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之所以成为棉纺织技术革新家原因初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道婆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750
颗粒名称: 黄道婆之所以成为棉纺织技术革新家原因初探
分类号: K826.16
页数: 17
页码: 149-165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中国古代女科学家黄道婆的生平和科技成就。她研制的三轮纺车比美国早400年,比英国早500年,推动了中国的棉纺织技术革新,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她的优良品德和勤劳的本色,叛逆的个性,顽强的意志,改革的精神,爱民的品德,使她成为棉纺织技术革新家。文章认为,摆脱家庭禁锢、踏上万里的旅途、接触不同地区的纺织工具和技艺、割断世俗观念潜心修道,是促使黄道婆成为棉纺织技术革新家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黄道婆 棉纺织技术 纺织工具

内容

英国李约瑟老博士,委托联邦德国汉学家兼纺织史专家库恩博士,为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撰写的《纺织技术》专册中,就有一个专章论述黄道婆。可见,黄道婆是世界知名度较高的女科学家。她研制的三纺车,比美国早400年,比英国早500年。由于工具的改革,织技的提高,纺织业的发展,使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中国的棉布也走俏国外,曾一度成为英国绅士崇尚的时髦衣料。西方学者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棉布给我们祖先提供了衣料”。一时,“松江布被天下”。正是由于黄道婆在棉纺织技术革新方面的重大科技成就,才能为人类的衣着做出如此重大的贡献。黄道婆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不愧为东方纺织女神。
  然而,黄道婆原本是松江一个贫家女子,她少时沦落到崖州,在崖州生活了30多年,晚年才返回松江的。她之所以成为棉纺织技术革新家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值得人们深思而有意义的问题。可是,由于史料不多,至今尚未有人做过专题研究。我想,弄清这一问题,不但可以加深对黄道婆生平的理解,而且对今天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以及四化建设,乃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纵观黄道婆的一生,她之所以成为棉纺织技术革新家,从哲学的角度去看,不外乎有内因和外因这两个方面,也即是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和客观环境的促进。换言之,也就是黄道婆的优良品德及其家庭和社会对她的影响。
  那么,促使黄道婆成为棉纺织技术革新家的优良品德是什么呢?我想可以概括为五句话:
  勤劳的本色;
  叛逆的个性;
  顽强的意志;
  改革的精神;
  爱民的品德。
  勤劳的本色。这是黄道婆之所以成为棉纺织技术革新家最基本的性格特征之一。黄道婆同普天下受苦的女子一样,具有勤劳的本色。
  由于黄道婆出生于松江乌泥泾一个姓黄的贫苦劳动人民家庭,家庭人口之多,加之松江地区“土田硗瘠,民食不给”,因而除了种田以外,还要“谋树艺”、种棉花,进行家庭手工纺织,以“维持生计”。这样白天爹妈下地干活,黄道婆也就拎着小竹筐在田垄地边摘野菜,给家人充讥或帮助爹妈干一些轻活;晚上,也得帮着妈妈治棉,不是围着棉筐摘棉籽,就是在窗前学纺纱。小小的年纪就参加劳动,养成勤劳的本色。然而,黄道婆家的生活也难维持下去。她被卖给一家姓赵的人家当童养媳了。这赵家是靠纺纱织布过日子的小商人家庭。婆婆是个认钱不认人的刻簿女人。黄道婆一过门,她就立下家规。“到我家不能吃闲饭,每天给我弹三斤花。”当时,乌泥泾的治棉工具很落后,去籽要用手指一粒粒去摘,弹花是放在案上,用小弓去弹,纺纱用的是手摇单纺车。总之“厥工艰难”。小小的黄道婆摘棉籽的十个指头肿得象胡萝卜,针扎一样的疼痛,还是不停地摘。不然歹毒的婆婆就用扫帚劈头盖脑地打来。弹花,纺纱,手臂疼腰腿酸,还得不停地干。她如同买进的小奴隶一样,在婆婆的扫帚下,摘棉籽,弹棉花,纺纱织布,直到出逃崖州,一天没得闲过。
