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不断柔情万缕(组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在三角梅盛放的热土上》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897
颗粒名称: 剪不断柔情万缕(组章)
分类号: I227.6
页数: 10
页码: 169-178
摘要: 《剪不断柔情万缕》是当代作家罗灯光所作的一组关于三亚的散文诗。
关键词: 散文诗 三亚 盛德堂

内容

拜盛德堂
  1
  早从宋词元曲民间传奇中读到水南村,读到崖州城郊宁远河南畔“风景最堪夸”的“桃花源”,读到唐宋王朝的“圣赫勒拿岛”,读到黄道婆的不可思议、中国古代棉纺织技术的鼎盛以及黎汉间的手足之情。
  这块土地的古老、神奇、富庶,使我拜会它的愿望不知不觉拱破心田长出两瓣嫩青。
  2
  丝丝细雨,绺绺银纱。
  紫茄子长豆角滚圆西瓜湿漉漉,畦畦水稻绽放走向金黄的微笑湿漉漉,暮归牧童牛背上横吹的竹笛声也是湿漉漉的。
  火红吉贝、黄花槟榔、幽深古径、鹪鹩相呼、绕郭溪流、渡口横舟、山边茅店水边楼,被清明烟雨印染成一卷飘逸的水墨画——天公似乎着意朦胧当年那些隐秘,而一任伤感悲戚的泪水淅淅沥沥,又道出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3
  这,就是宋昌化守裴闻义之宅吗?
  这,就是素为世人景仰的盛德堂吗?
  这,就是南宋遗落的一页“野史”吗?
  那断墙残垣,遗砖存瓦,也还让人隐约感觉到宋时的风韵,也还让人想象得出当年的飞檐翘角、曲廊华厅、朱门红窗,想象得出香火旺烧的推崇和敬重。
  黄昏雨飘飘洒洒如纷飞的思绪。
  阴风拂面,凉意袭人,衰草窸窸窣窣。
  不知名的昆虫一声接一声脆叫,平添几分凄清。
  依稀有人在窃窃私语,又像有人在抽泣。继尔,带泪的梦呓、凄怆的吟哦、悲壮的呐喊混起,如同南海的涛声,时强时弱,时高时低,时起时伏。噪声中,一个个不屈的灵魂烟雾般翻滚腾挪,或着朝服持玉笏登高北望,或奋笔疾书请缨破敌摩拳擦掌,或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4
  “征鞍南去天涯路”,宋宰相赵鼎成了盛德堂欢迎的第一人。
  盛德堂犹忆,一代名相功昭日月,浩气长存。宋室半壁江山飘摇成偏安的“飞天”,他以花甲之身拍案主战,拍出抵御外侮的信心和气概,拍出“亲征皆能决胜”的业绩,也拍出死不瞑目的遗恨,“一鞭直渡清河洛”便是他未酬的壮志。
  盛德堂犹忆,赵公铁骨铮铮,威武不屈,正气凛然。天涯的沟沟壑壑,褶皱了他的暮年。中原依故,千村寥落,却刺激他振振有词——“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凌厉无耻秦桧之流。自书铭旌,不食而亡,壮歌一曲响彻古今。秦奸“大书”的“三姓”,惟独他“一丘孤冢留穷岛”。
  他就是那条宁远河啊!面对黑暗没有犹豫,面对阴谋没有停顿,面对噩运没有退却,一如既往流向民族尊严的天涯湾,追赶南海庄严的日出。
  盛德堂,你盛着一颗民族魂。
  5
  “千里孤身一壶酒”,宋枢密院编修胡铨成了盛德堂接待的又一谪臣。
  胡公那双疾书过千古檄文《上高宗疏》的手,扶一把开拓的犁,躬耕在古崖州文化的处女地上成为一幅毕加索式的油画悬挂心之壁。
  他以满腹的经纶,倾力铲除愚昧的杂草,奋然撕开荒芜的胸膛,辛勤播植中原文化的种子,播植他的一片殷殷之情。
  不屑秦桧奸党设置的鹿砦,始终甩响催耕的鞭子。
  黎汉士民送子入学,送来了友谊和渴望。
  朗朗的读书声,讲述着一个个春天的童话。
  啊,他用一片心血的斑斓,去迎接开发南疆的太阳冉冉升起!
  每当更阑人静,他独自个抚摸豪情的琴弦,希冀一洗“中原何日复三关”的愁容,却只是挥刀斩水水更流。
  公来兮归去,州民饯行一百余里,挥泪沾襟依依惜别的绝景,犹如在昨天。
  公来兮归去,盛德堂犹盛千秋浩气壮山河。
  6
  雨,轻如柳絮,细若游丝,下得挺有耐性。
