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纺织技术的黄道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道婆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760
颗粒名称: 改革纺织技术的黄道婆
分类号: K826.16
页数: 8
页码: 230-237
摘要: 黄道姑年轻时受尽虐待,逃离了家乡,并被一艘贩卖棉布的商船收留。水手们建议黄道姑到海南岛的崖州定居,学习那里先进的纺织技术。黄道姑接受了这个建议,并在崖州成功发展了自己的纺织事业,织出的棉织品备受称赞。
关键词: 黄道姑 海南岛 崖州

内容

黄道婆年轻时叫黄道姑,是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她生于南宋末年(约在13世纪中叶),主要活动在元朝初年(约在13世纪末)。
  黄道婆早年在崖州向黎族妇女学习先进的纺织技术,后来又努力实践改制棉纺织工具。她先后改制的工具有清除棉籽用的轧车,弹花用的木制弹弓和纺纱用的脚踏式三纺车。另外她在织造方面也同样有杰出的贡献,她总结了一套比较先进的错纱、配色等织造技术。使松江出产的棉布驶名中外,被人们称为“衣被天下”。
  一
  夜,已经很深了。松江乌泥泾一片寂静。一间紧锁的柴房里躺着一个不满20岁的女子。她脸色惟悴,身上布满伤痕。她,就是黄道姑。
  十年前,黄道姑的父母迫于穷困,把她送给人家当了童养媳。童养媳的日子可真不好过呀!公、婆、丈夫都把她当成个花钱买来的丫头使唤。黄道姑一年忙到头,一天做到晚,鸡叫头遍就要起床做饭,夜深人静还要纺纱织布稍不称公、婆和丈夫的心,还要遭受毒打和痛骂。这天傍晚,刁刻的婆婆从她剥好的籽棉中捏出了两颗棉籽,就无休无止地痛骂起来,黄道姑实在忍不住顶了几句,结果又招来了一顿毒打。天黑以后,她被关进了这间又冷又湿的柴房。
  夜,静悄悄的,远处传来阵阵狗吠声。黄道姑躺在柴房里,思前想后,没有一丝睡意。这种屈辱的生活,黄道姑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她决心逃出这个“家”。
  这间柴房的墙是土坯垒的,顶是茅草盖的。屋顶的茅草被风吹没了不少,明亮的月光透过破缝洒落下来,给黄道姑带来了生活的希望。黄道姑忍着疼痛站起来,爬上木柴堆。她一只手使劲攀住屋梁,另一只手把屋顶上的茅草一把又一把地扯下来,很快就在屋顶上挖了一个大洞。黄道姑用力向上一纵,整个身子就从洞中跃上了屋顶。
  黄道姑顺着屋旁的一棵桑树轻轻地滑落到地上,蹑手蹑脚地走出大门。这时,她象一只冲出牢笼的飞鸟,感到无比自由。夜色茫茫,黄道姑分不清东西南北,沿着乡间小道走着,直到东方出现了鱼肚白,她才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黄浦江边。
  天还没有大亮,但在微弱的晨曦下,黄道姑看见江边停着一艘很大的海船。四周没有一个人影,只有潮水拍击江岸的声音。黄道姑怀着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沿着船舷,躲进了堆满货物的船舱。
  过了一会儿,海船就启航了。当天,黄道姑就被前来查货的水手发现了。这时,她才知道,原来这是一艘到广东贩卖棉布的商船。
  船上的水手都很同情黄道姑的不幸遭遇,大家向船主求情,把她留了下来。
  水手粗声粗气地说:我们从海南岛买了棉布,就要返回松江,你可怎么办呢?”
  “我有两只手,我可以用劳动来养活自己!”黄道姑倔强地回答。
  “可你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呀!”
  “哪儿离乌泥泾远我就上哪儿!”
  水手们禁不住笑了起来,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说“要说远哪,再没有比海南岛更远的了。你就干脆在那里落户吧!”
  那个老水手眼睛一亮,马上对黄道姑说:“你不是会纺纱织布吗?”“是!”黄道姑回答道,“我十岁就上布机了。”
  老水手高兴地说:“那好,我们这条船正好去海南岛崖州,那儿的黎族妇女都会纺纱织布,织出来的‘崖州被’呀,‘黎单’、‘黎饰’、‘鞍搭’呀,都是皇宫里用的上品,举世闻名呢!你到崖州去落户,不怕没饭吃。”