  黄道婆沦落崖州30多年,也因为崖州习俗男耕女织,纺织风气极浓,技术很高,所以,她那双勤劳的手,去籽弹花,穿经打纬,从来没有停歇。俗话说,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劳动既培养了黄道婆勤劳的本色,也使她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棉经验。应该说黄道婆在棉纺织革新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她花费了百分之九十九的辛劳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的结果。
  叛逆的个性。这是黄道婆摆脱家庭禁锢走进当时纺织技术居全国先进地位的闽广社会的桥梁。黄道婆所处的时代是封建社会的典盛时期。在妇女的脖子上套着政权、族权、夫权三大绳索。而封建的伦理道德,又如无形的绳索捆绑着妇女的手脚。什么“忠孝节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不一而足。这些对普通劳动妇女来说,有如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使她们动弹不得。但是,这对于不寻常的黄四娘都失灵了!首先,她对歹毒的公婆并不孝敬。当她受到公婆和丈夫的侮辱毒打之后,不是逆来顺受,而是愤然离家出走了!她用行动表明:黄道婆并不是封建礼教的奴隶,并不是个“嫁鸡从鸡,嫁狗从狗,嫁着木头抱着走”的弱女子,突出地体现了她的叛逆个性。其次,黄四娘到了崖州也并不“守节”,而是改嫁给崖城的宋五爹。她在松江,既不给赵家生男育女,到了崖州也不能为宋家传宗接代(正因为如此,她没有儿女成行的家庭拖累,才得于脱身地从事织造和潜心研究棉织技术)。当宋五爹死后,她宋五嫂却不是终生守寡而是出家到广度寺中修道。这对于“女子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无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道德和封建礼教,这是莫大的叛逆!正是由于黄道婆具有这种叛逆的个性,她才敢于冲出封建的小家庭,踏上万里的旅途,走出大社会,得以饱尝人间辛酸苦辣,锻炼了她坚强的意志,同时使她接触到各地丰富多彩的纺织工具和技艺。正因为她的出走,才能摆脱家庭的约束,来到社会大家庭中,放开手脚同闽广和崖州的劳动妇女,学习那里优先于全国发展起来的治棉工具和技术;正因为不守寡,黄道婆才得以出家到广度寺中,割断世俗观念,潜心道教和专心传道授技。黄道婆的叛逆个性,给她带来了一个历史性转折的动因。如果缺乏这一叛逆个性,那么,黄四娘必定如同千千万万的松江劳动妇女一样,成为封建伦理道德的牺牲品,就象栽种在屋檐底下被绳索捆绑的、小树,充其量只能是个贤妻良母,断然不可能成为屹立于世界纺织之林的参天大树,也就不可能结出如此丰硕的科技成果。
  顽强的意志。这是黄道婆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与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革新棉纺织技术的心理要素。黄道婆搞棉纺织技术革新走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路。而是一条风风雨雨,充满艰难险阻,甚至是生死搏斗的路。她每迈出一步,都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做为勇气和毅力的支撑!黄道婆因所处的时代风云突变,家庭困难,社会动乱,饥饿,恐惧,疲倦乃至死亡,象一个个张开血口的猛兽随时随地在觊觎着她,稍为丧失意志就有被吞噬的可能,然而,黄道婆以顽强的意志,从贫困潦倒的家庭中活过来了,从童养媳的牢笼中冲出来,从天灾人祸的厄境中挣扎着活过来了。她从万里之外的松江漂洋过海来到了天涯海角——崖州。古崖州,在唐人的笔下被视为是“鬼门关”。杨炎有诗曰:“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这是历代封建王朝,流放贬臣的天〓海隅、瘴疠南荒之地。在一般人看来,的确如同鬼门关一样的吓人,每前进一步,就有一分的恐惧和危险。然而,在黄道婆看来,由于老船工和商人向她介绍了崖州的精美织品和谆厚的风土人情以后,她对崖州向往了,不光是找一个休养生息的避风港,而且到那里可以学习先进的棉纺织技术“以资生计”。
  为了这目的,所以她沿途经过了那么多的繁华的大城市,而不驻足却特择崖州居留;为了这一目的,她以惊人的意志,从松江乌泥泾踏破万里浪,来到了天〓海隅的崖州,“身在异乡为异客”,长达30多年,年过半百还迈着苍老的步履,横渡重洋回归松江。黄道婆从松江到崖州,从崖州回松江,一去一回,行程二万余里,在那“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的境地,她冒着人生最大的风险!君不见,唐代佛学高僧鉴真和尚(黄道婆江苏同乡),他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传经,但一连去了五次,都在海上遇上飓风,险些丧生,而不能成行,其中第五次就漂流到了当时的振州(即宋时的崖州)。最后第六次才渡海成功。黄道婆从松江到崖州,走的同样是水路,苦海难煎。不说遇上飓风,就一路上的颠簸,这是一般的妇道人家难以忍受的。可见,黄道婆具有多么超人的意志和毅力!
