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的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道婆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764
颗粒名称: 黄道婆的故事
分类号: K826.16
页数: 6
页码: 246-251
摘要: 黄道婆是一个童养媳,从小受苦,但终于逃离了虎口,不远千里到崖州学习种棉织布。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黄道婆成为了一名棉布技术专家,回到老家上海帮助乡亲们改进轧棉纺纱技术,缓解了当时苦难的局面。
关键词: 黄道婆 童养媳 崖州

内容

距离现在约摸七百年前,上海春申江(即黄浦江)附近,乌泥泾(现华泾)村子里,有一个童养媳,姓黄,因为从小死去爹娘,呒没名字,村上人都叫她黄小姑。
  讲起黄小姑做童养媳,生活可实在苦呵!春天,小姑一时勿能落早起,婆阿妈就扯耳揪头发。夏天,小姑想去树荫下透口气,婆阿妈一棒头把她赶下水田里。秋天,小姑想把单衣翻成夹衣,婆阿妈却把一捆稻草塞到她手里,恶狠狠地说:“先搓绳,慢翻衣,等到落雪来得及。”冬天,下雪了,小姑见婆阿妈穿起了新棉衣,也想把自己夹衣翻棉衣,婆阿妈却拿出几罗筐棉花对她说:“落雪还是烊雪冷,先剥棉花再翻衣。”过了几天,雪烊了,小姑想,㖠末总可翻棉衣了。谁知婆阿妈脸一板,眼一弹:“害?!烊雪勿是出太阳,再翻棉衣无用场。”黄小姑只好挨冻受饿剥棉籽,十只手指冻得红肿发紫,冻疮烂得像胡蜂窝。一年做到头,说人勿像人,说鬼像三分,
  可是,事情还不这样简单,这时正遇上朝廷招雇官妓,地保见小姑已经长大成人,便同她婆母商定身价,不日就要拐骗小姑送官,这消息被隔壁三婶婶晓得了,偷偷地指点小姑,还是早想出路为好。一天,小姑趁着婆阿妈外出未归,就逃离虎口,来到了江边。只见江潮翻滚,白浪滔天,北风呼啸,天色就要黑下来了。可是,眼前没有摆渡船,害怕后面有人追来,那能办?!这时,幸亏开来一艘过路客船,帮她摆渡到了江对岸。
  天黑下来了。小姑心想,㖠未到,啥地方去过夜呢?忽然,听得附近传来“叮——笃”“叮——笃”的声音。她就顺着声音寻过去,见有一所道院,山门还半掩着。小姑趁势挨了进去,走到佛殿大门口,见里面有一位老师太在敲罄诵经。她不敢惊动老师太,轻脚轻手地走到佛像前供桌边坐了下来。老师太念完经,回到佛像前跪拜祀祷时,突然看见困着一个人,吓了一跳,想啥人胆敢在黄昏黑夜进修道院!再仔细一看,像是个小姑娘,老师太这才定心,轻轻地把她叫醒,老师太是个好人,非常同情小姑的遭遇,就把她收留下来。从此,这修道院里多了一位道女,大家叫她黄道姑。
  冬去春来一年很快过去了。黄道姑的心不能平静下来。她想,离婆家虽有一江之隔,但天长日久,万一给婆家晓得了,非但自己又要吃苦,还要连累人家,那能办?!
  瓶口好封,人口难封。黄小姑落庵做尼姑的事,终于她婆阿妈晓得了。婆阿妈几次上门寻找,多亏老师太帮忙,把黄道姑关在禅房内,拒绝了婆阿妈的搜寻。
  一天,道院里来了一位40来岁的妇女。黄道姑又匆匆躲进了禅房。可是不到半指香的功夫,老师太叫人把黄道姑从禅房领到住院,要道姑拜见新来的这位师父,还要道姑叫她师姨。黄道姑这时才知道,这位师姨是从海南岛崖州出发,千里云游,到此探亲的。黄道姑听师姨谈论海南风光,听出了神。她想,原来我伲国家还有这么好的地方?特别听到崖州盛产棉花、棉布,又看见师姨穿的一身衣服,的确同本地棉花不同。她想到自己在婆家用手剥棉花,剥得指甲脱离的痛苦情景,很想亲自去看一看崖州百姓是怎样种棉织布的。她想:要是我能去崖州,既可避开婆阿妈的追查,又能学到种棉织布的本领,那该有多好啊!她把这个想法向师太、师姨提了出来,得到了她俩的同意。于是,拣了个好日期,黄道姑是跟师姨,不远千里追求她美好的理想去了。
  黄道姑来到崖州一看,确是另一番天地,富饶美丽的海南岛,一望无际的南海风光。高大碧绿的椰林深处,居住着我们勤劳勇敢的兄弟民族人民,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岛上天气炎热,土壤肥沃,特别在崖州一带,广种棉花。黄道姑就以师姨的道观为家,很快就和兄弟民族姐妹,特别同黎家姐妹结下了深厚的友情。黄道姑和她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和她们一起种棉、摘棉、轧棉纺纱、染色,织布。黎家姐妹织出五彩缤纷的“黎锦”花被,她更是爱不释手。黄道婆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后来还同黎家姐妹们共同研究改进纺织技术……
  黄道婆在崖州定居下来,一住就住了30多年。她也从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姑娘,变成为鬓发斑白、年过半百的老婆婆了。
