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三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在三角梅盛放的热土上》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858
颗粒名称: 芬芳三亚
分类号: I267
页数: 6
页码: 020-025
摘要: 《芬芳三亚》是当代作家葛君所作的关于三亚的散文。
关键词: 散文 三亚 鲜花品种

内容

花香三亚
  三亚得天独厚,夏无酷暑,冬暖如春,终年无霜,四季花香。
  花,人人喜爱,它营造一种美丽的氛围,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产生浪漫的诗意,使人随缘、宽容,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三亚的古人早就懂得这个道理,对花情有独钟,特意在《崖州志》上记载了当时已有的30个鲜花品种:芝兰、赛兰、菊花、素馨、木槿、栀子、葵花、刺梅、蔷薇、笛兰、风兰、莲花、茉莉花、刺桐花、木芙蓉、木棉花、凤仙花、百日红、芦鼓花、鸡冠花、旋复花、老来红、米碎花、杨柳花、金钱花、四季花、火石榴、夜来香、核桃花、红豆蔻花。
  改革开放后,三亚愈加重视鲜花的作用,再发掘了好些花的品种,如杜鹃花、玫瑰花、月季花、水仙花、郁金香、三角梅、太阳花、旅人蕉、君子兰、铁兰、紫罗兰等等,以鲜花争奇斗妍来装扮三亚花红叶绿、草青竹翠的大好园景。现代的三亚人最钟爱三角梅,这花满山遍野,玫瑰一样的红,四季不败,老百姓推选它为市花。
  三亚花儿有其特点,比如,菊花有黄、白、红、紫、金五色;木芙蓉花早上呈白色,中午变成浅红色,到了傍晚又化为深红色;凤仙花开时,同时出现红、白、紫、碧数种色彩;木槿花一枝开数百朵,早上开晚上落,有深红、粉红、白色、单叶、千叶之分;百日红花开数月不谢;杨柳花被白乐天诗形容为“杨柳小蛮腰”,每当开时就有红、白、蓝多种颜色;四季花开同时出现殷红、淡红两色;莲花有红、白二色,宋代的李光在《游儋清水池》中说:“海南莲花与菊梅相接,叶小而清香可爱。”
  三亚的古人把木棉和棉花统称为木棉花,归类为鲜花。近些年来,人们争论黄道婆当初向黎族学习纺织技术时,黎族人民是用木棉还是棉花纺织布匹,争得面红耳赤。《崖州志》揭开了谜,如是说:“木棉花,有两种。一木可合抱,高可数丈。正月发蕾,二三月开,深红色,望之如华灯烧空。结子如芭蕉,老则折裂,有絮茸茸。黎人取以作衣被。一则今之吉贝,高仅数尺。四月种,秋后即生花结子。壳内藏三四房。壳老房开,有绵吐出,白如雪。纺织为布,曰吉贝布。卢多逊《水南风景》诗‘山下小园收吉贝’是也。”据研究,吉贝就是棉花。可见,古代三亚是把木棉树所结的絮茸和棉花的绵都叫做木棉花的。
  鲜花在三亚的绿化中功绩很大,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维持碳氧平衡、吸收有害气体、减弱噪声,甚至杀菌。比如,人们用芦鼓花浸水洗澡治疗疮疥防止皮肤病,还用芦鼓花枯杆上生出的红菌治疗血痢。不仅如此,鲜花成了时尚的媒介,年轻人喜欢在情人节、生日用鲜花来表示心意,用鲜花来追求爱情;鲜花带来浪漫情调,人们用鲜花庆贺成功,用鲜花慰问病人,用鲜花祝福吉祥;酒店的鲜花是欢迎客人的表示,甚至在酒吧的结账台上,也有一束鲜花希望客人下次再来。鲜花成了三亚人的装饰,新丝路模特大赛、世界小姐总决赛、欢乐节都用鲜花烘托喜气,金鸡奖、百花奖也要在鲜花丛中产生。在三亚大力推崇“美丽文化”的活动中,鲜花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一年四季有鲜花,家里户外有鲜花,城乡处处有鲜花。难怪老百姓骄傲地说“我家住在花园里”。
  兰香三亚
  兰花体态优雅多姿,色泽终年常青,花朵幽香高洁,深受人们欢迎。翻阅《崖州志》,可见三亚的古人对兰花也极为重视,其中的名品种如芝兰、赛兰、笛兰、凤兰被详细描述:
  “芝兰,丛生。叶似韭蒜,而色深青过之。花淡黄,夹有紫丝。一枝缀数朵,每朵四瓣。香最清,可远闻,不宜近嗅。种来自广府。画家多本此。”
  “赛兰……一名鸡爪兰,高二三尺。茎有节,节有枝,枝叶纷披,弱不禁风。种者以小竹卫之。花,白色,有点。作穗如麦粒。每穗分数丫,每丫缀粒数点,如珍珠,俗名珍珠兰。丫如鸡爪,故名鸡爪兰。香极清。”