  这里由于她具有的顽强的意志,才能立志回松江,排除一切艰难险阻,实现她“遗爱于桑梓,有志覆赤子”的崇高理想,才能在革新棉纺织工具和技术的过程中,克服种种前人没有遇到的技术上的困难,闯过一个又一个技术上的难关,从而取得辉煌的成果。应该说,黄道婆对于自己的行动是有着正确的充分的认识的,也就是说,她有着顽强意志的自觉性,才使她在革新方面做出重大的贡献。当然,黄道婆顽强的意志,还表现在坚韧的毅力和为实现远大的理想所做的努力上,即不漂洋过海学习和传授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死不瞑目的实际行动。这点,元人王逢在《黄道婆祠诗序》上明确记载,“道婆异流辈,不肯崖州老;道婆遗爱在桑梓,道婆有志覆赤子”。好一个“异”字,把她超人的意志,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黄道婆由于具有了超人的意志,所以她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尽管家庭困难再大,打击再大,旅途风险再大,也要给家乡人民传授崖州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可见超人的意志,是黄道婆走向成功的桥梁。
  改革的精神。据元人陶宗仪所记:松江乌泥泾“初无踏车,椎弓之制,卒用手剖去子,线弦,竹弧置案间,振掸成剖,厥动甚艰”①,元朝初年,黄道婆才从崖州回去,“教以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帨,其上折技、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黄道婆在崖州的基础上,从轧籽、弹花到纺纱织布的全过程,她革新了生产工具,确定了一套完整的生产工序:轧棉去籽,从原来用手剖去籽的方法,改为轧棉搅车,即用四块木板装成大柜,上面树立两根木柱,柱头镶在一根方木下面,柱的中央装着两个曲柄转轴,利用两轴间相互辗轧,将棉籽从棉絮里排挤出来;弹花用四尺多长,强而有力的绳弦竹弓替换了原来一尺四寸长、弹力轻微的线弦小竹弓。用弹椎敲击弓弦开棉,代替指拔弦弹花,保证了成纱质量;纺纱,她创造了一种三个纺的脚踏纺车,比原来手摇一个纱的纺车劳动强度减轻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数倍;整经和织布。她改进了原先所使用的投梭织布机,能织出各种美丽的棉布。此外,在“崖州被”的启发下,又发明了织宽幅被褥等多种棉织品,并能织出美丽的图案。
  任何一项科研的成功,都蕴含着科学家的艰苦劳动。而光是艰苦不行,还必须是改革、创造性的劳动。要敢于打破常规,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黄道婆所做的这些革新,这是在崖州的基础上改革和创新的。目前,崖州有脚踏提综织机、脚踏单纺车以及扎棉籽车。黄道婆改革过的工具同上述崖州织具有着历史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从目前崖州尚未发现脚踏三纺车来看,可知这一工具的确是她返回乌泥〓之后,在脚踏单纺车的基础上潜心研制出来的。据有关书籍记载,黄道婆仿制出第一台单踏踏纺车时,踏上脚去,轮子转得飞快,但一试纺,絮线就断了,继上再纺,又断了。这是什么道理?黄道婆急得满头大汗,苦苦揣摩,这断头的蹊跷在哪里?白天她弄不通,夜晚又挑灯琢磨,多少个白天和黑夜的试验探索,最后终于弄通了:原来海南的木棉絮长,而松江的棉花絮短,这机子转速太快,就会拉断。这说明,先进的工具,光生搬硬套也不行。黄道婆找工匠们改进了轮径,同时对踏轴偏正做了调整,一下子就纺出了纱来。在脚踏单纺车的基础上,黄道婆又不知经过了多少个昼昼夜夜的努力才研制出了脚踏三纺车。纺出的纱比崖州的脚踏单纺车产量提高了三、四倍,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工具。