  一年春天,她和姐妹们一起在地里种棉花,突然,一个小姐妹叫了声:“黄道婆,你看呀,天上那些鸟儿飞得多整齐呀!”黄道婆抬头一看,原来一群鸿雁结伴北归,顿时勾起了她思乡之情。她一面随口回答了一声这是“雁鹅北归”一面想起了自己的遭遇.可恨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兵荒马乱,逼女为娼,弄得我远离乡井,幸亏黎家姐妹帮助,学了点手,艺………唉,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现在我该回去看看家乡的变化,把我学得的这点织棉本领向乡邻亲友传授,也算我一点借花献佛的心意吧!她主意打定,就告别了兄弟民族姐妹,回故乡上海乌泥泾来了。
  黄道婆千里迢迢,餐风饮露,半路上得知元朝统一了中国,元世祖设立了“江南木棉提举司”征收棉布,家乡松江一带已广种棉花的事,心里非常高兴。黄道婆回到乌泥泾,还认得几条老路,幸喜隔壁三婶婶还在。不过人们已叫她“三阿婆”,她的老男人也叫三公公了。三阿婆见黄道婆回来,免不了要畅叙旧情,从小姑出逃讲起,讲到官府限令一年要向朝廷交纳十万匹棉布和逼租催税的悲惨情景,三阿婆说:“小姑阿!你想想,老百姓起早落夜连用手剥棉去籽都来不及怎么能织得出那么多布啊!……”黄道婆听到这里,不觉叹了一口气,问道:“怎么,日子还是那样难过?”三阿婆说:“有舍办法呢?官府只知道要布收税,勿管百姓死活。”黄道婆听了三阿婆讲的一番苦情,就同她这样长、那样短地商量如何改革轧棉纺纱的事情来了。黄道婆要改革纺织技术的消息,很快便传到四邻八舍,乡亲们也都来向她求教。
  三阿婆的老男人是个老木匠,听得黄道婆有一手纺织本领,心里很高兴,主动来帮助。黄道婆见有老木匠来协助自己,就决定先从改进轧棉籽这道工序着手。她根据崖州用两根细长铁棍转动,轧去棉籽的方法,同老木匠一起商量,画出了图样。老木匠看了十分佩服:一个没读书、不识字的孤女,在外头走了几十年,居然会设计画图!他对黄道婆讲:“黄道婆你真是木匠师傅的墨斗线——班母。”黄道婆摇摇手说:“咳,我不过是班门弄斧,只是急乡亲们所急罢了。”老木匠按照图纸加工制造,黄道婆又忙着去串邻走乡了。
  三天以后,黄道婆又来到了老木匠家,见木制手摇轧棉车已经做好,两人手摇,一人下籽棉,功效既高,剥得又干净,又省力。(后来,根据农民家庭的需要,改进为一人手摇车)黄道婆很高兴,向老木匠拱手作揖,表示感谢;急得老木匠连喊.不敢,不敢。”这时,门外匆匆走来一个壮年男子,手里拿着一张四尺多长的木制弹弓,看见黄道婆,就连声呼唤:“黄婆婆,你教我制造的弹棉绳弦大弓做好了,一天能弹十多斤棉花。你看!……”
  原来,黄道婆一面叫老木匠改制轧棉车,一面又勒拉动脑筋。她想如果轧棉车改制成功,那么再用原来一尺来长的小竹弓来弹棉花,仍旧是老牛拖车,步子缓慢。所以她趁老木匠制造轧棉车时,又去找弹棉的师傅,商量改革弹棉工具了。
  老木匠接过四尺多长的木制绳弦大弓,看了又看,壮年人站在轧棉车前,也用手摸了又摸,两个人对对方新制作的家什都很感兴趣。这时,三阿婆也走过来看。老木匠看着壮年,壮年望着老木匠,心里想:伲做了半辈子的木匠,弹了一二十年的棉花,为什么没有想到把这落后家什改一改呢?倒勿及一个童养媳出身的老婆婆,心里感到惭愧。两人对黄道婆都更加敬重,连忙躬身致意,异口同声地说:“黄道婆,你的本事真高啊!”两人抬头一看,面前站着的勿是黄道婆,而是三阿婆。咦!黄道婆又到啥地方去了呢?
  黄道婆没有走远,就在隔壁纺纱妇女家里。黄道婆想,现在轧棉车、弹棉弓已改制成功了,接下来的是纺纱这道工序了,要是再这样一只手拉一根纱,那末行船逢到顶头风,要快勿出。所以她又大胆设想,同纺纱妇女一同商量,把原来的一只锭子的手摇纺纱车,改制成为三只锭子的脚踏纺纱车。经过多次实验,又从三锭加到五锭。后来,黄道婆又把崖州人民的纺织技术加以改进,织出“错纱”、“配色”、“提花”等五光十色的棉布,和“乌泥泾被”这样一些富有乡土风格的特产,很快传遍了松江府一带。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个民谣,也跟着流传开来了。
  我国人民深切怀念这位在纺织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在黄婆的故乡上海县华泾村,至今还建有“元故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墓”,作为永久纪念。
  口述:顾世明,龙华乡东湾村人,72岁。

知识出处

黄道婆研究

《黄道婆研究》

出版者:改革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黄道婆是古代伟大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出身贫寒,少流落崖州(今海南省三亚、乐东等地),从当地劳动人民学得纺织技术。元贞年间回乡,着手改革纺织工具,教授有关轧花车、弹棉椎弓、纺车及织机等技术,促使松江一带棉纺业繁荣发展,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对当时我国的棉纺织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立下了不朽功勋。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志新
责任者
黄道婆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