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巾帼英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浴血天涯》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032
颗粒名称: 八、巾帼英烈
分类号: I251
页数: 4
页码: 135-1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史料浴血天涯中巾帼英烈,正值夏季攻势开始之时,我在前线指挥部接到了纵队司令员冯白驹电令,要我返回总部接受新任务。我便带着警卫员返回总部驻地——毛栈。
关键词: 巾帼 英烈

内容

正值夏季攻势开始之时,我在前线指挥部接到了纵队司令员冯白驹电令,要我返回总部接受新任务。我便带着警卫员返回总部驻地——毛栈。
  回到了总部驻地之后,冯白驹同志没有马上给我交待任务。在这难得的闲暇之际,我自然想起去探望久别的战友,而首先想到的就是已久病卧床的刘秋菊同志。
  刘秋菊是琼山县塔市乡人,苦难生活的煎熬和磨炼,使她从小炼就了坚强不屈的反抗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胆略。早在大革命时期,她就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当选为塔市乡农协的妇女代表。在土地革命的战火中,她锻炼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干部,被选为中共琼崖特委委员。
  由于刘秋菊经常带领战士神出鬼没地活动在敌后,拔据点,端炮楼,威慑群魔,因此,敌人对刘秋菊恨得要死,怕得要命,千方百计想抓住她。在抗日战争期间,侵占琼崖的日寇曾悬赏五千光洋来买这个普通农家女的首级。尽管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她曾多次遇到险境,但她凭着过人的机智和勇敢,多次安全脱险。特别是由于她善于联系群众,每到一处,就同群众打成一片,群众都亲切地称她是“〓家的姨母”。在群众的支持和保护下,她多次摆脱敌人的追捕。于是,刘秋菊的英名越来越大,故事越传越神,带上了许多传奇色彩,连东南亚的爱国华侨也知道了她的名字。
  长期戎马倥偬的艰苦生活,使刘秋菊的身体受到劳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她虽然重病缠身,但仍顽强抱病工作,担任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委员、琼崖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主任等重要职务,为海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兢兢业业地战斗着。
  在探望刘秋菊时,我一再祝愿她早日恢复安康。然而,我却万万没有想到,我这一次探望却成了最后一次告别。刘秋菊同志的病情由于积重难返,日趋恶化,医治无效,于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四日下午遽然与世长辞。
  刘秋菊的逝世,是海南革命的一大损失!全琼革命群众以至南洋的爱国侨胞都为失去这样一位女豪杰而深感悲恸!八月二十六日,中共琼崖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琼崖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联合举行追悼会,沉痛悼念刘秋菊同志。
  类似刘秋菊这样的女中豪杰,在海南的革命队伍中又何止一个。在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下,琼崖的妇女受着“政权、族权、神权、夫权”枷锁的束缚,生活在社会的最下层,受尽了各种虐待和繁重体力劳动的折磨,因而也最富有反抗的精神。一九三一年五月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就是我国革命史上的壮举。在这次春季攻势中,也涌现出不少可歌可泣的女英烈。
  自从我三总队的一、三团调往琼西北参加春季攻势后,留驻在琼东山区的加巴村一带根据地的后方医院和军械所,仅有一个排的武装来保卫。驻在龙江、石壁的敌人,虽然不敢轻易向我根据地大举进攻,但还是不时出动来我根据地抢掠粮食。当时,后方医院一、二百名伤病员和医务人员粮食供应的重担,全压在医院运输班七姐妹的肩上。有一天,七姐妹在医院司务长的带领下,到游击区去筹粮运粮。在回来的路上,突然与前来根据地骚扰的敌人的一支队伍遭遇。在危急中,她们镇定地藏好粮食,然后一边用手榴弹和敌人搏斗一边撤退,最后被万泉河断绝了退路,除了年纪最小的阿花中弹负伤,藏在乱草丛中而幸存外,其余六姐妹在弹尽无援的情况下毅然互相搀扶着冲向万泉河,英勇献出了自己壮丽的青春。
  崖县望楼港三母女前赴后继干革命的事迹也十分感人。在崖县的望楼港,有个姓甘的大嫂,是革命堡垒户,我地下党的同志都亲切地称她为甘嫂。甘嫂中年丧夫,守寡抚育着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在渔霸和国民党反动派剥削压迫下喘不过气来,盼望共产党解救受苦大众,因此,她积极为我地下党送情报,掩护我工作人员秘密活动,她带头送子甘亚洛参加琼崖纵队,起了动员村里青年参军的作用。当她被捕时,无所畏惧,痛骂国民党是“刮民党”,最后慷慨就义。刽子手们枪杀甘嫂后,又把她的两个女儿甘大凤、甘宫凤关进崖城敌监狱里。甘大凤是共产党员,敌人对她用尽了钉竹签、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骇人听闻的毒刑,却始终无法从她口里掏出一句有用的话来。妹妹甘宫凤在母亲和姐姐英雄气概的感染下,也始终坚贞不屈。
  崖县县委书记林庆墀同志得知崖城监狱里的情况后,便同五总商量,决定派出部队攻打崖城,砸开监狱,救出了崖城监狱里的一百多名我地下党员及革命家属,也救出了被敌人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甘宫凤。而甘大凤却在战斗打响时,被杀人不眨眼的反动派抢先枪杀了。

知识出处

浴血天涯

《浴血天涯》

出版者: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浴血天涯、自卫战争的序幕、严酷的岁月、在反清剿斗争中、五指山的曙光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