由于昼夜潜心研究,锐意革新,身心劳累过度,黄道婆却晕倒在机旁了,不久她就病逝了。享年最长不超过60岁。而返回乌泥泾才不足十年。可想而知,要在不足十年的时间里,在松江“初无踏车,椎弓之制,卒用手剖去子,线弦,竹弧置案间,振掸成剖,厥功甚艰”这工具和技术极为落后的松江地区传授和革新崖州先进的纺织工具和织技,没有潜心改革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那是不可能的。当然,这种革新的精神是与当时的社会需要和时代要求不可分开的。黄道婆勇于革新的进取精神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爱民的品德。这在黄道婆的晚年表现得极为强烈。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为什么不远万里横渡重洋,回归家乡乌泥泾?在这惊天动地的举动上,蕴含着她对家乡人民多么亲切的怀念和执著热爱的赤子之心。正如元人王逢在《黄道婆祠有序》中所记载的:“道婆异流辈,不肯崖州老,……………。”
  “道婆遗爱于桑梓,道婆有志覆赤子”。一个“异”字,不仅把她那不同于“流辈”的坚强意志,同时还把她超出于一般“流辈”的热爱家乡人民的强烈感情和崇高志向,玲珑剔透地和盘托出。“道婆异流辈”,异就异在她不肯同沦落在崖州的内地流人那样做寻常的床蓆死,而是遗爱于桑梓,有志覆赤子。她年过半百还冒着“片帆鲸海”的最大风险,从万里之外的崖州,“附海舶”回归故乡乌泥泾,为当时治棉业“厥功甚艰”“民食不给”的家乡人民“制为奇器,教民治之、踏车去籽,继以椎弓,花葺条滑、乃列纺车,以足助手,一引三纱。错纱为织,粲若文奇。”以致松江织技,“风行郡国”,使松江人民“昔苦讥寒,今乐盈止,以安子妇,我衣我食,五百年所。”黄道婆这一系列的革新和重大贡献,源出于她对家乡人民的热爱和拯救缺衣少穿的劳苦大众的远大志向。
  综上所述,勤劳的本色,叛逆的个性,顽强的意志,改革的精神,爱民的品德,这是促使黄道婆成为棉纺织技术革新家的内在因素——优良品德,也即是心理状态。
  然而,黄道婆成长过程中其心理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处在变化发展之中的。这种心理的变化,是她的大脑中枢神经受到外界环境刺激之后,表现出来的生理功能。可见,黄道婆的心理变化同她所处的客观环境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客观环境的影响对黄道婆成为棉纺织技术革新家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谈崖州的社会历史条件对黄道婆的影响。
  崖州城初建于唐代,是海南岛南部最大的历史名城,从汉武帝开郡起,至黄道婆沦落崖州之时,中原内地人民历经八九个朝代,一千多年的迁移,已在这里“反客为主”。笔者在拙作《黄道婆南流原因初探》一文中已详述了崖州居民的来源,简单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商贾。因崖州土地腴美,物产丰富,不但珍珠、玳瑁、螺贝被视为宫中珍品,而且多出于黎峒的沉香、椰子也成了中原商人营利之物。特别是宋元时,崖州的棉织品,更遐迩闻名,饮誉天下。因而,吸引着大批的汉族商贩,漂洋过海来到崖州,不仅泉(州)兴(化)贩、大率仰此,”还有“惠阳人杂处其中,多以沽酒为业”。同时也吸引着东南亚一些国家波斯、占城、暹逻、高丽等地的商人到此安家设点,以商贾为业。这些人便成了岛上的居民。
