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道婆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759
颗粒名称: 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
分类号: K826.16;TQ171.77+6.4
页数: 6
页码: 224-229
摘要: 本文通过描写黄道婆逃离家乡、在海南岛学习棉纺织技术,并在回到故乡后将所学技术传授给当地妇女的故事,突出了黄道婆在发展棉纺织业方面所做的贡献。文章还介绍了当时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的普及情况。
关键词: 黄道婆 棉纺织技术 海南岛

内容

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
  《纺织史话》编写组
  夜幕笼罩着大地。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一个人影从一间柴屋里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在雷电闪光下,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她满腔怒火,紧握双拳,向那泥泞的小路奔去。她是谁,往何处去?
  冲破牢笼走崖州
  这个年青的姑娘就是后来的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她是13世纪后半叶,松江乌泥泾镇(在今上海县龙华公社)一个贫苦农民的女儿,为生活所逼,十二、三岁就做了童养媳。她白天割草砍柴,夜里舂米纺纱,起早摸黑,忍饥挨饿,还要遭到公婆的恶骂和毒打。姑娘抚摸着身上的条条伤痕,满怀着对吃人礼教的旧恨新仇,决心逃出这封建的牢笼。但是,茫茫人间,何处可安身?当时昏庸腐朽的南宋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一小撮统治者依然过着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日子,穷苦百姓身受封建压迫和剥削,加上连年灾害,已无法生活下去。偌大一个世界,几乎没有她的栖身之地。她日躲夜奔,历经了千辛万苦,逃到一座道观,谎说自己是从外地逃荒来的,终于被道观主收留下来。因她姓黄,人家就叫她黄道姑。过了一段时间,打听得道观离婆家并不太远,她意识到自己还没有脱离险境。这时正好观主的师姐从海南岛的崖州云游来此,黄道姑就乘机恳求这位师父带她出去。这样,黄道姑跟着出海,经闽广,漂泊到了崖州。
  美丽的海南岛,南海的一颗明珠,我们的兄弟民族世世代代在那里繁衍生息。海岛天气炎热,土壤肥沃,并略带碱性,尤以崖州一带,最宜棉花生长,是我国棉花原产地之一。每当棉桃成熟季节,花絮怒放,到处白茫茫一片。崖州的兄弟民族妇女采摘新棉,用细长铁轴辗出棉籽,接着“以手握茸就纺”。棉纱纺成后,又染色织布。据当时记载,崖州棉布,“洁白细密”,名闻全国,更有“杂花”间以五彩的“黎幕”、“黎单”、“黎锦”、“花被”等,品种繁多,富有民族风格和生活气息,受到内地人民的欢迎,招来了远近商贾,转销内地。这说明,海南岛的兄弟民族,很早就掌握了一套利用棉花纺纱织布的技术,并有了简单的工具,如棉花去籽用的辗轴,纺纱用的纺车和提花机等。
  年轻的黄道姑来到崖州以后,以道观为家,劳动生活在兄弟民族姐妹之中,并很快和她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由于她勤学好问,很快就从兄弟民族姐妹那里学到了“捍棉”(即去籽)、纺纱和织布的技术。
  时间如流水,一晃30多年过了,黄道姑此时年已年过半百,人们已开始叫她黄道婆了。她想念故乡乌泥泾和生活在苦难中的乡亲们,在她出逃的时候,家乡已种上了棉花,现在如果回去,把学得的棉纺织技术带给乡亲们该多好啊!就这样,在公元1295年左右,黄道婆终于告别了兄弟民族姐妹,回到了故乡乌泥泾。
  鸟泥泾畔闹革新
  道婆扬帆重返乌泥泾时,元朝已统一了中国。这之前,1289年元世祖时已设立“江南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植棉业已大为普及;但当时长江流域一带的纺织技术仍然很落后。
  从一堆堆雪白的棉花,到一匹匹颜色鲜艳的棉布,这中间要经过好多道工序。单是棉花加工就有三道,先是去除棉籽,接着是弹松,再用竹杆卷成棉条(当时叫棉筒),才可拿来纺纱。当时松江地区的棉纺织技术还很落后,比不上闽广,《辍耕录》上曾说那时松江一带“初无踏车,椎弓”之具,棉花全“用手剖去籽”,弹棉用放在桌上的小竹弓,功效低。而官方每年要征收那么多棉布,落后的棉花加工技术,低下的生产力,赶不上社会的需要,就连供应纺纱也来不及,这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5)。就在这个时候,黄道婆千里迢迢回到乌泥泾。她看到家乡的纺织技术处于落后状态,决心努力革新棉纺织工具。黄道婆首先使用崖州的辗轴来去除棉籽,但这样还是赶不上生产的需要,必须进一步革新。经过黄道婆和广大劳动人民不断实践和改革,最后出现了如王祯《农书》所记载的,名叫搅车的轧棉工具。它是利用回转方向相反的两轴之间喂入棉花之后互相挤压、摩擦的原理,二人摇轴,一人喂棉,摇动柄则“籽落于内,绵出于外”,生产效率高,比用辗轴“功利数倍”。搅车去棉籽的办法一经推广,轧棉供应不上纺纱的问题迅速解决。这种木棉搅车操作时需要三人同时进行,后人在黄道婆革新搅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形制如同现今云南省博物馆保存的一人操作的轧棉车。后来有的地方又发展成了一人操作的脚踏轧车。据宋应星《天工开物》介绍,这种轧车,每天可轧带籽棉花十斤,出净棉三,四斤,这在当时已相当可观了。