  “笛兰,叶抽簇簇,如蒜而大。其花似笛,元旦花开,色红者名报喜兰。立夏及五月花开,粉黄色,气芳,形如蚨碟者,疑即碟瓣兰。亦有四季开者。”
  “凤兰,一名吊兰。花长三四寸,白色,中有红点。从叶上抽出,作双朵。一叶一花,一枝数十朵。多生土檀树上,不着水土,自然繁茂。香亦清。立春之前盛开。”
  兰花虽然没有牡丹的富丽,没有山茶的浓艳,没有秋菊的灿烂,没有冬梅的妖娆,没有桂花的远香,但是,兰花给人宁静致远、正气氤氲的意境。因此,人们以兰杜、兰质形容高贵品质,以兰魄表示高尚精神,以兰石、兰芝比喻美德,以兰陔指代孝道,以兰玉表达兄弟情谊,以兰交颂扬志同道合之人,以金兰美称情投意合或结拜兄弟、姐妹,以兰襟喻挚友,以兰客喻良友贵客。人们还以兰藻形容美丽洒脱,以兰讯作为好的书翰和好的消息,用兰章赞美优美的文章,以兰堂指代古雅而雄伟的厅堂。以兰引申,美好的前途叫兰途,美味佳肴叫兰馐,精美礼器叫兰豆,盛美酒之器叫兰卮……
  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兰花有节、有花、有叶、有香,是幽雅的花卉。长期以来,三亚的兰花深藏山中,未能走上市场,《崖州志》曰:“南有赛兰花,名花人未识”。不过这种现象在21世纪被打破了,三亚人民响亮地提出口号:“发挥热带资源优势,壮大海南兰花经济。”三亚人认识到,兰花产业既属物质文明,亦属精神文明;既可富民,亦可养志,应大力发展。从此,三亚沉浸入兰花的芬芳,使得农民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从传统农耕中解放出来,不少农户因此走上市场经济而获得收益。
  三亚市年平均温度25.9℃,年平均降雨量1208.6毫米,年平均日照数2523.5小时,被喻为“天然温室”,最适宜兰花的人工栽培。三亚兰花资源丰富,野生兰原种、外来引进种、加上人工杂交种,为三亚市发展热带兰花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三亚承担着国家级兰花品种研究科研项目,培育的兰花新品种“盈兰”石斛,已经在英国皇家园艺协会注册。三亚的兰花从单纯的观赏型转化为经济型兼观赏型,大有经济潜力。
  陈毅元帅曾经轻吟:“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在中国(三亚)国际热带兰花博览会上,来自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同声高唱:“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以兰会友,以兰传情,以兰铭志,以兰带游,以兰招商。”兰花令人陶醉,推动三亚旅游经济发展。借用朱德委员长为杭州花圃的题词,愿三亚人民“同赏清芳”!
  果香三亚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是宋代文豪苏轼描写内地秋天水果飘香的诗句。三亚地处热带,一年四季可见新鲜水果,四时的和风也揉进了各种水果的香醇,春夏秋冬都是值得记住的大好风景。
  三亚被誉为热带水果之都,早在古代就很有名。清代光绪三十四年《崖州志》记载了30多种本地产的水果,椰子、荔枝、芭蕉、杨桃、番荔枝、菠萝蜜这些常见的品种就不用说了,少见的还有莲雾、蜜枣、火龙果、面包树果、红毛丹、人参果等等。改革开放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大量外地水果品种如葡萄、香瓜、甜瓜、哈密瓜、无籽西瓜被引进三亚,丰富了市场,促进三亚成为水果生产基地。
  研究表明,三亚本地产的一些水果药用价值很高。木瓜含有木瓜酶,对人体有促进消化和抗衰老的作用。杨桃对治疗胃病、黄疸等有一定的疗效。莲雾对咳嗽、哮喘有治疗效果。菠萝具有消化、驱虫、利尿等药用价值。芒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椰子富含氨基酸、脂肪和多种维生素,有助于人体蛋白质合成,促进细胞再生长。
  菜肴、酒水用水果来制作,可以算是三亚的一绝。菠萝气味芳香,甜酸适度,用来炒牛肉、炒鸭肉是很靓味的佳肴。如果用菠萝汁和面裹鲜虾仁煎熟,就做成色香味俱全的“果味脆皮虾”。龙眼、荔枝煲鲍鱼或者鸡汤,鲜美可口。把芒果切成粒加上细碎的桂花,夹在透明的咖喱中,既有桂花的清香,又有咖喱的软滑,混合香浓的芒果味,是绝好的小吃。酸豆腌渍成酸梅酱是上乘的佐料。把多种水果切碎混合,用绿茶浸泡制成水果茶,风味独特,幽香、怡神。