  二是难民。凡历史上出现战乱,饥荒等天灾人祸,就有许多为避难而背井南迁的中原内地人民(历史上称为流人)来到崖州落籍。自魏晋以来历史上曾出现过中华民族的三次大迁徙。当时地旷人稀,物产丰富的崖州,便成了南来迁客的理想之所。据笔者对海南岛南部原崖州辖区的居民黄、黎、李、张、邢、冼、陈、裴等30多个姓氏进行调查,他们均是从汉以后,尤其是宋元之际,先后分别从陕西、江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迁徙来的。这些姓氏的族谱都清楚地记载着他们祖先迁徙的历史事实。正如宋代被贬居儋州的苏轼在《伏被庙记》中所记载:“自汉代以来,珠、崖、儋、万(州)或置或否………自汉代至五代,中原避乱之人、多家于此,今衣冠礼乐斑斑然矣”。可见,东坡居士早在黄道婆之前,已看到了不少“中原避乱之人”来居家在海南岛上的崖州等地。
  三是戍边兵丁。自汉以来,应征戍守海南崖州的兵丁,在崖州择地屯兵既防守又兼屯垦。由于政府实行“兵屯子孙,尽革为民”的政策,许多来自大陆的士兵因“从征至此,利其山水土地,创为村峒——落土耕田”而成为崖州居民。
  四是出仕崖州的朝廷命官。多为来自大陆的官员,任职期满,有一部分人不愿还乡而落籍崖州。
  五是与朝廷不合、有悖于君王、得罪权势之家的官员,如李德裕、卢多逊、赵鼎、胡铨等流放来崖州的谪臣。他们携带妻室,许多人殁在贬所,家属则留在贬所。有的虽然获赦但不愿北归而落籍崖州。
  据《崖州志》卷一,舆地志,风俗条记:崖语有六种:曰军语,即官语,正音,城内外三坊言之,其初系内地人仕官从军来崖,因家焉故其言语尚存,而以军名;日迈语音与广州语相似,附城四厢,及正三亚里椰根里言之;曰客语,与闽音相似,永宁里、临川里保平里、及西六里言之,与郡语同;曰番语,所三亚里言之,即回语;曰儋语,儋人建籍者有异同。
  可见,崖州的居民以汉人为主,其中既有来自中原内地讲军语,即官语正音的河北、河南、陕西、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的汉人,又有来自广州、惠阳等地讲迈语的粤人,还有为数众多讲客语即闽南语系的福建人和操着儋语即“从北方官语传入,或者通过广州话作为中介语言的”①儋人。此外还有讲番语的回人和讲黎语的熟黎杂处其中。
  这些从多处来崖州落籍的居民,不但增加了崖州的户籍,使崖州居民增加到50多个姓氏有六种不同的方言,同时,他们的到来,带来了各地的生产技术,开发了崖州的产业,增加了崖州的生计,特别是给崖州带来了四面八方各展其长的纺织技术。其中既带来了中原先进的丝绸纺织工具和技术,又带来了当时处在领先地位的闽广棉纺织工具和技术,同时也带来了占城、波斯、高丽等异域的纺织技术。此外,还有历史悠久工具简单却独具一格的熟黎纺织技术。
  据《崖州志》卷一,舆地志,风俗条记:“崖州居民习礼义之教,有邹鲁之风。泰泉《通志》樵牧渔猎与黎獠错杂。妇女不事蚕桑,止织吉贝。家自耕织,士多业儒,人重廉耻。牛《府志》”。
  “民风朴茂,不喜华靡………士兼耕读,农务种植,妇女纺织吉贝,为斜纹花布等形。《旧志》参《府志》”。
  “蛋民,世居大蛋港,保平港,望楼港……妇女兼纺织为业。《旧志》”
  “熟黎能汉语,妇女工纺织,得中国采帛,拆色丝,和吉贝织花,所谓黎锦、黎单及鞍褡之类,精粗有差。”(,《黎族古代历史资料》下册)。
  又“黎单,亦黎人所织,青红间道,木棉帛也,桂林人悉买以为卧具。”(《桂海虞街志》)
  这些熟黎供赋税,居住州郡所在地,实是早期沦落到崖州的“福建、广东、南恩、藤梧、高化之人”和“李赞皇(德裕)之后裔”。居住在沿海平原和和崖州城内外的居民以讲闽南语的客人为大多数。这些居民一部分直接来自福建,一部分从中原内地辗转到福建,再以福建为中转站而流到崖州。他们既保存着中国内地丝麻纺织技术,又带来了福建当时领先发展的棉纺织技术。这些崖州居民俗重纺织,男耕读女纺织(也有男人兼纺织)。女子十一二岁就从事纺织。姑娘的嫁妆如花衣裙、花头巾、花被面等,要事先自己织造,老人的陪葬品,如寿衣,定老鞋,棺被和大量用于撕做白头巾的布匹,都得准备齐全。凡红白大事,崖州居民总要在厅堂内挂起自己织造的十分精美的寿被、床裙、花大小帐等等。崖州居民俗重纺织,从下面的几首流行的民间歌谣①,也可得到应证:
  种吉贝
  上岭劈园种吉贝,力力松头等它大;
  现在寒天将要到,做衣留防冬天寒。
