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书写美丽中国三亚篇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涯论剑》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930
颗粒名称: 倾情书写美丽中国三亚篇章
分类号: F323.8
页数: 3
页码: 38-40
摘要: 本篇文章记述了三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拥有美丽的海岸线和著名的景点。然而,由于掠夺性经营,三亚湾、亚龙湾等著名海湾面积萎缩,洁白度大打折扣。许多水系在发展过程中消失或减流,青山常在而绿水减流,这带来了担忧。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兴市 社会功能

内容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进军号,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设美丽三亚则是建设美丽中国这部鸿篇巨著不可或缺的篇章,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三亚人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我们的认识、部署、举措、执行都得升级,首要的则是认识上的升级:三亚之美,美在哪里?怎样来保护与营造三亚的美?我们需要扪心自问、诸多反思。
  三亚之美,美在自然。
  说起三亚的美,人们会不假思索直指海滨、生态和湿地。的确,全市258.65公里的海岸线上,国家海岸海棠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亚龙湾,历史文化信息蕴含丰富的崖州湾,巨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天涯湾,椰树如梦、夕阳醉美的三亚湾,湾湾相连,美不胜收。湾内湾外,南山文化区、大小洞天、天涯海角、蜈支洲岛这些耳熟能详的景区,像仲夏夜散落的星星,闪烁着耀眼的光彩。三亚市区,东西两河这对亘古情人,自崇山峻岭奔来,在鹿岭前紧紧拥抱,缠绵着投入浩瀚的南海。如果登上鹿岭眺望,便见三水纵贯,大楼与峰峦比肩,银鹰无时飞过,山、海、河、港、城融为一体。到城里漫步,感觉还会刷新,但见青山为屏,海河为带,绿荫匝道,人在城中,城在图画中。走上亲水栈道,则见漫河碧透,鱼翔浅底,红树青翠欲滴,傲然林立水中,白鹭在枝叶间拍展翅翼,欢快鸣啭,令人陶醉。
  然而,时至今日,三亚湾、亚龙湾等著名海湾,遭遇掠夺性经营,惨遭蹂躏,跟海南建省前相比,沙滩面积萎缩,洁白度大打折扣。由于三亚湾诸多酒店纷纷越过“三八线”(三亚湾路)建造沙滩吧,种树植草,盖房造屋,沙滩已不堪重负,有些滩段满目疮痍,泥化严重。我们还看到,三亚大片山林获得较好的保护,尤其鹿岭、金鸡岭、临春岭一带环绕市区的山脉,建省后栽种的树木长大成林,郁郁葱葱,改善了三亚的气候环境,但是青山常在而绿水减流。许多水系在建省以来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消失或减流了。市区东部的盐田水系、西部的湿地“绿肺”,已经淡出了老三亚的视野。三亚河的纳潮动力大为减弱,流速减慢,出海口流速从原来的0.34米/秒减少到现在的0.18米/秒。无不令人担忧。
  习总书记视察海南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我们: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最大的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各家企业能否安分守己,勿向沙滩伸出欲望之手!房地产等建设项目,能否在湿地水系之前刹住利益的脚步!如果令人青睐的沙滩污染了、泥化了,滋润城市的潺潺流水干枯了,三亚还有灵气吗?三亚还是最适宜人类居住、创业、养生、旅游度假的风水宝地吗?平心而论,我们需要GDP,但我们更需要绿水青山、蓝海银滩,这是更高质量的GDP,三亚已经到了发出救救沙滩、救救水系的时候了。呼吁海南省立法保护三亚的沙滩和水系。
  三亚之美,美在文化。
  只要翻翻文化大师郭沫若点校过的《崖州志》,就会深感三亚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三亚市政协组织力量编写的上百万字的《三亚史》,也将全方位展示三亚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这些年,我们提出打造“文化三亚”,打造“天涯文化源地”,征集、评选“三亚城市名片”、“三亚城市精神”,申报并建设崖城历史文化名镇等等,也卓有成效。当然仅此远远不够。三亚的文化是多元的、开放的文化,多姿多彩,特色鲜明。我始终认为,三亚主流文化,应该是诸多有识之士赞同的“天涯文化”,它包括黎苗文化、生态文化、海疆文化、谪臣文化、崖州文化等等,它不仅是有形的,人们在影视、舞台、展览、报刊乃至景区、商场、酒楼看到的,而且是无形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譬如崇拜实干,不事张扬;推崇耕读,讨厌懒惰;看好助人,鄙视自顾;讲究礼节,厌恶粗野;以诚实为美,以虚伪为耻,等等。这些实属三亚传统美德,与中央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需要我们加以发掘与传扬。至于三亚新兴的文化,譬如美丽文化、时尚文化、健康文化、休闲文化、探险文化等等,也需要我们大力扶持、引导和培育,让传统与时兴交汇融合,熏陶、滋润一代又一代的三亚人。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有识之士,为发展和繁荣三亚的旅游演艺市场,争做第一个吃螃蟹者。美丽之冠倾力打造《浪漫天涯》,环球城大剧院全力展示《火凤凰》,万达大剧院一直在顽强上演《海棠·秀》,三亚太需要一台既受到游客欢迎、又获得市民认可的舞台演出,如今杭州宋城集团又在憋气发力,打造大型歌舞《三亚千古情》,期盼在演绎三亚主题中树起天之涯新的文化地标。对这些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我们当表示敬意。
  美的环境和美的文化,陶冶着、美化着人的心灵、道德,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一旦获得提高,则加倍爱护和美化环境,喜爱并拥抱美的文化,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个时候的三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三亚”。
  我赞成这样的提法:把三亚建成全国人民的大客厅。这就要求,三亚家园,环境优美,生态葳蕤,客厅内不仅显示出丰富的物质成果,而且洋溢着芬芳的文化气息,主人一举手一投足都体现出较高的素养,宾朋到来,则不饮自醉矣。没有生态的衬托,这客厅高雅不起来;客厅缺少文化气息,主人缺乏素养,多么豪华的客厅也没有魅力。这就是“大客厅”的含义所在。
  我们务必软硬兼施,以深厚感情和聪明才智,书写好美丽中国这部大书中的美丽三亚篇章,彰显我们这一代三亚人的责任担当。
  ——定稿于《三亚千古情》即将举行首演之际,原载《三亚晨报》和《东方大地》杂志,编入本书时,传来又一文化喜讯:三亚市政协编、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的《三亚史》(上、下卷)与读者见面了。

知识出处

天涯论剑

《天涯论剑》

出版者:光明日报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思考与调研、汗水与智慧的结晶,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建设、旅游建设、人才与教育、思想理论建设、发展与整治、调研报告、政协提案、社情民意信息。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