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强行登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浴血天涯》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044
颗粒名称: 四、强行登陆
分类号: I251
页数: 6
页码: 175-1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史料浴血天涯中继我四十军、四十三军各一个加强营渡海登陆成功后,我四十军又按兵团的部署,加紧进行组织加强团渡海的准备工作,并把预定的登陆地点、时间告诉了琼崖纵队。可是不久,四十军指挥所却接到琼纵接应部队的电报,说预定登陆点附近敌情突变,要求更改登陆点和推迟渡海时间。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心中不由一沉,深深感到,我加强营的成功偷渡,势必使蒋军加强沿海的防守力量,从而大大增加我军渡海作战和接应作战的困难。
关键词: 强行 登陆

内容

继我四十军、四十三军各一个加强营渡海登陆成功后,我四十军又按兵团的部署,加紧进行组织加强团渡海的准备工作,并把预定的登陆地点、时间告诉了琼崖纵队。可是不久,四十军指挥所却接到琼纵接应部队的电报,说预定登陆点附近敌情突变,要求更改登陆点和推迟渡海时间。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心中不由一沉,深深感到,我加强营的成功偷渡,势必使蒋军加强沿海的防守力量,从而大大增加我军渡海作战和接应作战的困难。因此,一连几天,我都在苦苦思索着,自己如何为加强团的胜利登陆尽一点微薄的力量?
  三月下旬的一天,我随同韩先楚同志到徐闻前线一一八师驻地检查加强团渡海的准备情况,韩先楚对我说:“加强团准备改在临高角西侧地段登陆,你对此有什么意见?”
  这恰好说出我正在考虑的问题,我不由连声叫好,说:“登陆点选择得很好。第一,航程近,一个夜晚即可抵岸;第二,这一带是沙质浅滩,利于部队涉水冲锋,抢占滩头阵地;第三,这里是我琼纵一总队经常活动的地区,群众基础好。当然,这一带敌人防守力量较强,也会给我们渡海登陆和接应带来不少困难。”
  听了我的话,韩先楚说:“你的意见,更坚定了我们决定临高角为登陆点的决心。加强团登陆成功与否,关系到能否为主力登陆创造条件的大问题,因此,我们决定由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统一指挥这次渡海。”
  韩先楚的话刚完,我便把早已考虑的意见说了出来:“正因为这次渡海关系重大,我请求允许我和刘主任一起过去。”
  韩先楚听了我的话,笑着说:“怎么,急着打回老家了?再等一等,下次咱俩一块过去。”
  我回答说:“我是海南人,对当地情况比较熟,万一出现什么难于预料的情况,渡海部队和接应部队脱节,我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韩先楚沉默了一会之后,说道:“让我考虑一下,再作出决定吧。”
  第二天,韩先楚对我说:“同意你的要求,协同刘振华指挥这次事关重大的渡海作战。”
  三月二十六日下午,我同刘振华率领的三千余人的加强团一起,分乘八十多只帆船,从灯楼角起航。韩先楚等军师领导同志,来到海边送行。部队登船完毕,东北风鼓满风帆,英雄的船队乘风破浪直扑海南岛。
  深夜十一时,船队进入海峡中流,突然风停浪静,船速大大减慢。为了争取尽快抵岸,免遭敌机敌舰阻击,刘振华命令各船落帆,摇橹打桨。于是,各船之间,就象端午节赛龙舟似的,展开划船比赛。刹时间,海面上百舸争流,你追我赶,船速越来越快,至翌晨五时,迷雾茫茫的正前方海面,隐约显露出一片朦胧的轮廓,我仔细辨认了一下,判定是海岸的模糊影象,便高兴地对刘振华说:“快抵岸了。”于是,大家的精神更为之大振。
  正在此时,右前方远远传来激烈的枪炮声,大家的心情顿时紧张起来。我问了一下从海南来的船工,估计枪响的方向是预定登陆点临高角,而我们正前方的海岸,则可能是澄迈县境了。根据眼下的船速,要赶到枪响的地方,起码还要三、四个小时。这时,时针已快指六点,同时发现一架敌人的侦察机从枪响方向飞越我们上空,然后往东北飞去。如果敌机飞回去报讯,停泊在海口的敌舰必然会向临高、澄迈的海面驶来,敌人的机群也会前来阻击。情况越来越危急,船队是继续驶向预定登陆点,还是就近强行登陆?我反复忖度着两种情况的后果,权衡利弊,然后对刘振华说:“我看应该尽量避免在白天与敌舰敌机进行海战,打陆战比打海战对我有利。”听我这么一说,刘振华略为沉思了一会之后,说道:“在没有部队接应的情况下登陆,恐怕困难很大。”