  黄道姑第一次听到这么多纺织品的名称,感到十分新奇,她连忙问道:“什么叫‘崖州被’呀?还有那些‘黎’什么的,比咱们乌泥泾的布还好吗?”
  水手们又笑了。那个年轻的水手说:“你们乌泥泾出的布呀,粗得和麻袋差不多,怎能跟人家崖州地方的相比!”他接着说:“你等等,我去船主那里看看,他那儿好象有些样品,我去拿来给你见识见识。”
  精美的纺织品。这“崖州被”,棉纱洁白,质地细软,花纹美丽,是一种门幅很宽的被单,在当时是专供地主官僚享用的,一般老百姓很少见到。“黎单”,是与“崖州被”相似的一种棉织品,它以门幅阔和色彩鲜明著称于世。而“黎饰”、“鞍搭”等,则是地主官僚家用来做门帘或窗帘的一种棉织品。
  黄道姑看着这些棉织品,真是爱不释手。在乌泥泾的时候,黄道姑是村里有名的纺织能手,可是织出来的布与崖州的相比,却差远啦!她对崖州先进的纺织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决定听从水手们的劝告,到海南岛崖州去落户谋生,学习那儿的先进纺织技术。
  二
  黎族人民热情地收留了黄道姑。她在一个临海的小村庄里住了下来。人们帮她在靠山临水的山脚下搭了一个小寮棚(黎族人民居住的一种竹木结构的小屋),还帮她在山坡上开了一小块荒地。黄道姑从此有了一个自己的家。
  黄道姑聪明好学,很快就掌握了当地的语言,适应了黎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后来,连她穿的服装,也和黎族妇女一样了。
  崖州的气候温和湿润,适宜棉花生长。黄道姑就在那块山坡上种了棉花。她又跟当地的老棉农学会了点种、施肥、间苗、整技等各种植棉技术。黄道姑起早摸黑、精耕细作,小小一块地一次就收获了几十斤雪白的籽棉。
  最使黄道姑感兴趣的,是黎族妇女使用的一种搅车。搅车又叫轧车,是一种专门用来轧棉花的木轴组成的。每根轴上,带着一根木把。使用时,一个人抓住木把摇动转轴,另一个人将籽棉放到两轴之间,两轴相轧,棉籽就被挤落在后面,而皮棉则被带到了前面。用这种搅车轧棉,又快又省力。这比起江南一带用手来剥棉籽,不知要快多少倍!黄道姑每次看到搅车,都禁不住要回忆起自己当年乌泥泾剥棉籽,把十个手指剥肿的辛酸情景。黄道姑想,如果自己的家乡能用上这样的搅车,那里的妇女不就可以少受些苦了吗?
  黄道姑虚心向黎族妇女学习,很快学会了使用搅车的技术。不久,她又发现黎族妇女弹棉花使用的弹弓也跟乌泥泾的不一样。乌泥泾的弓只有一尺四五寸长,而且是用一根细细的线作弓弦,所以弹力轻微,效率很低。而这里的弓,有四五尺长,用几股线编成的粗绳作弦弹起来强而有力,效率相当于小弓的三四倍。在黎族妇女的帮助下,黄道姑又学会了用大弹弓弹棉的技术。
  黄道姑并不以此为满足,她还想进一步学会制作纺织工具。有一次,她请村里的木匠做了一架搅车,等木匠一走,她就把搅车拆了开来。黄道姑细细地琢磨着搅车的内部构造,再一样一样地把零件安装起来,这样,她基本上掌握了搅车的构造和制作原理。从此,黄道姑不仅可以使用搅车,而且也会修理搅车了。
  黄道姑在崖州住了30多年。她30年如一日勤奋学习,掌握了黎族妇女先进的纺织技术。
  三
  公元1295年—1296年之间,黄道姑离开崖州,回到了阔别30多年的故乡乌泥泾。这时,黄道姑已经成了一个两鬓斑白的五十多发的妇女。因此,人们就称她为黄道婆了。
  黄道婆回到故乡,住在亲戚家的一间小草屋里。她虽然久别故乡,但对乡亲们仍然充满深厚的感情。回乌泥泾后的第二天,黄道婆就去探望那些当年和自己在一起纺纱织布的伙伴们。
  走了几家,黄道婆发现,这里的纺织技术仍然和30多年前一样落后,织出来的布仍然跟麻袋一样粗糙。但即使是这样粗糙的棉布,也由于产量太少而供不应求,许多老百姓还是只能穿那些苎麻织成的又厚又重又扎人的麻布。更使黄道婆不安的是,30多年来,乌泥泾的妇女们仍然在用红肿的手指剥着棉籽。许多老年妇女连指甲也没有了,指头下结了一层厚厚的老茧,那都是剥棉籽剥出来的呀!黄道婆还看到,乌泥泾的妇女们仍然用那小小的弹弓,在棉花堆上有气无力地拍打着,弹出来的棉花既不松软,又不干净,而弹花的妇女却要弯着腰,非常费劲。看到这一切,黄道婆又难过又焦急,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海南岛黎族妇女的先进纺织技术,在乌泥泾开花结果,让乌泥泾的布机,也织出精致美丽的“崖州被”来!