  纺纱
  月儿出来光落落,眼看庭前纺车装;
  纺纱的时623,挑纱的时326;
  男纺
  天上起虹弯弯弓,人拾斜纹双压双;
  脚踏纺车叫嗌嗌,公爹织成妇女人;②
  织双布
  天上起云鹧鸪斑,双布织成四支椫;
  椫味四支鬃八付,散纱一条都艰难;
  织斜纹花布
  天上起虹弯弯弓,人拾斜纹双压双;
  头毛梳妆绞紧紧,屋上盖茅层压层;
  崖州汉族居民纺织历史之悠久,地位之重要,种类之繁多,技艺之高超,在一首用闽南语传唱的崖州古歌——《崖州织女叹》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首古歌用不足千字的篇幅,通过一个福建移民崖州汉族女子之口,把崖州先进的纺织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第一,唱出了崖州妇女以纺织为业的社会分工“早起四邻鸡声乱,放脚快行近布机,机喂最亲就是你与我,终昼终夜坐相陪,………”第二,唱出了崖州纺织的悠久历史“初更城楼更鼓乱,把灯添油迎灯光。”崖州城初建于唐代,“城楼更鼓”反映了崖州纺织史的悠久。又从歌中所唱先织“绫罗缎绸光见影”后见“人织斜纹侬亦学”,可知当时是中国纺织史上从织丝转到织棉的这一唐宋交接时期。第三,崖州纺织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若是爹丰母亦足,不用侬劳苦日夜”,“叹侬家贫钱债紧,债主一来侬心寒”,“单双织成匹到匹,织青织红人剪衣”,“手帕织成千百对,以包槟榔讨深闺”。这些歌词唱出了崖州妇女为了生计,解除家庭的贫穷,抵债制衣婚嫁之用,不得不日夜纺织,可见地位之重要。第四,崖州棉织品种类之多:“单布”、“双布”、“绫罗绸缎”“斜纹花布”、“手帕”、“被面”等品类应有尽有,且技艺高超,“单双织成匹到匹,替织给人留剪衣”,“被面织成人套被,光光平平满面花”,“绸缎绫罗光见影,替织给人做嫁妆”,“人织斜纹侬亦学,织巧织奇机上装”……
  上述民歌所唱的崖州织物,单双布匹,绫罗绸缎,有的如“鹧鸪斑”,有的“光光平平满面花”,“织巧织奇机上装”,可见崖州织技之高超。这在当时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目前,崖州60岁以上的妇女均工于纺织,流传有一套旧时的纺织工具(黄道婆式的纺车和脚踏提综斜织机等)。个别地方少数老年妇女还从事织造,纺织品有“单布”、“双布”、“斜纹花布”、“高丽布“、”葫椒粒”、“指甲花”等,与上海松江地区(黄道婆家乡)的棉织物极其相似。早在唐代振州延德郡(即宋时的崖州)就以“斑布”和“食单”做为献给皇帝的贡品,可见在黄道婆沦落崖州之前,崖州的纺织技术在当时已居全国之冠。
  众所周知,人类在群居生活和群众活动中,总是相携前进,彼此呼应的,构成了人类进步的一种动力。科技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扩散的规律,科技离子浓度高的环境总要向浓度低的环境渗透。这不是高低拉平,而是低水平向高水平靠拢。科学家的成长,也有一个渗透的规律,当黄道婆从纺织技术低的松江,来到纺织技术较高的崖州,通过接触和学习,便可以产生渗透作用。由于崖州俗重纺织,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技艺高超,黄道婆的到来很容易受到熏陶,便于学习,容易接受渗透。正因为崖州聚集了从中原内地,从福建广东等地的流人(及早期沦落到崖州同本地黎胞居住而化为熟黎的“湖广福建之奸民”,“南恩藤梧高化”之汉人和“李赞皇之后裔”)。此外,还有波斯、高丽等国外移民。这些崖州居民,带来了各地先进的纺织工具和技术,尤其有在当时闽广领先的棉纺织技术,形成了纺织技术离子很高的环境。这就为黄道婆集国内外纺织技术之大成,推陈出新具备了客观的条件。
  其次,是元代松江府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对黄道婆的影响。
