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章 黎明前的风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浴血天涯》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034
颗粒名称:
第六章 黎明前的风暴
分类号:
I251
页数:
19
页码:
143-1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史料浴血天涯中黎明前的风暴、南返羊城、迎接解放的前夜、奋起杀敌的情况。
关键词:
黎明前
风暴
内容
一、南返羊城
在北京的那些日子里,我内心的欢欣和振奋是难以形容的。但是,在欢欣振奋的同时,却又不时勾起思念的情怀,我在思念着硝烟弥漫的海南岛,思念着在疆场上浴血奋战的战友们,并经常注意了解解放大军向华南挺进的战况,注视着华南战局的发展,渴望早日带着党中央的指示迅速南归,赶上参加解放海南的战役。
果然,这样的时刻终于盼到了。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下旬的一天,张云逸同志通知我到他的住所。张云逸同志与我会面后,满脸笑意地对我说:“白山同志,广州已经解放了,大陆上的残敌即将全面扫除,你要做好动身回广州的准备,协助南下大军,渡海作战,解放咱们的家乡海南岛。”
一听到这个信息,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站起来说:“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但我在高兴之余又有几分焦虑,因为我离开海南岛已三月有余,在大陆即将全面解放、残敌不断逃往海南的情况下,岛上的战况肯定会发生急剧变化,自己若是去协助大军渡海作战,应当怎样当好参谋、助上微薄之力呢!
张云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道:“广州解放前后,逃往海南的残兵败将达到十多万人,在这种情况下,要打好解放海南这一仗,不仅要依靠南下大军渡海登陆作战,还要依靠岛上军民的配合,才能克敌制胜。当前海南的反围剿斗争非常激烈,海南军民在大敌面前,斗志十分坚强。但是,敌人的压力还在增大,冯白驹同志来电,迫切请求南下大军加快海南战役的步伐。党中央、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已经拟定了适时解放海南岛的作战部署。具体情况,你到了广州会更加清楚的。”
听张云逸同志这么一说,我不由得深为海南军民所承受的压力而担忧,恨不得马上插上翅膀,飞到广州,飞越琼州海峡。然而,我再急也没用,只好耐心等待动身的具体时间。
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等来了动身南下的这一天。十二月初,我和王国兴、李独清等海南来的代表,以及回广东的代表共十多人,一起动身南下。一路上,我们又坐火车,又坐汽车,过长江、经南昌,沿途受到各地党政组织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由于走走停停,抵达广州时,已是十二月中旬了。
回到广州后,我们海南的代表住进了广东省人民政府临时招待所爱群大厦。这时,去北京参加全国青联成立大会的海南干部陈说、黄大仿,也从北京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不久,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的主要负责人方方同志会见了我们,给我们介绍了当前整个广东的大好形势,以及准备解放海南的有关情况,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南下大军挺进雷州半岛、准备渡海作战的情况。