  黄道婆首先把自己带回来的搅车介绍给大家。在她的帮助下,镇上的木匠马上仿制起来,试用一下,完全和海南岛黎族妇女使用的一样。不到一年,乌泥泾的妇女全都用上了搅车,从此,她们再也不用手来剥棉籽了。
  黄道婆带回的大弹弓也同样被普遍使用。经过黄道婆的改装,弹弓的结构已比当初黎族妇女使用的更为精巧了。除了用四尺多长的竹片作弓身和用粗绳作弦外,黄道婆还发明了使用弹弓的两道新工序——用檀木做成一个椎子,一端大一端小,先用小端击弓弦数次,将棉絮弹松,起开棉的作用,再用木椎的大头向弓弦猛击一次,松散的棉花纤维由于分量轻被震出飞散较远,而棉絮中的杂质则因分量重而落在近处,这样可以起清除杂质的作用。这样小端击弦数次,大端击弦一次,反复几次,棉絮就变得又干净松软了。这种弹花技术,在乌泥泾很快也传播开了。
  当时,不但在乌泥泾,就是在海南岛崖州,使用的纺车也是单锭脚踏式的,而且一般是手摇的。也就是说,一辆纺车只能纺一根纱。黄道婆在海南岛时,曾经跟当地的黎族姐妹一起研究过,能不能一辆纺车纺两根,甚至三根纱。当时有的说行,可以试试,有的却笑着说,人只有两只手,一只手摇动纺车的轮子,剩下另一只手来捻线,怎么能纺两根或三根纱呢?这个改革纺车的设想当时并没有实现。黄道婆回到乌泥泾后,当初的设想又一次涌上心头。她决心再尝试一下。
  晚上,黄道婆经常坐在纺车前,默默地思考着,怎样才能使一辆车同时纺几根纱。她想,第一步得先将那只用来摇轮子的手腾出来。怎样才能腾出手来呢?黄道婆立刻想到了脚。对!用脚来代替手。她开始动手试制一种用脚踏来牵动纺轮的纺车,经过几次试制,最后终于成功了。接着,她又改装了纺车的锭子,她把三个锭子并排挂在车轮上方的圆柱上,然后用左手握住棉筒,右手指分拈三根细纱,脚下踏动纺轮,手脚配合,一辆纺车同时纺出三根纱来的设想,终于实现了!
  黄道婆制成三锭脚踏纺车的消息一传开,附近各村来学习的人就更多了。年过五十的黄道婆,不厌其烦手把手地教着那些年轻的姑娘和妇女们。她不但向大家传授弹、纺的经验,还参照黎族妇女织“崖州被”的经验,改装布机,有的能织出宽幅带棋局图案的被单布,有的可以织出折技团凤等花样,产品的工艺水平大大提高。两年以后,乌泥泾一带的棉布不但质量大大提高,而且棉布花色品种增多,花纹色彩鲜艳,深受大家欢迎,甚至远销到北方各省。“乌泥泾被面”成了与“崖州被”齐名的上好棉织品。
  黄道婆的先进技术和工具很快推广到各地。几年以后,江南一带的纺织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松江成了“衣被天下”的富庶之乡。
  黄道婆的辛勤劳动和她的重大贡献,受到了江南人民的衷心的爱戴。她在世时,乌泥泾就流传着好几首赞颂她的民歌。如:“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黄婆婆,吃管吃,做管做,一天还织两匹布。”她死后,当地人民主动捐钱把她埋葬了。还为她建了祠庙,以纪念她的功绩。她的墓地就在现在上海县的曹行公社。
  1957年4月,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重新修整了黄道婆的陵墓。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里,还陈列有松江乌泥泾布以及黄道婆的塑像。
  (摘自《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

知识出处

黄道婆研究

《黄道婆研究》

出版者:改革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黄道婆是古代伟大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出身贫寒,少流落崖州(今海南省三亚、乐东等地),从当地劳动人民学得纺织技术。元贞年间回乡,着手改革纺织工具,教授有关轧花车、弹棉椎弓、纺车及织机等技术,促使松江一带棉纺业繁荣发展,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对当时我国的棉纺织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立下了不朽功勋。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宏兵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