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情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旅游散文集》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096
颗粒名称: 白鹭情思
分类号: I267.1
页数: 4
页码: 134-137
摘要: 本文描述了三亚河的美丽和白鹭的优美,以及人们对其的喜爱和保护。文章回忆了小时候家乡的生态环境和鸟儿的美丽,以及人们为了生计而破坏自然的行为。最后,文章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引用了唐代皮日休的诗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关键词: 三亚市 散文 三亚河

内容

时代进入21世纪,人们理当醒悟,珍惜与呵护飞鹭白点缀三亚河的轻柔,澄明……
  早晨,漫步于三亚河堤岸,清风扑面。流淌的河水如此洁净,洁净得不染一点微尘。河边青青嫩嫩的红树林,慷慨地把绿意倾泼在水波上。一群群白鹭逡巡三亚河,驮着一背阳光,或栖枝头,或行浅碧,或翔低空,抹浓了一川涟漪。
  好多年来,我未见到如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白鹭倩影了。这是三亚河上难得的一份美丽,我怎不惊异与振奋?渐渐地,淡淡鹭姿濡湿了我童年的记忆。
  我生长在岛西农村。小时候,我的家园山川如黛,花木如玉。夜逝晨起,狗叫起来,鸡啼鸭唤掺进来,鸟声穿透绿窗纱。走在乡间路上,只见檐角、墙头、树桠、古井和牛栏间,鸟雀恍若一瞬间醒了,扑棱着,跳跃着,尖叫着,此呼彼应。细碎的如耳语,阔亮的似合唱,如露珠点滴的是麻雀的鸣啼,如溪水涓流的是画眉的巧舌,叽叽喳喳啁啁啾啾的汇集成了一条旋律的歌河,缤纷了晨光的韵脚。
  在我们村子的东南隅,有方圆几百亩的腊草丛生水泽地,乡人叫“腊草肚”。那里,水清如镜,水草如丝,水雾蒸腾着清凉。鲤、鲫、鲢、虾、蟹、泥鳅、黄鳝很多,优哉游哉。一丛丛一簇簇的腊草间,是鸟儿的天堂。水鸭、鸥鸟、白脸鸡、暗鸟上下翻飞。白鹭显得自由洒脱。它体形高大瘦俏,嘴直而尖,颈和腿修长,一身洁白的翎毛。白鹭无虑地交颈依偎,流转顾盼,迈着绅士方步,左右打量着鱼、蛙、贝。孩童时,我们三五成群,总爱用弹弓、泥土追赶它们。但是,白鹭却“鸟多势众”,从这边飞起,旋几个来回,又在那边落脚……
  蓦地,一声招呼打断了我的思路。一位汉子眉眼堆笑:“先生,图居闲雅,廉价售给你,行么?”眼前,一只鸟笼挂在河栏石柱上。那鸟笼是用不锈钢丝焊成的,小鸟是经过精心调养的。笼中置放一勺清水,一撮美食,两只羽毛亮丽的小鸟左扑右撞。我忖度着:鸟儿是不甘殉情于这方寸间的。我情何堪以告慰?大踏步朝前走,不知是冲着鸟呢还是人?
  我的思索又回到“文革”时期,那时候,人们为了生计而举起刀斧乱砍乱伐。多少森林被砍,多少植被被毁,青山变成秃山,江河瘦水,怪石百出。为了养家糊口,填一时的辘辘饥肠,人们三二相邀出门,肩上扛着粉枪、网阱、炸药。枪口对准枝头乌,炸药装进玻璃容器投放河水游鳞。多少小鱼虾翻浮水面,多少鸟婴在巢中盼母归。那是一种摧残、剿杀的行径。庄子说过一句话:“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这一枝是和平安宁的寄托,值得人们自省深思。
  改革开放后,三亚市为了使环境生态资源得到保护,重新描绘了“城在绿中,城在花中,城在水中”的蓝图。人人动手,见缝插针,大种花草,植树造林。如今的三亚鹿城,草坪绿茸茸,山岗翠森森,丘坡绿莹莹,大街小巷花木锦绣。同时还建设了白鹭公园、城市乐园、三亚湾椰梦长廊等。特别是整治了污水垃圾,补种红树林。从此,三亚河水变清了,水声汩汩。红树林长高长密了,鹅黄的是生命的萌发,墨绿的是岁月的证明。尤其引来了一群群的飞鹭白,这给绚丽的三亚河添上一幅灵动于飞的“晴雪图”。
  思量着眼前的一切,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唐代皮日休的《汉江晚望》:
  万顷湖天碧,
  一星飞鹭白。
  此时放怀望,
  不厌为浮客。
  我想,诗人对汉江上的飞鹭白,不仅“放怀望”,而且望而“不厌”,愈见古人的襟怀坦坦。时代进入21世纪,人们理当醒悟,珍惜与呵护飞鹭白点缀三亚河的轻柔,澄明……

知识出处

三亚旅游散文集

《三亚旅游散文集》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孟允云近50篇作品汇集成了这本《三亚旅游散文集》,书中既有旖旎的旅游景观,迷人的风姿神韵,也有三亚升格地级市以来的鹿城春风今又是的变化,还有周边市县景点的描摹,无不令读者梦思神往。作者为了赋予该书的创意、新颖,把三亚的美丽划分为13个景区,且以景区设章,撰写了简介,点缀了篇前语,同时又配插了景区素描图,增添了图文并茂之美。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