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鹿回眸观盛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旅游散文集》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076
颗粒名称: 神鹿回眸观盛世
分类号: I267.1
页数: 12
页码: 65-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鹿回头公园是三亚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唯一的夜景公园。位于市区东南鹿回头半岛上,是登高望海和观赏日出日落的理想之地,也是俯视三亚市全景的唯一佳处。园中标志性建筑《鹿回头》雕像是著名雕塑家林毓豪根据黎族民间美丽的爱情传说而创作的,成为三亚市城雕,三亚亦称“鹿城”。鹿回头公园也被称之为“南海情山”。
关键词: 三亚市 散文 鹿回头

内容

鹿回头公园旅游区简介
  鹿回头公园是三亚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唯一的夜景公园。位于市区东南鹿回头半岛上,是登高望海和观赏日出日落的理想之地,也是俯视三亚市全景的唯一佳处。
  园中标志性建筑《鹿回头》雕像是著名雕塑家林毓豪根据黎族民间美丽的爱情传说而创作的,成为三亚市城雕,三亚亦称“鹿城”。鹿回头公园也被称之为“南海情山”。
  主要景观:
  口《鹿回头》雕像 口顺风台 口玫瑰抱 口鹿苑 口山顶公园 口北亭
  好美的一幅鹿山秋月图!……就让这美,融入我们生活的每寸空间吧!
  鹿山秋月图
  一轮秋月,镶嵌在鹿山峰巅。
  鹿山,月白影疏,风轻云淡。静谧而又神秘,明亮而又朦胧,像一个甜甜的梦,凝结着一个美丽神奇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年轻英俊的黎族帕曼①猎手,追逐着一只花鹿,从五指山一直追赶到天涯海角。前面是咆哮的大海,后面是紧追的猎手。这时一朵红云升腾,花鹿变成了一个少女。从此,他俩结为夫妇,男耕女织,繁衍后代,过着甜蜜的生活……
  这就是鹿回头的得名。这诗一样的地名,充盈着诗一样的空灵、奇妙,梦幻似的逗人,梦幻似的迷人,梦幻似的醉人。然而,昔日的秃山岭,年年夕夕绿了灰了,灰了绿了,没人涉足登临,成了永恒的寂寞,永恒的蹲坐。
  如今,随着三亚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开发建设,鹿山以豪迈的步子走出了洪荒,鼓荡起了未有过的激奋。当地军民修路上山。著名雕塑家林毓豪为这鹿山雕上一尊神奇的《鹿回头》塑像。景区的职工经历了几年的装饰打扮,在岩涧山谷间筑起了古朴端庄的亭台水榭,铺上了疏密有致的花坛草坪,种上了数百种刺桐、大叶麻尖等热带树木,同时还特意辟出了供参观的“鹿园”、“鸟阁”景点。可以说,职工们的那一滴汗、那一滴血便是一个音符,若把它搬进五线谱,搬进键、管、簧、弦,便是一首撼天动地、扣人心弦的交响乐。不是么,鹿回头公园被评为海南省唯一的全国“名胜风景区”。
  在一个风清月朗的夜晚,我和文友们安步当车的去了这仙鹿和猎人定情的地方。鹿回头公园位于南海海滨一座小小的陵岗上,高约180米,因环海而立显得陡峭。路,从半山腰劈出,弯弯曲曲,似锦带融入了泼黛的山林,穿绕直上山顶公园。一路上,登山赏月的游人熙熙攘攘,把长长的弯弯的水泥路挤得瘦瘦的。路旁长着芦芒花,软软的,像一串串丝线,随风起伏,闪着银光。这给登山者界定了心绪,系住了目光。我们在山路上攀爬,一点儿也不感觉到跋山的艰难。
  来到山顶公园,感到天地一下子的豁亮宽阔起来。深邃的苍穹,月色溶溶。公园在月夜中显得妩媚潇洒,像一个温馨的美女伸出丰满的胳膊,把诗情画意一齐揽进怀里来了。
