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兴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涯论剑》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928
颗粒名称: 旅游与兴市
其他题名: 对三亚市走“旅游兴市”路径的探讨
分类号: F323.8
页数: 8
页码: 30-37
摘要: 本文探讨了三亚市要实现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必须走“旅游兴市”的路子。旅游业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经济文化产业,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商品经济。相较于工业和农业,三亚市的工农业基础差,底子薄,缺乏起飞契机,因此只有旅游业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将旅游业发展成三亚市的主导产业的探讨和思路。
关键词: 三亚市 旅游兴市 经济建设

内容

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尽快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三亚市必须走“旅游兴市”的新路子。它既有海南省经济发展战略为依据,又符合三亚市的实际要求。在三亚市,对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工业,也不是农业,只有旅游业才能胜此重任。三亚市的工、农业等,基础差,底子薄,所具有的潜在优势还不能转化为现实优势,且缺乏起飞契机。本文试就三亚市以“旅游兴市”战略进行探讨,在经济社会发展举措上探寻新的思路,提供一些依据和参照系。
  一、旅游业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经济文化产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
  (一)旅游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朝阳产业”
  当今世界,人们普遍接受了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能够满足他们高层次的需要,那就是旅游。旅游业在全世界迅猛发展,令人刮目相看。据世界旅游与观光协会在1992年发表的第二届年度报告称:旅游业总收入已达35000亿美元,上升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旅游业的地位越来越显要。澳大利亚近年来旅游业突飞猛进,1991年接待外国游客237万人次,旅游业创汇达55.3亿美元,成为该国最大的创汇产业之一。我国深圳市,自建特区11年来,旅游业累计创造和积累的资金达250亿元,创汇逾62亿元(外汇券),成为该市又一创汇支柱产业。在三亚市,旅游业方兴未艾,其收入逐年增加。1992年,全市接待中外游客65万人次,其中国际游客7.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200万元(外汇券),分别比1991年增长37.9%、23%和35.9%,比海南建省前的1987年分别增长328.9%、152%和645.3%;旅游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大关,实现利税1051万元;而当年三亚市的社会总产值和工农业总产值,仅为11.7亿元和6.92亿元。旅游业与三亚市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一如旭日东升,朝气蓬勃,充满希望。
  (二)旅游业是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的“先导产业”
  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风景城市,三亚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在至关重要的战略选择上,应以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产业。旅游业的导向作用,能促使第一、第二产业向旅游业倾斜,优化产业结构,迅速发展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观光农业和高科技、无污染的新兴工业。事实上三亚的工农业已在旅游业的导向下迈开步子,取得成效。就工业而言,初步形成了具有旅游城市特色的工业体系,市属工业总产值由建省前1987年的6084万元增加至1992年的16360万元,5年间平均每年递增21.9%。同时,众多游客的光临,直接为宾馆业、餐饮业、商贸业、运输业、保险业等第三产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给这些产业注入生机和活力。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大量的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和各种高效率的服务,从而推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此外,旅游业还会对三亚市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具有难能可贵的促进作用。可以预见,随着三亚市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旅游业又将从该市的先导产业上升为该市的主导产业。
