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御笔“寿”字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大观》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697
颗粒名称: 慈禧御笔“寿”字碑
分类号: K878.4
页数: 2
页码: 139-1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寿”字碑原竖在同善堂内,后被埋在瓦砾之中,被三亚市文物普查队重新发现。政府于1984年拨款重建“御书亭”,将“寿”字碑移竖在亭中。1995年“寿”字碑再次迁至海山奇观风景区重竖。王亘是湖南湘乡人,因擅长绘画艺术,获得慈禧皇太后的荣宠,并在崖州建立了“同善堂”和“御书亭”,竖碑的缘由是他自我标榜的行径。
关键词: 同善堂 寿字碑 文化遗产

内容

“寿”字碑原竖在同善堂内,故址约在今崖城兴华酒楼处。同善堂为三进砖瓦结构的厅堂,前进为门廊,二进中间有“鉴心亭”,左右有“回春斋”、“益寿斋”;后进正中为“御书亭”,亭壁上嵌“寿”字碑。“同善堂”与“寿”字碑亭,乃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知州王亘所倡建。
  王亘乃湖南湘乡人,光绪二十七年来任崖州知州。来崖之前,他在京城皇宫中充当内廷差遣。此人擅长绘画艺术。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适逢慈禧皇太后六十寿辰,光绪皇帝让他代绘寿屏恭贺,还加绘画幅、册页、纨扇等进呈,博得嘉许。慈禧、光绪等高兴了,就赏给他一幅慈禧亲笔书写的大“寿”字和金绣蟒衣、如意袍褂、图章、笔墨等文宝。这在当时被视为荣宠的恩赐。王亘后来奉令任崖州知州,一到任就建御书亭将“寿”字篆刻在石碑上,说是“以志天恩之难忘”,实是他自我标榜的行径。
  “同善堂”于50年代末倾圮,“寿”字碑被埋在瓦砾之中,后被三亚市文物普查队发现,报告市政府。政府于1984年拨款重建“御书亭”在今崖州孔庙右侧,1985年竣工,同时将“寿”字碑移竖在亭中。1995年11月,原碑又迁至海山奇观风景区重竖,供游人鉴赏。“寿”字碑高2.67米,宽1.1米,厚0.3米,重2吨余。“寿”字阴刻在碑的正中,字高1.45米,宽0.68米,笔势遒劲。字顶仿刻约五寸见方的印篆,文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寿”字左右两侧刻王亘题款,略记“寿”字的来历,竖碑的缘由及时间等。

知识出处

三亚大观

《三亚大观》

《三亚大观》本书介绍了三亚是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省南部最重要的开放城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里聚集了国内最好的热带旅游资源,拥有丰富的矿产、海洋资源和优质海产品。内外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富足,市民积极开发各个领域,积极为大规模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全面介绍三亚的现状,诚邀各界前来投资、旅游或洽谈贸易,愿意与仁人智士共同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