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三亚河堤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旅游散文集》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094
颗粒名称: 走在三亚河堤岸
分类号: I267.1
页数: 4
页码: 127-1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孟允云漫步在三亚河堤上,感受到了三亚河的美丽和周围建筑的现代化,以及沿河商场、餐厅、酒亭、茶馆的热闹。作者感叹三亚河的变迁和当地人的建设热情,认为三亚河将会迎来新的希冀和崛起。
关键词: 三亚市 散文 三亚河

内容

走在三亚河堤岸,迎我的是一张健康的笑靥。
  三亚河,吟着“清江一曲抱村流”的诗句,从鹿城中蜿蜒流过。河畔上,美丽的画面灿然地绽放着,是一丛成熟了的风景。
  我曾经穿着木屐踏过这蛮荒的沙漠地。那时的河岸上,簇簇丛丛仙人掌曳荡着重重的叹息;那时,低矮的高脚屋和平房深刻着多皱的愁容。而今日,走在三亚河堤岸,迎我的是一张健康的笑靥。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宁静舒缓的三亚河。这河,几分神韵,几分灵性,几分勃发,盈盈河水从未干涸过。可以说,它的生命源远流长。原是大山大脉的深溪涧泉,因有了志气,有了向往,纷纷走出了古木森森的山峦,带着山的野性,带着花的红,草的绿,穿谷落崖跌撞而出,寻觅生存之路,流淌荒野桑田,踏出了它的宏浑历史,从而在天之尽涯汇成了一条清澈的流玉——三亚河。大海,潮涨潮落地涌进了港湾渔埠,以宽阔的胸襟,接纳了这大山出来的儿子。是的,这条河以咸淡之水而肥美了鱼、虾、蟹、螺,润泽了天涯沦落人的苦涩日子,也把这边陲小镇切割得七零八落。
  这儿的世辈,今日河东,明日河西,只靠弯弯独木桥或是一桨一篙,一叶一舟的来来往往,若至春洪夏汛,只好望河兴叹!解放后,古渡有了变迁,只不过是吐着黑烟的机船,能渡人,不能载车。直至60年代,党和政府兴建了钢筋水泥结构的三亚大桥,才减轻了南来北往的艰辛!
  世纪风,从三亚河上掠过了……
  天涯人咬定要依河拓荒建市,首先筑起了长长的三亚河堤岸。说起河堤,我在通什读书的时候,曾经用肩膀挑土填过南圣河的堤岸,可是三亚河堤,只用几部抽泥机日夜蹲在河沿上,像一只只不知饥饱的巨兽似的,张着嘴巴,吞了又吐,吐了又吞,不到几个月就把岸堤砌起来,护卫着一江碧水。
  记得在砌堤时,也筑起了沿河街道,两旁种上椰树、榕树、梧桐树、木棉树和印度紫檀树。数年光阴,树长高了,摇曳着诗情画意。暮霭里,我抚着那白色栏杆,踏着月光散步,看月色,波光,垂钓,车流;听水声,涛音,人语,虫唧……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把三亚建设成为夏威夷式的滨海旅游城,他们请来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根据“河畔是城市的共享空间”这一主题,把“十路四桥”的沙盘端出来了,把沿河两岸的园林、建筑的蓝图绘出来了。弹指之间,时光飞逝了五个春秋,三亚河过去的污秽、丑陋不见了,沿岸的楼群矗立起来了……
  走在三亚河堤岸,只见鹿城长高了,高得充满风韵,高得婀娜多姿!在黎家的“弄闺”里,鼻箫揉进了霹雳舞,爵士乐闯进了鹿皮鼓谣,高脚屋被现代化家具组合了,荧光屏上的大千世界,让天涯子民有了笑声,有了歌声……
  “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人们不忍睹三亚大桥上天天演着以“挤”为主的连续剧。于是,在三亚河上又架设了新风桥、潮见桥,改造加宽了三亚桥,同时又紧锣密鼓的建起月川桥、金鸡岭大桥……一座座大桥终于抹去这天荒地域的分割,把三亚鹿城连成一体。大路长街穿过悠悠河面,洋车国车、大车小车在宽敞的大桥上飞驰。夜晚,排排桥灯和堤灯以及高层建筑上的彩灯、霓虹灯、瀑布灯,摔在悠悠河心,浮光跃影,美得令人咋舌。三亚河从此有了珠江的活力,有了黄浦江的气派。
  沿河堤建筑的商场、餐厅、酒亭、茶馆,美容美发中心夜夜灯火通明。流动的人群走进去,购物的购物,畅饮的畅饮,然后,怀着喜悦,驮着满足,悠悠然地穿行岸堤。岸堤上,染上了淡淡的酒香……
  呵,漫步在三亚河堤上,河风款款,似乎在奏响三亚人豪迈的建设乐章。我仿佛看见,这长长的金色大堤,牵来新的希冀、新的崛起……

知识出处

三亚旅游散文集

《三亚旅游散文集》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孟允云近50篇作品汇集成了这本《三亚旅游散文集》,书中既有旖旎的旅游景观,迷人的风姿神韵,也有三亚升格地级市以来的鹿城春风今又是的变化,还有周边市县景点的描摹,无不令读者梦思神往。作者为了赋予该书的创意、新颖,把三亚的美丽划分为13个景区,且以景区设章,撰写了简介,点缀了篇前语,同时又配插了景区素描图,增添了图文并茂之美。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