  纵观黄道婆的一生,她少年时期1245年农历四月初六日到1260年在松江;1261—1296年在崖州;1297—1305年前在松江;也就是说是,黄道婆约15岁前在松江;15—51岁在崖州;52—60岁前在松江。她一生中,精力最旺盛,记忆力和创造力最强的时期是在崖州。笔者把黄道婆的一生,放在宋末元初这一特大的历史社会环境中去考察,发现了她1260年左右离开松江沦落崖州之时,正是北方大元军马压境,蒙哥汗挥戈东进,要夺取京都临安之时。松江地区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为了苟延残喘,大量搜刮民膏民脂,朝廷上下文恬武禧,过着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他们大量兼并土地,大放高利贷,大发纸币,物价飞涨十倍,民不聊生,正是在这种动乱的历史背景下黄道婆沦落下崖州。
  黄道婆约于1291年来到崖州,而1278年元军才打到海南岛,在岛上设立统治机构。此时,黄道婆约32岁,已在崖州平安生活了18年,而后又经过了平静的18年即她51岁时,才因为崖州元朝政府大举镇压崖州人民的起义,打了几年仗,杀害了无辜的人民,给社会造成了动乱,此时黄道婆才回归松江。这就清楚地表明,松江的动乱使黄道婆来到了安定而纺织技术很高的崖州;而动乱的崖州又使黄道婆返回安定但纺织技术较低的松江。可见,动乱的松江为黄道婆南下崖州,学习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提供了一个契机。而安定的环境,又为黄道婆在崖州学习和在松江传授革新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历史条件。
  黄道婆返回松江之时,从大的社会环境来看,是十分有利于发展棉纺织业的。海南元初对外贸易有所发展,与泉州、苏州、杭州、广州和松江乃至阿拉伯和高丽等东南亚国家的海外贸易较前发展。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正是黄道婆返回松江的前3年,元政府在海南设置市舶司,做为专门管理海南与外地贸易活动的机构。这样不仅促进了海南崖州等地以家庭纺织业为主的商品生产的发展,而且繁荣了海上贸易。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元初之时,往来在南海的中国商船(主要是广船和龙船)长二十丈,载重一万石,可容六七百人,船体巨大,结构坚固,已经采取水密隔舱技术,舱隔成几个,互相不透水。就是船有局部破损,也只有个别舱进水,不会浸到其它舱的货物,更不会沉没,人货极为安全。西方直到18世纪才有水密隔舱。宋末元初的航海技术和海上贸易为黄道婆晚年“附海舶”回归松江创造了客观的条件。其次,黄道婆返回松江之前,棉花在长江三角洲已得到了种植和推广。松江府全境及苏州一部分(嘉定、常熟、太仓、昆山一带)成为全国瞩目的棉花产区,同时江南棉布市镇在宋代已经兴起。形成了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网络,而这种苏松棉布市镇,正是在这种网络中,成为沟通棉纺织业生产者与各地商人联系的商品集散中心。因而,为黄道婆回归松江传授和革新棉纺织技术,使之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棉布生产和交易中心,创造了客观的条件。第三,黄道婆早在1296年返回松江前,元朝政府于1289年(至元二十六年)设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管理)司,每年征得木棉布十万匹。到黄道婆返回松江之时,即1296年元政府又定江南夏税折征木棉等物。这种带有强制性的政策加上人口的大量增加,社会对棉纺织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样,大力种植棉花,改革落后的工具,提高棉纺织技术,已成为江南人民亟待解决的生活需要和时代要求。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时候,黄道婆回归松江,眼看家乡治棉工具和技术依然落后陈旧,远远适应不了时代的需要,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这就促使她下定决心,传授和革新棉纺织技术。