原来,南下大军在阳春歼灭了余汉谋部一个兵团的四万余人后,又于十一月下旬在廉江、博白地区歼灭了白崇禧所属的张鑫兵团,继而直扫雷州半岛残敌,为大军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中旬,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指示四野:“以四十三军及四十军准备攻琼崖”①,并任命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副司令兼参谋长洪学智、十二兵团副司令兼四十军军长韩先楚等人组成渡海作战指挥部。紧接着,四野又转来中央军委给十五兵团的电示,指出海南岛与金门岛情况不同:一是有冯白驹配合,二是敌人战斗力较差;指示十五兵团要用大力装置几百艘大海船,一次要能运载二万人,并有一个军的指挥所,能独立作战,争取于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的问题。②同时,四野前委还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决定渡海作战的兵力,除四十军、四十三军外,还配属一个加农炮团、一个高射炮团和一个工兵团,准备于十二月下旬开进雷州半岛集结,进行渡海作战准备。
我们同方方同志会见之后,又应邀参加了华南分局召开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和确定华南解放以后的工作和任务。与会同志听取了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同志《关于一九五〇年工作任务的报告》,报告中把解放海南岛的工作任务摆在首要位置。在会议上,我目睹华南分局、广东省委正在全力以赴地为加速解放海南岛做准备,更加受到鼓舞和鞭策。
会议结束后,我搬到了十五兵团招待所。十五兵团副司令、参谋长洪学智来看望我,并立即带我到兵团司令部会见了邓华司令员和赖传珠政委。见面时,邓华司令员告诉我说:“冯白驹已派你们琼纵副参谋长符振中同志来广州汇报情况,并已电告中央,决定你回广州后,协助我们渡海作战。”邓华司令员还说:“冯白驹同志考虑得非常周到,既亲自组织、指挥岛上迎接大军渡海的工作,又派来你们一批熟悉岛上情况的干部,配合我们渡海登陆,这样,我们取得胜利的条件就更充分了。近期,我们将召开兵团军以上干部会议,学习党中央、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研究渡海作战的计划,届时请你和符振中同志参加。”
赖传珠政委接着说:“你是琼纵副司令,对海南的情况熟悉,要给我们多介绍些情况和提出些意见。”
兵团首长对我们琼纵干部如此信任,使我不由感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我当即表示说:“在北京的时候,张云逸同志就给我交代了任务。我是琼纵的成员,配合大军解放海南岛是我份内的事,义不容辞。虽然我对渡海作战缺乏经验,但我一定遵照兵团首长的指示去努力完成。”
回到兵团招待所后,我就急不可待地去找符振中。我十分兴奋地对他说:“老符呀,离开海南这几个月,我时时都在想你们啊!”接着,符振中向我讲述了他潜渡海峡的经过。
十一月下旬,冯白驹同志给符振中交代任务,说:“上级指定我们琼纵派一位干部,到广州去向十五兵团汇报海南的情况,并协助大军渡海。时间紧迫,你应尽快渡海,见到十五兵团首长后,请转达我的两点建议:第一,乘敌人防线尚在部署,立足未稳之际,先偷渡一批兵力,加强琼纵的力量;第二,若是这样不行,就派一批干部把武器及大量弹药偷运过海,充实提高琼纵战斗力。”
符振中受领任务后,即日夜兼程向海边进发,摸清敌情,做好渡海准备。他到达西区时,冯白驹又派政治部的组织科长符致东专程送来海南岛的作战地图及我琼纵的联络密码,还给符振中捎来二百块光洋作为必要的费用。而后,符振中来到了澄迈县的马村附近的联络点。在澄迈县委书记张光兴和县政府领导干部吴正贵以及马村党支部马建台、马家恕、孙玉梅等同志的大力协助下,穿过了敌人的重重封锁,在敌人的鼻子下顺利潜渡过琼州海峡。