  哦,这不是清明的泪,不是伤悲的泪,而是教人清醒感奋的甘露。
  毛主席来过五指山
  ——永不干涸的思念
  1
  毛主席来过五指山,
  英雄树下歇过马,
  临走在树下洒瓢水哟,
  红艳艳的开满一树花。
  毛主席来过五指山,
  古藤野树把路拦,
  他亲手劈开一条路哟,
  山南山北连一片。
  多么圣洁的意境,多么新奇的想象,似实不实,如幻非幻,黎家的思念那样恳切,又那样含蓄,那样强烈,又那样亲切。所倾泄的不仅仅是“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文化,不仅仅是对伟人的顶礼膜拜,还有风雨阴晴不从枯萎的阶级情爱,以及一种期望,一种寄托,一种祝愿,一种憧憬。领袖彪炳史册的功勋,彻底的奉献,对各族农民无与伦比的关怀,使他魅力超凡。
  2
  崇峦巍峨,鲜嫩漫溢,缠缠绵绵。
  挺拔的木棉,在青翠的映衬下,高扬如火如荼的旗帜,格外艳丽夺目。
  “毛主席来过五指山……”这久违的旋律,随山风款款飘来,仿佛一股清脆的泉水注入心田,那样动听、委婉、温馨。
  是心的千呼万唤牵肠挂肚,是深深眷恋的难以名状不可替代。
  青春的嗓音,松风竹韵滋润的琼语,像碧溪一般清澈,像山花一般芳馨,像芭蕉叶上滚动的朝露湿漉漉闪晶晶亮莹莹,像百灵鸣竹渔舟唱晚明月松间照。
  久违的优美,久违的真切,撩人心扉,启人神智。
  歌声里,有船形屋驶出苦海的呼啦,有铲车撞开山门的喧腾,有市场经济的潮声,有跳竹竿般前进的跫跫足音。
  崇敬依然,清纯依然。
  3
  由发现而惊讶,因惊讶而反证出现。山像一伟人,人是一座山。何等熟悉的眉梢眼角,何等熟悉的魁梧和慈祥。是山水多情,是天地顺乎人意,更是奔流不息的思念使然。
  红太阳,太阳红,昨日金曲火起来,风靡神州风靡椰岛。尽管不好恭维某些调侃和造作,人们潜藏的那份美好毕竟被擦亮了,而黎家尤其喜欢那一曲原汁原味。一个民族最准确的表达,无比诚挚的音诗,玉洁冰清的灵魂之声。
  红土地,红土地,日侵月蚀难改你的淳朴,月蚀日侵不损你古道衷肠。那是椰风蕉雨的塑造,那是地火岩浆的熔铸,那是十八度线阳光炼
  就。
  蚕之歌
  —献给我的老师高秋华
  1
  你是绿叶,把生命的热力和色泽倾注到花朵上,缤纷了花朵的遐想,鲜艳了花朵获得的赞誉。
  你是人梯,甘愿矮下魁伟,一任后辈从你的肩上站成巨人,去摘取桂冠的辉煌。
  你是蜡烛,播送文明,驱除愚昧,明知要消融自己,依然在所不惜。
  你是春蚕,为了人间的温暖和亮丽,哪在乎吃桑当食,眠桑作床,生命不息,吐丝不止。
  举起学生真诚的酒盏,我敬老师三怀:明月、朝霞、彩虹……
  2
  你一手草楷俊逸遒劲。体态语言潇洒着表现力。体育、文艺、演讲称道你的多才多艺。流年似水。但还记得你那么一个幽默的手势,那么一个令人回味的眼神,那么一招勾魂摄魄的“倒挂金钩”。
  你那钩深致远的勤奋的手术刀,把中学语文教材的思想性和知识体系解剖得条分缕析,把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解剖得条分缕析,把中学语文界各教学流派解剖得条分缕析。
  扎实的功底、丰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使你创新的犁铧向教改的深层掘进,打破传统教法的程式化,依据课文实际调度多样化,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旧框框,狠抓一个“练”字,练听、读、说、写,
  形成了活(教法灵活多样)、实(实实在在抓基础)、导(着重启发疏导)、练(调动学生多思勤练)的教学风格。这是浓缩的信念!这是日精月华的创造!
  你从教师到教导主任到县中副校长,从高级教师到特级教师,同样是创新的犁铧拓出的轨迹。
  3
  背起一张海南岛地图,背起青春的抱负和盛气,你就从广州南来黎山了。