  解决了轧棉工具以后,在黄道婆和广大弹棉和纺织能手的努力下,出现了一种四尺多长的“绳弦大弓”,代替原来一尺多长的小竹弓。并用弹椎来敲击绳弦。由于敲击时振幅大,强劲有力,每日可弹棉6~8斤,弹出的棉花既松散又洁净。到元末明初,经过不断改进,最后出现了木制的弹弓,和用檀木制的椎子,线弦改用蜡线,弹棉的功效又进一步提高。这种弹弓,于15世纪传入日本,当地叫做“唐弓”。
  捍弹工具的革新,使手工棉纺织出现了一个新面貌,为当时松江、上海一带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关于纺车,当时乌泥泾一带原是单锭手摇纺车。织布已有脚踏布机。用单锭纺车,须要三到四个人纺纱,才能供应一架织布机需要。当时有一种纺麻和丝的三锭脚踏纺车,这种纺车能不能用来纺棉呢?进行试纺时,一开始纺车大竹轮还没有转一圈,棉纱就断了,好不容易接上,纱又断了。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麻纺车主要是加拈麻缕用,牵伸作用不大。大竹轮直径比较大。当大竹轮转一圈,被它带动的锭子要转八、九十圈,二者的速比很高。用来纺棉纱时,牵伸来不及,棉纱拈度却已很高,容易崩断。症结找到了,木工师傅和黄道婆把自己从生产实践中得到的体会加以总结,着手改制纺车,把竹轮的直径改小,脚踏木辊的支点和竹轮的偏心距也都作了合理的调整。既省力,功效又有提高,因此很快在松江一带得到推广,甚至六百年后的今天,在一些农民的家中还可以见到它。
  黄道婆除了在棉花加工和纺纱技术上敢为,大胆革新以外表现在织造方面,同样有杰出的建树。她把从兄弟民族那里学来的织造技术,加上自己的实践,融会贯通,总结成一套比较先进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并广传于人。由于乌泥泾和松江一带人民迅速掌握了先进的织造技术,一时“乌泥泾被”不胫而走,广传于大江南北。当时的上海、太仓等县都加以仿效棉纺织品五光十色,呈现空前盛况。
  “衣被天下”忆道婆
  黄道婆过世以后,松江府曾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有一时期松江及其附近一带人民,大都靠植棉、纺纱和织布过活。各地富商巨贾,带着大批白银,争相购买松江布,并运销十余省。15世纪后期,这些产品一度流入宫庭,被皇室看中。精致的松江布,有龙凤、斗牛、麒麟等花纹,染上大红、真紫、赭黄,一匹所耗有达白银百两之多。18世纪后期,松江布与江南一种紫花布以“南京布”的名称从广州出口,在1819年曾经达到330万匹以上。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土布供给我们祖先以衣料”,真可谓“衣被天下”。
  松江布“衣被天下”,这是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其中也凝聚着黄道婆的心血,闪烁着黄道婆和广大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的光芒。
  时代在前进,纺织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新陈代谢”这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松江布曾经风行一时,但终究走完了它的历程,被近代的机器纺织所取代。然而勇于向旧礼教进行反抗的黄道婆的形象,她那敢于革新和热心传授技术的精神,以及她在棉纺织技术上所作的历史贡献却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在黄道婆的故乡乌泥泾,至今还传颂着“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二匹布”的民谣,可见黄道婆精神感人之深。
  (摘自1978年上海市纺织科学
  研究院编写的《纺织史话》)

知识出处

黄道婆研究

《黄道婆研究》

出版者:改革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黄道婆是古代伟大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出身贫寒,少流落崖州(今海南省三亚、乐东等地),从当地劳动人民学得纺织技术。元贞年间回乡,着手改革纺织工具,教授有关轧花车、弹棉椎弓、纺车及织机等技术,促使松江一带棉纺业繁荣发展,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对当时我国的棉纺织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立下了不朽功勋。

阅读

相关人物

黄道婆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