  综上所述,黄道婆之所以成为棉纺织技术革新家,原因有二:一是优良品德对她的影响。她具有勤劳的本色,叛逆的个性,顽强的意志,改革的精神,爱民的品德。二是客观环境对她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她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一生离不开纺织,培养了她勤劳和热衷棉纺织业的品德,社会的动乱和家庭生活的不幸,锻炼了她对封建礼教的叛逆精神以及同逆境作斗争的顽强意志。由于她热爱家乡人民和棉纺织业,这些优良的品德激发了她“遗爱于桑梓,有志覆赤子”革新棉纺织技术的献身精神。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对她的影响。松江地区棉布市镇的形成,社会对棉布需求量的增大,元朝政府强制性的政策,对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具备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宋末松江社会的动乱,黄道婆沦落到当时棉纺织工具和纺织技术优先于全国的崖州,得以向中原内地和闽广汉族移民学习传统的丝麻纺织技术和新兴的棉纺织技术,同时借鉴越南、高丽、波斯等国家和当地熟黎的纺织技术,融国内外先进的棉纺织技术于一身,推陈出新,以致才能创造出一套“捍、弹、纺、织之具”,发明了“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新方法,织造出“其上折技、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的被褥、带、帨等棉织品,成为伟大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
  1982年7月8日初稿于广州
  1990年6月25日定稿于乐东

附注

①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四。 ①摘自丁邦新博士《海南岛儋州方言》见《儋州文史资料》第三集。 ①见《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乐东卷·民歌》。 ②公爹,崖州福建汉族移民方言,意即男人。

知识出处

黄道婆研究

《黄道婆研究》

出版者:改革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黄道婆是古代伟大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出身贫寒,少流落崖州(今海南省三亚、乐东等地),从当地劳动人民学得纺织技术。元贞年间回乡,着手改革纺织工具,教授有关轧花车、弹棉椎弓、纺车及织机等技术,促使松江一带棉纺业繁荣发展,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对当时我国的棉纺织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立下了不朽功勋。

阅读

相关人物

黄道婆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