  花开花落,月缺月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内地教师走了来了,来了走了,一批又一批,潮涨潮落,你岿然不动,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一晃就是三十七个春秋。“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苏翁生发的不也是你的感慨么?
  祸起萧墙。“反右”错划你不设防的心灵鲜血淋漓,“文革”的冲击不啻给你滴血的灵魂抹上一把盐。
  假如你时时抚摸那些伤痕,你将痛不欲生。假如你陷入往昔不能自拔,你将被愤懑焚毁。“向前看吧。”轻轻的一言,荡开了多少历史的恩怨,迎来了新时期的曙光。
  遥远深圳的诱惑,遥远梅江对游子回归的呼唤,备课、批改寂寞你缺少彩灯的夜晚,如龙盘绕的田间小道,爬满牵牛花的船形屋,摄录你家访的音容笑貌。
  有同事调侃说,责任的“十字架”你背得好沉重。你报以一笑的不置可否。
  高校作证:当教授的坦途铺到你的脚下,你没有一走了之,那时你说是“于心不忍”。
  红十字作证:肾结石威逼你不得不接受天使的抚慰,而你稍作应付便返航昌化江畔。心的天平总向学生倾斜。
  省人代会作证:你大声疾呼增加教育投入,切实改善培养“四有”新人的办学条件,那柔和的客家口音铿锵着代表们的共鸣。
  忠诚、爱心和本领,构成你人格魅力的内核。
  4
  你的课像神奇的钥匙,悄然开启我视野的大门,我第一次惊讶于祖国语文的瑰丽,深深陶醉于那方城的美妙。
  你的课像威力火花,哗地点燃我志趣的干柴,点燃我少年的豪气,从此就有了两道钢轨延伸的追求。
  我从你智慧和力量的起跑线上路。
  我从你青春的桥上走到今天。
  得你的鼎助,我稚嫩的手才开垦出编书的处女地。得你的力荐,羽毛未丰的我才飞入原州中语教研会理事会的殿堂。扶上马还送一程哪!
  在我红烛照高堂的良辰,你亲笔题写“一枝挺秀南天”的贺词,雄壮我的开拓,厚望我的进取。我十年磨一剑,磨我的品格,磨我的学识,磨我的憧憬。我始终相信,不懈的努力,总该有春光的明媚秋实的金黄回赠老师的期盼。
  5
  有人说你如此才华当多发表作品。没错。你耕耘在三尺讲台,耕耘在广袤无垠的心灵,而不在绿方格的原野,你的作品是学生,学生一个个健康成长就是你发表一篇篇作品。
  你有梅岭一样的魁梧,有青松一样的挺拔。当年面对精力过剩的喝斥,你没有流过泪;当年光着膀子稀释生活的艰辛,你也没有流过泪。而你哺育的桃李一片芬芳,清华生北大生研究生专家学者县长市长的名片及其攻关的捷报工作的喜报雪片般飞来时,你竟然溢出了铮铮汉子泪——那是溢出收获的喜悦啊!
  粉笔末的雨一点点地淋湿你的双鬓,满负荷运转瘦你为西风黄花钩月,你依然燃烧热情辐射智慧,用你的品德,用你的情操,用你的风范,用你的心血,用你的生命,谱写一曲蚕之歌。
  珍存
  两颗版纳红豆,至今摆在我的书柜里,光鲜如初。
  那时,她引领我们一帮会友,举着精致光鲜的傣伞,款款而行,袅袅婷婷,一路抖开植物园的奥妙,薄唇边滑落的音韵清亮动情。了无声息时,明媚的容颜似有忧郁浮现,迷人的眉黛云遮雾绕。
  应和着象脚鼓点,迎着漫天飘飞的水珠,我随会友跨进欢乐的傣家寨,登上的正巧是她家的竹楼。
  依然穿着潇洒的傣裙,束勒出凤尾竹那样的摇曳多姿;仍然在发髻上斜插一枝鲜花,大大方方高扬美的旗帜。
  心灵呼唤沟通的春风,往事的竹笛轻轻吹响。
  随着知青潮的到来,妈妈出落得傣山月一般,与东方明珠塔似的爸爸相恋在植物园的红豆树下。
  哪一座大山都难以坚守青葱的诺言,潮退了。
  涨潮是体积和规模的逐渐递增,退潮则是人力阻挡不住的瞬间消失。
  爸爸找到那棵红豆树,采撷了一大把红豆留给妈妈,像一朵无奈的浮云飘移遥远的天际。
  我见识了那些红豆,捧在她玉洁的掌心,一颗颗饱满圆润,殷红殷红,仿佛鲜血浸泡过似的。
  象脚鼓击打得更欢,傣家用舞蹈同我们告别。她扑闪着烟云般的睫毛,送我两颗版纳红豆。我把那光鲜的颗粒连同她凄清的目光一起珍存,一如她珍存父母亲那段感情。
  两滴凝固的泣血的热泪。
  守望
  黄昏雨如婵媛呼出的香气丝丝缕缕。
  一边是一间接一间的紫色琉璃瓦别墅,一边是琉璃瓦顶的粉白龙形围墙,青石板铺设的巷道,种满含情脉脉的黄槐树,荡漾着黄灿灿的芬芳。
  可不是戴望舒的雨巷么?
  一任秋风温软的抚摸,一任落英缤纷的亲吻。