  三亚的一些水果很有特点,内地的水果不能相比。如:菠萝蜜果大如冬瓜,重的可达20多公斤,不是结在树枝上而是结在树杆上,被美誉为“热带果王”;椰子是世界上唯一能在高高的树梢上长出一腔清水的果实,没有污染;反季节西瓜在冬季收获,远销北方,创造出在风雪天里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趣谈……
  “四季花常在,终年果不绝”,三亚的水果资源,带来了良好的农业经济效益。全国很多大中城市与三亚建立了水果产品购销关系,北京、广州、武汉等地设立了三亚水果专销点。反季节西瓜和冬春两季生产的香蕉成为奇俏商品远销国外。
  三亚的水果常年飘香,飘香了全国,飘香了世界。
  稻香三亚
  三亚是稻谷的世界,绿色的水稻、旱稻,轻摇着金黄的稻穗铺平了山腰,铺平了旷野。
  《崖州志》记载,三亚的稻谷早在古代就品种繁多,有粳稻、旱稻等30来种。丰产的稻谷,满足了民众饮食的需要,美化了城乡老百姓的生活。《诗经》有赞曰:“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三亚人有此享受,福气不小。
  三亚有用各种大米做的特色饮食,如椰盅、竹筒饭、粽子等。椰盅是大米配着椰蓉蒸熟的,米饭的稻香和椰子的甜香混出一种特殊的清香,吃起来爽滑可口。竹筒饭是把糯米或者香米、肉、香料等灌入新鲜生竹筒内,用芭蕉叶封堵严实,再放入火中烧烤而成。竹筒饭清香可口,在酷暑中放一个星期都不会坏。过去,人们远行时就用竹筒饭解决路途中的饮食问题。三亚的粽子不受节令限制,可长年制作与食用。
  三亚人爱喝由大米或糯米酿成的米酒。人们每到节日要喝酒,遇到红白喜事更是要喝酒。依山傍水的楼房、平房甚至草房,时时传出米酒的醇香,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黎族村民用山兰稻(旱糯)生产的山兰酒,非常有名气。优质的山兰米浸泡后被蒸成干饭,下入酒饼,然后装入用芭蕉叶铺盖的锥型状竹箩,待发酵后用筷子在箩锥部捅一个小孔,甜醇浓厚、芳香扑鼻的山兰酒液便一滴一滴地流入器皿。如果将山兰酒液窖藏,埋入地下三五年后,则更具滋补健身作用,将它与鸡蛋蒸煮,是产妇补身的上品。游客去到黎苗山寨做客,都会品尝到这迎宾待客的佳酿。黎、苗族少女扯着你的耳朵捏着你的鼻子灌酒,由不得你不喝,使你产生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心情。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三亚为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家以及各省市自治区都派农作物专家到三亚从事农作物种子的繁殖、制种、鉴定等工作,设立了南繁科研机构。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充分利用三亚独特的气候资源开展工作,以杂交水稻科研、育种为主体,逐步形成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核心基地,先后选育出了几十个杂交水稻品种,其中有10多个品种被全国大面积推广。
  稻谷是三亚的火焰,烧红了天涯海角的热土。
  原载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葛君散文集《三亚情思》。
  作者为三亚市作家协会理事,系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三亚市人民检察院。

知识出处

在三角梅盛放的热土上

《在三角梅盛放的热土上》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书分散文、散文诗、诗歌、小说四辑,收进60位作者共125篇(首、章)作品。反映了三亚文学的基本风貌: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文学创作队伍;文学创作活跃,体裁多样并都已取得一定成绩;初显三亚地域文学特征。

阅读

相关人物

葛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