二、迎接解放的前夜
符振中讲述完他潜渡的经过后,我继续向他了解有关海南军民准备迎接大军渡海的情况。
随着我人民解放军在华南地区节节胜利,两广大陆上蒋匪军步步溃逃,解放海南岛的战役即将开始,海南岛敌人的上层机构和作战部署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在广州解放前后,广州绥靖公署主任余汉谋、广东省府主席薛岳相继逃来海南。薛岳撤销了海南警备总司令部,成立海南防卫总司令部,出任防卫总司令,余汉谋任海南特区副长官,仍以陈济棠担任海南特区长官的职务。薛岳任职后,整编了部队,组成琼西北、琼西南、琼东北三个战区的指挥部以及海府警备区司令部,制定了防卫作战计划。一面在沿海地区构筑所谓海、陆、空立体防御体系,一面组织机动部队向我根据地进剿,以“清除心腹之患”。敌人向我根据地进攻的重点是东区和西区,其企图是首先全面清剿我沿海平原根据地,加大其防御纵深,然后向我中心根据地合围,聚歼我军于五指山。
针对敌人当时的部署,区党委和纵队的领导同志经过分析
研究,确定了“杀伤敌人,保存自己,迎接大军渡海登陆作战”的方针。各总队的作战部署也相应作了一些变动,一总仍在临高、儋县地区,三总在定安、澄迈地区,五总在昌感地区,独立团在琼文地区,抗击敌人的进攻,保卫根据地和解放区。同时,区党委和纵队领导预见到我强大的人民解放军很快会跨海南征,于是指示一总和独立团要积极进入西北部、东北部沿海地区行动,配合当地党政组织,开展沿海地区的工作。因为西北部沿海地区港湾良好,与雷州半岛一海之隔,航程较近,整个海岸线都便利于抵岸登陆,而且这个地区是属于半丘陵半平原地带,地形复杂又接近山区根据地,部队登陆后周旋余地大,加上我琼纵部队在这块地方活动多年,我党政组织较健全,群众的斗争性较强,正是我解放大军登陆的好地方。区党委和纵队领导还特别电示西区地委书记、一总队政委罗文洪和总队长陈求光,在敌人向我山区根据地清剿、兵力吃紧的情况下,应立即派部队挺出儋、临沿海机动作战,配合党政干部开展沿海地区的工作,摧毁国民党在沿海的反动势力,进一步扩大我在沿海地区的力量,为我解放大军渡海登陆创造有利条件。西区地委和一总受命后,当即派出党政干部随同八团向临高沿海地区挺进,一下子插到了临高县高山岭,机动作战,配合当地党政组织开展工作。驻在临高的敌人一三一师发觉后,立刻抽调两个团,分兵两路,向我八团进攻。我八团迅速把队伍拉进山林地带,利用有利地形为依托,以连为单位,分散部署,沉着应战。当敌人来到高山岭时,立即遭到我四面八方的打击,整个山林里到处是枪声,敌人摸不清我八团的集结点,无法抓住进攻的主要目标,只好分兵进剿,各自为战。敌人一分兵,我八团领导同志,立即集中兵力看准敌人一路,狠狠打
击,一下子就歼灭了敌人一百多人,缴获一批武器。敌人不但毫无战果,反而损兵折将,最后不得不被迫撤退。
在我八团向临高沿海地区挺进之后,我九团也在团长周永吉、政委崔懋峰的率领下迅速向儋县沿海地区的苏村、光村一带插进,在当地民兵的配合下,连打胜仗,给敌人一五九师以创伤。
我八、九团挺出临、儋行动,极大地鼓舞了我沿海地区的人民群众。活跃在沿海地区的各级党政基层组织,也充分利用我军在军事上的胜利,大力宣传,加强活动,壮大力量,使西北沿海地区更牢固地置于我党领导下,为我解放大军渡海登陆做好准备。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下旬,区党委和纵队接到了中央军委关于接应大军渡海登陆的电令。紧接着,十五兵团派来粤桂边纵队司令部参谋处长、原琼纵干部王山平,偷渡海峡,送来机要密码,沟通了十五兵团和琼纵的直接联系。从此,琼崖纵队在十五兵团的统一指挥下,开始了配合主力、解放海南的战役,海南的解放战争进入了夺取最后胜利的阶段。
接到中央的电令后,区党委立即在五指山根据地毛栈召开了党政军负责人会议。冯白驹同志传达了中央的有关指示,并对当前海南形势作了分析,着重指出:在几个月的反清剿斗争中,我琼崖革命军民已粉碎了陈济棠妄图消灭琼崖革命力量的阴谋,挫伤了敌人,保存了自己,扩大了队伍,这就为我们配合大军解放海南岛打下了牢靠的基础。当前海南的革命斗争已处在最后夺取胜利的前夜,整个琼崖的军事、政治、经济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着做好准备,迎接大军渡海登陆这个中心来开展。最后,会议作出了以下决定:
