片寂静,它们背上驮儿子,腹下抱幼婴,慢慢地挪近游客身旁,企盼游客给它们“进贡”零食物。这时,我看它们红鼻头唇腭,毛绒绒手掌脚足,跳跃、玩耍、打斗,一种憨厚,一种好奇,一种滑稽,无时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当我们掷去花生、巧克力等食物时,它们中有一瞥而不动的,有进二步退一步的,有快捷蹦上来的,那些公猴却胆大的扑劫,一抓住花生就用爪子剥壳,啃个精光;而育婴猴却把食物留在腮囊里,待后一口口地喂养小儿。
  看那只猴王,依然不动,正视着游客,它表现出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威严,还有那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廉”。它似乎告诉我——它爷爷的爷爷姓名叫孙悟空,因了机智、灵活,是非分明,且百折不挠,才把偌大的天宫,闹得晨昏颠倒;那千钧棒捅出一条通道,直逼异域。一次奇袭又一次奇袭,一次斡旋又一次斡旋,从西往东,赫然捧回了佛文化。于是,神了一部《西游记》!
  这时,管理员又告诉我们:猕猴王国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一个猴群,每四年产生一个猴王。虽然猴王是群猴的权威,但它寻找果浆之余,也放下架子,同其他猴子打成一片,梳理头发,交流情感,给猴子融融春意。
  在南湾岛观猕猴,逗留了一个多钟头,我留下了这样一个思索:猴,望海兴叹!我,望猴兴叹!你来看它,它也看你,互相成了对视的“景观“……
  越南有个下龙湾,上百座山峰在浩瀚的大海中兀立,海水绕着山峰旋转,构成了一幅“海山天成”的画图。
  下龙湾记游
  越南有个下龙湾,以拔海起山而闻名世界。山,不是一座两座,七座八座,而是上百座。山在浩瀚的大海中兀立,海水绕着山峰旋转,构成了“海山天成”的自然景观。
  一个天气晴朗的中午,我们驱车来到下龙湾。大家踩着一条摇晃的木板登上游船,朝着海山奇观景区缓缓驶去。北岸上,几座山峰壁立如削。山崖上,桃红色的野生杜鹃,姹紫嫣红;山脚下,几株木棉树,花红如燃。沿岸的小楼宇,红瓦、黄墙嵯峨错落,把那些从高往低伸延的渔路挤得瘦瘦长长。屋檐前横架的山竹杆上,晾着银亮的渔网。几只小木舟拴在礁石砌成的崖沿旁,泊着宁静的海水。宽阔的港湾内,货船、舶舱、舰艇,特别是那些小渔舟,穿烟破雨,来往穿梭,搅得这渔埠沸沸腾腾。
  不到半个钟头,游船驶进了海上仙山境地。这时,映入我眼帘的是铮亮的天,蓝紫的海。近处的山峰,傲然峭立在波光粼粼的海水里,头顶青天。我认真阅读着这大自然神工鬼斧的杰作,发现这海上突兀而起的峰峦与桂林画山侧影形似,山峰是由黝黑的石灰岩垒堆而构成整体。那石壁上,横的、直的、纵的、斜的皱褶裂缝,恍如刀劈斧凿一样,留下了一道道刀斧痕迹。
  由于云海雾霭的长期润泽蔚蒸,裂缝内生长出一丛丛、一簇簇、一片片的苔藻、植被、灌木林。那发达的根箍紧石壁,扎进石缝。山峰,有的被遮住半截,有的被盖得严实。细细凝眸,但见峰岩洞穴中涌出海浪。几只小鸟,旋转飞翔,向那远山,向那峰巅,似乎想极力飞出海山包围圈……
  静、静,静寂无声。寂静的波光,微微地泛着寒气,寒气又凝固了峰峦。只有那轻柔的浪花舔着岩石,发出了断断续续的唰唰声音——这是下龙湾凝练而成的梦呓吧!
  据说,下龙湾有一个远古的梦。此时,大家请导游胡先生说梦。胡先生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越南驻中国大使馆的翻译官。他曾经给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当过翻译,合过影。他沉思片刻,以流畅的华语,讲了这娓娓动听的神话故事——
  传说,越南的氏族是由龙子和仙女结合繁衍的子孙。在那远古的年代,这里海域奇特的蓝,海水奇特的清。龙子和仙女们日日夜夜到这里来洗海水浴,因此,人们把它称之为下龙湾。
  听了胡先生的叙述,真是撩人情怀。有人问,这仙山是否是她们窈窕玉体的化身?这绮丽的山峦,是否是她们颜容的再现?胡先生听之,点了点头。
  一会儿,游船驶进山峰间来了。举目四望,座座山峰笼烟架雾,叠嶂披翠,耸峙于天风海浪中,使人目不暇接。浩瀚的海从峰林的稀疏间袒露出一泓泓蓝,帆影隐约其间。几十海里的碧波,峰岳长于海上,绿水环绕峰峦。一峰独蹲,不嫌孤寂;双峰相拥,亲密无间。既有两峰双峙,似雄鸡相斗,也有三峰鼎立,撑天半壁。峰峦重叠遮掩,前面好似疑去无路;远方的山峦逶迤起伏,状如马羊奔走,形似宝塔立水,神同仙女出浴,还有如鹰击水,牛卧水,蛙游水,象沉水,鹭嬉水……千姿百态,各显神奇。
  我们坐在船上,眼观这泼墨山水欲露还藏的景致,似乎置身于天、海、山混为一体的清幽绮丽的仙境中,乐而忘返。
  不知不觉已是斜阳时昏,因我们要回去蚬港市,只好峰回路转。然而,面对这拨海而起的景观,有机会,我一定来重游。

知识出处

三亚旅游散文集

《三亚旅游散文集》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孟允云近50篇作品汇集成了这本《三亚旅游散文集》,书中既有旖旎的旅游景观,迷人的风姿神韵,也有三亚升格地级市以来的鹿城春风今又是的变化,还有周边市县景点的描摹,无不令读者梦思神往。作者为了赋予该书的创意、新颖,把三亚的美丽划分为13个景区,且以景区设章,撰写了简介,点缀了篇前语,同时又配插了景区素描图,增添了图文并茂之美。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