  特别是山顶上的那尊七米高的《鹿回头》雕像,楚楚动人地透出了野性诱惑。我绕着雕像来回瞻望,与它“相看两不厌”。在月光幻觉里,我读出了缓缓回头凝视拔蹄的神鹿跃向大海的神姿;读出了仙姑披着一肩秀发低头含着羞怯的柔情;读出了黎族青年猎手一个箭步跨过来的勇敢、豪放的恋情。
  呵,月色,仙鹿,亭台,石径,倩影,笑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鹿山秋月图。山顶上,男人女人,国人洋人,老者少者沐月拂风,或欣赏苍穹之无垠,或倾听南海之涛声,或眺望三亚之夜景。
  我站在雕像旁,观赏三亚夜城:那十里长的大街,那悠悠的三亚河,高楼大厦耸立起了立体的魅力,让我惊叹:三亚长高了,高得婀娜多姿;三亚变美了,美得充满风韵。五彩缤纷的瀑布灯从高层建筑上飞泻下来,泛彩流霞。大街小巷的车灯不停地追逐,不停地流转。往南面眺望,只见满月把浩瀚的南海照得一片玉洁。我情不自禁地吟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句。
  不知什么时候,月儿升高了。柔和圆润,如少女亮眸,轻悄地转动着,顾盼着,向人们诉说着什么。那秋水似的光辉,引诗人咏叹,引恋人进入梦境……
  公园里的栏栅处,树丛里,磊石上,塑像旁,小亭内,一对对情侣伴着无声的秋月,无边的月色,轻轻地抚动着爱的琴弦。忽然,山上起雾了,先是淡淡的,朦朦的,渐渐地加深了色调。夜,静寂下来了。
  仙鹿,酣睡了。
  幽暗的云片扇动着翅膀……
  我不知疲倦地在石块铺砌的曲径上缓缓荡游。忽然,小亭里一声笑,笑声似泉水叮咚。接着传来忽断、忽续,忽近、忽远的不可捉摸的争执声。我停步小立,凝神细听。
  “那么就托人送去槟榔提亲吧!”
  “不能急嘛,待到明年‘三月三’好吗?”
  “为什么?”
  “明年是咱们嫁接的百亩芒果开花结果的时候哩。”
  ……
  风息了。云散了。月儿又圆了。这时,鹿回头公园恢复先前的恬静、安详。皓月的柔光,倾泻在雕像、亭台、树梢、山影、水榭上,泛出了一片片银白色的光影。我突发奇思:登山的诗人,登山的哲人,登山的画家,倘若此刻到此一览,谁不如梦如幻!?
  好美的一幅鹿山秋月图!这不是大自然的造化,而是三亚人挥毫润色的画图。就让这美,融入我们生活的每寸空间吧!
  《鹿回头》雕像,它不仅今天是美的,就是到了明天,它还是美的。美的雕像会铭刻在历史的永远……
  《鹿回头》雕像
  1997年1月12日,著名雕塑家林毓豪离开我们去了。他走得匆匆,年纪才56岁,正是秋色比春光更有诗意的年华。今天,我不仅对他“相思如满月”,而且常常忆起了他创作《鹿回头》雕像时的一些往事。
  林毓豪创作的《鹿回头》雕像,从构思、拟稿至放大择址,整整花了7年时间。特别是在构思拟稿阶段,他不辞劳苦地走访了黎村苗寨,先后构思设计了20余图案。1984年暮冬的一个晚上,我请他到家吃饭后回到五指山宾馆,只见门口处已经聚集着一群画家、学者。那个晚上,客厅内灯光明亮。林毓豪请大家对《鹿回头》雕像各抒己见。其情之真,其意之切,反衬出他对艺术作品的追求。有人提出采取少女头鹿身体的构思。他说,这类似国外司空见惯的人面兽身,无拟取之。有人主张猎人与神鹿取其现实生活中的正常比例。他说,这自然牧鹿人,肖似神化没了。有人认为是否把仙女猎人拥抱在一起。他说,这流俗于谈情说爱,格调浅薄。也有人建议单写神女吧。他摇头说,这又不能满足人民的渴望和要求。
  听了他们的畅所之言,我觉得林毓豪对这个美丽、神奇的传说是谙悟的。一时间静寂后,林毓豪说:《鹿回头》雕像应该是一篇精美的抒情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一是赋予形象与抽象的思维语言;二是突出个性化与含蓄美;三是凸现出外轮廓优美的曲线感和坚实的岩石质感。如果这三点溶为一炉,就能够坚实地塑造出整个故事的内容——生之渴望与爱之追求。