一、在我人民解放军云集雷州半岛的形势下,敌人必将以
主要精力放在防止大军渡海、确保其沿海安全方面,同时很可能抽出部分兵力对我进攻,以清除“心腹之患”。为此,我党政军民必须紧急动员起来,更广泛地开展对敌斗争,狠狠歼击来犯敌人,稳固根据地和解放区;同时,挺出沿海地区,开展对敌斗争,随时做好准备,在大军预定的任何地点开辟通路,接应渡海部队登陆。
二、琼崖人民政府和各地区公署、县政府要动员一切力量,充分准备必要的粮食和财物。区人民政府发行四十万银元的解放公债,作为解放琼崖的战争经费。各县政府要迅速组织起运输队、担架队、救护站、供给站,准备好各种支前队伍,迎接大军登陆作战。北区、西区沿海各县是预定接应解放大军渡海登陆的重要地区,除了做好各项支前工作外,沿海区、乡的党政组织还要在海岸线设立秘密接应小组,保证随时随地接应渡海部队和分散渡海人员。为了做好北区、西区接应大军的准备工作,会议还决定派出区党委常委杨少民及琼府科长吴任江、韩光到西区,琼府委员、厅长吴乾鹏到北区加强支前工作领导。
会议还决定了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就是发动、组织一批富有经验的船工、水手和领航人员,夺取船只潜渡琼州海峡,到雷州半岛协助大军跨海南征。
会议结束后,各级党政组织立即组成了支前委员会。为支前筹集钱粮的“一元钱(光洋)一斗米”运动,很快在全岛各地开展起来。
五指山区黎族苗族群众,生活贫苦,但是他们一听说要捐钱捐粮,迎接大军渡海时,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互相勉励,除了春耕的种子外,争着把粮食全部捐献出来,有的把祖宗存下来的几块银元也拿来认购公债。
汉区各县是捐献的主要地区,尽管敌人大兵压境,环境严酷,不少地方遭受国民党抢掠,生活艰难,但群众宁愿以杂粮充饥,而将保存的一点主粮献出来。特别是东区、北区群众在开展“一元钱一斗米”支前运动中表现很突出。
在海南区党委的领导下,全岛支前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据不完全统计,从一九五〇年一月至二月份的六十天里,全岛各族人民超额认购了琼崖人民政府发行的四十万元公债,征集的粮食达五万多担,组成了六万多人的民工运输队,还动员了四百多名船工,驾着一百七十多艘木帆船,分批到达雷州半岛,协助大军渡海作战。海南人民为了迎接解放,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竭尽全力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奋起杀敌
获悉岛上军民准备迎接渡海作战的详情后,我的心情十分振奋,对渡海战役的前景充满了必胜的信心。随后,符振中还详尽地给我追述,介绍了我离开海南岛后的斗争情况及此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听着符振中那绘声绘色的陈述,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琼崖纵队向敌人发动夏季攻势,挥师琼东,在龙江、阳江一带旗开得胜后,极大地鼓舞了全体指战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如此凌厉的攻势若是持续下去,歼灭岛上的残敌,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了。但正在这时,从江南溃败下来的蒋军二十三兵团的三十二军和其他番号的残兵败将相继逃来海南。至一九四九年八月,海南岛上的敌军突增至六、七万人。一时间风云骤变,敌我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接着,陈济棠集结大军,向我琼东地区压过来,妄图围歼我军。
