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一个伟大创意的诞生:三亚与奥运的天定机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凤舞天涯》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79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一个伟大创意的诞生:三亚与奥运的天定机缘
分类号: F299.276.6
页数: 4
页码: 42-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与奥运的天定机缘的情况。其中包括果断决策时刻掌握主动性、找准定位充分依靠自身优势等。
关键词: 奥运会 城市形象 城市品牌

内容

能够抓住机会的成功者,总是在时刻准备着迎接机会的来临。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于中国每一个城市而言,都是一个获得全世界注意力的机会,与其说它是一次世界性的体育盛会,不如说它是一场国际化的公关营销大战。而各个城市的条件各异,有些城市由于历史性和地理性的因素,与体育、与奥运有着深厚的缘分;有些城市自身发展特点突出,易受人瞩目。如果说自身条件的优劣是决定胜负的先天性因素,那么,善于把握机遇则具有扭转性与颠覆性的意义。既然伟大的设想已经产生,现在需要的就是及时抓住机会,即刻行动了!
  及时介入,果断决策:点燃三亚圣火之梦
  对北京奥组委工作进度的了解,为三亚及时介入奥组委奥运火炬的筹划工作提供了先机。尽管从奥运城市的着手准备来看,三亚的确不属于先头梯队,但是从火炬传递的筹划工作来讲,三亚很早就开始与火炬中心进行对接和沟通。那个时候,奥组委的火炬工作中心刚刚成立,筹划工作还未形成基本的思路,三亚及时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可谓占尽先机。
  果断决策:时刻掌握主动性
  思想火花迸发之后,还需要行动的支持。果断做出决策,是将想法及时转化为行动力的保证。
  三亚市的领导们在北京与奥组委的第一次当面接触,让奥组委感受到了三亚申请火炬传递首站的激情和信心。在洽谈中,奥组委的领导对三亚市提出的有关三亚作为奥运火炬传递首站的初步设想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认同,这就让李柏青副市长对三亚申办的工作更有信心了。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当天就赶回三亚,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起草了一份报告,向三亚市委书记江泽林和市长陆志远汇报。领导们听取了洽谈情况之后,当即拍板:“一定要承办火炬接力。”
  李柏青副市长将在北京洽谈的热情和干劲继续带回了三亚。一周之后,市政府的三亚火炬传递策划文件就出来了,这份报告得到了陆志远市长的肯定,陆志远市长表态全力支持,而当这份报告递到正在开会的三亚市委书记江泽林同志手上时,江书记果断地在报告上签下了四个铿锵有力的字:“极力争取!”——一锤定音!
  领导的果断决策为三亚申办火炬传递首站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支持和领导保障。第二天,8月29日,陆志远市长决定亲自率领市政府的一个工作小组,带着策划文件赶回北京,向奥组委正式提交“申办奥运火炬中国活动首传仪式”方案。
  李柏青副市长依然记得当时的场景:“因为奥组委的领导非常繁忙,我们争取到同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先生的几分钟会见。蒋效愚主席欣然地接受了我们的申请,并正式表态会认真研究考虑,这又给我们点燃了一份希望之火。可以说蒋效愚主席真正点燃了三亚的这份奥运圣火激情。”
  三亚市领导者们的几次果断决策,不仅让北京奥组委深切感受到了他们申请火炬传递首站的坚定决心和高昂斗志,更重要的是,还为三亚的申办工作赢得了时机上的优势,使三亚走在了其他申办城市的前面。
  找准定位:充分依靠自身优势
  在三亚市第一次与北京奥组委沟通火炬传递的设想时,就基于三亚的地理优势、人文优势以及环境优势向奥组委的相关领导分析了三亚的竞争优势。基于城市发展的定位,将三亚的优势汇集于策划的构思当中,这也成为之后三亚市政府工作班子思考和完善策划报告的基本理念。
  陆志远市长指出:“三亚市的定位是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国际性、开放化、高端化是三亚层次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定位。回顾三亚建地级市20年来的历史,可以发现一个真理性的判断,什么时候三亚开放度大,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打造的档次高,那么三亚的国际竞争、可进入性就越强,国际游客就越多,继而给三亚带来的各方面的效益就多,包括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基于这个判断,打造国际性的、顶级的文化、体育旅游节庆赛事活动,已经成为三亚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基于这样一个大背景考虑,这次奥运火炬境内首站传递,三亚一定要极力争取。”
  “极力争取”这一词成为了当时三亚市政府领导者们和工作人员上下一心的共同信念。自从2006年8月29日陆志远市长进京正式提交申请书和策划方案之后,他与其他工作人员又前后五次专门到北京与奥组委的领导进行沟通。
  “最初我们得到火炬相关的信息比较早,知道奥运火炬火种采集后送到北京,然后起点先从境外传递,再回到祖国大陆,进一步思考从哪里开始传递。后来,我们了解到有几个城市先后开始争取火炬传递,而且都很具有竞争力。比如华东地区最大的城市,还有南方比较著名的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城市都在争取。”讲到当时与奥组委反复沟通时遇到的竞争阻力,陆志远市长感触颇深,“当时我们的压力很大,三亚一个小城市怎么能和这两个大城市争取呢?但我们仔细一想,三亚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首先,它的战略地位很独特,面向南海,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中心;面向国际主航道,面向南海2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区位显要,战略地位独特,资源富集有特色,阳光、海滩、椰林、田园、温泉等资源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国惟一的一个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其次,海南是最大的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当中是前沿地带,在改革开放20年来积累了很多改革开放的经验,加上这几年打造的各种文化品牌节庆活动,在这样背景下,三亚是有希望的。”
  在向奥组委提交的策划报告中,三亚提出了一个申办工作方针,即“发扬奥运精神,抓住奥运契机,打造奥运经济,全面推动三亚的旅游国际化进程”。这个口号不仅紧扣奥运主题,而且具有三亚特色。对于三亚而言,奥运契机就是火炬的传递,奥运经济的打造就是要将三亚从经营、管理到文化进行全方面的提升,由此来真正推动三亚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凭借地理环境的优势,三亚在策划方案中还提出了“水上、水下、空中”的立体传递设想,加上曾经举办世界小姐总决赛、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各种节庆活动的丰富经验,又隶属于最大经济特区等优势,三亚的策划方案得到了北京奥组委的全面认可,而同时三亚人执著的信念也打动了奥组委,让他们相信三亚将会有能力、有特色地办好火炬首站传递。
  自2006年8月29日起,海南省三亚市便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缘,作为奥运火炬境内传递的首站,三亚在这次奥运盛会中为自己找到了契合自身优势的切入点与城市定位,这对于三亚城市旅游国际化的长远发展走向来说,将会具有突破性的历史意义。
  决策是政府管理的基本活动,它的效力决定了政府组织的效能。三亚在奥运火炬工作开展的最初能够迅速跟进,并且凭借自身优势成功切入,这是与三亚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时果断地做出正确的决策分不开的,也充分地反映出三亚市管理者们优秀的决策力以及优秀的决策力背后的敏锐的观察力与精准的思考力。决策力的好坏,意味着能否在机会来临时预见性地辨识其背后风险与收益的成分,意味着能否及时地把握住机会,变被动为主动。在这一点上,三亚市的管理者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把握机遇,及时介入,找准定位,争取2008北京奥运火炬境内传递的首站成为三亚抓住奥运契机的努力目标。自此,三亚踏上圆就奥运圣火之梦的征途。

知识出处

凤舞天涯

《凤舞天涯》

出版者:江苏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纪实作品,它讲述三亚极力争取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首传城市的幕后故事。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