  (三)旅游业是扩大对外开放度的“窗口产业”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可以和外部世界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协调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可以引进和吸收当代科技成果,加速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可以通过利用外国资金来弥补自身资金的不足,从而加速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旅游业,是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近几年来的情况看,到三亚旅游观光的海外客人逐年增多。他们通过“旅游”这个窗口,了解、认识社会主义中国,了解、认识大特区的明珠三亚市,从而增强投资的信心,增进同我们的合作、交流和友谊,这便是时下备受关注的“旅游效应”。改革开放为旅游业的繁荣兴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旅游业又为扩大对外开放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旅游兴市”大有可为 首先,从自然景观资源看 据专家们分析,当代旅游者以“回归大自然”为旅游的基本要求,“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成为完美旅游景点的“五大要素”,三亚市正是“五大要素”兼而得之的风水宝地,这就是该市所具备的特殊吸引力。从广义上说,三亚风景旅游区域,是以三亚市区为圆心,半径85公里,包括通什、乐东、保亭、陵水等市县,总面积为8100平方公里的扇形范围,三亚市是这一区域的聚焦点和辐射点。在三亚市258.65公里长的海岸线上,崖州湾、天涯湾、三亚湾、亚龙湾、海棠湾,弯弯相连,棋布着蜈支洲、东瑁洲、西瑁洲、东锣西鼓、天涯海角、大小洞天、鹿回头等众多岛屿和闻名中外的旅游景区。这些景区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风情、田园等十大风景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构成了罕见的热带海滨风光。区域中的自然景观,具有三大特点:
  1.大海景观,鲜明突出。三亚市的海岸,最为美妙迷人。艳阳普照,蓝天如洗,空气清新,爽风习习。天然的沙滩,洁白如玉,细腻若面,松软似棉。诸多滩头,垒石累累,神剜鬼削,千姿百态。海面一碧万顷,海水清澈晶亮,海底珊瑚丛、热带鱼,奇形怪状,色彩斑斓。
  2.景源丰富,景观多样。三亚区域除不可复制的热带海景外,茶园、咖啡园、芒果园、橡胶林、槟榔林、椰树林、红树林,都具有热带风光魅力;五指山、尖峰岭,山高林密,古木参天,深藏着几多青峰翠峦、奇壑怪洞,深藏着几多珍禽异兽、名贵药材,深藏着几多美丽的传说和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三亚区域现已确定的各类旅游景点达1 10个之多。
  3.同一区域并存着风格截然不同的景点。在扇形范围内,北部高山可避暑、猎奇,南部海滨可御寒、冬泳,中部温泉可供养生、保健。于是人们说:“不到三亚不算到海南”,“不游天涯海角难夸走遍天涯”。
  其次,从人文景观资源看
  三亚市的人文景观资源虽然缺乏像西安、洛阳等城市那样的多样性和深厚度,但别具一格,独具魅力。从唐朝起,历代贬谪到三亚市的副宰相以上高官就有14人,如韦执谊、皇甫铺、丁渭、赵鼎、王倬、赵谦等,人数之多在全国疆界地区首屈一指。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曾遇台风飘流到崖州,修大云寺,传经授律。女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居住崖城水南村达37年之久。加之游崖名家、知名崖州籍人物等的活动,三亚的名胜古迹称著全省。孔庙、御书亭、迎旺塔、盛德堂、古崖州城门、伊斯兰教徒墓葬群等,颇引游客驻足。三亚市还是多民族聚居地。回族系阿拉拍后裔,汉人多为福建等地移民,山居苗家勤劳淳朴,土著黎家能歌善舞,风土人情多彩多姿,别有幽趣,富有情调。鸡年新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在三亚发现了一万年前的“三亚人”遗址落笔洞。这一发现,不仅具有考古学上的意义,同时对深度开发三亚的人文旅游景观落笔洞景区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再次,从区位优势看
  海南岛位于亚太腹地,处于太平洋西岸的中端,对我国与东南亚以及西南亚、非洲、欧洲的交通往来极为重要。位于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市正好是日本、韩国到新加坡,广州、香港与吉隆坡、雅加达之间多角航路的中间点,是新加坡、吉隆坡、雅加达、金边、胡志明市等距中国的最近点。并且,全世界人口51亿,其中13亿左右在三亚的北部,包括中国大陆、日韩、独联体各国,三亚正是这一区域最近的热带旅游区。凤凰国际机场建起来后,从香港飞三亚只需要一小时左右。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是在对外开放政策下高效开发三亚旅游资源的一个基本因素。
  最后,从气候优势看
  三亚市四时宜人,属无寒冬酷暑的海洋性气候,冬季平均温度为20℃,温暖如春,得天独厚。时下,欧洲兴起度假旅游,但漫长的冬季限制了欧洲人的活动空间。同时,仅就“可以全年海浴”这一点看,三亚的浴场胜过利用率平均才有半年左右的日本、巴西和地中海的浴场。冬天,三亚的热带旅游风景资源对于喜爱度假游的欧洲人来说是非常理想的。而且三亚背靠10多亿人口的中国大陆,具有长流不断、永不枯竭的客源市场。客源即财源,游客即上帝,客源市场大,旅游业的兴旺发达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三、“旅游兴市”对策选择
  三亚市必须根据自身实际和旅游的综合性特质及其未来走势,从社会因素和行业因素两方面考虑,发挥固有优势,扬长避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只有这样,三亚的旅游业才能繁荣,达到“兴市”的目的。具体说,三亚市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增加旅游投资,优化投资结构
  兴办旅游业需要投资,旅游投资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三亚市自1988年至今,在旅游服务和其他配套设施方面的投资共计人民币4.4亿元,旅游业的产业规模已初步形成。但是,同建设国际旅游城的目标要求相比,三亚市的旅游业投资仍显不足,且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偏重于宾馆酒店,旅游景区景点及旅游商品生产等投资缺乏。三亚市应积极采取财政拨款、银行贷款、海内外投资等多种形式,加大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保证旅游投资科学合理,优化投资结构。
  第二,制定发展旅游的专项优惠政策