针对如此突变的情况,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冯白驹同志立即电令停止夏季攻势,命令前线指挥部立即撤回总部驻地毛栈,各部队迅速突出琼东,回原驻区根据情况灵活地集中或分散,相机继续打击、歼灭敌人。前线指挥部的主要成员回到毛栈后,冯白驹立即召集纵队副司令员吴克之、副政委黄康、副参谋长符振中、政治部副主任符荣鼎、陈青山等人开紧急会议,确定今后的作战方针和军事部署。会议认为,随着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崩溃,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残兵败将蝟集海南,海南岛将会出现黎明前的一场大风暴,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坚持最后一次极端艰苦而残酷的斗争。为了提高大家对战胜敌人的信心,冯白驹还对败逃来琼的敌人作了精辟的分析,他说:敌人的特点是番号多、兵额少,官眷多,战力弱,士气低。我们对当前这样的庞大敌人,要看准这一点,不要为敌人的诸多番号所骗,也不要为其数量所吓倒。我们还会遇到很大困难,但我们的困难是会在胜利的到来中迅即消失的①。
会议经过充分的研究,确定了今后的作战方针和部署。决定第一总队继续在西区,第三总队继续在东区,第五总队继续在南区,独立团继续在北区,以根据地为依托,广泛发动民兵和群众,紧密配合作战,全面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杀伤敌人有生力量,拔除孤立分散之敌据点,保卫和巩固根据地和解放区,发展壮大革命力量,战胜风暴,送走黑暗,迎来黎明。
一九四九年八月以后,陈济棠经过一番策划,抛出了“两个月清剿计划”,以五个师的兵力,分为几路向我根据地进剿。八月六日,美国国会参议员诺兰特使还专程飞来海南,给蒋军官兵打气。
在这一片鼓噪声中,敌六十四军一五六师的师长张志岳一马当先。他于“清剿计划”开锣之时,便率领全师,从三亚、榆林倾巢而出,向我五指山根据地的乐东县境进逼。他们占领了乐东境内的千家之后,又沿着公路直逼乐东县城。
在这危急的情况下,纵队司令冯白驹立即命令活动在南区的五总队前来保卫五指山根据地,并且指示五总,面对着在兵力、装备上都占有优势的敌人,要充分运用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这个克敌制胜的法宝,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挫败敌人的进攻。
针对张志岳率部占领了乐东县城后,敌四六六团再继续向我根据地的平坡营冒进这一情况,五总队长潘江汉立即召集团以上干部开会,确定作战部署,以六团三营固守平坡营大村,团主力隐蔽在平坡营北小村,五团主力埋伏在平坡营南侧的常山村,迎击进犯之敌。
一天早上,敌四六六团团长王茀林指挥部队向我六团三营固守的平坡营进攻。隐蔽在平坡营北小村的我六团主力组织好二百余人的突击队,配属了十多挺轻机枪,在团长李贤祥的亲自率领下,还击来犯敌人。顿时把敌人打得七零八落。敌四六七团迅速赶来增援,才把他们的难兄难弟从危境中解救出来,然后迅速逃窜了。
这一仗,给了敌四六六团狠狠一拳,歼敌五十余名,缴获武器装备一批。但是张志岳并不死心,他吸取了四六六团孤军冒进的教训,改变了战术,采取步步为营的办法,一步步地向我五指山根据地进逼。
敌变我变,五总领导同志果断地采用调虎离山的办法,准备乘敌人后方空虚,攻击敌人留守部队和后方机关,于是命令六团跃到崖乐边境敌后,寻找战机。正好敌人约有一个营的兵力从崖县向乐东进发,我六团立即选择有利地形进行伏击,一下子就歼灭了敌人约两个连,残存敌人慌乱溃败,逃往崖城。我六团趁机穷追猛打,攻进了崖城,又歼敌一部分。我六团占领崖城后,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连夜奔袭崖县的马岭据点,消灭守敌两个排,使榆林、三亚受到威胁。敌师长张志岳急忙率部赶回崖县寻找我六团进行报复。但是,当敌人大队人马精疲力竭地赶回崖县时,我六团早已从容不迫地回到乐东根据地了。