  的确,身负着指挥重任的刘振华的担心是完全必要的。在对海岸上敌人的防守力量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部队如何强行登陆,抢占滩头阵地,登陆后部队又如何收得拢、站得住,并能安全转移,这都是必须充分考虑到的。
  这时,我以较有把握的语气说:“今天雾大,天还没亮,部队可以借此掩护抢占滩头阵地。只要一打开缺口就好办。我多年来一直在澄迈、临高地区行动,这里我党的基层工作活跃,群众基础好,只要我们登上陆,就可以迅速地与当地党组织或群众取得联系,从而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这样做,无论如何会比在大海上与敌机敌舰恶战有着更多的主动权和周旋余地。”
  经我这么详细一摆,促成了刘振华的决心,他铁拳一挥说道:“好!就地登陆!”接着便迅速发出了抢岸登陆的命令。
  不久,岸上的敌人发现了我们,并立即向我们猛烈射击。从闪闪的流火中看出,敌人的火力点离海平面约有二、三丈高,说明敌火力点的射向有死角。于是,刘振华便命令在指挥船附近三条船上的二百多人,组成突击队,急速抵岸下水,利用黎明前的浓雾、夜色做掩护,冲入敌火力点下的死角,迅速发起冲击,抢占滩头阵地,开辟登陆场。
  六时三十分,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报告我突击队经过激战,已击溃海岸上的守敌,占领了岸边的高地。于是,指挥船上的电台立即发出渡海部队从澄迈强行登陆的急报,刘振华随即命令所有的船只迅速靠岸登陆。
  指挥部在抵近海滩涉水登陆时,由于水底全是尖利的珊瑚石、牡蛎壳,带电台的同志不慎摔倒,收发报机浸水损坏失灵,从此,渡海部队便和各方面失去了通讯联络。
  我渡海部队指挥所登陆后,天已放亮,迷茫的海面上雾气正逐渐散开消失。海岸上三个据点,约四个连队的敌人,已全部解决。尽管海岸上已没有枪声,但刘振华还是迅速指挥已登陆的部队抢占海边的有利地形,准备阻击敌人,进一步扩大登陆场,掩护后继船只登陆。至上午八时,登上海岸的部队已有一千多人。
  上岸后,我便叫随船过来的琼崖人民政府科长符英华带领数名战士,迅速到附近的村庄联系,正好碰上澄迈四区的区委书记劳介秀带领的接应小组。劳介秀立刻吩咐接应小组的同志回去动员各村群众送水送饭,抬担架来。
  “这是什么港湾?”我紧握着劳介秀的手问道。
  “玉包港。真料不到你们会从这里登陆。”劳介秀喜形于色地答着。我随即把这里的地名告诉了刘振华。
  九时许,四面八方的群众,冒着头顶上盘旋着的敌机的威胁,兴高采烈地挑水担饭,扛着担架赶到登陆场,把热气腾腾的开水、喷香的饭菜送到战士们的手上。军民之间,虽然语言不通,但都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亲热地握着手,热烈地拥抱着,整个海滩到处是一片欢腾雀跃的动人景象。
  战士们一边大口大口地咬着喷香的饭团,一边啧啧称赞道“一上岸就受到亲人的接应,这里的群众真好!”
  我对大家作了简单的介绍说:这个地区是革命老区,广大人民群众与党一条心!同志们听了我的介绍后,对当地群众越发流露出无比敬佩的情怀。
  接着,劳介秀告诉我:“本来,在这玉包港附近的福山、花场、桥头、马枭等地,驻有敌人一个师以上的兵力,但早上五时,除了这港口的守敌之外,其它据点的敌人,都往临高方向增援去了。”
  这时,临高方向的枪炮声正越来越激烈。我心里想:一定是接应部队听到我们这边的枪炮声,知道我们已经自行登陆,便机动灵活地和敌人展开激战,从而把附近的敌人都吸引了过去,间接策应了我们。我把劳介秀谈的情况告诉刘振华时,他高兴地笑着说:“这真是一着不谋而合的声东击西的妙计!”
  紧接着,我们指挥所便抓紧时间,在沙滩上摆开地图,请劳介秀来一起研究决定转移的路线和组织准备,决定取道文生村、溪仔洞、仁丁村、旺商乡前往我美厚根据地。
  中午时分,大部分部队已登陆。下午五时,我们按照既定路线,由劳介秀和向导引路,向文生村转移,只留下符英华与当地接应小组一道,继续接应尚未抵岸的少数部队。
  次日早晨,部队到达文生村。不久,敌军一个多团的兵力,在飞机的配合下,向我赶来。我即利用文生村的有利地形展开激战,与敌相持,准备夜间突围。当夜幕完全拉下来时,我便以迅猛的火力突破了敌人的围堵,迅速向仁丁、旺商转移。当我们进入旺商乡时,西区地委的王雁秋同志已在孔水村迎接我们。至三月二十五日,我们胜利到达了美厚根据地。

知识出处

浴血天涯

《浴血天涯》

出版者: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浴血天涯、自卫战争的序幕、严酷的岁月、在反清剿斗争中、五指山的曙光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