  我走近林毓豪,那是因了地瓜藤亲。他的真诚目光和勤奋身影都与灵性的石头、泥土叠幻在一起,所以他创作出诸多的赋予生命力的雕塑作品。《孙中山》雕像在中山市纪念堂里沉思;《天海飞鸥》雕像翱翔在台山侨乡;《大学生》雕像亮丽在西安交通大学校园;《革命烈士群雕》挺立在南京雨花台;《冼星海》雕像在广州人民公园歌唱着黄河魂。可以说,林毓豪的一生是玩石头与泥土的一生。他,不仅“玩”进了雕塑艺术的殿堂,而且“玩”进了医院开刀。那天晚上,当我离开宾馆时,我还是劝他注意劳逸结合。他对我说:“我没有倒下去,就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1987年3月,那是林毓豪动手术后的第10个年头。一天,我在三亚国际大酒店和他相遇。瞧瞧他,潇洒、英俊、魁梧,虎虎生气。他高兴地告诉我:“《鹿回头》雕像荣获广州文学艺术首届红棉奖,参加了全国城雕作品展,并在《美术》刊物上发表。”听之,我感到欣慰。中餐后,出于一种猎奇,我坐上他的摩托车上了鹿山。
  岭巅上,烈日炎炎。只见那些福建雕工汗流浃背。毓豪置放摩托车后,穿上一件沾着斑点的短衣衫,戴上长舌帽,挂上一副黑色眼镜,手中拿着一杆竹子,不停地指点工人作业。后来,他爬上脚手架,用一条粗大的牛绳拴紧自己的腰部,小心翼翼地在情感语言的细部“旁敲侧击,由表及里”。刀斧凿点处,叮叮咚咚,火花飞溅。我昂头看,半空中,他好像是一只矫健的山鹰。也许是艺术之神——缪斯见他体形强壮,让他当上了这苦行僧。他可以三天三夜雕刻作业,心不烦神不惊,浑身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我闲着没事,就围绕着这尊雕像慢慢观赏。这时,忙了一阵儿后的林毓豪放下手中活,指着一些传神的部位说:仙女低着头,那是羞怯地等待猎人。她举起的左手姿势,那是播种一个民族的希望,让人看到幸福生活的明天。神鹿背面的青年猎手愧疚地斜着头,那是忏悔了追赶神鹿的过错,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爱的情感。青年猎人用手抚摸着悬崖险处的鹿腿,那是担心神鹿掉进那茫茫的南海……
  听了他的诠释,我如吃橄榄一样,越嚼越有味。他的这些飞来神笔,既含蓄且隐秀,让人感觉到他对艺术作品的悟性,他对雕塑形象的技巧高超。
  那次别后,海南建省撤州,我从通什山城回到三亚市。1993年岁首,林毓豪重返三亚雕塑花岗岩石鉴真《登岸》群雕,他给我带来了《天涯梦》的封面设计图。他对我说:“之所以选用《鹿回头》雕像正面图,那是因为《天涯梦》撰写的是现代国际滨海旅游城建设者的梦,也是你的文学梦。而我雕塑的《鹿回头》雕像是仙女的梦,恰好是文学作品与雕塑作品应该追求的吻合。”
  今天,林毓豪带着对艺术的眷恋离开我们走了,可是,他为家乡人民创作的《鹿回头》雕像,却光彩照人地耸立在风光旖旎的鹿山顶上。这尊雕像,无形中成了三亚市的标志性城雕,鹿回头公园也称之为国际婚庆节活动的“南海情山”。
  《鹿回头》雕像,它不仅今天是美的,就是到了明天,它也是美的,美的雕像会铭刻在历史的永远。
  这是我对《鹿回头》雕像作了深情眺望和凝练思维后的感觉,我相信这个感觉。

知识出处

三亚旅游散文集

《三亚旅游散文集》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孟允云近50篇作品汇集成了这本《三亚旅游散文集》,书中既有旖旎的旅游景观,迷人的风姿神韵,也有三亚升格地级市以来的鹿城春风今又是的变化,还有周边市县景点的描摹,无不令读者梦思神往。作者为了赋予该书的创意、新颖,把三亚的美丽划分为13个景区,且以景区设章,撰写了简介,点缀了篇前语,同时又配插了景区素描图,增添了图文并茂之美。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