在我主力部队抗击敌人分路进攻的同时,我地方各级党组织也坚决执行海南区党委指示,充分发动人民群众,进一步充实民兵组织,发扬人民战争的优势。当时全岛各区乡组织起来的民兵达六万人之众。各地民兵组织在地方党政干部的带领下,或则直接配合琼纵部队作战,或则村自为战、人自为战,保卫家园,保卫解放区,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有力地阻击了敌人向我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进攻。
四、提高作战水平
我琼崖革命军民经过两个月浴血奋战,歼敌两千多人,缴获机枪五十多挺和上千支长短枪,取得了卓著战果,消除了人民群众中对敌人“大军”压境的恐惧心理;我们琼纵也在斗争中得到了发展壮大,扩大至一万七千多人,各部队的作战指挥能力和战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粉碎了陈济棠的“两个月清剿计划”后,冯白驹于一九四九年十一月间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就当前形势提出了新的决策和要求。会议认为,随着国民党在大陆彻底崩溃,更多的蒋军残兵败将逃琼,因而更大的反清剿斗争还在后头。特别是前段时间,敌人四处分兵进剿的作法吃亏后,可能会整师整团出动,采取稳扎稳打的方针,对我军进行更猛烈的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以变应变,做好打大仗、打恶仗的准备,各总队的领导同志必须提高指挥大部队歼敌整团击溃整师的作战能力。为此,纵队司政机关组织了三个军事督导团,一总督导团由符振中当团长,三总督导团由江田当团长,五总督导团由符路当团长,分别去三个总队充实军事领导力量和加强作战指挥。会议还要求各级指挥员在敌人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要努力掌握毛主席军事思想这个克敌制胜的法宝,充分运用毛主席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在斗争中打出新局面。这次军事会议的召开,对于粉碎敌人新的军事进攻,提高我军的作战指挥水平和战术水平,起很大的作用。会议结束后不久,五总队便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下旬在昌江县的新宁坡①公路上传来捷报。
自从我五总挫败了敌六十四军一五六师从南边向我五指山根据地进攻的企图后,又趁胜在南区相机出击,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五总四团经过激战,强行攻下了崖县林旺据点,全歼守敌一个连,击溃一个营;六团在崖县新高营公路进行伏击又全歼敌人一个连;特别是五团与敌一五六师的四六六团交手三次,歼灭该团二营大部。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国民党一五六师师长张志岳气急败坏,急着寻找战机,要与五总决一雌雄。我机智干练的五总队长潘江汉,知道敌人急于寻我决战,便同督导团团长符路、总队政委林豪、政治部主任陈岩等人研究,决定利用新宁坡一带的有利地形巧布奇兵,和敌人打一场较大规模的战斗。为了迷惑敌人,潘总队长命令四、六团故意虚张声势,大摇大摆往昌北区移动,然后在新宁坡附近的丛林隐蔽起来,只留下五团继续在新宁坡一带活动,从而制造假象,使敌人产生错觉,认为我五总队只有一个团在新宁坡附近。