  不是要独自温习经年的缠绵,不是那方天空被粉红的玫瑰涂抹得狼狈不堪方寸已乱,今儿的心不是走调的磁带。
  晚风该送来高跟鞋敲击石板的脆响,烟雨迷朦处该闪现丁香般打着油纸伞的女孩,似乎闻到如扬花稻穗那样的青春气息,感觉到愁怨的脸上泛起的红晕。
  黄花间摇落的水滴缀饰肩膀。
  巷那头升起了一弯瘦瘦的月亮。
  潮湿的石板巷道,延伸着孤寂和落寞。
  痴心不改的国人,一直在戴氏的创造里守望着。
  那是守望一种美好,一种意愿,一种不甘失之交臂的幻觉。
  人若没了等待,没了祈盼,没了梦,活着就缺乏更多的理由。
  惟有黄色的花瓣如月光的碎片掷了一地。
  惟有别墅星星点点的灯火如不灭的希冀闪闪烁烁。
  寻拾
  那天有你陪着,原本去珞珈山是看枫叶的。多像春风的手掌,又像燃烧的火炬,或青或红,或绿或丹,乃一幅青春的画,一曲追求的歌,一首人生的诗。不想,年少的幻梦里曾经的风景,撕碎了我的目光。
  雕塑般的一尊,手拿一叠稿纸,迎着射进枫园的鲜亮阳光,朗读血性的抱负和豪情。不远处,一袭飘逸的红裙子,怀抱吉他弹奏满脸的娇媚和自信,青草地上几只鸟儿和着乐曲比拼绚丽……
  什么时候呢,我呆立如一丛缄默的竹,做深沉状。什么时候啊,潜藏心底的激流涌动起来,泪沾胸襟。枫树怎么样,枫叶红了吗?不去细察了,直至同你默默走出那座声名显赫的校园,也走不出经年的童话,走不出那份渴求、那段诺言被时光之河漂走的惆怅。
  你后来说,你已经拾到我遗失枫园的翠绿心事。
  是啊,在老三届面前,我们没有多少苦难可以拍卖,而相对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却可谓伤痕累累。历史同我们开了不小的玩笑,求知的欲望曾在火红的惯性中偏航,充沛的精力一度丢失在迷惘的山野。悔恨和愤懑并没有让信念的化石从此沉睡不醒,情思的藤蔓在干涸中顽强伸延寻找生命的曙光,追求,使告别极左岁月之后的青春熔炉升腾起熊熊旺火,折不断的双浆划过苦涩的雨季,“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尽管光阴之船不能调头了,尽管一些遗憾无法弥补了,人生的时空也始终回响奋进的高亢的旋律。
  是年仲冬,我到首都去,虽然不是进修早年崇拜的专业,但我所醉心的,仍然是当代中国最壮丽的诗篇,视野因之开阔,心胸因之坦荡,情操得到了陶冶,思想得到了升华。
  一觉醒来,这世界全变了,素洁的冬天之花到处绽放。
  我想象着,离住址较近的香山,如果红叶还在,银装素裹之上,一片艳红,重重叠叠的红,团团簇簇的红,条条串串的红,参差错落的红,该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啊。
  接受造访的,却惟有落木萧萧。
  正巧你早我北来,先行捡拾了红叶,制成标本赠我。
  你说,枫叶渐红时,尚觉干枯,经霜之后,每一线纹路,每一条脉络,都映现鲜红;每一点鲜红,都极有光泽,极有精神,极为夺目。
  我想,这是雷电将火铸炼她的身躯,阳光将热浇遍她的生命,雨露将泪滋润她的灵魂,她这才美丽着“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赞叹。
  再见到住址那些“学子”,讲坛论道,科海扬帆,在新的实践中运用科学的理论,宁静里见庄严,钻研里有丰饶,我已不仅仅是倾慕和神往,我的水滴也汇入潮流的澎湃。
  我爱红叶,爱这成熟的青春。

知识出处

在三角梅盛放的热土上

《在三角梅盛放的热土上》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书分散文、散文诗、诗歌、小说四辑,收进60位作者共125篇(首、章)作品。反映了三亚文学的基本风貌: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文学创作队伍;文学创作活跃,体裁多样并都已取得一定成绩;初显三亚地域文学特征。

阅读

相关人物

罗灯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