  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需要在政策上和各种具体措施上给予大力扶持。应制定比其他方面更优惠、更具体的政策,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旅游业。应赋予旅游部门充分行使先导产业的职权,在旅游企业的生产性物资的进出口、旅游从业人员的进出境等方面的政策应适当放宽。对旅游部门的生产用地应予支持。1992年下半年,亚龙湾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旅游度假区,除享受海南特区现有的优惠政策外,还将享受经营海外旅游业务等8条优惠政策。可以相信,亚龙湾的起飞指日可待。
  第三,深化企业改革,推进集团化经营
  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应实行景区、酒店、旅行社、运输服务、旅游商品等旅游行业部门联成一体的管理体制,并通过股份制搞区域联合,使旅游业的经营国际化、集团化、多元化。还应成立市一级的旅游行业协会,含酒店、景区、旅行社分会,推行专业化建设、管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携手发展。
  第四,开展旅游宣传、旅游促销和旅游教育
  旅游业在三亚处于先导产业的地位,因此它不仅是旅游部门的事业,而且是全市人民的事业,它维系着三亚的前途和命运,三亚就应花力气下功夫开展旅游宣传、旅游促销和旅游教育工作,这要求形式多样、深入持久、卓有成效。对外要积极谋划部署,涉足省外、海外,树立三亚的良好形象,提高三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内要努力增强市民的旅游意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为三亚“旅游”建功立业。特别提及的是,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当在城市总规指导下,在造型、风格、色彩上都得考虑符合热带海滨旅游城市的要求,既显耀现代气韵,又蕴含地域特点,力争大建筑物成大景点,小建筑物成小景点。
  第五,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亚市的宾馆酒家,在管理和服务上不乏成功的经验,其中金陵度假村、天涯海角管理处、南中国大酒店、冶金部三亚度假村的经验尤其值得推广:(1)认真制定、严格执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并在以制度管人的同时,从员工实际出发,多关心,多引导,多鼓励,多帮助,使员工认可企业为家,奉献企业;(2)想方设法以优质服务赢得客人,使客人来了留得住,吃得香,睡得甜,玩得开心,流连忘返;(3)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发挥治安职能作用,使客人有安全感和舒适感;(4)让员工接受“K、S、A”(“知识”“技巧”“态度”)训练,加强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行为规范;(5)引进省外、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把旅游业的管理和服务推上更高层次。
  第六,构建多层次、系列化的旅游体系三亚要横下一条心来发展旅游业,不断加强和完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建设,不断开拓和推出具有三亚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旅游项目,形成多层次、系列化的旅游体系、旅游产品,适应和满足本世纪末乃至下个世纪国内外旅游者的心理和消费需求。
  ——热带海滨旅游。“三S”(阳光、海水、沙滩)是主要吸引物,在此基础上发展三浴(沙浴、海浴、阳光浴)、水上运动、海上游乐、潜水旅游、渔港观览、海岛度假、海湾及内河夜航游、海洋生物采集和展览等多种旅游。为此,应通过招商引资在各海滨、海岛旅游景区着手建立相应的冲浪区、风帆港、垂钓礁、水族馆、度假村、嬉水乐园、海底世界、海上游乐中心、红树林风景区等,配置一流设施,配备高素质管理人员。
  ——山地秘境旅游。可攀峰观景,登崖历险,探洞寻幽。可钻原始森林,欣赏瀑布,泛舟溪流。可沐浴椰风蕉雨,领略原野风采,品味田园牧歌。尤其是,众多连猎枪也伸不进去的热带雨林,能给人以大自然的神秘感,寻觅人类祖先的足迹,“回归大自然”,到森林中去,更是别有一番情趣。为此,要加速动物植物园、鸟雀公园、森林公园和一大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文体娱乐旅游。既有卡拉OK迪斯科,也有黎歌苗舞,甚至要打造一台大型商业性旅游演出。既有传统的“三月三”,又有“椰子节”“艺术节”。还应开辟赛马、射击、高尔夫球等旅游体育项目。这样,三亚市的旅游业必将更具魅力。
  ——享受购物饮食旅游。三亚餐饮要强调海鲜特色,精心推出本地风味菜肴,荟萃全国各大菜系以及西餐、俄式大餐、日韩菜等。美在三亚,游在三亚,吃也在三亚。在购物方面,旅游商品品种要多,规格要全,工艺水平要高,美感要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使游客爱不释手。
  ——非观光性旅游。从发展战略看,不仅要把三亚建成国际旅游中心、国际购物中心、国际娱乐中心,而且还要把三亚建成国际度假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和国际展览中心,发展会展经济必定是三亚经济建设的一着好棋。
  那些老牌的黄金海岸、太阳海岸,经营了几十年、上百年,三亚市旅游业,则如旭日东升,充满朝气和活力。相信吧,“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所以,我认为,“旅游兴市”是加快三亚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选择。
  ——写在1993年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日子里。原载《海南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被中国人民大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经济》季刊1994年第2期转载。

知识出处

天涯论剑

《天涯论剑》

出版者:光明日报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思考与调研、汗水与智慧的结晶,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建设、旅游建设、人才与教育、思想理论建设、发展与整治、调研报告、政协提案、社情民意信息。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