敌人果真上了当。敌师长张志岳得知我五团出现在新宁坡附近时,立刻亲自率领着四六六、四六七、四六八三个团和师部警卫营,气势汹汹地向新宁坡扑来。由于敌人不知我在新宁坡埋伏有这么多兵力,因此,战斗打响后,敌人的作战部署全被搅乱,我五团长刘英豪、政委符力坚率领着五团勇猛出击,很快就把敌人的先头营击溃打散,歼灭过半。紧接着,我六团长李贤祥、政委林洪盛率领部队向敌师长张志岳率领的师部警卫营和敌四六六团两个营发起猛烈攻击。双方形成对峙后,我指挥部及时调整作战部署,由四团副团长林侠君带领四团三营迅速投入战斗,加强我方突击力量。在激战中,敌师长张志岳中弹负伤,敌指挥部遭到猛烈打击,不得不溃败逃窜。而企图切断我五团退路的迂回部队却因情况不明,没有及时投入战斗。等他们赶到肉搏的战场时,我五总早已撤退得无影无踪了,公路上只剩下横七竖八的死尸和满地的血迹。
新宁坡一战,敌一五六师大伤元气,而我五总却战果辉煌,“毙伤匪师长张志岳以下二百八十七名,俘医务主任傅国良以下八十余名,缴获日造九二步兵炮二门,美式八一迫击炮一门,六〇炮四门,重机枪三挺,轻机枪七挺,冲锋枪七支,自动步枪十二支,长短枪五十二支,以及各种军用物资一大批”①,创出歼灭一个团击溃一个师的战例。遭到重创的敌人怕再次遭到我五总的打击,慌忙把新宁坡至东方一带的据点全部撤走,缩回北黎一带,数月之内,不敢轻易出动。
此时,我三总也在定安岭口地区,巧歼敌“王牌团”,打开了我军在反围剿斗争中更加主动的局面。当时,驻在加积的敌人二五二师派出王牌七六五团进驻定安岭口墟,在岭口至加积的中途的大堀头驻一个连。驻在岭口这股敌人对定安、琼东地区威胁很大,成为我三总必战的主要目标。大堀头据点的敌人,每天早上八点钟都派出一个巡逻班,沿着公路向岭口方向巡查。根据情报,我三总队总队长张世英等领导人便召开团以上干部参加的作战会议,制定了一个大规模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案:歼灭大堀头据点的巡逻班,诱歼大堀头据点守敌,从而引诱岭口守敌蒋军二五二师七六五团出援,加以围歼。
由于我军作战部署十分周密严谨,战斗完全按照我们作战意图发展。当敌人的巡逻班出来巡查后,即遭到我军伏击,仅留两名敌兵逃回据点报告,从而把敌人驻大堀头据点的那个连队引诱了出来。这时,我一团团长张积成、政委何敦锦指挥一营迅猛出击,几乎全歼敌人。残敌逃回据点后,慌忙向岭口守敌告急求援。驻岭口之敌七六五团立即派出一营人马,杀气腾腾地向大堀头急疾而来。我埋伏在大堀头至岭口公路两旁山林里的二团、三团,在二团长许会盛、政委周成光,三团长韩积光、政委王民的率领下,看准战机,发起猛烈攻击,援敌猝不及防,死伤过半,残兵争相向岭口逃命。敌人受挫后,为了挽回失败,竭尽全力,从岭口倾巢而出,在大炮的掩护下,向我军发起攻击。敌人除了从公路上发起进攻外,还组织突击队从侧翼迂回偷袭,一下子就插到了我二团伏击阵地的背后。在这紧急情况下,处事果断的许会盛团长立刻带领一营二、三连,和敌人展开拼搏,打退了敌突击队的袭击。在激战中,年仅二十七岁、琼纵优秀的指挥员许会盛不幸中弹,英勇牺牲在战场上。面对疯狂的敌人,我三总的战士越战越勇,这时,张世英总队长又及时调整作战部署,迅速对敌形成合围,终于给予敌人以惨重打击。这一天,三战连捷,缴获大批战利品,光重武器就有六〇炮六门、枪榴炮筒四具、美式轻机枪十多挺,倒毙在岭口公路上的匪兵,暴尸数日臭不可闻,却无人敢去收尸,连蹲在加积市的敌二五二师也不敢轻易出动。
在这种情况下,张世英总队长估计失魂落魄的敌人肯定无法在岭口呆下去了,很可能会向加积镇逃窜,于是,又派出部队在岭口通往加积镇的公路上埋伏。果然不出所料,当岭口的残敌抬着伤兵、惊慌失措地向加积镇逃窜时,我英勇的三总指战员,在副总队长刘荣的指挥下,再次给残敌以毁灭性的打击,至此,敌人的“王牌团”终被歼灭了。
五、战斗在敌巢
在十多万敌兵压境的情况下,我琼崖区党委不但领导海南军民粉碎了敌人向我山区根据地发动的清剿扫荡,在斗争中发展壮大,而且加强了对敌占区工作的领导。特别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敌人的内部情况和防卫部署,区党委特别注意海口、府城地区的地下斗争,多次给海府特区区委作过指示,要利用敌人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开展敌后工作。
