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新型工业 增大我市经济总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涯论剑》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955
颗粒名称: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 增大我市经济总量
分类号: F127.66
页数: 3
页码: 157-159
摘要: 这篇文章针对三亚市经济总量较小以及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的思路,并呼吁更新思维方式,重视新型工业的发展。文章认为,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非常正确,但现实中其弱质也显而易见。通过发展新型工业,可以补充旅游、农业、房地产等产业的不足,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三亚全市经济总量。文章提供了苏州、上海浦东、杭州等城市的例子,说明工业对于城市发展的不可替代作用,同时也呼吁更全面、多样性的经济发展,摆脱对单一产业的依赖思维定式。
关键词: 三亚市 产业结构 新型工业

内容

三亚的经济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至少有两点仍感不足,一是全市经济总量尚小,二是二元经济结构比较突出。怎么办?在长三角学习考察当中我就一直在思考,前者是主要矛盾,要化解这一主要矛盾,三亚应该完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型工业,比如电子信息、创新创意、生物医药、新型材料、保健休闲食品等。拓展城市空间,做大做强三亚经济,不能没有强大的产业集群作为强有力的支撑。经济总量增大是三亚人民之福。
  三亚的产业,重新审视之下不难发现,以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是非常正确的。近年来,我们都在尽力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这条路子要坚定不移地、理直气壮地走下去。然而,我们旅游业的弱质也显而易见,它呈季节性,淡旺季反差大,依赖性比较强。三亚的热带高效农业很有特色,但是产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还不高。房地产业近年来发展态势颇佳,却是个一次性缴税就长期占用土地资源的行当,三亚特别是滨海、滨河、滨港风景带的土地资源已属有限,不可再生,三亚光辉灿烂的未来实难指望于它。发展了新型工业,旅游、农业、房地产等产业的不足就会得到弥补,产业结构就会得到完善,全市经济总量就会增大。为此:
  第一,更新观念,重视新型工业。我们一定要抛弃认为旅游城市就发展旅游的单一产业思维定式。旅游城市也应该而且能够大力发展其他产业特别是新型工业。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并不矛盾,它们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以江南园林闻名天下的苏州就是典型的旅游城市,现在苏州工业的贡献率已远远地把旅游业抛在后面,仅苏州工业园区,2004年的生产总值就有503亿元,地财收入29亿元,硕果累累,举世瞩目,而在这个工业园区根本看不到我们通常所担心的烟囱和污染,那里水清草绿,繁花似锦,与精品楼盘交相辉映,简直就是一座庞大的度假村或者是国家公园。工业对城市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不用说企业提供城市就业岗位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了。上海浦东的开发划分四大功能区,其中之一是张江高科技园区,可以说,没有这个园区也就无所谓浦东开发区了,该区现有各类新型工业企业3659家,投资额达112.28亿美元,申请专利2478项。杭州市因造就娃哈哈集团而感到骄傲。娃哈哈集团2004年营业收入114.43亿元,上缴的利税18.82亿元就是同年三亚全市财政收入的3倍还多。
  第二,条件具备,只欠东风。经过这么些年来的精心打造,三亚已具备发展新型工业的环境和基本条件。早些年我们说要上高科技项目,但总感到缺失与之相适应的高校和研究所不行,如今我市已建成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等三所高校,琼州大学还将迁来我市。这些高校都具有较好的经济背景、科技背景和人才背景,其发展潜力不可小觑。海洋科学、生物医药、高效农业的科研机构,又在我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三亚已是今非昔比。新型工业基础所需要的空气清新不受污染的环境,三亚更是无与伦比。而且,经过几年来连续举办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盛事引发的宣传效应,三亚的知名度迅速膨胀,身价倍增。这些对投资商来说具有不可抵御的魅力。当然,我们还要更多地引进国内外的相关研发机构。
  第三,创造机遇,外引内联。苏州的发展主要是抓住了浦东开发的有利机遇,深圳、珠海的发展得益于香港和澳门,我们虽然没有香港、澳门这样的大都市作为依托,但是有没有浦东开发这样的机遇可以利用呢?有!这就是海棠湾的开发。这一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以海棠湾的开发建设作为三亚新一轮开发建设的龙头,带动市区、乡镇和相关行业的更快发展;以海棠湾的开发建设作为一个宣传品牌、行动楷模、投资典范,号召和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开发商、有识之士,带着他们的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理想、憧憬,前来三亚一展宏图。娃哈哈集团在全国20多个省市建立了他们的生产基地,海南尚属空白,三亚可以尝试与“娃哈哈”联手,在三亚建立新型的分支机构和生产基地。三亚的软硬环境最适宜“娃哈哈”系列产品的生产,三亚面向南洋、作为中国南大门的地理位置更适合“娃哈哈”拓展国际销售市场,这无疑对娃哈哈集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第四,提高门槛,上大项目。三亚一流的投资环境,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深受投资商的青睐,我们对于前来投资的企业就要有所选择,不能饥不择食,囫囵吞枣,而要像江苏省张家港市那样,提高每平方公里土地的使用价值和贡献率,争取上投资大、效益好的高科技项目,上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没有污染的项目,打造我们三亚的“海澜集团”、“娃哈哈集团”和“隆力奇集团”。同时要把产业规划好,努力形成各产业的产业链,拉长并完善该产业链,形成产业规模和规模产业,三亚的经济蛋糕不愁做不大!
  第五,农民利益,切实顾及。不管是创建产业集群,还是三亚市区的拓展,或者是海棠湾的开发,都会涉及该区域内农民的搬迁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妥善安置;二是要安排就业;三是要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四是要让有条件的自然村与开发区企业融为一体,搞股份制,家家户户做股权人拥有股份,这才是长久之计。在迁移安置农民方面可采取“集中居住”的做法,也就是建立农民集中居住社区,把开发区内一些分布零乱的农户集中起来住进去,省出土地供开发商使用,农民社区内的物业管理、文化教育、贸易服务、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要建设到位,水、电、煤气、通讯、广播电视等管线,要全部地埋入户。基础设施建设以开发商和市、镇政府投入为主,建房以农户和开发商投入为主。
  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领军发展,新型工业、热带高效农业、文化产业、商贸业等诸多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必将在三亚这块热土上出现。
  ——原载2005年11月23日《三亚晨报》第1版。2007年1月,获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当代改革文库丛书编委会评选的“全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优秀论文”一等奖。

知识出处

天涯论剑

《天涯论剑》

出版者:光明日报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思考与调研、汗水与智慧的结晶,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建设、旅游建设、人才与教育、思想理论建设、发展与整治、调研报告、政协提案、社情民意信息。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