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县新建黄道婆专祠碑》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道婆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773
颗粒名称: 《上海县新建黄道婆专祠碑》记
分类号: K826.16
页数: 2
页码: 272-273
摘要: 该篇文章讲述了黄道婆在明代崖州附近发展纺织业的事迹,并以开展纺织业为纽带,描述了上海市民为黄道婆建立专祠的经过。文章强调了文化传承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利用传统文化发展经济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黄道婆 纺织业 上海市民

内容

道光六年,沙船在上海受雇,载江苏布政使司属额漕百五十余万石,由海运抵天津兑交官。拨驶鲸波,五千余里,不两月蒇事,米数无所损失。而质坚色洁,为都下所未见。中外庆悦,于是上海士民相与谋曰:“黄婆降诞,至正之初,自崖州附海舶至我泸乌泥泾,教民纺织,棉始为布。化行若神,法流松太。近世秦、陇、幽、并,转传治法,悉产棉布。然松太所产,卒为天下甲,而吾沪所产,又甲于松太。山梯海航,贸迁南北。黄婆之殁也,乡里醵葬而祠之,递迁递毁。乐利在人,肸蠁无所,有功则祀之,谓何常用为耎。今兹幸以沙船运漕,懋著成绩,而沙船之集上海,实缘布市。海壖产布,厥本黄婆,饮水思源,不仅生养吾民人已也。合词吁闻,宜必得请”。则皆曰:“诺”。有司稽诸载籍则有征信,以转请于上官。士民黄道婆之得建专祠也,争舍之财,不劝而集。隆榱桷之制,极轮奂之饰,趋事孔亟,不日落成。附近郡邑,欢呼感慕:棒腥熟,挈香楮,伛偻踊跃。泥首阶下者,肩踵相摩。嗣以公牍有海运功臣之语,近涉牵附,上官指驳,格于入告,沪人以未列祀典,不足称成功盛德,征言于予,以讯将来,余应之曰:“显晦有时、神人一致。夫以棉布之利,百蚕丝而无主祀之神,异日秩及无文,举先棉之祀,舍黄婆其谁与归?诸君子推本海运,归美黄婆,固非无说。然国家承平二百年,徒以河事多故,偶举海运著绩也犹暂。至于松太两属,方壤不过二百里,岁供编银百余万石,额漕六十余万石,而因缘耗羡,以求利者称是其地土高水下,风潮日至,沙松不保泽。虽得木棉,种于闽广,差宜土性,而车弓未作,莫利民用,农不偿本,久必罢废。追呼急迫,驯致流亡,则虑财赋之邦,鞠为瓯脱矣。而今数百年来,红粟入太仓者,几当岁会十二,朱提输司农者,当岁会亦且二十而一。而士民仍得各安生业,称东南乐土。其以宦游至者,又皆絜驾齿肥,以长育子孙,凡所取给,悉出机杼,以此程黄婆之功,其仰关国计盈虚者,较之海运,奚啻什佰而已哉!”沪人以为然,故为之铭,其辞曰:天怜泸民,乃遣黄婆,浮海来臻。泸非谷地,不得治法,棉种空树。惟婆先知,制为奇器,教民治之。踏车去核,继以椎弓,花葺条滑。乃引纺车,以足助手,一引三纱。错纱为织,粲若文绮,风行郡国。昔苦饥寒,今乐腹果,租赋早完。昔苦逋负,今乐盈止,以安子妇。我衣我食,五百年所,远矣明德。谁忍忽诸,享祀不闻,墓没祠芜。无隐不彰,新庙奕奕,泸民奉尝。神飨具醉,降福吾民,自今有岁。岁有民足,居足思匮,敢告司牧。
  清·包世臣撰《安吴四种》卷二十九

知识出处

黄道婆研究

《黄道婆研究》

出版者:改革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黄道婆是古代伟大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出身贫寒,少流落崖州(今海南省三亚、乐东等地),从当地劳动人民学得纺织技术。元贞年间回乡,着手改革纺织工具,教授有关轧花车、弹棉椎弓、纺车及织机等技术,促使松江一带棉纺业繁荣发展,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对当时我国的棉纺织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立下了不朽功勋。

阅读

相关人物

包世臣
责任者
黄道婆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