海口、府城地区,是国民党在琼崖的统帅机关所在地。这里,敌人警卫森严,宪警日夜巡逻。在这一片白色恐怖中,我活动在敌人心脏里的同志们,在海府特区区委负责人祝菊芬、王健民同志的领导下,同敌人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取得了显著战果。例如他们曾争取了进步人士郑任良,利用各种关系,搞到了不少军事情报。
郑任良是广东梅县人。在抗日战争前曾和一些华侨资本家合股来海南创办华侨农业实验公司。一九四七年,他曾因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不满和经济上的纠葛,被国民党抓入监狱,恰好和我琼纵一位名叫严坚的地下工作人员同关在一个牢房。通过接触,严坚发现郑任良是一位忧国忧民、富有正义感的进步人士。严坚被营救出狱后,便及时把郑任良的情况转告了海府特区区委。不久,郑任良被保释出狱。海府区委便派王惠民同志前去找他,经过一番工作,他欣然答应为革命出力,于是,他的家便成为我们党在海口市的一个秘密联络点。敌人大批残兵来琼后,我方进一步通过郑任良的积极活动,先后把敌海口市守备团的一个连长李运远、铺前要塞守备队副队长吴一生等国民党军官争取过来。更重要的是,郑任良还利用他的有利身份和老乡关系,接近一些国民党军政官员,并在海口敌人电台中争取了两个报务员,为我琼崖纵队搞到了不少重要的军事情报。
天长日久,郑任良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郑任良察觉事情暴露后,为了及时让李运远、吴一生等人转移,毅然把个人生死置之于度外。当他从容地报告我地下组织后正准备转移时,不幸被捕。他被捕后,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尽管遭受敌人严刑拷打,百般摧残,但他始终不向敌人吐露半句真言,最后惨遭敌人杀害。他牺牲时,虽然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他的英勇行动,却充分体现了一个革命者的崇高气节。
海府特区委在开展敌后的工作过程中,还及时寻找各种机会,扰乱敌人的心脏,动摇敌人的统治根基,策应我琼纵部队反清剿斗争。他们于解放前夕,在府城成功策划的越狱事件,曾在国民党内部引起很大的震动。
位于府城的琼山看守所,是一间囚押政治犯的监狱,其中关押有一些琼纵的干部、战士以及所谓的共产党嫌疑分子和进步人士。我海府特区的灵山、东新①两乡的乡长吴美威,在执行一次特殊任务时,由于被内奸告密,也被抓进了这个监狱。
吴美威被捕以后,我海府特区便通过一个名叫薛大成的进步青年,利用进监狱挑粪的机会,和吴美威取得了联系。此后,薛大成便经常以“外甥”的名义来探望吴美威,乘机给他捎来特区委的有关指示。
不久,海府特区区委指示吴美威,设法在监狱里物色和争取内应,来个里应外合,劫取琼山看守所,从而在敌人的心脏爆炸一颗重型炸弹,扩大政治影响,动摇敌人的统治根基。
吴美威接到海府特区区委的指示后,便立即开展缜密的工作,争取了曾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我抗日独立总队,后自动脱队,到敌监狱中混饭吃的看守一班长林政;尔后又通过林政,把看守一班的狱丁全部争取了过来。
越狱工作一切准备就绪,海、府特区书记王健民又派出特区区委驳壳班长冼统西带领精干人员前去接应。在内外严密组织、密切配合下,越狱终获成功。
数十名政治犯在敌人重兵的眼皮下越狱逃走,成了轰动整个海口、府城地区的爆炸新闻。海口警备司令部立即出动警车、摩托车和大批警察、便衣特务,四处搜查,但毫无所得。而敌人这些疯狂行动,却无法掩盖他们内心受到的震惊。
知识出处
《浴血天涯》
出版者: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浴血天涯、自卫战争的序幕、严酷的岁月、在反清剿斗争中、五指山的曙光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